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02 20:5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东省惠来一中2011-2012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兑(duì)付 可汗(hán) 籼(xiān)稻 茎(jīng)杆
B.玉醅(pēi) 谂(shěn)知 金钏(chuàn) 汗涔涔(cén)
C.庐冢(zhǒng) 窈(yǎo)然 拔擢(zhuó) 瞋(chēn)目
D.愤懑(mèn) 倜傥(tǎng) 缧(lě)绁 曩(nǎng)者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G20峰会11月初在韩国首尔紧锣密鼓地召开。和前几次不同的是,因为不久前出台了损人利己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这一次成了众矢之的,与会的各国首脑纷纷公开表态反对美国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首尔峰会成为很多国家批评美国单边主义货币政策的一个平台,奥巴马总统也因此颇有了一些四面楚歌的感觉。
A. 紧锣密鼓 B. 众矢之的 C. 以邻为壑 D. 四面楚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央视“十年法治人物”评选揭晓,这些人,不只包括法律专业、律师等职业,更有一些与法律工作距离比较远的普通公民,一些来自民间的“小人物”。
B.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力量,只有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才能安定祥和。
C.实施分类通关改革后,上海海关在“管得住”的前提下,保税货物推出了“网上审批、分送集报”等新型监管模式,为进出口企业提供最大通关便利。
D.农业部最近几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北方的几个农业大省在粮食作物生产上还是主要依赖化肥和农药,这成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中最大的问题。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微博的出现,形成了一种不均衡的信息传播态势。 。
①于是,有一部分微博人以语言新奇、行为离奇、思想极端来炮制轰动效应
②这些新闻纷纷扰扰,既耸人听闻又语焉不详,搅乱了百姓的正常生活
③由于微博内容只能由当事人把关,于是它成为一些好事者传播“马路新闻”的最佳途径
④所以,每条微博的内容都能够被较多人关注的几率其实很小
⑤但是,人们的注意力是十分有限的
⑥每个微博人都希望自己的情感、观点能在瞬间传播中受人关注,成为微博名人、意见领袖
A.⑥⑤④①③② B.⑥⑤③②①④ C.③②⑥⑤④① D.③②①⑥⑤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餔糟啜漓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美恶之辨战乎中 中:中心
B.背湖山之观 背:背弃
C.隐然如城郭 隐然:高大的样子
D.而吊其不终 吊:安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推此类也 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
B.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以修补破败
C.人之所欲无穷 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D.稍葺而新之 瀹脱粟而食之
7.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作者“超然物外”的一组是( )(3分)
①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
②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
③始至之日,岁比不登
④而其东则卢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
⑤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⑥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曰:“乐哉游乎!”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⑥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如不能超然物外,则乐少悲多;如能超然物外,即使在困苦的环境中,也有可乐的东西。
B.作者认为求福辞祸是人之常情,超然物外,才能不被外物影响,才能达到求祸辞福的最高境界。
C.文章叙写超然台四方的胜景,是为了说明作者能在既有的境况下获得较大的快乐,突出和渲染了他的超然物外的思想。
D.文章篇末点题,借弟弟子由的文章来给台子取名,并表示自己“无所往而不乐”的生活态度以及面对困境的豁达胸怀。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予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②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苏幕遮·大明湖泛月
蒋士铨
画船游,明月路。古历亭边,面面朱栏护。百顷明湖三万户,如此良宵,一点渔灯度。
棹开时,香过处,说道周遭、荷叶青无数。却被芦花全隔住,泛遍湖湾,不见些儿露。
(1)请简要概括词的上片与下片的内容。(3分)
(2)请从虚实角度简要分析这首词的下片。(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6分)
(1)元嘉草草,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司马迁《报任安书》)
(4) ,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围棋、象棋与中国文化
邸永君
? ①在中国的棋林之中,影响最为深远者当属围棋和象棋。俗语有云:棋局小世界,世界大棋局。作为典型的中国文化载体,二者以棋盘和棋子折射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缩影。相通之处在于棋盘都是阡陌纵横,呈格状分布;棋子以颜色不同构成两方以对垒拼杀。但再加考察,则大有区别。
? ②先说围棋。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而欲想占领地盘,就必须至少有两口各自独立的“气眼”。“气眼”就是自己的活动空间,对方不得侵入,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拥有根据地;而要有根据地,就必须有回旋的空间。这与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思维方式如出一辙:想要保有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要想地盘不失,就必须以所有城池作为依托。孤立棋子“人”单势薄,作用有限,极易被吃,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势不可挡。群体力量大于个体,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
? ?③象棋则不然。它将棋子分为将、士、象、马、车、炮、兵等七种。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只要将帅仍存,全军覆没亦不为输;而将帅若遭不测(被将死),未失一子亦算失败。车可横冲直撞,所向披靡;马可腾越出击,纵横驰骋;炮可隔子发威,火力凶猛;士、象拱卫城池,以身护帅;兵、卒则亦步亦趋,只进不退。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不仅行动迟缓,杀伤力差,且不能越孤城半步,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其余各子等级森严,贵贱分明。车乃棋中至宝,万不可轻弃。马、炮地位大抵相等,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而残局中则马胜于炮。最为惨烈者当属兵卒,数量众多,因而弃之不惜;本领有限,因而作用不彰;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因而前景黯然,结局惨烈;拱到底则成“老卒”,几同无用。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
④在这个等级森严,竞争残酷的游戏中,每个棋子的命运因人为规定的功能和作用不一而命运各异。车是何等风光,横扫千军,如入无人之境;若被对方干掉,则不啻割肉抽筋,疼痛至极,为保其性命,则不惜以牺牲其它多个棋子为代价。马、炮也算是不枉活一世,拼杀苦战,效力沙场,丢掉也令人叹息扼腕。最悲惨者乃兵卒之辈,冲锋在前,挨炮打,遭马踏,往往中途夭折,甚至未曾起步,便呜呼哀哉;即使福星高照,幸运万分,自强不息,拱到最后,却变成废子一般,蟹行蠕动于底线,着实可悲可怜。这是下层人民在传统社会里处境的真实写照。对比之下,国际象棋中虽然也有兵卒若干,但本领较之中国象棋中的同类为大,且一旦冲到底线,则摇身变“后”,法力无边,给予下层人士以安慰和希望。
? ⑤围棋早于象棋。《博物志》云:“尧造围棋,丹朱善棋。”虽不可信,但产生于严格的等级制度形成之前,应无异议。其各子平等,机遇相同的构思设计,就是中华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具体体现。而象棋各子之间与生俱来、无从更改身份差异和为保统帅而不惜耗尽生灵的僵化理念,是秦代以后专制制度的最佳诠释,加上“楚河、汉界”作为佐证,其生辰八字则大抵可定矣。
? ⑥弈围棋者主观能动性大,自主性强。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象棋弈者必须经受折马损炮甚至丢掉爱车的痛苦,而只是为了那位无能的统帅存活。将一人存亡凌驾于群体安危之上,甚至要牵制作为局外人身份的弈者,这种游戏规则乃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规则的缩影,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
? ⑦从游戏法则角度看,围棋是在用加法,开始时空无一人,好生寂寞,而随着双方落子,棋子越来越多,最终往往拥挤不堪,几无落脚之处;而象棋则用减法,开始时战阵严整,兵将齐全,而随着双方厮杀,棋子越来越少,到残局时诸子凋零殆尽,一片狼藉,最后往往仅剩孤家寡人,困守老城。真是两种感受,两种意境。
⑧围棋和象棋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不同角度、不同阶段逐渐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围棋的存在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民主的精神、平等的理念。考虑到中国古代的爱国情操向以忠君行动来体现,象棋所表现出来的便可视为先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誓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而围棋和象棋就是这两种精神和理念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体系的活的化石和小小缩影。?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卷相应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结合全文,下列表述符合文章内容的两项是( )(?? )(5分)
 A.围棋要有自己的根据地,要有一个气眼,否则没有回旋的空间。因而下围棋就是要多造气眼多占地盘,地盘多者为胜。
 B.在尧的时代就产生了围棋,而象棋则是在秦以后才出现,“楚河、汉界”可以佐证,围棋更能体现中国早期文化的特征。
 C.围棋各子平等,机遇相同,体现先秦文化中“民本思想”;象棋各子地位不同,本领不同,是中国封建专制思想的体现。
 D.下围棋就如用加法,落子越多越好,最后要填满全部棋盘才是胜利;而象棋则用减法,吃对方的子越多越好,最终才能取胜。
E.围棋体现一种自主能动的思维特征,下棋者可以因时因势而变;而象棋则很死板,缺乏主观能动性,只能依照规则,步步为营。
13.下面不符合围棋体现中华文化的民主平等理念的一项是( )(3分)
A.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性能相同,地位相等
B.下棋通过占领地盘的大小来取胜,所以双方努力扩大自己的根据地。
C.围棋以多为胜,越下棋子越多,直到完全占领敌人的地盘。
D.下围棋不必为保全先行设定之统帅而煞费苦心,只需以全局形势为依据进行判断。
14.简要概括兵卒在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中的不同。(4分)
15.联系全文,概括围棋与象棋在表现中国文化上的区别。 (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听听那冷雨(节选)
余光中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①那里来的。不过那—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②,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吧。
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③的黑键白键、马恩聪④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柜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是汉族的心灵、他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天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⑤霞,骇人的雷电⑤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濛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紧,那腥气。……
注:①安东尼奥尼,意大利当代电影导演。②这篇文章写于1974年,离作者1949年离开大陆整整25年。③傅聪,傅雷之子,英籍华裔钢琴家。④马思聪,广东人,现代小提琴家、作曲家。⑤“云”和“电”的繁体字分别是“雲”和“電”。
16.结合全文,理解下面两句话的深层含义。(4分)
①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
②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17.大量使用叠词叠句是本文语言运用的一大特色,请举出一例,并赏析其妙处。(5分)
18.作者为什么要选“雨”作为自己情感的寄托?为什么还要加“冷”字?(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陈光标再上央视访谈
“一亿元和一张证书,我选后者”
在5月8日晚央视播出的《面对面》专访中,陈光标讲述了自己的慈善之路。从1998年正式开始慈善之路后,陈光标目前已经获得了1500多张各类证书。陈光标并不掩饰自己对荣誉的渴求,他坦言道:“如果在一亿元和一张证书之间选择,我肯定会选择后者。”
陈光标告诉记者,从1998年开始,他正式开始了慈善之路。“那年我做企业赚了二十多万,我拿出三万元救助了安徽一个重病的孩子。第二年又盈利时,我捐款修建了一条4.8公里的公路。”
2003年,陈光标创办了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其慈善事业也越做越大。据42岁的陈光标介绍,自己多年来进行慈善活动的票据一直保留着。在陈光标提供的一个账本里,记载了其从1998年到2010年所捐赠的累积14.13亿元款物。
面对整齐摆放的各类荣誉证书,陈光标依旧高调。“这些都是我用正当渠道获得的,没什么见不得人的。对我来说,一亿元可能很快就花掉了,而证书却是永久的。喜欢荣誉又不是什么坏事,勋章不是用来锁在柜子里的,而是用来展示的。”
“人总要有个良心,不能乱说话”
此前被媒体质疑“慈善注水”时,陈光标公司所在的黄埔防震减灾培训中心、陈光标老家所修建的公益农贸市场及老年活动中心的归属问题,一度成为媒体关注和质疑的焦点。
陈光标介绍说,自己的公司虽然在黄埔防震减灾培训中心办公,但该中心是其用合理合法的手段购得,并没有以慈善的名义向政府圈地。在陈光标看来,这栋楼属于“慈善公益楼”,“多年来已经免费培训了三万人,我做的这个产业就是慈善产业。等到将来裸捐后,我会把它捐出去。”
……
央视记者采访时还发现,泗洪县西南岗老年活动中心的土地使用权人也并非陈光标,而是“泗洪县西南岗老年活动中心”。在老年活动中心内,一名老人在接受采访时称陈光标每年都会给他们送钱,并且从未收过费用,“人总要有个良心,不能乱说话。”
“我慈善有点过于急躁了”
此前,陈光标来到灾区或者贫困地区发放现金的举动,被称为“暴力慈善”。当晚节目中,当记者问“有没有考虑将来不再采取这种现金派发的方式进行慈善”时,陈光标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到:“那些孩子在医院看病,没钱就要出院,看到这种情况,我不能不去救吧?我必须要拿现金给他。”
2010年9月,陈光标高调宣称将“裸捐”,自此,他又多了一个称号中国裸捐第一人,这一举动也在企业界带来了不小的震惊。对此,陈光标表示:“这么多年来,我走过了那么多的贫困地区,我看过那么多老百姓需要帮助,我心里面着急,有很多企业家口袋里的钱太多太多,为什么我们不能把这个钱分配得更好呢?”在陈光标看来,某种意义上自己的裸捐,会给更多人带来幸福。“社会说我作秀也好,不理解也好,他们不能真正理解我陈光标的心。我真的就是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想回报社会。”
记者了解到,被疑“慈善注水”一事,不仅给陈光标本人,也给陈光标家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陈光标的母亲面对镜头更是老泪纵横:“我们现在劝他改了,劝他要低调,不能像原来那样。”
在节目最后,陈光标也首次承认自己正在调整,“我听见我父母哭,听到夫人孩子哭,我也想哭。但我还是劝孩子要以爸爸为骄傲和自豪。”一边说,陈光标一边笑着抹去眼泪。
“我慈善有点过于急躁了。”面对记者,陈光标首次坦言,“当时我没有考虑那么多。我只考虑,只要我自己拿出真金白银来,让社会去更关注慈善。”但他同时表示,在将来有可能发生的一些自然灾害中,人们还会看到陈光标在现场的身影,“一定会,不会改变,绝对不会改变。”
19.文中画线句子:“一边说,陈光标一边笑着抹去眼泪。”为什么陈光标一边笑一边抹眼泪?(4分)
20.陈光标有哪些值得赞赏、肯定的个性?简要举例说明。(5分)
21.陈光标的“高调”在一定程度上引人质疑,试结合本文评价陈光标的“高调”。(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6分)
项目
百分比
项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
79.3
害怕陌生人
40.0
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
43.5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
34.7
⑴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4分)


⑵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分)

23.根据下面的材料,请你代东方中学团委会拟写一则会议通知。(6分)
①会议内容:安排五四青年志愿者义务劳动。
②出席对象:各班团支部书记、班长。
③开会时间:4月25日下午4时整。
④开会地点:校团委办公室。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总是向你索取,却不曾说谢谢你。直到长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筷子兄弟《父亲》)其实,一个人、一件事(或物)、一本书哪怕一句话都可以让我们懂得某种人生道理,从而涵养我们的人文情怀。
请以“懂得”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不少于800字(含标点符号)。
高二期末考试语文答题卷
(共126分)
注意事项:
1.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2.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9.(10分)⑴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4分)
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⑵翻译(6分)
①(3分)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
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
②(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
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
10.(7分)⑴(3分)


⑵(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句,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2.(5分)( )( ) 13.(3分)( )
14.(4分)



15.(4分)




请考生务必先用2B铅笔将所选试题组后的 涂黑,注意㈠、㈡题只可选一题,不能跨大题选做小题。
㈠文学类文本阅读 ㈡实用类文本阅读
16/19.(4分)



17/20.(5分)



18/21.(6分)




22.(6分)
(1)①

(2)广告词
23.(6分)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缧lé绁)
2.A(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3.D(A项“人物,不只包括法律专业、律师等职业”搭配不当,改为“不只包括从事法律专业的人”;B项语序不当,应将“坚持以人为本”提到“只有”后;C项缺少介词,应在“保税货物”前加上“对”。)
4.A(注意关联词和代词的使用,理清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
5.C(中:内心 背:远离 吊:哀叹)
6.B(介词,凭借;连词,表目的,用来)A项都是句末语气词,可不译;C项都是“所”后加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助词,不译;D都是连词,表承接关系。
7.C(③是说刚到胶西的情况,与超然无关;④说的是卢敖;⑤是哀悼韩愈,与超然无关)
8.B(“超然物外…才能达到求祸辞福的最高境界”与文意不符合)
9.(1)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错1处,扣1分;扣完为止)
(2)①我从钱塘调任胶西,放弃乘船的安逸,忍受坐车的劳累。(“释”1分,“服”1分,句意1分)
②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
向南遥望马耳山和常山,(它们)时隐时现,时近时远,或许有隐士(在那里)吧!(“南”1分,“庶几”1分,句意1分)
10.(1)上片写泛舟大明湖所见的美景(1分),下片写寻找荷叶未见的情趣(2分)。
(2)“荷叶青无数”的情景是未见之景,是虚写;(1分)“闻到荷香”“看到芦花”是所见所闻,是实写;(1分)虚实结合,把作者寻找荷叶时从希望到失望的情感表现出来,写出寻荷的情趣。(2分)
11.(1)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2)茕茕独立 形影相吊 (3)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4)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12.C、D(A必须至少有两口气眼;B在尧的时代产生了围棋,没有根据;E说象棋缺乏主观能动性不合事实)
13.C围棋的取胜在于空间占有量方面胜过对方即可,不在于全部占有对手的地盘。此项与“民主平等理念”没有关联。
14.①中国象棋中的兵卒不受重视、作用不彰,可悲可怜(1分);是下层人民在传统社会里处境的真实写照(或: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集中的具体体现)(1分)。②国际象棋中的兵卒本领较大,一旦冲到底线则摇身变“后”(1分),给予下层人士以安慰和希望(1分)。
15.①围棋通过占有空间取胜,体现了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思维方式。象棋则通过两军厮杀,牺牲各级棋子,来保护将帅,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和缩影。②围棋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区别,强调联合和群体力量,表明中华文化体系中存在着的民主精神和平等理念。象棋则等级森严、竞争残酷、只保将帅,是典型的中国专制思维的折射。③在爱国和忠君的层面,象棋还表现出为保江山社稷而不惜一切代价的群体理念和誓死如归、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答对1点给2分,答对2点给满分)
16.①雨伞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内心的郁闷,但漂泊的游子对故乡的牵挂之情却是无处不在的,既无处可躲,更无处可藏。?(2分,意思对即可给满分)
②文字是传承民族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维系民族心理的纽带。余光中借对汉字的钟爱来表达自己的赤子之心。(2分,意思对即可给满分)
17.(完整摘抄,2分;内容理解,2分;表达效果,1分)
答案示例一:“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 (2分),写出春雨细密飘洒的特点,表达作者心中的缕缕情思(2分),渲染了气氛,使语言具有音韵美(1分)。
答案示例二:“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2分),借“雨”字解释汉字视觉上的美感(或“一个方块字就是一个天地”),表达作者对汉字的喜爱(2分),朗朗上口,使语言具有节奏感和韵律美(1分)。
18.(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
答案示例:因为“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作者与祖国分离,只有“雨”能成为作者和大陆的联系纽带。2分(意思对即可给满分)
“冷”字一方面写出了春雨的特点,春寒料峭,给人一种寒冷和凉意(1分);更主要的是,作者离开大陆二十五年,故土难忘,乡愁愈深,“冷”字形象写出作者因远离祖国而产生的凄冷凄清之感,深切表达出作者的绵长乡愁和赤子情怀(3分)。(意思对即可给满分)
19.①陈光标“笑”是因为他为自己所为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有坚持做慈善、不会改变的决心。②陈光标“流泪”是因为他的高调给父母、夫人和孩子带来不小压力,他感到伤心和内疚。(每点2分)
20.(1)乐于慈善(或回报社会)。陈光标从1998年到2010年所捐赠的累积14.13亿元款物。(2)看重荣誉。在一亿元和一张证书之间选择,他会选择后者,因为他认为证书是永久的。(3)学会调整。陈光标在“高调”给家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后,学会了调整,反思自己的不足。(4)坚持(执着)精神。在受到种种质疑后,陈光标做慈善之心丝毫没有动摇,坚持做下去。(一点2分,两点4分,答出三点即可得5分;没有举例说明,最多给2分)
21.示例一:陈光标的“高调”值得肯定。陈光标从1998年到2010年所捐赠的累积14.13亿元款物、中国裸捐第一人……中国需要更多的人像陈光标那样投身到慈善事业中。
示例二:陈光标的“高调”出发点是好的。陈光标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想回报社会,希望通过自己的“高调”让社会更关注慈善。
示例三:陈光标的“高调”需要调整。他行事夸张而特立独行,无意中将慈善混同于施舍。他的“高调”已经伤害到自身,影响到家人。
(观点2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2分;没有结合文本,最多给3分)
22.(1)①留守儿童(1分)渴望得到父母关爱(1分);②留守儿童(1分)心理问题突出(1分)。(其他合理答案正常判分)
(2)【示例】:留下你的关爱,守护他(她)的心灵。(2分。语意1分,修辞1分)
23.有“通知”字样,1分;有开头称谓,1分;有落款(可不写时间),1分;时间、地点、内容,2分;有“请准时参加”字样或相关文字,1分。
答案示例:
通知
各班团支部书记、班长:
兹定于4月25日下午4时整在校团委办公室召开关于安排五四青年志愿者义务劳动的会议,请准时参加。
东方中学团委会
4月23日
24.参看高考评分标准。
文言文译文:
任何事物都有可观赏的地方。如有可观赏的地方,那么都可使人有快乐,不必一定要是怪异、新奇、雄伟、瑰丽的景观。吃酒糟、喝薄酒,都可以使人醉,水果蔬菜草木,都可以充饥。以此类推,我到哪儿会不快乐呢?
  人们之所以要追求幸福,避开灾祸,因为幸福可使人欢喜,而灾祸却使人悲伤。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而能满足我们欲望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如果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在胸中激荡,选取和舍弃的选择在眼前交织,那么能使人快活的东西就很少了,而令人悲哀的事就很多,这叫做求祸避福。追求灾祸,躲避幸福,难道是人们的心愿吗?这是外物蒙蔽人呀!他们这些人局限在事物之中,而不能自由驰骋在事物之外;事物本无大小之别,如果人拘于从它内部来看待它,那么没有一物不是高大的。它以高大的形象横在我们面前,那么我常常会眼花缭乱反复不定了,就象在缝隙中看人争斗,又哪里能知道谁胜谁负呢?因此,心中充满美好和丑恶的区别,忧愁也就由此产生了;这不令人非常悲哀吗!
  我从杭州调移到密州任知州,放弃了乘船的舒适快乐,而承受坐车骑马的劳累;放弃墙壁雕绘的华美漂亮的住宅,而蔽身在粗木造的屋舍里;远离杭州湖光山色的美景,来到桑麻丛生的荒野。刚到之时,连年收成不好,盗贼到处都有,案件也多不胜数;而厨房里空荡无物,每天都以野菜充饥,人们一定都怀疑我会不快乐。可我在这里住了一年后,面腴体丰,头发白的地方,也一天天变黑了。我既喜欢这里风俗的淳朴,这里的官吏百姓也习惯了我的愚拙无能。于是,在这里修整花园菜圃,打扫干净庭院屋宇,砍伐安丘、高密的树木,用来修补破败的房屋,以便勉强度日。 在园子的北面,靠着城墙筑起的高台已经很旧了,稍加整修,让它焕然一新。我不时和大家一起登台观览,在那儿尽情游玩。从台上向南望去,马耳、常山时隐时现,有时似乎很近,有时又似乎很远,或许有隐士住在那里吧?台的东面就是卢山,秦人卢敖就是在那里隐遁的。向西望去是穆陵关,隐隐约约象一道城墙,姜太公、齐桓公的英雄业绩,尚有留存。向北俯视潍水,不禁慨叹万分,想起了淮阴侯韩信的赫赫战功,又哀叹他不得善终。这台虽然高,但却非常安稳;这台上居室幽深,却又明亮,夏凉冬暖。雨落雪飞的早晨,风清月明的夜晚,我没有不在那里的,朋友们也没有不在这里跟随着我的。我们采摘园子里的蔬菜,钓取池塘里的游鱼,酿米酒,煮糙米,大家一面吃一面赞叹:“多么快活的游乐啊!”
  这个时候,我的弟弟子由恰好在济南做官,听说了这件事,写了一篇赋,并且给这个台子取名“超然”,以说明我之所以到哪儿都快乐的原因,大概就是在于我的心能超乎事物之外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