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石壕吏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02 21:1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课题:《石壕吏》
学案设计: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授课教师:李敏 授课时间:2012-10
姓名: 班级: 组别: 组长签字:
课堂模式:情景课堂教学法
学习宗旨:全员参与 积极展示 张扬个性 快乐学习
学习目标:
1.识记文学常识及易错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3.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情感。

知识链接:(背景简介 )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缓兵,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式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都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预习导学:
一、检查预习
1、给下面的字注音
壕 逾 邺 戍 咽
惟 妪 衰 应 泣
2、作家作品及背景。
1)、《石壕吏》从内容上是一首__诗。
2)、诗人杜甫是_朝伟大的__主义诗人, 字__,号__,后人称他为__,称他的诗为__。另外,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所以人们又称他为__。
3)、《石壕吏》以__为背景,同时,杜甫还创作了著名现实主义诗篇“三吏” __、__、__;“三别” __、__、__
3、课文竞读
二、合作探究
4、读课文,小组结对互助法疏通文意,复述课文。
重点字词梳理:

5、合作探究、讨论竞答。
1) 这是一首叙事诗,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分别是什么呢?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2) 文中主要人物是谁?这些人物出场时各自的态度怎样? 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
3)老妇人交代了几件事情?老妇是一口气表达出来的吗?这种把丰富的问答内容由老妇的简单答语就表现了出来的是什么手法?
4)、最终抓到人没有?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老妇人是真的自愿去服役?她心里是怎么想的?

5)、有人说:本文老翁的心情可以用“恨、疼、忧、怜”四个字来概括,请问你如何理解?
6) 夜深了,谁在哭?作者为什么深夜还不睡?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三、当堂检测(课文背诵)
四、拓展延伸
小组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编演课本剧,重温经典。
五、布置作业:
完善导学案。
六、疑惑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