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01 09:0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儿童乐园》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18---19页
教材分析 :
1、本节是在上一节“数一数”的基础上,结合“儿童乐园”的
情景,不仅让学生经历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的过程,而且让学生在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计算相同加数连加的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体
会乘法算式的意义,并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
2、由连加算式变到乘法算式是学生认识乘法的关键。
学情分析:
经过第一次学生对新教材的接触,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用数学的 眼光观察生活,发现信息和提出简单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有序合作,与人交流,能用数学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并且在上一节课,学生学习了多个相同加数的加法计算,在具体的情景中为学习乘法奠定了基础。
教学理念: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被激活了,认知和情感得到同步的发展。
教学目标:
1、经历把相同数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理解乘
法的意义,体会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体会用乘法算式表示连加算式的简便性。
2、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结合情境,
知道算式中每个数的意思。能运用加法计算简便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体会乘法的意义以及乘法与加法的联系,并运用乘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难点 把相同的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告诉你一个秘密,今天是淘气7岁生日,淘气邀请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热闹一下,想去吗?现在就去。(板书课题:儿童乐园)
二、 创设环境、愉快教学
  1、课件出示《儿童乐园》情景图。
哇,这里真热闹,小朋友们玩得真高兴。
师: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反馈。
师归纳问题:
(1)有多少人坐飞机?
(2)有多少人坐火车?
(3)有多少人划船?
(4)有多少人坐椅子?
跟同桌说一说你喜欢哪项活动,算一算参加该项活动的人数,再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2、上台汇报:
(1)有多少人坐飞机?
2+2+2+2=8(人)
(2)有多少人坐火车?
4+4+4+4+4+4=24(人)
(3)有多少人划船?
3+3+3=9(人)
(4)有多少人坐椅子?
3+3=6(人)
3、师:很好,大家已经会用加法熟练地解决问题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4个加法算式,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师归纳并板书:加数都是相同。
再出示16架小飞机、30架小飞机,问怎么列式?让学生试着写写,再问有什么感受?能不能有更简单的表示方法呢?
师: 在相同加数比较多时,书写起来比较麻烦,对于这种情况,你们知道怎样由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变成乘法算式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自由说一说,师引导学生理解加法算式
的意义。)
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
师指板书:像这样2+2+2+2=8(人),相同的加数都是几,有几个这样加数?
生:相同的加数都是2,有4个这样的加数。
师:像这样的算式,我们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写成2 × 4=8(人),还可以写成4 × 2=8(人)
师边板书边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2   ×   4  =  8 、
             
乘  乘   乘    积   
数  号   数       
读作:2 乘4等于8
2和4都叫做乘数,中间的符号叫做乘号,8叫做积。
师:你们认识乘法了吗?来考考你们:课件出示,请孩子说名称。
你们认识乘法了,我们来读读它,读乘法算式时,从左到右依次
读,哪个乘数在前,就先读哪个乘数,如:4 × 2读作:4乘2.你们会读了吗?读读这些算式(指黑板上的)
5、指2 × 4,老师提问:乘号前面的2,在加法算式中是什么数?加法算式中没有4,为什么乘法算式中有个4呢?4是从哪里来的?(板书,4个2)
师:请孩子们看黑板上的几个算式,你能把它们改写成乘法
算式吗?请把练习本上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看谁写的乘法最漂亮。
指名上台反馈:老师及时提问:乘法中的每个乘数表示什么?
师生共同小结:把加法写成乘法的步骤总结为三步:一看 看相同加数是几 二数 数有几个相同加数 三写 几个几就写成几乘几 。
四、练习巩固,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1、拍手游戏练习。
2、找一找生活中能用乘法解决的问题。
3、动手画一画。
五.学生总结、汇报收获
师: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
1.突出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
  创设学生熟悉的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用连加算式解决这类问题相对烦琐,激起学生学习乘法的愿望,进而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运算的意义之后,让他们再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表示,体会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把解决问题与学习乘法运算意义的过程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经验,进一步抽象,建立乘法算式,从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在列乘法算式时,“4个2”中的4,“6个4”中的6和“3个3”中的第一个3是教学的关键,而对此学生往往容易疏忽。教师请学生说说自己列式过程中的想法,特别是从哪儿找到“4”“6”和“3”的,由学生讲给学生听,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外,引发对“1+2+3=6(人)”为何不能用乘法算式表示的讨论,进一步强化对乘法运算意义的体验。
总之,这节课,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思评价”的循环过程中,通过相互交流、启发,取长补短,实现由不会到会、由模糊到清晰。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气氛中。这种放松的状态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最便于学生再创造的状态,更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让学生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情感体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我们的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