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3 20:5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说课稿
一、说教材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5课,该单元以“关爱”为主题展开。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主要以问答的形式去寻找雷锋的足迹,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乘着温暖的春风。这首诗歌把雷锋的无私奉献表现得极为动人。借助描写人物表达雷锋精神,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二、说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能正确读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2.整体理解文意,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3.根据本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品味重要词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根据散文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1、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学习本文塑造人物的方法,体味人物表现出来的乐于奉献的精神。
  为了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确定为: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涵的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点拨法,教师启发学生开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并发展能力的目的。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导入新课,我将在多媒体上出示《雷锋日志》的选段,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设计导语:“雷锋的事迹为众人所周知,雷锋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从《雷锋日志》里,我们认识了一个乐于奉献的雷锋。那雷锋究竟做了哪些好事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打开书本,去课文里寻找答案。”此导语以文段朗读和设置悬念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落实基础,整体感知
  首先,我请学生默读课文,将生字词找出并注音,并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指导。例如“温暖”。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
  接下来,我请数位学生分小节朗读课文,请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出每段的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教师板书)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3研读赏析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根据文章脉络,我将以多媒体出示关键词句1和2,请学生先默读再分组讨论。
关键词句1是:“昨天,他曾路过这里,抱着迷路的孩子,冒着蒙蒙的细雨。瞧,那泥泞路上的脚窝,就是他留下的足迹。”
关键词句2是:“昨天,他曾路过这里,背着年迈的大娘,踏着路上的荆棘。瞧,那花瓣上晶莹的露珠,就是他洒下的汗滴。”
  讲解关键词句1和2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情感。
关键词句1和2的设置在情感上由浅而深,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讨论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解决教学难点。
  环节4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雷锋的故事》,与本文结合,巩固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雷锋精神的无私。
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
  环节5课后作业
  1、写一段夸奖雷锋叔叔的话;
2、把《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复述给家长听。
由学生选择其一完成。
此作业设计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发挥学生想象力,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
  五、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
  以上,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