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大庆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1-01 17:18: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庆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
地理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 100 分,答题时间 60 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70分。)
太阳辐射在全球的分布是有规律的,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很多。据此完成1-2小题。
1.太阳辐射能够为人类提供各种能源,其中包括( )
A.天然气、核能、电能 B.煤炭、石油、水能
C.沼气、潮汐能、太阳能 D.风能、生物能、地热能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影响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地形因素影响,四川盆地为我国太阳辐射的最低值区
B.我国西藏地区海拔高、晴天多,太阳辐射能较丰富,拉萨有“日光城”之称
C.太阳辐射强烈时易引发磁暴现象
D.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拔、天气状况等
近些年频繁的大地震使许多人“谈震色变”。事实上地震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如地震释放的地震波在人类的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就十分有用。据此完成3-4小题。
3.科学家们发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900千米深处横波速度突然降低为零,纵波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该深度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D.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4.太平洋底曾经发生一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7千米,此次地震波通过莫霍界面的速度变化是( )
A.横波、纵波传播速度都变慢 B.横波、纵波传播速度都变快
C.横波速度加快,纵波速度减慢 D.纵波速度加快,横波速度减慢
铲齿象是属于嵌齿象科的一种象类,生活在距今400~1000多万年前的河湖边。科研工作者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现了大量的铲齿象化石。据此完成第5小题。
5.与现在相比,铲齿象繁盛时期该地区气候较为( )
A.寒冷湿润 B.寒冷干燥 C.温暖湿润 D.炎热干燥
我国纸币上印刷的景观图片,具有典型的地域特征。读下图完成6-7小题
6.与图中所示地区山体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
A.风力沉积地貌、风力作用 B.流水沉积地貌、流水作用
C.风力侵蚀地貌、风力作用 D.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7.该地形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的(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第8小题。
8.图中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
A.①——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②——大气的削弱作用
C.③——地面辐射 D.④——大气逆辐射
下面为两个中国小朋友的通话内容,明明说:“我的家乡,冬季树叶都落了,看不到绿色,真没意思。”贝贝说:“我的家乡,树木四季常绿,那就从我的家乡运些树苗去栽吧。”据此完成9-11小题。
9.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的影响 B.河流的影响 C.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D.距海远近不同
10.下列树种最有可能是明明家乡的自然植被是( )
A.香蕉树 B.樟树 C.茶树 D.榆树
11.分析贝贝家乡的自然植被具有哪些特征( )
A.叶片多呈纸质,宽而薄 B.终年常绿,多革质叶片
C.叶面较小,呈鳞片状、刺状 D.树干粗大,上下两端较小,便于储水
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图。读图完成12-13小题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各阶地形成年代最早的是T0
B.面积仍在扩大的平坦面是T0
C.流速最大的时期是T3时期
D.沉积物颗粒大小不能反映所处年代河水流量、流速情况
13.任意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 )
A.地壳相对稳定 B.地壳持续上升 C.河流不断下切 D.河流间断上升
2019年8月20日0时至7时,四川省汶川县累计降雨量最大达到65mm,多处发生滑坡、泥石流。截至8月23日18时,四川汶川“8.20”强降雨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灾害,已致12人遇难,26人失联。阅读材料完成第14小题。
14.当滑坡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向滑坡体的上方迅速逃离 B.往最近的沟谷处逃离
C.向滑坡体的下方迅速逃离 D.及时报告,及时撤离
下图示意世界某海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示①②③④四海域中,表层海水盐度最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④海域表层海水的流动方向为(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夏季向东,冬季向西 D.夏季向西,冬季向东
17.关于洋流甲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顺洋流甲航行的海轮可以节省燃料
B.与沿岸渔场的形成有关
C.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减缓净化速度
D.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齿稃草是一种春雨型短生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高温能力极差,是新疆伊犁、塔城及准噶尔盆地周围的荒漠和草原上常见的短命植物(如图所示)。一年生短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夏季干热季节来临之前的短短2个月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据此完成18-19小题。
18.齿稃草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具有的特征是( )
A.叶片厚 B.根须细 C.植株高 D.花期长
19.相比南疆,北疆短期生植物物种多样性更丰富,其主要原因是北疆( )
A.水分较多 B.温差较大 C.热量较高 D.风力较大
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读图完成20-21小题。
20.该沙丘的泥沙来源于( )
A.流水沉积 B.风力侵蚀 C.冰川堆积 D.风力沉积
21.下图中能正确示意沙丘剖面及其外力作用主要方向的是( )
A.B.C.D.
河流水下泥沙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洪水季节,河漫滩被淹没,继续接受堆积。多个被河流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宽广的河漫滩平原。下图示意某河漫滩剖面。据此完成22-23小题。
22.图中河漫滩逐渐被废弃,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河流( )
A.水流速度减慢 B.河流改道逐渐西移
C.搬运作用增强 D.溯源侵蚀加剧
23.下列河段河漫滩平原发育较好的是( )
A.横断山区的怒江段 B.松嫩平原的松花江段
C.江南丘陵的湘江段 D.黄土高原晋陕间的黄河段
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加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下图示意某地牛轭湖分布。据此完成24-25小题。
24.导致牛轭湖和原河道分离的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流水搬运 D.地壳下沉
25.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
A.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读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完成26-27小题。
26.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有( )
①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 ②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
③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④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7.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B.减轻沙坡头荒漠化
C.降低水土流失发生的几率 D.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雅丹地貌是干旱区常见地貌之一。下图是柴达木盆地“水上雅丹”地貌的景观图。该地貌的组成岩石主要来自于湖底沉积物,雅丹地貌形成之后,由于河流改道,湖水汇入而形成“水上雅丹”。读图完成28-29小题。
28.形成该地貌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冰川侵蚀 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
29.推测“水上雅丹”的演化顺序(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
2021年6月17日,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坐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系列火箭发射升空,3名航天员计划在轨生活工作3个月。据此完成30-31小题。
30.载人飞船升空过程中,大气( )
A.密度越来越大 B.气压越来越低 C.温度越来越低 D.臭氧越来越少
31.航天员在轨生活工作期间可能( )
A.开展高真空、弱辐射、超高温等特殊条件下的实验
B.在空间站外安装避雷装置,避免恶劣的雷暴天气
C.航天员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以适应太空强辐射、低气压的环境
D.遭遇超强太阳风产生的高温,干扰太空实验的进行
某校地理学习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模拟温室效应,阳光照射一段时间后得到实验效果,如下图,据此完成32-33小题。
32.两端管内的气体分别为( )
A.甲乙均是二氧化碳 B.甲管可能二氧化碳
C.甲乙均是氮气气体 D.乙管可能二氧化碳
33.实验效果较好的操作是( )
A.LED灯管照射 B.阴天效果更好 C.距离地面较近 D.早晚比中午好
图1为郴州某地草莓生产景观(大棚覆盖白色透明薄膜,草莓根部土壤覆盖白色透明地膜),图2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34-35小题。
34.郴州农户冬季采用大棚能够种植草莓,主要原因在于大棚的存在能够大幅度( )
A.削弱丙环节 B.增强乙环节 C.削弱戊环节 D.增强丁环节
35.如果寒潮发生频率大,郴州农户冬季大棚种植草莓还需覆盖地膜。覆盖地膜的作用主要是( )
A.削弱甲环节 B.增强乙环节 C.削弱丙环节 D.增强丁环节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共30分)
36.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实验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图甲为热力环流模拟实验示意图,图乙为某海岸近地等压面示意图
(1)从图甲中观察到的该模拟实验结果,烟的运动方向呈____(填“顺时针”或“逆时针”)循环;若实验模拟的是城郊之间的热力环流,则冰块代表____,热水代表____(填“城市”或“郊区”);若表示夜间山谷之间的热力环流,则热水代表__________ (填“山坡”或“山谷”)。
(2)为了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请提出改进建议。(两项即可)
(3)据图乙中等压面分布所知,a、b、c、d四地的气压从低到高依次为:____,近地面的盛行风发生在____(填“白天”或“夜晚”)。
37.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写出图中部分箭头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①:____;⑥:____。
(2)按照水循环发生的领域可以把水循环分为三种类型。使陆地水体得到不断补充的最主要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未登陆的台风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
(3)人类活动对____(填数字)环节影响最为深刻,如____,能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如____,能改变水资源的季节分布。
大庆市名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
地理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B C C A C D D B C D B B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A D C B C B A A C B B A
题号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答案 D B D D C B C D C C C
二、综合题(共30分)
36.(16分)
(1)顺时针 郊区 城市 山谷(8分)
(2)提高水温,增加冰块(4分)
(3)cdab 白天(4分)
37. (14分)
(1)水汽蒸发 地下径流(4分)
(2)海陆间循环(或大循环) 海上内循环(4分)
(3)⑤ 跨流域调水 修建水库(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