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娇艳的花》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表现花卉的一些基本知识,初步掌握花卉的基本画法,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能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色彩的变化效果,尝试用中国画的方法表现形象生动的花卉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画花卉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写意花卉的形式美感,激发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意识,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以及教师的演示和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感受、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和用色的基本方法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颜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分的干湿对表现物象的作用。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创作。
3. 教具准备:课件、毛笔、墨、宣纸、调色盘、笔洗、抹布、图片等。学具准备:画毡、毛笔、墨、宣纸、调色盘、笔洗、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1、课件出示视频(鲜花盛开)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师提问:从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学生举手回答
2、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鼓励。(我们刚才看了关于鲜花的视频,同学们的桌子上也有花卉的图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肯定和花有关。)师揭示课题——娇艳的花。
(二)感悟体验
1、说一说
师:谁认识这些花儿,它们叫什么名字?它们的颜色又是什么样子?你们还认识其他的花儿吗?请你把它们介绍给大家。
学生举手发言,师进行鼓励。
小结:鲜花不仅通过光合作用给我们提供了氧气,还用它们的炫丽色彩点缀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欢乐。
2、想一想
师:生活中的花和艺术作品中的花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并回答。
小结:齐白石笔下的荷花带给我们“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艳丽之美。师:还可以怎样搭配颜色,能突出花朵的娇美和艳丽?
小结:通过深浅颜色的搭配,张大千笔下的荷花带给我们“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清香之美。
师:作品中的花在用笔上有什么不同?画家是怎么表现的?
师生共同探讨并总结:勾勒、点染
3、试一试初步尝试课本中花卉的画法(师大屏幕呈现图文资料)。
师对学生作品略作评价并进行鼓励。
(三)教师示范
1、学一学:
师:同学们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么画的呢?
教师示范花卉画法,边示范边讲解知识点:花的疏密、高矮、大小、前后关系。
2、看一看:学生欣赏其他艺术家和小朋友的作品,学习构图,加深理解。
(四)艺术实践
1、要求:笔墨生动、色彩艳丽 注意卫生、保持整洁
2、画一画学生实践进行花卉绘画创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播放背景音乐)
(六)展示评价
评一评:根据作品的色彩搭配、绘画方法、疏密大小关系进行评价。
1、生自己说一说作品。2、找组员代表评价喜欢的作品。3、教师对学生作品进行总体评价。(七)拓展延伸
1、鲜花在生活中的应用(师生共赏)。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中国画“花”的画法,老师希望大家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去装饰美化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
2、课堂总结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同时老师也希望大家像娇艳的花朵一样,绽放出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