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找春天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其中蕴含的感情。
2.感受春天那清新,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中去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怎样才能读好句子。
教学难点:
通过品读句子来感受春天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
(1) 谜语导入,引出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小草嫩发芽。树木吐绿液,冰雪都不见温暖开鲜花。打一季节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板书:春天)。
(二)品读感悟
1.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这么美的春天,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学生讨论总结出:惊喜、高兴、迫不及待。 请同学带着语气读。个读、齐读,体会春天来了的快乐。
2.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 师:听到这个好消息呀,我们的几个孩子可高兴坏了,他们急切的想干嘛?谁来读读第二自然段?
(2) 仔细观察“脱掉”“冲出”“奔向”这几个词语有什么特点?
总结出:是动词,应该重读。
(3) 男生女生分别读一读这句,读出那种急切的心情。
3.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春天可不是那么好找的,请学生读本段。
(2)赏析“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有像字,引导学生感受比喻句。
请学生模仿害羞的样子,还有那些词语体现春姑娘害羞?
学生交流“遮遮掩掩”“躲躲藏藏”,请生表演,加上动作再次朗读。
4.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师:细心的小朋友有没有找到春天呢?他们是从哪些景物中找到春天的?
请同学们默读4-7自然段,找一找,画一画。
(2)指导朗读,体会课文内容
出示: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指导学生读出欢喜反问的语气。
请同学们带着动作再次朗读这句。
过渡:接下来又找到了春天的什么景物?(生:野花)
出示: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吧?
师:树木吐出点点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吧?解冻的小溪叮叮咚咚,那是春天的琴声吧?指导学生加上动作,做好朗读。
小组合作读,一位同桌读前一句,另一位同桌读后半句。
过渡:作者连用4个比喻句来形容春天,那如果让我们用1个字来概括(板书:美)
5.学习第8自然段
师:这么美,这么难找的春天,小朋友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呢?请默读第8自然段
出示句子,生填空:我们()她 我们()她 我们()她 我们()她那这几句应该怎么读呢?师范读,生模仿读。
过渡:那作者用了这么多方法找春天,春天到底藏到哪里了呢?
出示句子:她在枝条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她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她指谁?(春天)春天真的在荡秋千?(拟人修辞)把谁当人写?
6.巩固提升:同学们,春天只有这些景物吗?所以作者用到(省略号)省略了很多美景,请同学们仿照这些句子,用春天在哪里,干什么,说一句话。
预设:春天在春雨里跳舞; 春天在花园里散步
7.作业布置
师:关于春天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看到、听到、闻到、触到的美景,请同学们拿出画笔,画一幅你发现的春天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