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液体 精选练习4(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一定温度下,当人们感到潮湿时,水蒸发慢,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可以被水浸润变为不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蜂蜡是晶体
D.在空间站完全失重的环境下,水滴能收缩成标准的球形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2.大自然之中存在许多绚丽夺目的晶体,这些晶体不仅美丽,而且由于化学成分和结构各不相同而呈现出千姿百态:高贵如钻石,平凡如雪花,都是由无数原子严谨而有序地组成。关于晶体与非晶体,正确的说法是( )
A.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不是晶体
B.液晶具有流动性,但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C.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D.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也是晶体
3.对固体和液体性质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的物理性质都具有各向异性
B.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
C.当两块薄玻璃板间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
D.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压强一定变大
C.气体压强的大小跟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及分子的密集程度这两个因素有关
D.当两薄玻璃板间加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膜具有表面张力的缘故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扩散运动就是布朗运动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
C.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所以它是非晶体
D.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的缘故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气压与温度无关
B.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发生在液体表面和内部
C.液体汽化时,要放出能量
D.固体不能转化成气体
7.在密闭的容器内,放置一定量的液体,如图a所示,若将此容器置于在轨道上正常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上,则容器内液体的分布情况应是( )
A.仍然如图a所示 B.只能如图b所示
C.可能如图d或e所示 D.可能如图b或c所示
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
A.温度升高,布朗运动显著,说明悬浮颗粒的分子运动剧烈
B.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比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其方向指向液体内部
C.物体的内能等于物体的势能和动能的总和
D.干湿泡湿度计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这是湿泡外纱布中的水分子蒸发吸热的结果
9.大自然之中存在许多绚丽夺目的晶体,这些晶体不仅美丽,而且由于化学成分和结构各不相同而呈现出千姿百态:高贵如钻石,平凡如雪花,都是由无数原子严谨而有序地组成。关于晶体与非晶体,正确的说法是( )
A.不具有规则几何形状的物体一定不是晶体
B.液晶具有流动性,但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
C.单晶体和多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D.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也是晶体
10.以下关于热运动有关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分子力做负功
B.水银相对于铅是浸润的,在附着层内,水银分子之间的分子力体现为引力
C.忽略空气流动影响,空气中的做的是布朗运动
D.扩散现象既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也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11.关于固体、液体和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对湿度一定较小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气体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碰撞次数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少
D.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和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1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晶体的某些性质表现出各向同性
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
C.水不浸润玻璃
D.非晶体的某些性质表现出各向同性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质量0℃的水的分子势能比0℃的冰的分子势能大
B.在毛细现象中,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这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D.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发生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都有关
E.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不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中的分子是静止的,液体、气体中的分子是运动的
B.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C.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会有扩散现象发生
D.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E.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在水面上撒痱子粉,是为了清楚看出油膜的轮廓
二、解答题
15.下雨天我们常用布伞遮雨,抬头望去,能看见伞面纱线间的缝隙,但伞面却不漏雨。这是为什么?
16.请列举出液晶显示器相对于其他显示器的优缺点。除教科书介绍的内容外,你还知道液晶有哪些应用?根据液晶的特点,设计一项“应用液晶”的小发明或写一篇关于液晶的小论文。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在一定温度下,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越慢,人们会感到潮湿,但此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不一定较大,选项A错误;
B.未脱脂的棉花对水不浸润因而不吸水,脱脂后可以被水浸润,方便吸取药液,选项B错误;
C.烧热的针尖接触涂有蜂蜡薄层的云母片背面,由于云母片导热的各向异性,熔化的蜂蜡呈椭圆形,说明云母片是晶体,选项C错误;
D.在完全失重的环境下,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水滴会收缩成标准的球形,选项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
A.只有单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多晶体无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选项A错误;
B.液晶具有流动性,但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选项B正确;
C.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选项C错误;
D.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是非晶体,选项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不具有各向异性,A错误;
B.液晶具有液体和晶体共同的特性,即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B正确;
C.当两块薄玻璃板间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C错误;
D.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平行,跟这部分液面的分界线垂直,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内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温度及构成物体的物质种类都有关系。故A错误;
B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压强,由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和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共同决定,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时,单位时间内分子撞击器壁的次数增多,气体压强就越大;但由于只给定了其中一个因素,而另一个因素不确定,所以不能判断压强是变大还是变小,故B错误,C正确;
D.当两薄玻璃板间加有一层水膜时,在垂直于玻璃板的方向很难将玻璃板拉开,这是由于水分子和玻璃之间存在引力作用的缘故,故D错误。
故选C。
5.B
【详解】
A.扩散运动是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而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在液体分子的撞击下做无规则的运动,A错误;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分子间表现为引力作用,这就是液体的表面张力,B正确;
C.蔗糖受潮后会粘在一起,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但结晶后仍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因此蔗糖是晶体,C错误;
D.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可以充满整个空间的缘故,D错误。
故选B。
6.B
【详解】
A.饱和气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蒸气压越大,A错误;
B.蒸发发生在液体表面,沸腾是在液体的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B正确;
C.液体汽化时,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C错误;
D.固体可以转化为气体,称之为升华,D错误。
故选B。
7.D
【详解】
容器与液体所受重力均提供容器与液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液体仅受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其自由表面收缩到最小状态,所以两者的自由表面都呈球形。如果液体对于容器是浸润的,那么将出现图c的情况。如果液体对于固体是不浸润的,那么就表现为图b的情况。
故选D。
8.D
【详解】
A.布朗运动反应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温度升高,布朗运动显著,说明液体的分子运动剧烈,故A错误;
B.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离比较大,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故液体表面存在张力,其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等于所有分子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C错误;
D.干湿泡温度计下端包有湿纱布,湿纱布上的水分要蒸发,蒸发是一种汽化现象,汽化要吸热,所以干湿泡湿度计湿泡显示的温度低于干泡显示的温度,故D正确。
故选 D。
9.B
【详解】
A.只有单晶体具有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多晶体无天然规则的几何形状,选项A错误;
B.液晶具有流动性,但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选项B正确;
C.单晶体的物理性质是各向异性的,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选项C错误;
D.天然水晶是晶体,熔化后再凝固的水晶(即石英玻璃)是非晶体,选项D错误。
故选B。
10.B
【详解】
A.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银相对于铅是浸润的,在附着层内,水银分子之间的分子力体现为斥力,故B错误,故符合题意;
C.空气中的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运动时来自空气分子的各个方向的撞击不平衡所引起的,属于布朗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扩散现象既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也能在固体之间发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C
【详解】
AB.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对湿度一定较大,故AB错误;
C.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时,温度升高,则分子对器壁的平均碰撞力增大,所以分子每秒对器壁单位面积平均碰撞次数减少,故C正确;
D.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气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其压强也是一定的,与体积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12.BD
【详解】
AD.晶体的某些性质表现出各向异性,非晶体的某些性质表现出各向同性,A错误,D正确;
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B正确;
C.根据液体的浸润性,可知水浸润玻璃,C错误。
故选BD。
13.ABD
【详解】
A.温度相同的表示分子平均动能相同,冰变成水要吸热,水分子间的距离比冰分子间的距离大,所以相同质量0℃的水的分子势能比0℃的冰的分子势能大,故A正确;
B.由于不同物质之间的分子作用力性质不同,可能是引力也可能是斥力;故有毛细管中的液面有的升高,有的降低,与液体的种类和毛细管的材质有关,故B正确;
C.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其温度不变,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C错误;
D.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与单位面积器壁发生碰撞的次数,与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和气体温度都有关,故D正确;
E.由
可得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故E错误。
故选ABD。
14.BCE
【详解】
A.无论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都是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液体表面层中分子间的间距大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B正确;
C.扩散运动是分子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会有扩散现象发生,故C正确;
D.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分子运动不停息,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不为零,故D错误;
E.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在水面上撒痱子粉,是为了清楚看出油膜的轮廓,故E正确。
故选BCE。
15.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和伞的外形的原因
【详解】
透过布制的雨伞能看见纱线间的缝隙,但伞面却不漏雨,这是因为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一般下雨,水滴的冲击力不足以克服表面张力而透过纱线的缝隙,下大暴雨,伞内会有水雾,另外伞撑开的外形是倒置漏斗形,重力沿斜面的分力能将雨水快速导走,没有积水,雨伞湿透也不会漏水。
16.见解析
【详解】
优点:液晶显示器与传统CRT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耗电量和体积,液晶在节能方面可谓优势明显。与传统CRT相比液晶在环保方面也表现优异,这是因为液晶显示器内部不存在像CRT那样的高压元器件,所以其不至于出现由于高压导致的射线超标的情况,所以其辐射指标普遍比CRT要低一些。
缺点:可视偏转角度过小。容易产生影像拖尾现象。
应用:制作电子手表、电子计算机、微型电脑等。
小论文:某些物质在熔融状态或被溶剂溶解之后,尽管失去固态物质的刚性,却获得了液体的易流动性,并保留着部分晶态物质分子的各向异性有序排列,形成一种兼有晶体和液体的部分性质的中间态,这种由固态向液态转化过程中存在的取向有序流体称为液晶。定义放宽,囊括了在某一温度范围可以是显液晶相,在较低温度为正常结晶的物质。例如,液晶可以像液体一样流动(流动性),但它的分子却是像道路一样取向有序的(各向异性)。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液晶相,这可以通过其不同的光学性质(如双折射现象)来区分。当使用偏振光光源,在显微镜下观察时,不同的液晶相将出现具有不同的纹理。在纹理对比区域不同的纹理对应于不同的液晶分子。然而,所述分子是具有较好的取向有序的。而液晶材料可能不总是在液晶相(正如水可变成冰或水蒸汽)。
液晶可分为热致液晶、溶致液晶。热致液晶是指由单一化合物或由少数化合物的均匀混合物形成的液晶。通常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才显现液晶相的物质。典型的长棒形热致液晶的分子量一般在200~500g/mol左右。溶致液晶:是一种包含溶剂化合物在内的两种或多种化合物形成的液晶。是在溶液中溶质分子浓度处于一定范围内时出现液晶相。它的溶剂主要是水或其它极性分子液剂。这种液晶中引起分子排列长程有序的主要原因是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次要的。溶致液晶是一种包含溶剂化合物在内的两种或多种化合物形成的液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