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卷(四)(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1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卷(四)(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1 16:5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模拟(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于路程没有方向而位移有方向,因此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不可能相等
B. 由于位移用有向线段来表示,因此位移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
C. 如果质点的轨迹为直线,则质点的位移在数值上一定等于路程
D. 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2. (2021·南京市高一上期末)有媒体报道中国空军于2020年12月14日上午8时出动飞机进行“绕岛巡航”,锤炼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能力.若此次“绕岛巡航”从起点飞到巡航终点用时约1小时,航程约为1 800千米,起点和终点的直线距离约为600千米.关于本次巡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报道中“1小时”是时刻
B. 报道中“上午8时”是时间
C. 平均速度大小约为800 km/h
D. 平均速度大小约为600 km/h
3. 赵凯华教授说过“加速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难建立的概念之一,也是每个初学物理的人最不易真正掌握的概念…”.所以对加速度的认识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加速度一定大
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变化的越快
C. 物体加速度变大,则速度也一定是在变大
D.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4.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驾驶员发现前方30 m处的斑马线上有行人,驾驶员立即刹车使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并最终停在斑马线之前,已知行人还需10 s才能通过斑马线,则刹车后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至少为(  )
A. 1 m/s2 B. 1.5 m/s2 C. 1.67 m/s2 D. 2.33 m/s2
5. 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在对以下几位物理学家所作科学贡献或者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B. 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最先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
C.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
D. 亚里士多德认为两个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
6. 近年来,全国多地多次以生严重雾霾天气,能见度不足100 m.在这样的恶劣天气中,甲、乙两汽车在一条平直的单行道上,乙车在前、甲车在后同向行驶.某时刻两车司机同时听到前方提示,同时开始刹车,结果两辆车发生了碰撞.图示为两辆车刹车后不相撞时的v-t图像,由此可知(  )
A. 两辆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等于112.5 m
B. 两辆车刹车时相距的距离一定小于90 m
C. 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后的20 s之内的某时刻相撞的
D. 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后的20 s以后的某时刻相撞的
7. 物体与接触面间有滑动摩擦力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B. 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C. 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不变,动摩擦因数一定,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D. 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压力一定,接触面材料越粗糙,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8. 将一铁块A放在水平放置的磁板B上,A被B吸住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6所示),关于铁块A的受力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铁块共受三个力的作用,其中有两个力的施力物体是磁板
B. 铁块所受的重力与铁块所受磁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磁板所受铁块的压力等于铁块的重力
D. 磁板对铁块的吸引力与铁块对磁板的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
9.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有一光滑挡板A,在挡板和斜面之间夹一质量为m的重球B,开始板A处于竖直位置,现使其下端绕O沿逆时针方向缓缓转至水平位置,重球B对斜面和对挡板压力的变化情况是(  )
A. 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对挡板的压力也逐渐减小
B. 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变大,对挡板的压力则逐渐减小
C. 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对挡板的压力先变小后变大
D. 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对挡板的压力先变大后变小
10. 如图所示,是采用动力学方法测量空间站质量的原理图,若已知飞船质量为3.0×103 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900 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5 s,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 m/s,则空间站的质量为(  )
A. 9.0×104 kg
B. 8.7×104 kg
C. 6.0×104 kg
D. 6.0×103 kg
11. 如图所示,顶端固定着小球的直杆固定在小车上,当小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球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沿图中的(  )
A. OA方向
B. OB方向
C. OC方向
D. OD方向
12. 如图甲所示,小物块从光滑斜面上由静止滑下,位移x与速度的平方v2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物块的下滑的加速度大小恒为2.0 m/s2
B. 斜面倾角为30°
C. 小物块2 s末的速度是5 m/s
D. 小物块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7.5 m/s
13. 如图所示,汽车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提升物块.汽车匀速向右运动,在物块到达滑轮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块将竖直向上做匀速运动
B. 物块将处于超重状态
C. 物块将处于失重状态
D. 物块将竖直向上先加速后减速
14. 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平抛运动是一种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运动
B. 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其速度方向不断改变,不可能是匀变速运动
C.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质量越小,落点就越远,质量越大,落点就越近
D.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15. 如图所示,A、B轮通过皮带传动,A、C轮通过摩擦传动,半径RA=2RB=3RC,各接触面均不打滑,则A、B、C三个轮的边缘点的速度大小和角速度之比分别为(  )
A. vA∶vB∶vC=1∶2∶3,ωA∶ωB∶ωC=3∶2∶1
B. vA∶vB∶vC=1∶1∶1,ωA∶ωB∶ωC=2∶3∶6
C. vA∶vB∶vC=1∶1∶1,ωA∶ωB∶ωC=1∶2∶3
D. vA∶vB∶vC=3∶2∶1,ωA∶ωB∶ωC=1∶1∶1
16. 上海磁悬浮的最大转弯处半径达到8 000 m,如图所示,近距离用肉眼看几乎是一条直线,而转弯处最小半径也达到1 300 m,一个质量为50 kg的乘客坐在以360 km/h 的不变速率行驶的车里,随车驶过半径为2 500 m的弯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乘客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约为200 N
B. 乘客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约为539 N
C. 乘客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约为300 N
D. 弯道半径越大,相同速率行驶时乘客需向心力越大
17. 未来的星际航行中,宇航员长期处于零重力状态,为缓解这种状态带来的不适,有人设想在未来的航天器上加装一段圆柱形“旋转舱”,如图所示.当旋转舱绕其轴线匀速旋转时,宇航员站在旋转舱内圆柱形侧壁上,可以受到与他站在地球表面时相同大小的支持力.为达到上述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B. 旋转舱的半径越大,转动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C. 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大
D. 宇航员质量越大,旋转舱的角速度就应越小
18. 如图,粗糙水平圆盘上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B叠放在一起,随盘一起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圆盘匀速圆周运动,A所受摩擦力指向圆心
B. 若圆盘做匀速圆周运动,B所受合力等于A所受合力的2倍
C. 若圆盘做加速圆周运动,A所受摩擦力仍指向圆心
D. 圆盘做加速圆周运动,若AB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于B与圆盘间动摩擦因数,AB将一起滑离圆盘
19. 2019年我国加大了“北斗”卫星发射密度,于6月25日又成功发射了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系统的精度远高于美国的GPS系统.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卫星离地心的距离为r,引力常量为G,则地球的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A. G B. G C. G D. G
20. 2019年春节上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因太阳急速膨胀,地球将被太阳吞没,为了自救,人类提出了一个名为“流浪地球”的大胆计划,倾全球之力在地球表面建造上万座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奔往另外一个栖息之地.“流浪地球”计划中地球速度是地球太阳系的速度,此速度等于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的倍,已知太阳的质量约为2.0×1030 kg,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约为1.5×1011 m,引力常量G=6.67×10-11 N·m2/kg2,不考虑其他天体对地球的作用力,则地球要逃离太阳系需要加速到的是小速度约为(  )
A. 11.2 km/s B. 30 km/s C. 16.7 km/s D. 42 km/s
21.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图所示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b、c三颗卫星均做圆周运动,a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
A. 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
B. 卫星a的加速度大于b的加速度
C. 卫星a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 卫星b的周期大于24 h
22. 如图所示,一根绳子绕过高4 m的滑轮(大小、摩擦均不计),绳的一端拴一质量为10 kg的物体m,另一侧沿竖直方向的绳被人拉住.若人拉住绳子前进3 m,使物体匀速上升,g取10 m/s2.则人拉绳所做的功为(  )
A. 500 J B. 300 J C. 100 J D. 50 J
23. 如图甲所示,滑轮质量、摩擦均不计,质量为2 kg的物体在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由此可知(g取10 m/s2)(  )
A. 物体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 F的大小为21 N
C. 4 s末F的瞬时功率为42 W
D. 4 s内F做功的平均功率为42 W
24. 如图所示的几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加的是(  )
A. 如图甲,撑竿跳高的运动员上升过程中,竿的弹性势能
B. 如图乙,人拉长弹簧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
C. 如图丙,模型飞机用橡皮筋发射出去的过程中,橡皮筋的弹性势能
D. 如图丁,小球被弹簧向上弹起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
25. 机车以下列两种方式启动,且沿直线运动(设阻力不变).方式①:机车以不变的额定功率启动;方式②:机车的启动功率先随速度均匀增加,后保持额定功率不变.如图给出的四个图像中,能够正确反映机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是(  )
A. 甲对应方式①,乙对应方式② B. 乙对应方式①,丙对应方式②
C. 甲对应方式①,丙对应方式② D. 丙对应方式①,丁对应方式②
26. 某重型气垫船,质量达5.0×105 kg,最高时速为108 km/h,装有额定输出功率为
9 000 kW的燃气轮机.假设该重型气垫船在海面航行过程所受的阻力f与速度v满足f=k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重型气垫船的最大牵引力为3.0×105 N
B. 由题中给出的数据可算出k=1.0×104 N·s/m
C. 当以最大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所受的阻力大小为3.0×105 N
D. 当以最大时速一半的速度匀速航行时,气垫船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4 500 kW
27. “神舟六号”顺利发射升空后,在离地面345 km的圆轨道上运行了108圈,运行中需要进行多次“轨道维持”,所谓“轨道维持”就是通过控制飞船上发动机的点火时间和推力的大小方向,使飞船能保持在预定轨道上稳定运行,如果不进行轨道维持,由于飞船受到轨道上稀薄空气的摩擦阻力,轨道高度会逐渐降低,在这种情况下飞船的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变化情况将会是(  )
A. 动能、重力势能和机械能都逐渐减小
B. 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不变
C. 重力势能逐渐增大,动能逐渐减小,机械能不变
D. 重力势能逐渐减小,动能逐渐增大,机械能减小
28. 以下关于摩擦起电、接触起电、静电感应这三种起电方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接触起电符合电荷守恒定律,静电感应不符合电荷守恒定律
B. 三种起电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是因为过程中生成的正、负电荷是等量的
C. 三种起电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都是因为过程中电子的转移
D. 电荷的代数和不变只适合于接触起电
29. 真空中有两个点电荷,一个带+Q,一个带-2Q,相距为r,相互作用力为F,将两点电荷接触一下再放回原位置,相互作用力将变成(  )
A. ,斥力   B. ,斥力   C. ,斥力   D. 零
30. 如图所示是静电场的一部分电场线分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这个电场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
B. 点电荷q在A点处受到静电力比在B点处受到的静电力大
C. 点电荷q在A点处瞬时加速度比在B点处的瞬时加速度小
D. 负电荷在B点处受到的静电力的方向沿B点切线方向
31. 某农村小塑料场的高频热合机产生的电磁波频率和电视信号频率接近,由于该村尚未接通有线电视信号,空中的信号常常受到干扰,在电视荧屏上出现网状条纹,影响正常收看.为了使电视机不受干扰,可采取的办法是(  )
A. 将电视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
B. 将电视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并将金属笼子接地
C. 将高频热合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
D. 将高频热合机用一金属笼子罩起来,并将金属笼子接地
32. a、b、c、d是匀强电场中四个点,它们正好是一个矩形的四个顶点.电场线与矩形所在的平面平行.已知a点的电势是20 V,b点的电势是24 V,d点的电势是4 V,如图所示.由此可知,c点的电势为(  )
A. 4 V B. 8 V C. 12 V D. 24 V
33. 如图所示,在电场强度E=2×103 V/m的匀强电场中有三点A、M和B,AM=4 cm,MB=3 cm,AB=5 cm,且AM边平行于电场线,把一电荷量q=2×10-9 C的正电荷从B点移动到M点,再从M点移动到A点,电场力做功为(  )
A. 1.6×10-7 J B. 1.2×10-7 J C. -1.6×10-7 J D. -1.2×10-7 J
34. 喷墨打印机的简化模型如图所示,重力可忽略的墨汁微滴,经带电室带负电后,以速度v垂直匀强电场飞入极板间,最终打在纸上,则微滴在极板间电场中(  )
A. 向负极板偏转
B. 电势能逐渐增大
C. 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D. 运动轨迹与所带电荷量无关
35. 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中无电流的原因是其内部自由电荷停止了运动
B. 同一个金属导体接在不同的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往往不同,电流大说明那时导体内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
C. 由于电荷做无规则运动的速率比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得多,故电荷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电流也就大得多
D. 电流的传导速率就是导体内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
36. 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的阻值为R,在材料和温度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情况中电阻丝的阻值仍为R的是(  )
A. 长度和横截面的半径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
B. 长度不变,横截面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
C. 横截面的面积不变,长度减小为原来的0.5倍
D. 长度和横截面的面积都减小为原来的0.5倍
37. 下列关于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电功率越大,电流做功越快,电路中产生的焦耳热一定越多
B. 静电力做功使金属导体内的自由电子运动的速率越来越大
C. 电流通过电动机时的电功率和热功率相等
D. 焦耳热Q=I2Rt适用于任何电路
38.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神舟十二号”的电力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翼和储能电池构成,太阳电池翼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供飞船使用.有一太阳能电池板,测得它的断路电压为800 mV,短路电流为40 mA.若将该电池板与一阻值为20 Ω的电阻连成一闭合电路,则它的路端电压是(  )
A. 0.1 V B. 0.2 V C. 0.3 V D. 0.4 V
39. 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以下做法中不符合这个理念的是(  )
A. 夏天天气炎热,空调的温度调得越低越好
B. 把家里不好用的燃气热水器换成太阳能热水器
C. 出行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D. 日常生活中,做到随手关灯,关掉较长时间不使用的电脑和电视
40. 如选项图所示,A中线圈有一小缺口,B、D中匀强磁场区域足够大,C中通电导线位于水平放置的闭合线圈某一直径的正上方。其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A. B. C. D.
41. 新型冠状病毒在威胁着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健康,红外测温枪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外测温枪与传统的热传导测温仪器相比,具有响应时间短、测温效率高、操作方便、防交叉感染(不用接触被测物体)的特点.下列关于红外测温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红外测温枪工作原理和水银体温计测量原埋一样,都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
B. 红外测温枪能接收到的是身体的热量,通过热传导到达红外测温枪进而显示出体温
C. 红外测温枪利用了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通过波长、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就可以得到人体的温度
D. 红外线也属于电磁波,其波长小于紫外线的波长
42. 我国“空警-2000”预警机上装备有多功能三坐标多普勒脉冲雷达,可进行全向探测,主要用于发现和跟踪空中与水面目标,工作频率为1.2×109~1.4×109 Hz。对空中目标的最远探测距离为470 km,该机的雷达系统可同时跟踪60~100个空中目标,并对战术空军的10架飞机实施引导。下列关于该脉冲雷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脉冲雷达采用的是X射线
B. 脉冲雷达采用的是微波
C. 预警机高速飞行时,发射的脉冲信号传播速率可能大于光在真空中的速率
D. 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穿透力强,可用来进行人体透视
43. 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
A. 能量的连续经典理论
B. 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
C. 以上两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都能解释
D. 牛顿提出的能量微粒说
44. 以下关于光子说的基本内容,不正确的是(  )
A. 光子的能量跟它的频率有关
B. 紫光光子的能量比红光光子的能量大
C. 光子是具有质量、能量和体积的实物微粒
D. 在空间传播的光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叫一个光子
45. 仔细观察氢原子的光谱,发现它只有几条分立的不连续的亮线,其原因是(  )
A. 氢原子只有几个能级
B. 氢原子只能发出平行光
C. 氢原子有时发光,有时不发光
D. 氢原子辐射的光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所以对应的光的频率也是不连续的
二、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46.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纸带的两个限位孔必须处在同一________线上.
(2)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松开________.
(3)将纸带上打出的第一个点记为0,并在离0点较远处依次选取几个连续的点,分别记为1、2、3、….量出各点与0点的距离h,算出各点对应的速度,分别记为v1至v6,数据如下表:
表中有一数据有较大误差,代表符号为________.
(4)修正数据后,该同学计算出各点对应速度的平方值,并作出v2-h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得到的直线斜率为k,则可测出重力加速度g=________.与真实值相比,测出的g值________(填“偏小”或“偏大”).
2022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模拟(四)
1. 【答案】D
【解析】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当物体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路程与位移的大小相等,故A项错误;位移是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因此位移可以描述直线运动,也可以描述曲线运动,故B项错误;当质点做往复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等于路程,故C项错误;位移的大小由初、末位置决定,路程取决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故D项正确.
2. 【答案】D
3. 【答案】D
【解析】加速度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速度的变化率,与速度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加速度反映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但加速度的变化不一定大,故B错误;物体加速度变大,但如果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则速度在减小,故C错误;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故D正确.
4. 【答案】C
【解析】加速度越大,车越容易停下来,当汽车恰好到达斑马线前停下时,加速度最小,根据速度-位移公式v2-=2ax,得amin== m/s2≈-1.67 m/s2,“-”表示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选项C正确.
5. 【答案】C
【解析】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A错误;伽利略最先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创造了一套科学研究方法,故B错误;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故C正确;伽利略认为两个从同一高度自由落下的物体,重物体与轻物体下落一样快,故D错误.
6. 【答案】C
【解析】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甲、乙两车的位移之差Δx=×10×20 m=100 m,即两者若不相撞,则刹车时相距的距离需大于100 m,故A、B错误.速度大者减速追速度小者,速度相等前,两者距离逐渐减小,速度相等后,两者距离逐渐增大,可知相撞只能发生在速度相等之前,即两辆车一定是在刹车后的20 s之内的某时刻相撞的,故C正确,D错误.
7. 【答案】D
【解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压力的大小有关,即Ff=μFN.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积的大小以及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故D正确.
8. 【答案】A
【解析】铁块受重力、支持力、吸引力,其中支持力、吸引力的施力物体是磁板,故A正确;铁块受重力、支持力、吸引力,重力与支持力不平衡,故B错误;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铁块对磁板的压力大小等于磁板对铁块的支持力大小,故磁板所受铁块的压力不等于铁块的重力,故C错误;磁板对铁块的吸引力与铁块对磁板的吸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错误.
9. 【答案】C
【解析】分析球的受力,受到重力mg、挡板对球的弹力FA及斜面对球的支持力FB,如图所示,球处于静止状态,弹力FA与FB的合力F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方向竖直向上.当挡板下端绕O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表示弹力FA的边的长度先变小后变大,即弹力FA先变小后变大;表示支持力FB的边的长度一直变短,说明FB一直变小.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球对挡板的压力先变小后变大,对斜面的压力逐渐减小.选项C正确.
10. 【答案】B
【解析】a== m/s2=0.01 m/s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空间站+m飞船)=ma
代入数据得:m空间站=8.7×104 kg,故B项正确,A、C、D错误.
11. 【答案】D
【解析】小球和小车的加速度相同,所以小球在重力和杆的作用力两个力的作用下也沿水平向右的方向加速运动,加速度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合力水平向右,即合力沿图中的OD方向,故A、B、C错误,D正确.
12. 【答案】C
【解析】由题图乙得,x=v2(m),对照公式x=,及初速度v0=0,得加速度a=2.5 m/s2,故选项A错误;小物块2 s末的速度v2=at=2.5×2 m/s=5 m/s,故选项C正确;对物块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 θ=ma,则sin θ=,而sin 30°=,故选项B错误;小物块1 s末的速度v1=at′=2.5 m/s,第2 s内的平均速度=3.75 m/s,故选项D错误.
13. 【答案】B
【解析】设汽车向右运动的速度为v,绳子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物块上升的速度为v′,则vcos α=v′,汽车匀速向右运动,α减小,v′增大,物块加速上升,A、D错误;物块的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B正确,C错误.
14. 【答案】D
【解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受重力的作用,故A错误;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其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不断改变,所以平抛运动是变速运动;由于其加速度为g,保持不变,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B错误;由平抛运动规律知,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落点远近只与其初速度和下落高度有关,与其质量无关,故C错误;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故D正确.
15. 【答案】C
【解析】vA=vB=vC,所以ωARA=ωBRB=ωCRC,得ωA∶ωB∶ωC=1∶2∶3.
16. 【答案】A
【解析】由Fn=m,可得Fn=200 N,选项A正确.弯道半径越大,以相同速率行驶时乘客所需要的向心力越小,D错误.
17. 【答案】B
【解析】由题意知有mg=F=mω2r,即g=ω2r,因此r越大,ω越小,且ω与m无关,B正确.
18. 【答案】A
19. 【答案】D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可知,当两物体的质量确定时,引力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则有F1>F2,故选项B正确.
20. 【答案】D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m,解得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为:v=≈29.8 km/s,则地球要想逃离太阳系需要加速到的最小速度约为:v′=v≈42 km/s,故D正确.
21. 【答案】A
【解析】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G=mω2r=mr=m=ma,得ω=,a=,v=,T=2π,a的轨道半径大于c的轨道半径,因此卫星a的角速度小于c的角速度,选项A正确;a的轨道半径与b的轨道半径相等,因此卫星a的加速度等于b的加速度,选项B错误;a的轨道半径大于地球半径,因此卫星a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选项C错误;a的轨道半径与b的轨道半径相等,因此卫星b的周期等于a的周期,为24 h,选项D错误.
22. 【答案】C
23. 【答案】C
【解析】由v-t图像知物体加速度为0.5 m/s2,故A错误;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F-mg=ma,
F=10.5 N,故B错误;
由题图乙知,4 s内物体上升4 m,则绳端上升8 m,则4 s末绳子末端速度为4 m/s,4 s末F的瞬时功率P=Fv=42 W,4 s内F的平均功率=F=21 W,故C正确,D错误.
24. 【答案】B
【解析】选项A、C、D中物体的形变量都在减小,所以弹性势能减小,选项B中弹簧的形变量增大,所以弹性势能增加,B正确.
25. 【答案】B
【解析】对于方式①:机车以不变的额定功率启动,据P=Fv可知,随着v的增加,F减小,又由a=可知加速度减小,在v-t图像上斜率减小,故①对应乙图;对于方式②:机车的启动功率先随速度均匀增加,即先保持牵引力不变,可知加速度不变,当达到额定功率后,牵引力减小,直至牵引力和阻力相等,最后匀速,故方式②对应丙图,故选项B正确.
26. 【答案】B
【解析】最大速度vm=108 km/h=30 m/s,此时该重型气垫船做匀速直线运动,牵引力F== N=3×105 N.
在达到最大速度前F>3.0×105 N,所以A错误;
由kv=f=F得k= N·s/m=1.0×104 N·s/m,
B正确;
F′=f′=k·=f=1.5×105 N,
此时发动机输出功率
P′=F′=1.5×105×15 W=2 250 kW,C、D错误.
27. 【答案】D
28. 【答案】C
【解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即说明了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摩擦起电现象说明机械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但并没有创造电荷。电荷只是发生转移。感应起电过程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感应起电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个部分。电荷可以从带电的物体转移到原来不带电的物体是接触带电。电荷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这三种方式都没有产生电荷,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故AD错误;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是起电的三种不同方式,但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这三种方式都符合电荷守恒定律。故B错误,C正确。
29. 【答案】D
【解析】两球相距r时,根据库仑定律F=k,两球接触后,带电荷量均为2Q,则F′=k,由以上两式可解得F′=,D正确
30. 【答案】B
【解析】因为(孤立)负点电荷的电场线是自四周无穷远处从不同方向指向负电荷的球对称分布的,而图中的电场线分布不具备这种特点,所以它不可能是负点电荷的电场,选项A错误.
因电场线越密处场强越大,故由图知场强EA>EB.又因点电荷q在电场中所受静电力F=qEE,故静电力FA>FB,选项B正确.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加速度a=F/mF,而FA>FB,故aA>aB,选项C错误.
因“B点切线方向”即B点场强方向,而负电荷所受静电力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故选项D错误.
31. 【答案】D
【解析】为了使电视机能接收电磁波信号,但又不接收高频热合机产生的电磁波,应将高频热合机产生的电磁波信号屏蔽,而接地金属笼子具有屏蔽内电场的作用,故选项D正确.
32. 【答案】B
【解析】 
沿匀强电场中的直线,电势应均匀变化,如右图所示,连接b、d两点,并将连线五等分,则每一等份的两端点电势差为4 V,各点电势如图所示,连接a点与bd上20 V的点,连线为一条等势线,根据匀强电场的等势线相互平行的规律,过c点作等势线的平行线,线上所有点电势应与c点电势相等,用几何关系证明得:该线过电势为8 V的点,故c点的电势为8 V.
33. 【答案】C
【解析】B、M在同一等势面上,正电荷由B到M电场力不做功.由M到A电场力做负功,WMA=-qUAM=-q·Ed=-2×10-9×2×103×4×10-2 J=-1.6×10-7 J.即电场力做功为-1.6×10-7 J
34. 【答案】C
【解析】带负电的微滴进入电场后受到向上的静电力,故带电微滴向正极板偏转,选项A错误;带电微滴垂直进入电场受竖直向上的静电力作用,静电力做正功,故墨汁微滴的电势能减小,选项B错误;根据x=v0t,y=at2及a=,得带电微滴的轨迹方程为y=,即运动轨迹是抛物线,与所带电荷量有关,选项C正确,D错误
35. 【答案】B
【解析】导体中无电流时,内部的自由电荷仍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由I=nqvS可知,同一个金属导体接在不同的电路中,通过的电流往往不同,电流大说明那时导体内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大,故B正确;电流的大小与电荷做无规则运动的快慢无关,故C错误;电流的传导速率是电场的传播速率,等于光速,而电子的定向移动速率远小于光速,故D错误.
36. 【答案】D
【解析】由电阻定律R=ρ可知,当电阻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的半径都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横截面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4倍,故电阻变为原来的,A错误.同理,当长度不变,横截面的面积增大为原来的2倍时,电阻变为原来的;当长度减小为原来的,横截面的面积不变时,电阻变为原来;当长度和横截面的面积都减小为原来的时,电阻不变.故D正确,B、C错误.
37. 【答案】D
【解析】对于一段电路,Q=Pt,即Q与P、t都有关,所以P越大,Q不一定越大,故A项错误;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eSv,同一金属导体内电流不变,所以电子运动的速率不变,故B项错误;在电动机中,电流做的功=焦耳热+机械能,所以W>Q,即IU>I2R,故C项错误;Q=I2Rt是焦耳热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电路,故D项正确
38. 【答案】D
【解析】电路断路时,路端电压等于电池电动势,所以电动势E=800 mV.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短路电流I短=,所以电池内阻r== Ω=20 Ω,该电池板与阻值为20 Ω的电阻连成闭合电路时,电路中电流I== mA=20 mA,所以路端电压U=IR=400 mV=0.4 V,D项正确.
39. 【答案】A
【解析】夏天天气炎热,空调温度调得越低电能消耗越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选项A不符合;燃气热水器消耗的燃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的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属于绿色能源;选择公交出行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随手关灯等习惯有利于节约能源,选项B、C、D都符合.
40. 【答案】B
【解析】图A中线圈没闭合,无感应电流;图B中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增大,有感应电流;图C中的导线在圆环的正上方,不论电流如何变化,穿过线圈的磁感线都相互抵消,磁通量恒为零,也无电流;图D中回路磁通量恒定,无感应电流。故本题只有选项B正确。
41. 【答案】C
【解析】自然界所有的物体无时无刻不在向外辐射能量,这些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存在.红外测温枪接收到人体辐射出的红外线,通过波长、强度与温度的关系,就可以得到人体的温度,而水银体温计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工作的,A、B错误,C正确;红外线波长范围为0.76~1000 μm,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0~400 nm,红外线波长大于紫外线波长,D错误.
42. 【答案】B
【解析】脉冲雷达是利用微波测速、测距的,其传播速率等于光速,故A、C错误,B正确;可用来进行人体透视的是X射线,故选项D错误
43. 【答案】B
【解析】根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只能用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才能得到较满意的解释,故B正确,A、C、D错误。
44. 【答案】C
【解析】根据E=hν判断出光子的能量与光子的频率成正比关系,故A正确;在可见光的范围内,紫光的频率最大,而红光的频率最小,根据公式E=hν可得:紫光光子的能量大,故B正确;光子具有能量,但没有静止质量,也没有具体的体积,它不是实物微粒,故C错误;光是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能量,每一份叫作一个光子,故D正确。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C
45. 【答案】D
【解析】氢原子在不同的能级之间跃迁时,辐射出不同能量的光子,并且满足ε=hν,能量不同,相应光子频率不同,体现在光谱上是一些不连续的亮线.
46. 【答案】(1)竖直 (2)纸带 (3)v3 (4) 偏小
【解析】(1)根据本实验要求可知:安装打点计时器时,纸带的两个限位孔必须处在同一竖直线上.(2)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松开纸带,让纸带和重物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3)根据Δv=gΔt知,相邻计数点间的Δv相等,所以v3数据误差较大.(4)由mgh=mv2可得:v2=2gh,g=;由于重物和纸带下落过程中受到限位孔的阻力及空气阻力的作用,速度测量值偏小,则测出的g值偏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