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年1月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仿真模拟试卷(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1 16:5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年江苏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模拟(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9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出租车载小明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出租车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分别为(  )
A.4.3km 4.3km B.4.3km 0
C.0 4.3km D.0 0
2.在下列问题的研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运动路线的长度就是运动员的位移
B.研究跳水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动作完成情况时,运动员可视为质点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时需坚持3s,3s指的是时间间隔
D.体操运动员的比赛从上午10:00开始,10:00指的是时间间隔
3.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沿规定的正方向运动,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4m/s2,a乙=-4m/s2,下列对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情况表述正确的是(  )
A.甲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做加速运动;乙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
D.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相反
4.战机出现故障,飞行员需要弹射逃生.若飞行员在0.2s的时间内向上弹离飞机,脱离飞机的速度为30m/s,则飞行员在弹离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  )
A.6m/s2  B.140m/s2 
C.150m/s2  D.160m/s2
5.打点计时器是记录做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置和时间的仪器,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获得运动物体的相关信息.下列信息不能获得的是(  )
A.物体运动的时间  B.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C.物体的质量  D.物体速度变化的情况
6.对纸带上的点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B.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情况
C.点迹在纸带上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体积和大小
D.点迹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7.若汽车刹车后以6m/s2的加速度运动,刹车线长12m,则可知汽车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大小为(  )
A.12m/s  B.6m/s
C.4m/s  D.3m/s
8.如图是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其中图线甲与横轴平行,图线乙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由图像可知(  )
A.甲物体处于静止
B.甲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D.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9.小球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落地速度为30m/s,g取10m/s2,则(  )
A.下落的高度是30m B.下落的高度是90m
C.下落的时间是3s D.下落的时间是6s
10.右图所示,运动员把冰壶推出后,冰壶在向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  )
A.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  B.受到向后的滑动摩擦力
C.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  D.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
11.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体重10N,用大小为5N的外力按图示的四种方式分别作用在该物体上,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所受静摩擦力最大的是(  )
12.某物体在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若把其中一个力F1的方向沿顺时针转过60°角而保持其大小不变,其余两力保持不变,则此时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为(  )
A.F1  B.F1  C.2F1  D.F1
13.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力,下列哪种分解方法是不可能的(  )
A.其中一个分力与F垂直
B.两个分力与F都在一条直线上
C.一个分力的大小与F的大小相同
D.一个分力与F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14.在斜面上放一物体静止不动,该物体受重力G、弹力N和静摩擦力f的作用,下列图示中对该物体的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
15.如图是在商场里常见的斜面电梯,重力为G的乘客随电梯匀速上行,乘客受到电梯的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为F,则F的大小方向是(  )
A.F=G,方向竖直向上  B.F=G,方向斜向上
C.F>G,方向竖直向上  D.F>G,方向斜向上
16.伽利略设想了一个理想实验,能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B.小球的加速度和所受合外力成正比
C.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
D.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时,运动状态的维持并不需要外力
17.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推翻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结论,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B.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故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毫无意义
C.牛顿第一定律表明,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才具有惯性
D.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18.从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水平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
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
B.根据a=和a=判断,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
C.推力小于阻力,加速度是负值
D.桌子受到的合力等于零,加速度等于零
19.国庆70周年阅兵仪式上,我国空警2000预警机和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的8架歼10战机进行飞行表演,飞机先爬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匀速通过天安门广场.假设飞机在竖直方向分运动是向上先做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减速直线运动,则在飞机爬升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行员所受的重力先增加后减小
B.飞行员所受的合力先增加后减小
C.飞行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
D.飞行员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20.如图所示,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A,一端靠着处于自然状态的弹簧.现对物体A作用一水平恒力F,在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这一过程中,物体A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的情况是(  )
A.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
C.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21.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置于木板上.木板与物块间、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现用一水平恒力F向右拉木板,使木板和物块共同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木板保持相对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板与物块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0
B.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F
C.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g
D.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等于μ(M+m)g
22.如图所示,在水平粗糙的桌面上,有两个木块A和B,F是推力(  )
A.A、B静止时,A、B间一定存在弹力
B.A、B静止时,A、B间一定不存在弹力
C.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A、B间不一定存在弹力
D.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时,A、B间一定存在弹力
23.如图所示,有一长为80cm的玻璃管竖直放置,当红蜡块从玻璃管的最下端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经过20s,红蜡块到达玻璃管的最上端,此过程玻璃管的水平位移为60cm.不计红蜡块的大小,则红蜡块运动的合速度大小为(  )
A.3cm/s  B.4cm/s C.5cm/s  D.7cm/s
24.一只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3m/s,它要渡过宽度为300m的一条河,已知水流速度为4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只船不可能渡过河 B.这只船的实际航线不可能垂直于河岸
C.这只船相对于岸的速度一定是5m/s D.这只船过河所用的最短时间为60s
25.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是(  )
A.竖直下落的篮球 B.水平击出的排球
C.斜向上踢出的足球 D.从桌面上弹起的乒乓球
26.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加速度不断变化的运动
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速度方向一定是竖直向下的
27.自行车部分结构如图所示,A是大齿轮边缘上一点,B是小齿轮边缘上一点,C是后轮边缘上一点.把自行车后轮支撑起来,转动脚踏板,使后轮转动起来,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A、B两点的角速度相等
B.B、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C.B、C两点的角速度相等
D.A、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28.下列关于向心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
B.向心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是恒定的
D.在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断变化
29.把一个带正电的金属球A跟同样的不带电的金属球B相碰,两球都带等量的正电荷,这从本质上看是因为(  )
A. A球的正电荷移到B球上 B. B球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
C. A球的负电荷移到B球上 D. B球的正电荷移到A球上
30.带电荷量分别为+4Q和-6Q的两个相同的金属小球,相距一定距离r时,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若只将它们的距离变为2r,则相互作用力大小变为(  )
A. 2F B. 4F C. D.
31. 下列现象或事实与静电现象无关的是(  )
A. 楼顶安装避雷针 B. 油罐车后面装一条拖地的铁链
C. 摩擦过的柱子吸引头发 D. 餐具在高温消毒柜中消毒
32.以下四幅图中,表示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分布情况的是(  )
A B C D
33.图中给出了四个电场的电场线,则下列图中在M、N处电场强度相同的是(  )
34.有关电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点的电场强度大,该点的电势一定高
B. 某点的电势高,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大
C. 某点的场强为零,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
D. 某点的电势为零,检验电荷在该点的电势能一定为零
35.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A、B两点的场强大小分别为EA和EB,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EA>EB
B. EA=EB
C. 将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负功
D. 将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
36.在如图所示的负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一检验电荷从A点分别移到B、C、D、E(四点均在以O为圆心的圆周上),则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A. 从A到B做功最大
B. 从A到E做功最大
C. 做功一样大
D. A点比D点电势高
37.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导体的电阻,因此,导体有电流通过时才具有电阻
B. 由R=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 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D. 以上说法均不对
38.关于多用电表表面上的刻度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直流电流刻度线和直流电压刻度线都是均匀的,可以共用一个刻度
B. 电阻刻度是不均匀的
C. 电阻刻度上的零刻度与直流电流的最大刻度线相对应
D. 电阻刻度上的零刻度与直流电流的最大刻度线不对应
39.电炉通电以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电炉丝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原因是(  )
A. 通过电炉丝的电流大  B. 通过导线的电流大
C. 电炉丝的电阻小,发热功率小  D. 导线的电阻小,发热功率小
40.一家庭使用的电热毯电阻阻值为660 Ω,当电热毯接入220 V的电压时,电热毯在30 s内产生的焦耳热为(  )
A. 220 J  B. 660 J  C. 6 600 J  D. 2 200 J
41.如图所示是奥斯特实验的演示图,下列对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  )
A. 该实验表明通电直导线可以产生电场
B. 该实验表明通电直导线可以产生磁场
C. 该实验表明小磁针可以产生电流
D. 该实验表明通电直导线受到小磁针磁场的作用
42.如图所示,a、b为通电螺线管磁场中同一根磁感线上的两点,a、b两点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分别为Ba、Bb,则(  )
A. Ba=Bb
B. BaC. a、b两点磁感应强度方向不同
D. a、b两点磁感应强度方向相同
43.如图所示,a、b是环形通电导线内外两侧的两点,这两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  )
A. 均垂直纸面向外
B. a点水平向左,b点水平向右
C. a点垂直纸面向外,b点垂直纸面向里
D. a点垂直纸面向里,b点垂直纸面向外
44.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闭合电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
B. 闭合电路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闭合电路中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
C.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为零的瞬间,闭合电路中一定没有感应电流产生
D. 只要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导体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45.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
A. 能量的连续经典理论
B. 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
C. 以上两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都能解释
D. 牛顿提出的能量微粒说
二、 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46.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 实验中,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 )用天平测重物的质量.
(2)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有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a. 接通电源 b. 处理数据 c. 松开纸带
d. 安装纸带并悬挂重物 e. 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
以上步骤合理的顺序是e、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
(3) 实验中发现重物减小的重力势能略大于增加的动能,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B 【解析】 出租车发票上的里程即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4.3km,因出租车最终又返回出发地,位置变化为0,故位移为0,故B正确.
2.C 【解析】 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中运动路线不是直线,则路线的长度并不是位移大小,故A错误;研究跳水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动作完成情况时,要考虑运动员的体态,不可以简化为质点,故B错误;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时需坚持3s,其中3s是指时间间隔,故C正确;体操运动员的比赛从上午10:00开始,10:00指的是一瞬间,即为时刻,故D错误.
3.C 【解析】 加速度为矢量,负号表示方向,大小是加速度的绝对值,因此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相等的,故A错误;加速度的正负表示其方向,可知甲的加速度与正方向同向,乙的加速度与正方向反向,则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它们的速度方向相同,故B、D错误;甲物体的加速度沿正向,与速度同向,做加速运动.乙物体的加速度沿负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
4.C 【解析】 飞行员在弹离飞机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150m/s2,故选C.
5.C 【解析】 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同时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点迹的分布情况反映了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从而反映了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但不能反映物体的质量,故不能获得的信息是物体的质量,故选C.
6.C 【解析】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的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运动情况和位移,不能反映物体体积和大小.
7. A 【解析】 设在紧急刹车前的速度为v,刹车后最后停止速度为0,则有v2-0=2ax,代入数据解得v=12m/s,故选A.
8. D 【解析】 图线甲与横轴平行,表明速度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A、B错误;图线乙为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表明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是匀加速直线运动,C错误,D正确.
9.C 【解析】 由公式v2=2gh得下落的高度h== m=45m,故A、B错误;由公式v=gt得下落时间为t== s=3s,故C正确,D错误.
10.B 【解析】 冰壶在向前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故B正确.
11.A 【解析】 A图中,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F;B图中,设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Fcosθ;C图中,设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f=Fcosθ;D图中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为零.故物体所受静摩擦力最大的是A.
12.A 【解析】 处于平衡状态的三个共点力中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共线,故除F1外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F1,方向与F1反向,故等效成物体受两个互成120°的、大小等于F1的力作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个大小相等且互成120°的力合成时,合力在两个分力的角平分线上,大小等于分力,故此时物体所受到的合力大小为F1,故A正确.
13. D 【解析】 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其中一个分力垂直于F,是可能的,故A不符合题意;两个分力与F都在同一直线上是可能的,故B不符合题意;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一个分力的大小有可能与F的大小相等,故C不符合题意;一个分力与F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是不可能的,D符合题意.
14. D 【解析】 斜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重力、垂直斜面向上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作用,故D正确.
15. A 【解析】 乘客随电梯匀速上行,则受力平衡,合力为零;乘客受重力、电梯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则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F与重力等大反向,即F=G,方向竖直向上,故选A.
16. D 【解析】 理想斜面实验只能说明小球具有惯性,将此结论推广到一切物体的是牛顿,故A错误;对质量相同的物体来说,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这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故B、C错误;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和科学推理,得出的结论是: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小球,运动状态的维持不需要外力,故D正确.
17. D 【解析】 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不能说是推翻伽利略等人的研究结论,故A错误;虽然在地球上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牛顿第一定律给出了物体不受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也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错误;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均无关,任何状态下物体都有惯性,故C错误,D正确.
18. D 【解析】 静止物体,加速度为零,合力为零,牛顿第二定律同样适用于静止物体,故A错误;根据a=可知,物体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而不是加速度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故B错误;推力不大于阻力,加速度为零,故C错误;由于水平推力不大于桌子的最大静摩擦力,推不动桌子,桌子的合力等于零,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加速度等于零,故D正确.
19. C 【解析】 飞机向上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向上,处于超重状态;飞机向上减速直线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因此,飞行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在飞行的过程中,飞行员所受重力不变,合力方向先向上,大小保持不变,后向下,大小也保持不变,故C正确.
20.D 【解析】 当F与弹簧弹力大小相等时,物体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所以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
21.D 【解析】 木板和物块共同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提供物块做加速运动的力是摩擦力,故A错误;以整体为研究对象,F-f=(M+m)a,所以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大小小于F,故B错误;滑动摩擦力f=μFN=μ(M+m)g,故C错误,D正确.
22.D 【解析】 A、B静止时,若F小于A的最大静摩擦力,A、B间不存在弹力,若F大于A的最大静摩擦力,则A、B间存在弹力,故A、B错误;A、B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时,对B:水平方向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根据平衡条件得知,A对B一定有向右的弹力,故C错误;A、B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时,对B:具有向右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其合力方向向右,而B物体水平方向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则A对B一定有向右的弹力,故D正确.
23.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玻璃管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移动的速度为v1==cm/s=3cm/s;而在竖直方向的移动速度为v2==cm/s=4cm/s.由速度的合成法则可知,红蜡块运动的合速度大小为v==cm/s=5cm/s,故C正确.
24. B 【解析】 只要船有向对岸的速度,则船一定可以过河,故A错误;能否垂直于河岸过河取决于实际的合速度能否垂直于河岸,根据题目中的水流速度和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可知,合速度不能垂直于河岸,故B正确;船的实际速度取决于船头的方向,故合运动有多种可能,故C错误;当船头正对河岸时用时最短,最短时间为河宽与船速的比值,即=s=100s,故D错误.
25. B 【解析】 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条件是: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故B正确.
26. D 【解析】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所以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A、B错误,C正确;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落地时有水平分速度,所以落地时的速度不可能竖直向下,故D错误.
27. C 【解析】 A和B通过链条传动,链条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因两轮半径不相等,则两点的角速度不相等,故A错误;B和C两点同轴转动,所以两点的角速度相等,据v=ωr和两点的半径不同,两点线速度大小不同,故B错误,C正确;因为A、B两点线速度相等,而B、C两点的线速度不等,则A、C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不相等,故D错误.
28. A 【解析】 向心加速度的方向始终指向圆心,绕着圆心转动,因此其方向时刻在改变,故A正确,B错误;向心加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化,所以向心加速度是变化的,故C错误;由公式a=可知线速度大小v和半径r不变,则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故D错误.
29. B 解析:金属上正电荷只做无规则的热振动,不能发生移动,更不可能从一个球移动到另一个球,故A、D错误;B球原来不带电,与A球接触后,由于A球上正电荷对电子的吸引,电子从B球转移到A球上,原来中性的B球就带正电,所以B带正电是由于B球上的负电荷移到A球上的缘故,故B正确,C错误.
30. C 解析:两金属小球相距一定距离r时,库仑力为F==,若只将它们的距离变为2r,则相互作用力大小为F′= =,故C正确.
31. D 解析:楼顶安装避雷针、油罐车后面装一条铁链,摩擦起电都是与静电有关的现象,餐具在高温消毒柜中消毒是热现象,与静电现象无关,所以D正确.
32. B 解析:根据电场线的特点,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且一般不是直线,可以判断B表示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线的分布情况.故B正确,A、C、D错误.
33. C 解析:因电场线的疏密表示场强的大小,电场线的方向表示场强的方向,由图可知,只有C图中MN两点的电场线疏密程度、电场线方向相同,故C正确.
34. D 解析:电势零点与电势能零点是一个点,因此D正确;电势虽然由电场本身决定,但与电场强度没有因果关系,A错误;电势的高低由电场决定,而电势能的大小由电场与电荷共同决定,因此B错误;场强为零的点电势和电势能都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
35. C 解析:B点电场线比A点密集,所以场强大小EA36. C 解析:因为点电荷的等势面是以负电荷为球心的同心球面,B、C、D、E在同一个等势面上,故检验电荷在B、C、D、E具有的电势能相等,故从A点分别移到B、C、D、E各点电势能的变化量相同,静电力做的功也相同,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故A点电势低于D点.
37. B 解析:图A表示电灯泡,图B表示电容器,图C表示电阻器,图D表示可变电阻器,所以B正确.
38. D 解析: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作导体的电阻,它只跟导体的几何形状和材料性质有关,跟导体是否通电及通电电流的大小无关,电阻率的大小跟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只跟材料性质和温度有关,故A、B、C错误,D正确.
39. D 解析:电炉丝和导线串联,两者电流相同,电炉丝的电阻大于导线,由P=I2R可知,即导线发热功率小于电炉丝,D正确.
40. D 解析:电热毯为纯电阻,根据W=t知,电热毯在30 s内产生的焦耳热为W=t=×30 J=2 200 J,故D正确,A、B、C错误.
41.B 解析: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可以产生磁场,B正确.
42. C 解析: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则可知a点的磁感应强度大于b点的磁感应强度,故A、B错误;磁感线的切线方向表示磁感应强度的方向,故a、b两点磁感应强度方向不同,故C正确,D错误.
43.D 解析:由于环形电流的方向是顺时针的,由安培定则可知,环心处的磁感应强度方向是垂直纸面向里的,而环外的磁场方向可以看成直线电流周围的磁场来确定方向,是向外的,因此a点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纸面向里,b点的垂直纸面向外,A、B、C错误,D正确.
44. D 解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有两个:(1) 闭合电路;(2)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故D正确.
45. B 解析:根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随着温度的升高,一方面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有增加;另一方面,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只能用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才能得到较满意的解释,故B正确.
46. (1) 不需要
(2) d a c
(3) 重物和纸带在下落时受到阻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