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材分析: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目标要求我们能联系文章的时代背景,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掌握论证方法;联系实际,质疑探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因而,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要基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分析作者对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悲观论调的反驳方法,能体会鲁迅作品语言的泼辣、犀利、有力,体会其中的讽刺意味。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在经过第二单元议论文学习以后已经了解了议论性文章的特点,能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理清论证的思路,并初步掌握了论证的方法。但是第一次接触驳论文,驳论文的论证方法有待学习。同时,基于文章的时代性,需要补充时代背景,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迅文中深意。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文中的事实及例证材料,理解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握作者观点。掌握事实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能结合实际进行运用。(重点)
2. 小组合作,探究并学习本文驳论的写法和技巧,体会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特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重点、难点)
3. 朗读并赏析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语言尖锐犀利性、战斗性,感受作者的忧患意识与爱国情感,提升民族自信心。(难点)
教学过程:
【解题导入】
同学们,看看这个题目,如果是一个句子,缺一个句末点号,应该是?问号。那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读这个提问,想一想,你应该读出。什么样语气?
明确:
反问语气。体现了作者的立场。
[设计意图]
题目虽然是个问句,基于学生对于鲁迅的了解,应该能够断定作者在写题目的时候,想要通过反问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初步明细作者的论证方向。
【一、朗读全文,圈画并思考】
请大家带着以下两个问题先来阅读全文,并做适当的圈画:
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是谁的观点?
2. 这个观点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明确:
注释④明确给出答案,这是《大公报》散播的言论。《大公报》的言论立场基本倾向于国民党政权。同时结合注释②和注释③能得出:这个国民党反动派的观点。第一段中给出三个事实:两年以前——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希望着国联;现在——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从这些事实是议论文的材料中推出了一个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所用的方式是“事实论证”。教师呈现下图:
【二、小组合作,讨论并探究】
四人小组合作探究:
1. 作者是怎么批驳这个观点的?
2. 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是怎么论证的?
明确:
1. “地大物博”——信物;希望着国联——“信他”→这两点都说明了,中国人具有的是“他信力”,及中国人一开始就没有自信力;“求神拜佛”——自欺力→中国人连他信力都失去了,还发展起了自欺力。这说明,三个事实材料没有办法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观点,这是作者驳论证的过程。
2. 作者的观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现在,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作者举了古今的大量例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是“举例论证”。
[设计意图]
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来缕清作者的论证思路,教师在学生给出答案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总结。
【三、结合背景,品析不同的“中国人”】
(一)课文至此已经出现了5个“中国人”。你能根据这5个“中国人”不同指代,来分个组吗?并说明你的理由。
(1)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5)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明确:
指代所有人:1和5——这是文中要批驳的错误观点中出现的“中国人”。国民党妄图散播整个民族已经失掉自信力了这个悲观论点。
指代国民党反动派:2和3
指代中国的脊梁(大多数的中国人):4
(二)深入品读
1. 朗读第一段,揭露国民党的嘴脸
PPT出示补充内容:
1) “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选自30年代国民党的御用报纸
2)“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3)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明确:
朗读过程中要重读“总”——含有一向之意,盲目自得;“只”——含有唯一之意,显得可怜;“一味”——含有死心塌地之意,显得可悲。这一系列词语栩栩如生地勾勒了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社会名流“的脸谱,开始他们还能夜郎自大,自我炫耀”地大物博“,当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践踏了自己的国土,他们渐渐觉得“地大物博”不可靠了,转而抓住所谓的“国联”当作自己的救命稻草,哪曾想所谓的“国联”居然对日本的侵略行径,听之任之,当人世间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都失掉之后,他们竟然把希望寄托于那虚无飘渺的神灵了。
2. 朗读七、八两段,体会作者情感
七: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明确:
排比句,增强语势。
“正史”,是鲁迅所尖锐揭露的。中国的正统的、官方书写的所谓“正史”,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写的是帝王将相的历史,那里只有大人物,而无小人物,没有普通民众和为民请命的人的历史。
3. 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这样的评价,分量很重,其意义也很重大:中国人的自信力,必须建筑在对这样的“脊梁”的信赖和依靠的基础上。
八: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明确:
反问句。
“污蔑”一词重而且狠。行文至此鲁迅的情感逐渐积累,这最后一声怒骂,是情之所至。
[设计意图]
通过朗读,来体会鲁迅文字的讽刺性及战斗性。
(三)总结提升
探究深意。鲁迅在文末提出了一个“如何论中国人”,如何观察和看待中国的问题: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明确:
当年中国政治舞台的“地底下”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风起云涌,蓬勃发展,他们才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PPT:《野草》: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
[设计意图]
虽然文中出现了多个“中国人”,但是指代不同。分析不同的指代以后,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真正评价中国人,要基于“中国人的脊梁”,而不该片面地看待。
【四、课堂练笔】
真正的中国人从未失掉过自信力,从古至今一直如此。请同学们以
“我们有并不是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看如今……”为开头写一段话,要求:1. 结合当下社会实际情况;2. 运用论证方法;3. 增加排比、比喻等修辞。
[设计意图]以写促读,学习并运用议论文的论证方法。
【五、作业布置】
1. 文中提到:“中国脊梁”以及“现在这一类人也何尝少呢?”请查找资料,搜集相关人物的事迹,以《脊梁赞》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2. 辩论准备:“逆境是否有利于人成长”
1)选定自己的立场,并猜测对方立论
2)就对方立论进行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