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六年级上冀教版27《京剧》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六年级上冀教版27《京剧》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9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03 14:0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京剧冀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六单元 京剧的脸谱,是京剧人物的面部化装。京
剧,被成为“国粹”,谁会唱上一段京剧?唱 脸 谱 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
将近二百年的历史。它是在徽调和汉戏的基础上,
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
渐演变而形成的。
京 剧京 剧 脸 谱陕 西 乾 隆 融 会 烘 托
荟 萃 综 合 粗 犷 铿 锵shǎn qián lóngrónghōng huì cuì zōng guǎng kēng qiāng 笙 唢呐 琵琶
锣 钹 铙
shēng suǒ nà pí pá luó bó náo 西皮:西皮是一种比较明快、活泼的曲调,长于抒情、叙事、说理、状物。
二黄:二黄是一种较舒缓、深沉的曲调,适合表现忧郁、哀伤的情绪。多用于悲剧型的剧情中。
徽剧:徽剧是一种重要的地方戏曲声腔,主要流行于安徽省境内和江西省婺源县一带。
汉剧:中国戏曲剧种。俗称“二黄”,又有“楚剧”、“汉调”两种叫法。它为湖北主要的戏曲剧种。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朝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
秦腔:秦腔又称乱弹,源于西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
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
对白:在戏曲中所有唱出的台词都叫对白。
脸谱: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
文武场:京剧的伴奏称为场面,分为文场和武场。
请大家默读文章,在默读的过程中思考两个问题:
①文章的主要内容
②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说明性的散文,介绍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代
表——京剧的常识。
1段:对京剧这种艺术形式的概括性介绍,主要介绍了京剧的名称。
2段:介绍了京剧的来历。
3段:简单介绍了京剧的艺术表演形式。
4段:介绍了京剧的脸谱及任务分类,并逐项介绍了:“生旦净丑”等角色的类别及特征。
5段:介绍了京剧的音乐伴奏。
6段:介绍了京剧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流派,并出现了卓 越的表演艺术家。 潜心阅读文章,你了解到了关于京剧的哪些知
识?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用图示的形式表
示出来。中心话题京剧的名称:国剧(二黄、皮黄)京剧的发源 安徽徽剧 (基础) 湖北汉剧 江苏昆曲 陕西秦腔 交流 融会 演变 优化 京剧的角色 生(男性正面角色) 旦(女性正面角色) 净(性格鲜明的男性角色) 丑(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 京剧的音乐
伴奏形式(文武场)文场 武场 弦乐:京胡、二胡、
月琴、琵琶
管乐:笛、笙、唢呐 (打击乐)鼓、锣、钹、铙 京剧的流派老生:谭富英、马连良、周信芳

武生:盖叫天、李万春

旦角: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再听一段 梅兰芳(1894-1961),名澜,又名鹤鸣,字畹华、浣
华,别署缀玉轩主人,艺名兰芳。江苏泰州人,1894年生于
北京,他出生于京剧世家,10岁登台在北京广和楼演出《天
仙配》,工花旦,1908年搭喜连成班,1911年北京各界举行
京剧演员评选活动,张贴菊榜,梅兰芳名列第三名探花。
1913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在四马路大新路口丹桂第一台演
出了《彩楼配》、《玉堂春》、《穆柯寨》等戏,初来上海
就风靡了整个江南,当时里巷间有句俗话:“讨老婆要像梅兰
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梅 兰 芳推荐影片《梅兰芳》1.阅读作家叶君健的《看戏》体会意境。
2.补充徽班进京的故事:
3.欣赏有关京剧的视频、音频资料。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