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化学肥料
一、选择题(共16题)
1.“无土栽培”是一项利用化学试剂配制成的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新技术。下列是某营养液所含的主要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磷酸钾 B.硫酸钾 C.钙镁磷肥 D.硫酸铵
2.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Ca(H2PO4) B.KNO3 C.K2SO4 D.NH4HCO3
3.下列化肥中属于钾肥的是( )
A.NH4NO3 B.K2SO4 C.Ca(H2PO4)2 D.CO(NH2)2
4.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的水中大多数为纯净物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
C.只有用蒸馏的方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
D.我国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5.以下对化学物质的评价不符合事实的是( )
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 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会污染土壤
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会使人中毒 D.二氧化碳能灭火但会造成酸雨
6.生活中下列物质应用错误的是( )
A.明矾作净水剂 B.甲醛作食品保鲜剂
C.尿素作氮肥 D.干冰作人工降雨剂
7.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 酚酞试液
B 验证Fe、Cu、Ag的金属活动性 将铜分别伸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C 除去二氧化碳中少量的一氧化碳 将气体通过盛有澄清石灰水的洗气瓶
D 检验某固体是否为铵态氮肥 取样,加稀盐酸,闻气味
A.A B.B C.C D.D
8.善于归纳知识有利于培养化学素质,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环保
①进入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 ②可以用手接触实验室中无毒的药品 ①保护水资源—农业上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药 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
C.化学概念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D.化学中常见的“三”
①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②纯水一定是软水、软水不一定是纯水 ①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原子、分子、离子 ②三种可加热仪器—试管、量筒、蒸发皿
A.A B.B C.C D.D
9.农作物缺少某种无机盐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例如: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向日葵杆细茎弱,易倒伏。请问上述农作物分别缺少的无机盐是( )
A.钾、氮、磷 B.氮、磷、钾 C.磷、氮、钾 D.氮、钾、磷
10.为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需施加钾肥。下列化肥中,应该施用的是( )
A.K2CO3 B.NH4NO3 C.Ca(H2PO4)2 D.NH4HCO3
11.下列选项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B.化肥农药合理施用
C.研制开发清洁能源
D.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12.今年6月5日将在中国浙江杭州举办世界环境日全球主场活动。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
D.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13.下列有关农药和化肥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施用农药是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为了减少污染应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D.化肥能增产,所以可长期施用硫酸铵
1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鉴别集气瓶中的O2和N2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B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检验某固体物质是否是铵盐 取样,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观察是否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D 分离KCl和BaCl2的混合溶液 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洗涤,再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适量的稀盐酸
A.A B.B C.C D.D
15.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2021年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C.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6.下列物质中,能作磷肥的是( )
A.NH4NO3 B.CO(NH2)2 C.Ca(H2PO4)2 D.K2CO3
二、非选择题(共8题)
17.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种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A.氧气 B.金刚石 C.氮气 D.干冰 E.食盐 F.镁粉 G.碳酸氢铵
(1)可用作食品保护气的是_______。
(2)可以切割玻璃的是_______。
(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
(4)能使食物缓慢氧化而腐烂的是_______。
(5)用作生活中调味品的是_______。
(6)用作化学肥料的是_______。
(7)可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的是_______。
18.现有①一氧化碳、②大理石、③硝酸钾、④苛性钠、⑤盐酸、⑥纤维素等六种物质,选择适当的物质进行填空(序号)。
(1)可做建筑材料的是______;
(2)农田施用的复合肥是______;
(3)具有还原性的有毒气体______;
(4)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______;
(5)炉具清洁剂中常含有的碱是______;
(6)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19.化肥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有着重要作用,目前农业上使用较多的氮肥是尿素[CO(NH2)2]、硝酸铵(NH4NO3)和碳酸氢铵(NH4HCO3)等。工业上生产硝酸铵的原理是先利用铵催化氧化得到硝酸,再用硝酸根氨气反应生产硝酸铵,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4NH3+5O24NO+6H2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④NH3+HNO3═NH4NO3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四个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个。
(2)反应中有两种氮的氧化物,其中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是_____(填化学式)。
(3)在氮肥中,氮的含量越高肥效越好,试通过计算比较相同质量的硝酸铵和碳酸氢铵肥效较高的是 ______(填化学式)。
20.(1)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分离膜,利用“膜分离”技术可使二氧化碳穿过分离膜被氨水吸收(如下图)生成可用作化肥的碳酸氢铵(NH4HCO3)。
①碳酸氢铵属于______(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
②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______。
③氨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氢氧根离子,氢氧根离子的符号是______。
(2)请从、、、中选择合适的元素,按物质分类写出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各写一例)。
①酸:______;②盐:______。
21.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俗话说,“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__(填元素名称)。
(2)某农民准备配制一种复合肥50 kg,该复合肥中含NH4Cl、NH4H2PO4和K2SO4的质量比为1:2:2,则需要NH4H2PO4的质量为__kg,该复合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
(3)请写出鉴别NH4Cl和K2SO4这两种化学肥料的操作方法及实验现象:______。
22.尿素[CO(NH2)2]是一种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化学氮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易保存,使用方便。
(1)尿素是一种含氮量很高的氮肥,它能使作物_____________;
(2)溶质质量分数32.5%的尿素溶液可用作柴油汽车尾气处理液,用尿素溶液处理柴油汽车尾气(含NO)时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反应条件略去):。现用含20Kg上述尿素溶液处理汽车尾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配制上述尿素溶液,所需尿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kg,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_L(水的密度1g/mL);
②计算用上述尿素溶液可除去的NO的质量是________?
③上述反应中,若尿素中氮元素为aKg,则生成的氮气中氮元素的质量是否为akg?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3.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该方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①;②;
(1)在反应①、②的五种生成物质中,可回收利用当作化学肥料的是_____(填化学式)。
(2)在反应①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的原因是_____。
(3)向烧杯中加入15g上述纯碱样品,加100g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①当盐酸滴加到_____点时,恰好完全反应。(填A、B、C之一)。
②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填化学式)。
③试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B点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
24.(问题情景)在课外活动中,小斌按照课本实验(见图1)探究分子的运动时,闻到了刺激性的氨味,于是,小斌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进行同样的实验,结果不再有刺激性的氨味,并且快速出现实验现象,得到了和课本实验同样的结论。
(资料在线)①Na2CO3+H2SO4= Na2SO4+H2O+CO2 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
(实验探究与结论)小斌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湿润的酚酞滤纸条发生的变化是 _____ 。从分子运动的角度分析,此现象可说明的结论是 _______ ;
(2)和课本实验比较,小帅同学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拓展)小媚受小斌实验的启发,将图2装置进一步改装成图3装置,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
①打开活塞K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线变红色的是 _______ ,小媚这一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 。
②氨气可以由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请写出反应的化学表达式是 _____________ 。
某同学用含碳酸氢铵的化肥制取收集氨气,
若将装置A、C、D依次连接,加入25g化肥样品,加热至A中固体质量不再改变。她称量装置D的质量如表:
实验前D装置的质量 150g
实验后D装置的质量 153.4g
③由此分析得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 _________ g。
④通过反应的表达式可以知道: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假设杂质中不含氮元素),请计算此化肥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 。
⑤请计算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A
【详解】
A、磷酸钾中含有磷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项正确。
B、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项错误。
C、钙镁磷肥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项错误。
D、硫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A。
2.B
【详解】
A、该物质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A错误;
B、KNO3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正确;
C、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错误;
D、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错误;
故选B。
3.B
【详解】
A、硝酸铵中只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B、硫酸钾中只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符合题意;
C、磷酸二氢钙中只含磷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
D、尿素只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解析】A、自然界中的水常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物质;
B、根据防治水污染分析;
C、根据日常生活软化硬水的方法解答;
D、根据我国淡水资源分析。
解:A、纯水是无色无味的纯净物,自然界中的水(河水、海水、湖水)常含有可溶性和不溶性物质,常呈浑浊状态。错误;
B、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有利于防治水污染,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正确;
C、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错误;
D、我国淡水资源不到总水量的1%,所以说淡水资源是短缺的,故错误。
5.D
【详解】
A、氧气可供人呼吸但会使食物变质,符合事实;
B、化肥能促进植物生长但如果滥用会污染土壤,符合事实;
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炼金属但能和人体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符合事实;
D、二氧化碳能灭火,也是空气成分之一,不会造成酸雨 ,不符合事实;
故选D。
6.B
【详解】
A、明矾溶于水形成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不溶性固体,常用作净水剂,不符合题意;
B、甲醛有毒,不能用于食品防腐剂,符合题意;
C、尿素[CO(NH2)2]是氮肥中最主要的一种,其含氮量高,不符合题意;
D、干冰(固体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人工降雨,不符合题意。故选B。
7.B
【详解】
A、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遇酸性或中性溶液不变色,食盐水呈中性,稀醋酸呈酸性,不用用酚酞试液鉴别,故选项错误;
B、Cu可以置换出溶液中的Ag,不能置换出溶液中的Fe,所以将铜分别伸入硫酸亚铁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可以验证三者的活动性强弱,故选项正确;
C、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一氧化碳不与氢氧化钙反应,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D、铵根离子与氢离子、氯离子均不会发生反应,不能用稀盐酸检验铵态化肥,故选项错误。
故选B。
8.C
【详解】
A、①地窖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进入地窖前先做灯火试验,正确;②实验室中不可用手接触任何药品,不可以用手接触实验室中无毒的药品,错误。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化肥与农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农业上不能禁止使用化肥与农药,只能合理使用农药与化肥,错误;②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正确。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可能同种原子构成,正确;②纯水不存在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一定是软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不一定是纯水,正确。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D、①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原子、分子、离子,正确;②量筒不能加热,试管、蒸发皿可加热,错误。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B
【详解】
缺氮: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大白菜矮小瘦弱,叶色发黄,是缺氮。
缺磷:植物长得特别矮小,夜色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玉米苗长得特别矮小,叶暗绿色,叶片出现紫红色。
缺钾: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抗倒伏作用,还能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向日葵杆细茎弱,易倒伏,是缺钾;
故选:B。
10.A
【详解】
为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需施加钾肥,钾肥的条件是其中含有钾元素,K2CO3中含有钾元素。故选A。
11.D
【详解】
A、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化肥农药合理施用,可以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研制开发清洁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不符合题意;
D、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土壤,破坏环境,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符合题意。
故选D。
12.A
【详解】
A、废旧电池中含有很多有毒、有害物质,将废旧电池深埋地下。会污染土壤、地下水等,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能防治水体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
C、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减少空气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
D、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排放,能防治水体污染,利于环境保护,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3.D
【详解】
A、农药对于杀灭病虫害、农业增产起着重要作用,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不符合题意;
B、合理施用农药,可以减少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意;
C、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反应生成氨气,导致肥效降低,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不符合题意;
D、长期施用硫酸铵可能导致土壤酸化,符合题意。故选D。
14.D
【详解】
A、氧气具有助燃性,氮气没有,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燃烧更剧烈是氧气火焰熄灭的是氮气,观察现象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能溶于水,难溶性杂质不溶于水,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可去除难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C、铵盐和熟石灰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氨气,取样,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观察是否放出刺激性气味可检验是否是铵盐,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加入过量碳酸钠,滤液是氯化钠和氯化钾溶液以及碳酸钠,滤渣是碳酸钡沉淀,分别向滤渣和滤液中加适量的稀盐酸,得到滤液分别是氯化钠、氯化钾溶液和氯化钡溶液,氯化钾中还含有杂质,操作不合理,符合题意。
故选:D。
15.B
【分析】
根据题意,2021年中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该主题旨在进一步唤醒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结合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实行垃圾分类,节约使用资源,能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故选项错误。
B、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故选项正确。
C、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能减少污染、吸收二氧化碳等,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故选项错误。
D、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6.C
【解析】
试题分析:能作磷肥的物质是,化学式中能提供磷元素的物质,故答案选择C
考点:化肥的分类
17.C B D A E G F
【详解】
(1)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能做食品的保护气,故填:C;
(2)金刚石的硬度很大,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故填:B;
(3)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升华吸热是人工降雨的材料,故填:D;
(4)氧气具有氧化性,能使食物缓慢氧化而腐烂,故填:A;
(5)食盐有咸味,可用作生活中调味品,故填:E;
(6)碳酸氢铵含有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元素,可用作化学肥料;故填:G;
(7)镁在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 故填:F。
18.② ③ ① ⑤ ④ ⑥
【详解】
(1)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故填②;
(2)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属于复合肥,硝酸钾属于复合肥,故填③;
(3)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且有毒,故填①;
(4)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盐酸,故填⑤;
(5)炉具清洁剂中常含有的碱是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故填④;
(6)棉、麻等天然植物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故填⑥。
19.2 NO NH4NO3
【详解】
试题分析:
(1)化合反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在四种反应中②④都是两种反应物生成一种生成物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2;
(2)在两种氮化物NO2、NO中,NO2能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能与水反应,故答案为NO;
(3)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14+16×3=80,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5%;NH4HCO3的相对分子质量=14+1×4+1+12+16×3=79,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100%=17.7%;35%>17.7%;故答案为NH4NO3。
20.氮肥 SiO2 OH- H2SO4 Na2SO4(或NaHSO4)
【详解】
(1)①含有氮元素的化肥是氮肥,含有钾元素的化肥是钾肥,含有磷元素的化肥是磷肥,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的化肥是复合肥。碳酸氢铵属于氮肥。②二氧化硅由硅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其化学式为SiO2。③氢氧根离子的符号是OH-。
(2)本题的物质只能用限定的化合价书写。①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H2SO4属于酸;②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Na2SO4(或NaHSO4)属于盐。
21.
(1)氮、磷、钾元素
(2) 20 kg 10.1%
(3)方法一: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放在铁片上灼烧;若冒烟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方法二: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蒸馏水,配成溶液,并分别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K2SO4,无此现象的是NH4Cl。
方法三: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熟石灰,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分析】
(1)
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求量最大的三种营养元素是氮、磷、钾元素,故填:氮、磷、钾元素;
(2)
需要氯化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磷酸二氢铵的质量为
磷酸二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为
复合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填:20kg;10.1%
(3)
鉴别NH4Cl和K2SO4,
方法一: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放在铁片上灼烧;若冒烟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方法二: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蒸馏水,配成溶液,并分别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K2SO4,无此现象的是NH4Cl。
方法三:分别取少量两种化肥于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熟石灰,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NH4Cl,无此现象的是K2SO4。
22.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 6.5 13.5 6.5kg 否 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生成的氮气中的氮元素来自于尿素和一氧化氮两种物质,所以氮气中氮元素的质量大于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
【详解】
(1)尿素是一种含氮量很高的氮肥,它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
(2)①配制上述尿素溶液,所需尿素的质量=20kg×32.5%=6.5kg,水的质量为20kg-6.5kg=13.5kg,需要水的体积=;
②设:尿素溶液可除去的NO的质量是x。
x=6.5kg,即可除去的NO的质量是6.5kg;
③上述反应中,若尿素中氮元素为akg,则生成的氮气中氮元素的质量不是akg;原因是:根据质量守恒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生成的氮气中的氮元素来自于尿素和一氧化氮两种物质,所以氮气中氮元素的质量大于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
23.NH4Cl 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二者易发生中和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B Na2CO3、NaCl 210.6g
【详解】
(1)在反应①、②的五种生成物质中,NH4Cl中含有氮元素,所以NH4Cl属于化学肥料中的氮肥;故填:NH4Cl;
(2)在反应①中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的原因是氨气极易溶于水而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二者易发生中和反应,增大溶液浓度(或其他合理答案);故填: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呈酸性,二者易发生中和反应(或其他合理答案);
(3)
①由于Na2CO3+2HCl=2NaCl+H2O+CO2↑,观察图像当B点时,气体质量不再改变,恰好完全反应;故填:B;
②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碳酸钠还未反应完,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CO3、NaCl;故填:Na2CO3、NaCl;当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
③解: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x
x=4.4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
答: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为210.6g。
24.变成红色 微粒在不停的运动 无气体泄漏,有利于保护环境(合理即可) 下面的石蕊先变红 密度比空气大 NH4HCO3NH3 +H2O+CO2 3.4克 11.2% 63.2%
【详解】
实验探究与结论:
(1)滴入少量浓氨水后,氢氧化钠溶于水中放热,使氨气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当运动到湿润的湿润的酚酞滤纸条时,和水反应生成氨水,从而使滤纸条变红色,此现象可同时说明微粒在不停的运动;
(2)课本实验需要较多的酚酞溶液和浓氨水,且装置不完全密封,和课本实验比较,小斌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无气体泄漏,节约药品,不污染环境。
思维拓展:
①打开活塞κ滴入稀硫酸后,两条用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试纸发生的相同变化是湿润的石蕊试纸都变红色,不同变化是下面的石蕊试纸先变红色,上面的石蕊试纸后变红色,以上两个变化验证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物理性质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②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氨气、水、二氧化碳,故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表达式
NH4HCO3NH3 +H2O+CO2;
③碱石灰能够吸收水和二氧化碳,但是不吸收氨气,浓硫酸能吸收氨气,所以反应中产生氨气的质量为。
④氮气中含有氮元素的质量,氨气中氮元素全部来自于碳酸氢铵, 化肥含氮量为,因此此化肥含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1.2%。
⑤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含量,所以此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
,则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