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实验基本操作-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实验1实验基本操作-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02 15:3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实验1实验基本操作
一、选择题(共16题)
1.有关酒精灯的使用不正确的是( )
A.点燃酒精灯时可以用火柴点燃 B.应该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
C.可直接手拿试管用酒精灯加热液体 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2.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越多越好
B.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
C.废旧电池深埋处理,以消除污染
D.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要进行尾气处理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下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读出液体的体积 D.液体的取用
5.实验室装腐蚀药品的专柜应贴下列哪种标志( )
A. B.
C. D.
6.小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作出假设 B.反思评价 C.设计实验 D.得出结论
7.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溶液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是: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⑤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的中下部。其中与之相关的是(  )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②③⑥ D.③④⑤
8.下列有关数据合理的是(  )
A.用托盘天平称取5.42g食盐
B.用镊子取0.1g砝码
C.用量筒量取24.13mL的水
D.用托盘天平称取13.0g氯化钠
9.小刚在量取液体时,开始采用俯视读数为18mL,倒出一定量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8 mL,则该同学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 )
A.>10 mL B.<10 mL C.=10 mL D.无法确定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中 B.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
C.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11.小明同学加热2﹣3mL蒸馏水,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试管夹夹好试管②点燃酒精灯③加热④往试管中加入2﹣3mL蒸馏水⑤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
A.①②③④⑤ B.④⑤①②③ C.①④⑤②③ D.④①②③⑤
12.玻璃棒是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列实验操作中,不需要使用玻璃棒的是( )
A.过滤 B.稀释浓硫酸 C.称量 D.蒸发
13.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见仪器,其中可以用于保存液体药品的是(  )
A. 广口瓶 B. 细口瓶
C. 烧杯 D. 集气瓶
1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实验完毕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 B.将实验剩余的药品带回家
C.用药匙或纸槽把固体粉末送入试管 D.用嘴品尝实验室药品的味道
15.下列仪器中,不能用做反应容器的是:①试管 ②胶头滴管 ③集气瓶 ④量筒 ⑤烧杯( )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④ D.②④
16.以下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
A.用10mL量筒量取5.26 mL稀盐酸 B.用50mL烧杯量取45.5mL的水
C.用托盘天平称得11.7 g食盐 D.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温度为25.62℃
二、非选择题(共8题)
17.烧杯是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________)
18.取用药品的节约原则:
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__________,液体取__________,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19.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保持水平.
20.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化学兴趣小组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为了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什么,做了如 下实验,请根据提示填空。
(1)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蜡烛 燃烧的产物 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方 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产生水雾 蜡烛燃烧后 生成了水
立刻向上述烧杯中倒入 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①_____ 蜡烛燃烧后 生成了②_____
(2)蜡烛吹灭后会产生一缕白烟,白烟是_____
2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试管理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
(2)把玻璃管插入橡皮塞的孔里,应将玻璃管口___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3)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
(4)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_____。
23.掌握化学实验中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1)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
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____;
③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_____;
④洗涤试管应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 。
(2)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填序号),分别指出另外三项中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定性研究: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炭化。
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______。
(2)定量研究: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
平均温度/℃
火焰层 乙 丙
焰心 432 598
内焰 666 783
外焰 520 667
由上表得出结论:____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造成这个结论的客观原因可能是______。
(3)交流反思: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______,②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酒精灯在点燃时只能用火柴点燃,不能用燃着的另一只酒精灯引燃,故A正确;B、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所以用外焰加热,故B正确;C、加热的试管温度高,不能用手持加热,故C错误;D、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以防发生火灾,故D错误。故选C。
2.D
【详解】
A、实验中未说明药品用量时,要遵循节约原则,不符合题意;
B、实验后的废液要倒入指定容器,不符合题意;
C、废旧电池深埋处理,会污染土壤,不符合题意;
D、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要进行尾气处理,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解析】
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可能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错误;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C、读取量筒里的液体时,视线要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D、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错误。故选C。
4.B
【详解】
A、熄灭酒精灯时,应使用酒精灯的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
5.A
【详解】
A、该标志为腐蚀品标志;B、该标志为有毒气体标志;C、该标志为易燃物标志;D、该标志为爆炸品标志。故选A。
6.C
【分析】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
【详解】
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二氧化碳,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设计实验,故选C。
7.C
【详解】
①加热试管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不会导致试管破裂;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引起炸裂;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灯芯温度低,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引起炸裂;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会导致液体沸腾时飞溅,但不会引起试管炸裂;⑤加热时试管口向上倾斜,防止试管中液体流出,不会导致试管炸裂;⑥没有进行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的中下部,会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引起炸裂。故②③⑥正确,本题选C。
8.D
【解析】A、托盘天平的准确值是0.1g,不能准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故A错;B、砝码没有0.1g的,1g以下要用游码,故B错;C、用量筒量取的水的数值不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小数,故C错;D、托盘天平的准确值是0.1g,用托盘天平能称取13.0g氯化钠,故D正确;故选D。
9.B
【详解】
小刚在量取液体时,开始采用俯视读数为18mL,则开始液体的实际体积小于18mL,倒出一定量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8 mL,则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8mL,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小于10mL,故选B。
10.D
【详解】
A、实验用剩的药品应放回指定的容器内,放回原瓶,会影响试剂的质量,故A错误;
B、加热后的试管应冷却至室温,再洗涤,加热后的试管应立即用冷水冲洗,容易造成试管炸裂,故B错误;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为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故C错误;
D、熟悉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故D正确。
故选D。
11.B
【解析】该实验首先要取蒸馏水,取完蒸馏水要把原来的试剂瓶复原,再用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向上夹到试管的中上部,点燃酒精灯,先进行预热再集中药品部位加热;即正确顺序为:④⑤①②③;故选:B。
12.C
【详解】
A、过滤时需要用玻璃棒引流;B、稀释浓硫酸需要用玻璃棒搅拌;C、称量时不需要使用玻璃棒;D、蒸发时需要用玻璃棒搅拌。故选C。
13.B
【详解】
A、广口瓶用于保存固体药品,故A不正确;
B、细口瓶常用于液体药品的保存,故B正确;
C、溶解较多量固体时应用烧杯,故C不正确;
D、收集和储存气体用集气瓶,故D不正确。故选B。
14.C
【详解】
实验完毕要用灯帽盖灭酒精灯,不可以用嘴吹灭,否则容易产生火灾,故A错误;实验室的药品不允许带离实验室,以避免对他人产生不必要的危险,故B错误;固体粉末在放进试管中时,应用药匙或纸槽送入试管底部,故C正确;实验室药品大多有毒,不可以用嘴品尝,故D错误;故选C.
15.C
【解析】由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可知,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试管和烧杯;吸取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量度液体体积的是量筒;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故选C。
16.C
【解析】
A、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也不能用10mL量筒量5.26mL稀盐酸,故A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B、量取液体的体积用量筒而不是用烧杯,故B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 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可用托盘天平称取11.7g食盐,,故C选项实验数据合理;D、普通温度计能准确到0.1℃,温度计无法显示温度读数为25.68℃,故D选项实验数据不合理。故选B。
点睛: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D、普通温度计能准确到0.1℃。
17.错误
【详解】
烧杯不能直接加热,加热时要垫石棉网,故说法错误。
18.少量 1~2mL
【分析】
根据实验室取用药品的节约原则进行分析。
【详解】
取用药品的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本着节约药品的原则,一般取最少量,液体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19.凹液面最低处.
【详解】
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20.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
【详解】
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不能用嘴吹灭。
21.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二氧化碳; 石蜡蒸汽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详解】
(1)水蒸气遇冷液化。鉴定可燃物燃烧时有水生成的方法是干而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如果有水雾产生,则说明有水生成;含有碳元素的可燃性物质在燃烧时能够生成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可以将蜡烛点燃,然后将内壁蘸有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来观察现象即可,所以实验方案:
探究目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蜡烛 燃烧的产物 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方 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产生水雾 蜡烛燃烧后 生成了水
立刻向上述烧杯中倒入 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 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后 生成了二氧化碳
(2)蜡烛吹灭后会产生一缕白烟,白烟是石蜡蒸汽遇冷形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22. 润湿 最低处 石棉网
【详解】
(1)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故填:;
(2)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先把玻璃管口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故填:润湿;
(3)如果量筒没有放平,或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会引起测量结果不准确;故填:最低处;
(4)实验室用烧瓶制取蒸馏水时,烧瓶的底部应垫放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故填:石棉网;
23.E H B J 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套入,夹在试管的中上部(距试管口1/3处) C 实验后没有及时熄灭酒精灯、盖上灯帽 托盘天平使用后没有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胶头滴管的使用完毕横放会腐蚀橡胶帽
【解析】
(1)①试管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②夹持镁条燃烧的,应该是耐高温的,应是坩埚钳;③胶头滴管是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④洗涤试管应使用试管刷;
(2)使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方法是: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A、酒精灯用完后,要立即熄灭,错误;B、用托盘天平称量完药品后,要把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所以,错误;C、取完药品后,试剂瓶要立即盖上盖子,正确;D、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错误。另外三项中的错误:实验后没有及时熄灭酒精灯、盖上灯帽;托盘天平使用后没有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胶头滴管的使用完毕横放会腐蚀橡胶帽。
24.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 内焰 内焰被外焰包住,热量不易散失 酒精的浓度不同 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不同
【详解】
(1)在实验中,火柴梗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炭化,这说明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原因是外焰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更充分,酒精燃烧更充分。(2)根据表中的数据显示,酒精灯的内焰温度最高,可能是因为内焰被外焰包往,热量不易散失。(3)此题属于开放题型,只要答案合理即可,可从酒精自身找原因;也可以从酒精灯的构造、灯芯的长短等方面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