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背景、特点,理解科学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2.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当时出现的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
3.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刻影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 ·
新课导入
地球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提出的一项全球性节能活动,提侣于每年三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晚上20:30(2020年地球一小时时间为3月28日),家庭及商界用户关上不必要的电灯及耗电产品一小时,以此来表明他们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如果没有电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新课讲解
一、电的应用
1.第二次工业革命
(1)背景: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它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
(2)开始的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4)最显著的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新课讲解
2.电的应用
前提 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来,人们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早期的发电机。到19世纪70年代,经过不断完善的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
应用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等。他还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发电站为电灯提供了能源,促进了电灯的广泛使用
在各国发明家的共同努力下,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
意义 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微 拓 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变式提问: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材料要强调的是 ( )
A.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都是在阁楼上完成的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工业革命时期真正的科学家尚未产生
A
例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根据“(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可知,材料要强调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得到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新课讲解
二、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内燃机的发明
(1)地位: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领域的另一重大成就。
(2)发明过程: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
新课讲解
2.汽车的制造和流水线生产
(1)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2)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汽车的价格大幅下降,汽车开始成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
3.发明内燃机的意义
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以内燃机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内燃机的发明是19世纪后期应用技术的一项重大成就,发明出汽油内燃机的是( )
A.法拉第 B.戴姆勒
C.本茨 D.福特
B
例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内燃机的发明在交通运输领域内引发了一场变革。故选B项。
新课讲解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现代化学工业
地位 应用技术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背景 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
成果 19世纪60—8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使用新方法生产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而且产品的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1867年,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了现代炸药。后来他又研制出无烟炸药。诺贝尔的发明在军事、工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新课讲解
2.新材料
(1)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了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2)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了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3)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4)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表格中美国和德国的煤炭、钢产量变化的解读,结论正确的是 ( )
A.美德工业发展后来居上超越英法
B.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重工业发展
C.美国已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D.美德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B
例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与1870—1879年相比,1910—1914年美国和德国的煤炭与钢的产量明显增加,结合时间信息可知,这充分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重工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其中“电灯电话”出现于( )
A.新航路开辟之后
B.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
C.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D.文艺复兴期间
C
当堂小练
2.他果敢地摒弃了在技术上已十分成熟的蒸汽机,而选用了并不被人们看好的内燃机作动力机。他被称为“汽车之父”“汽车鼻祖”。他是( )
A.莱特兄弟 B.本茨
C.爱迪生 D.斯蒂芬森
B
当堂小练
3. 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了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的革命。下列属于该领域成就的是( )
①产生石油化学工业 ②发明现代炸药 ③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 ④发明人造纤维 ⑤发明飞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