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物质溶解性的改变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6.3物质溶解性的改变基础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仁爱版上(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02 16:10: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3、物质溶解性的改变
一、选择题(共16题)
1.在20℃时,25克水中溶解了6克蔗糖,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则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  )
A.6克 B.12克 C.60克 D.24克
2.t℃时,向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仍为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变小
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 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分别将t3℃时,甲、乙、丙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丙>甲
C.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28.6%
D.t3℃时,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丙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
4.如图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图中①是结晶池
B.图中②的操作过程是溶解、过滤、结晶
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D.蒸发池是利用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原理
5.20℃时,向一盛有40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g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g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g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6.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
B.t2℃时,A、B的溶液蒸发掉等质量的水,A析出的晶体多
C.将C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到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D.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常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7.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液态的
B.所有溶质都以分子形式溶解在溶剂里
C.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D.一定温度下,压强减小时,气体的溶解度会增大
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从中获取的信息正确的是(  )
A.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一定为乙>甲=丙
B.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一定为乙>甲=丙
C.将t1℃,55g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为饱和溶液
D.蒸发足够多的溶剂一定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9.含有碳酸钠的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湖底常有碳酸钠晶体析出,这是因为(  )
A.碳酸钠难溶于水 B.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D.温度变化对碳酸钠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10.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的是(  )
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B.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
一定量水中加入浓硫酸
D.加热蒸发稀盐酸
1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植物油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得到溶液
C.增加溶剂的量可使溶解度增大
D.某溶液析出晶体后,其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12.不同温度下Ca(OH)2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0.165 0.121 0.116 0.094
A.20℃时,100g Ca(OH)2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约为0.165%
B.Ca(OH)2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60℃时,100g水最多溶解Ca(OH)2 0.116
D.将80℃时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液变浑浊
13.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
B.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
D.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蒸发的方法
14.20℃时,向一定量水中分批加入KNO3 固体,充分搅拌并冷却至室温,现象如图所示:
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描点可能是(  )
A. B.
C. D.
15.根据图2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1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物质都属于易溶性物质
B.2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3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析出晶体的质量乙一定大于甲
D.10℃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二、综合题(共8题)
17.下表是NaOH和Ca(OH)2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 度/g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Ca(OH)2 0.19 0.17 0.14 0.12 0.09 0.08
(1)写出两条从表中数据可以获得的规律性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80 ℃时NaOH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 ℃,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3)20 ℃时,向一定量Ca(OH)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CaO,并保持温度不变,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会如何变化?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又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水是生命之源,也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
(1)清澈的温泉水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净化温泉水的过程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3)鉴别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方法是取样滴加等质量的肥皂水,有大量泡沫产生的为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①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______。
②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
③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____。
④60℃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19.下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
(2)30℃时,KNO3溶液的最大浓度(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只列计算式,不需要计算结果)。
(3)60℃时,10g NaCl和90g KNO3完全溶解于100g蒸馏水, 冷却到30℃后,_________(“有”或“没有”)NaCl析出,有_______g KNO3结晶析出。
20.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
(2)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提纯乙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t2°C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1.今年,广州“镉大米”事件再次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的思考。小明同学查阅了镉的相关信息:①镉元素位于第五周期ⅡB族。②镉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熔点320.9℃,沸点765℃,密度8.64g/cm3,有韧性和延展性;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并失去金属光泽;镉可溶于酸,但不溶于碱。③镉对人体十分有害,摄入过量镉污染的食品和水,会引起肺和肾脏疾病。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对镉元素的判断不正确的是_______
A 镉属于金属元素 B 一个镉原子中有48个质子
C 镉原子示意图中X=18 D 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g
(2)归纳镉单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镉大米”主要出现在河水、土壤遭到镉污染的地区,消除“镉大米”需要从源头治理。目前河水治理的方法是:把适量Na2CO3投入被Cd2+污染的河水中,形成CdCO3沉淀,以降低河水中Cd2+的浓度。
①若某河段主要含有氯化镉,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25℃时,CdCO3的溶解度为2.8×10-6g,则1L河水中含Cd2+的质量为______mg(河水密度为1.0g/cm3,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mg)。国家要求水中Cd2+的含量的标准≦0.005mg/L,用Na2CO3处理的河水____(填“是”或“否”)达标。
22.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_____(填字母)。
A 冰水混合物 B 石灰水 C 碘酒 D 可乐饮料
(2)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
B 溶质都以分子的形式分散在溶剂中
C 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的浓度
(3)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_____有关。
(4)室温时分别向三份等质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铵、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固体,充分搅拌至不再溶解时,烧杯底部均有固体剩余。静置至室温后,观察到溶解____(填溶质的化学式)的烧杯底部固体明显减少。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 解 度 /g 氯化钠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氢氧化钠 42.0 51.0 109.0 119.0 129.0 145.0 174.0
硝酸铵 119.0 140.0 190.0 236.0 286.0 303.0 421.0
(5)配制2500 mL浓度为0.9 g/100 mL的生理盐水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_____ g。
23.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蕴藏着非常丰富的海洋资源,开发前景远大。
(1)海盐是人类最早从海洋中获取的矿物质之一。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为盐田法,所得到的母液是当时温度下氯化钠的_________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卤水中提取镁的过程如图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填反应序号)。
(3)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氨碱法的基础上创立的“侯氏制碱法”,是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入NaCl粉末,析出可用作肥料的NH4Cl。NH4Cl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 ℃时,NH4Cl的溶解度___________NaCl的溶解度(填写“大于”“等于”“小于”之一)。
②若把t1 ℃时NH4Cl和NaCl的饱和溶液(无固体剩余),均升温到t2 ℃,则t2 ℃时NH4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③已知t1 ℃时,NH4Cl的溶解度为36 g;t2 ℃时,NH4Cl的溶解度为60 g。在t1 ℃时,向盛有200 g水的烧杯中加入90 g NH4Cl固体,充分溶解,然后使烧杯内物质缓慢升温至t2 ℃,则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24.(1)分析下表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KNO3 的溶解度/g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NaCl 的溶解度/g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
②NaCl 与 KNO3 具有相等溶解度的温度(t)范围是________。
③ 硝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 NaCl 时,可通过___的方法提取较纯 KNO3。
④ 对③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有____(填标号)。
A 剩余溶液一定是 KNO3 饱和溶液
B 剩余溶液一定是 NaCl 饱和溶液
C 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D 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 KNO3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 图中P 点的含义是_____。
② 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_(填“>” “=”或“<”) 乙。
③20℃时,将 60 g 乙物质放入 100 g 水中,升温至 40℃,溶液中溶质与溶剂质量比为__(填最简整数)。
④20℃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有__(填标号,下同);__溶液与 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参考答案
1.D
【详解】
20℃时,把6克蔗糖溶于25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可知该温度下100g溶剂水中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为24g,故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4g。
故选D。
2.C
【详解】
A、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液能继续溶解硝酸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B、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不受溶剂质量、溶液质量多少的影响,由于温度不变,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增加,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A、由图可知,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A正确;
B、由曲线图可知,将t3℃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乙两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且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则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而将丙饱和溶液从将t3℃降温至t1℃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且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3℃时丙的溶解度,故t1℃时,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丙的溶质质量分数,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B错误;
C、t1℃时,丙的溶解度为40 g,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C正确;
D、t3℃时,甲、乙的溶解度都大于a g,而丙的溶解度小于a g,故取三种物质各a g分别加入到100 g水中充分溶解,甲、乙两物质形成不饱和溶液,只有丙物质能形成饱和溶液,D正确。故选B。
4.D
【详解】
A、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故图中①是结晶池,故A正确;
B、粗盐中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所以图中②的操作过程是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晶体,故B正确;
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C正确;
D、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可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而不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原理,故D错误。
故选:D。
5.C
【详解】
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g,故A、B正确.
得到的澄清溶液为饱和溶液,在过滤后还是饱和溶液,此时剩余固体与之无关了,所以加入水时,不是固体继续溶解,而是变成不饱和溶液了,加水变为不饱和溶液,D正确.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C.
6.C
【详解】
A、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3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3.1%,故A错误;
B、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蒸发掉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相等,故B错误;
C、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所以将C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到t1℃,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C正确;
D、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从B的溶液中得到B,通常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可以不是液态,如空气,合金,故A不符合题意;
B、有些溶质可以以离子形式存在,比如说氯化钠溶液中,溶质以钠离子和氯离子形式存在,故B不符合题意;
C、溶液的特点是均一和稳定,故C符合题意;
D、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D
【详解】
A、t1℃时,溶解度:乙>甲=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故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大小顺序一定为乙>甲=丙,但是溶液状态未知,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B、t2℃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降温后,甲、乙的溶解度减小,还是饱和溶液,丙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降温后,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t1℃时,乙的溶解度大于t1℃时,甲的溶解度大于t2℃时,丙的溶解度,故t1℃时,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1℃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t2℃时,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乙>甲>丙,不符合题意;
C、将t1℃,55g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升温后,甲的溶解度增加,变为不饱和溶液,不符合题意;
D、蒸发足够多的溶剂一定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9.B
【详解】
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含有碳酸钠的湖泊在冬季结冰时,温度降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所以会有碳酸钠晶体析出。故选B。
10.A
【详解】
A、该曲线图表示随固体质量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在变大,当达到一定值时不再改变;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开始时氯化钠会继续溶解,其质量分数会增大,当达到饱和状态时,氯化钠不再溶解,其质量分数不再改变,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正确;B、该图曲线表示,随加热时间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当达到一定值时不再改变;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后,由于溶质和溶剂质量均不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不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错误;C、一定水中加入浓硫酸,由于浓硫酸和水任意比互溶,所以随着浓硫酸的不断加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不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错误;D、该图曲线表示,随加热时间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在不断增大,当达到一定值时不再改变;加热蒸发稀盐酸时,由于盐酸的溶质为氯化氢气体,加热时溶质氯化氢会逸出,从而导致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不能正确反映题中所描述的变化事实,错误。故选A。
11.D
【详解】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是水不是溶液,故错误;
B、植物油倒入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故错误;
C、对于某固体物质来说其溶解度只与温度有关与溶剂的量无关,故C错误;
D、饱和溶液在恒温的条件下,蒸发溶剂,析出晶体后,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12.A
【详解】
A、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5g,该温度下,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符合题意;
B、由表中数据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符合题意;
C、由表可知,6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16g,故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溶解氢氧化钙0.116g,缺少单位,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8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溶解度增加,无溶质析出,溶液不会变浑浊,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B
【详解】
从0℃向上作垂线,甲的溶解度为20g,故A错;B、曲线中交点表示该温度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C、30℃时,甲物质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0g/(60g+100g)×100%=37.5%,故C错;D、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所以用降温结晶,故D错,故选B。
14.C
【详解】
A、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由题意知,在一定的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一个定值,不随硝酸钾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故该图像的描点不正确;
B、加入3g硝酸钾固体,3g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所以加入3g硝酸钾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描点不正确,故该图像的描点不正确;
C、如果加入2g硝酸钾固体形成的恰好是饱和溶液,那么加入3g硝酸钾也只能溶解2g,两者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描点正确,故该图像的描点正确;
D、如果加入2g硝酸钾固体形成的有两种可能:不饱和溶液或饱和溶液,若是饱和溶液则第三个点应该与第二个点的溶质质量相同;若不是饱和溶液,则第三个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第二个点的溶质质量分数,故该图像的描点错误。
故选C。
15.C
【详解】
试题分析: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A错误;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只有降温才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错误;D中要指明溶液的质量,但甲和乙物质的溶液的质量相等时溶质的质量相等,D错误。故选C。
16.C
【详解】
A、易溶物质是在20°C,溶解度大于10g 的固体物质,由图示可知甲、乙两种物质都属于易溶性物质,故A说法正确;
B、20°C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同,即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所以20°C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故B说法正确;
C、30°C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 ℃,析出晶体的质量乙一定大于甲,没有等质量的限制,不能判断,故C说法错误;
D、10°C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10°C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D说法正确。
故选C。
17. 相同温度下,NaOH的溶解度大于Ca(OH)2的溶解度;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溶液质量减小。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以看出,相同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远远大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或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2)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当降低温度时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会析出晶体;
(3)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水,故溶液的质量减小,在同一温度下,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8.混合物 吸附 软水 氯化钠 蒸发溶剂(或加入氯化钠) 11:10 降温结晶
【详解】
(1)温泉水是由水、矿物质等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属于混合物;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
(3)通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故有大量泡沫产生的为软水;
(4)①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填:氯化钠;
②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加入氯化钠、蒸发溶剂,由于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还可以降低温度,故填:加入氯化钠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③由图可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即,该温度下,硝酸钾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110g,故该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比是:110g:100g=11:10;
④由图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故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19.NaCl 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没有 44.2
【详解】
(1)由给出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是“平缓”型,就是温度升高,NaCl的溶解度增大较小,但是依旧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根据KNO3 在30℃时的溶解度为45.8g,在物质形成饱和溶液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质量分数是。
(3)对于氯化钠,60℃时溶解度为37.5g,30℃时的溶解度36g,所以10g的氯化钠在100g水中没有形成饱和溶液,因此不会析出NaCl晶体。对于硝酸钾,60℃时溶解度大于90g,所以是不饱和溶液, 30℃时的溶解度为45.8g,此时是过饱和溶液,而且会析出硝酸钾晶体(90-45.8)g=44.2g
20.t1°C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蒸发结晶 加入溶质 增大
【详解】
(1)据图可以看出,P点表示在t1°C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2)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故乙中混有少量甲、可以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3)t2°C时,将不饱和的甲溶液转化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入溶质的方法,变化过程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会变大。
21.D 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镉可溶于酸,不溶于碱;镉有毒性 CdCl2+Na2CO3=CdCO3↓+2NaCl 0.018 否
【详解】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质量单位,所以D不正确,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镉的化学性质有:镉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镉可溶于酸,不溶于碱;镉有毒性;由于碳酸镉是不溶性物质,所以氯化镉与碳酸钠反应是复分解反应,根据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可写出两种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5℃时,CdCO3的溶解度为2.8×10-6g,则1L(1000g)河水中溶解的CdCO3的质量约为2.8×10-6g×10×103=2.8×10-2mg,所以1L水中镉离子含量为2.8×10-2mg×112/183=0.018mg,高于国家水质标准,所以用碳酸钠处理含镉废水不能达标。
22.A C 温度 NH4NO3 750
【详解】
(1)冰水混合物只含一种物质水,所以不是溶液,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可乐饮料是溶液,所以选A。
(2)溶液不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
溶质也不一定是分子,如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离子;
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例如氢氧化钙和硝酸钾两种物质,所以选C。
(3)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是因为喝下去后体温将汽水加热,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因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故填:温度;
(4)室温时,即20℃时,等质量的水中加入硝酸铵、氯化钠、氢氧化钠固体时,都有剩余,但硝酸铵溶解时吸热,溶液的温度要低于室温,氢氧化钠溶解时放热,溶液的温度要高于室温,所以恢复到室温时,硝酸铵溶液中的晶体因溶液的温度升高而多溶解一些,所以溶解硝酸铵的烧杯底部固体明显减少,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
(5)设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x,
2500mL×0.9 g/100 mL=3%x,x=750g,故填:750。
23.饱和 ② 等于 等于 9∶20
【解析】
(1).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所得到的母液是当时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2). 酸和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所以氢氧化镁和盐酸生成氯化镁和水是中和反应。 (3).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t1℃时,NH 4Cl的溶解度等于NaCl的溶解度 (4).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所以t1℃ 时NH4Cl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饱和溶液(无固体剩余)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均升温到t2℃,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变大,溶质的质量都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仍然相同。 (5). t2℃时,NH4Cl的溶解度为60g。,所以200g水中最多可溶120g氯化铵,在t1℃时,向盛有200g水的烧杯中加入90g NH4Cl固体,充分溶解,然后使烧杯内物质缓慢升温至t2℃后固体全溶,则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9:20;
24.氯化钠 20-30℃ 降温结晶 A 20℃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30g > 2:5 AC E
【详解】
(1)①从图表中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故填:氯化钠;
②由KNO3与Na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可知,KNO3和NaCl的溶解度相等的温度(t)范围是20-30℃;故填:20-30℃;
③从表格中数据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但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KNO3;故填:降温结晶;
④A、由于析出了硝酸钾晶体,说明该溶液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说法正确;
B、降温析出的是硝酸钾,但是对于氯化钠来说不一定析出,所以得到溶液不一定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故错误;
C、在析出硝酸钾的同时,也会有析出少量氯化钠,所以上述方法不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故错误;
D、根据C中的解答可以知道,析出的晶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故错误;
故选:A;
(2)①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图中P点的含义是:20℃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30g;故填:20℃时,甲、乙的溶解度均为30g;
②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故填:>;
③20℃时,将60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升温至40℃,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40g:100g=2:5;故填:2:5;
④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g,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C,E溶液与B溶液都是20℃时的饱和溶液,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故填: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