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测试卷——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3 05:30: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是四种模拟病房呼叫电路的设计图,其中设计最佳的是( )
A.
B.
C.
D.
2.对微观物理世界的认识和探索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B. 原子核带负电
C. 同种电荷相吸引,异种电荷相排斥
D.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3.在某宾馆住宿时,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工作,拔出房卡,用电器将会停止工作,把房卡插入槽中的作用是( )
A. 提供电能
B. 使电路闭合
C. 消耗电能
D. 防止房卡丢失
4.小宇自制了一个简易的验电器,如图所示,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效果还真不错,关于验电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验电器可以直接检验出物体是正电还是带负电
B. 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C. 验电器的金属箔用塑料片代替效果会更好
D. 在阴雨天气使用验电器效果比在晴朗干燥天气效果更好
5.抽油烟机装有照明灯和排气扇,使用中有时需要它们单独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下列四个电路中,你认为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A.
B.
C.
D.
6.小东在安装如图所示的电路装置时,发现导线不够长.他用下列哪个物体将A、B两点连接后,按下开关,灯泡却始终无法发亮( )
A. 塑料直尺
B. 石墨圆棒
C. 钢制刀叉
D. 银制筷子
7.如图所示,开关由闭合到断开,电流表A1、A2的示数I1、I2的变化( )
A.I1变小,I2变大
B.I1不变,I2变大
C.I1变大,I2变小
D.I1不变,I2变小
8.电路和水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电路中和如图所示水路中的阀门作用相似的是( )
A. 电源
B. 用电器
C. 开关
D. 导线
9.电流的单位安培、毫安、微安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1A=102mA
B. 1A=106μA
C. 1mA=102μA
D. 1μA=10-3A
10.小明把以下物品分成两类:①铅笔芯、铜线、盐水;②塑料尺、橡皮擦、玻璃杯.他分成两类后的物品分别属于( )
A. 固体和液体
B. 导体和绝缘体
C. 金属和非金属
D. 晶体和非晶体
11.下列各种粒子,带正电的是( )
A. 原子
B. 原子核
C. 中子
D. 电子
12.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对静电现象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B. 同种电荷相互吸引,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 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
D. 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
13.2011年11月9日,俄罗斯“福布斯─土壤”火星探测器在地球近地轨道上因主发动机启动失败而无法变轨.经查,是太空中的带电粒子对机载计算机系统产生影响导致程序出错.下列粒子中,因不带电首先可以排除的是( )
A. 电子
B. 原子核
C. 中子
D. 质子
14.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探究最早是从静电现象开始的.关于静电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而是电荷的转移
B.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丝绸带负电荷
C. 小通草球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则该小通草球一定带正电
D. 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15.如图所示,粗心的小强把电流表当作电压表接在了L1的两端.此时如果闭合开关,一定会发生的现象是( )
A. 电源短路
B. 电流表损坏
C. L1不亮
D. L2的灯丝烧断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通过某灯泡的电流是0.18A,等于______mA,等于______μA,而通过某电子表的电流只有2μA,合______A.
17.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1)闭合开关时,会出现短路的图是 ______ ;
(2)由两盏灯并联组成的电路图是 ______ ;
(3)由两盏灯串联组成的电路图是 ______ ;
(4)无论开关闭合还是断开,电路中总有灯不能发光的是 ______ .
18.如图,在一根横跨河流两岸的硬塑料管内穿有三根完全相同的电线.为了辨别哪两个线头为一根导线的两端,可以用图示的测通器来测试,其操作过程如下:
(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E时小灯泡发光,连接F时小灯泡不发光.由此可以确定 ______ 为同一导线的两端(填字母,下同).
(2)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可连接A和C,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 ______ 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若另一端接D时小灯泡不发光,则A和 ______ 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小明同学进行了以下操作:
(1)小明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示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所利用的电路如图甲所示.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乙所示.小明发现电流表A2的指针偏转角度比A1的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都会减弱一些”.请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电流表A1的示数是___________ A.
(4) 更正了错误后小明同学又对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进行了探究,如下图所示,他分别测出了A、B、C处的电流IA、IB、IC,并将数据填入到下表中,接下来应该采取的操作是 ___________(选填对应字母)
A.改变开关位置 B.更换规格不同的灯泡 C.将灯泡L1、L2的位置互换
(5)最后,小明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___________.
20.某小组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
(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______ ,
(2)小明连接好电路后,试触电流表,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向零刻线的左边偏转,其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 .如果再次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1所示,则可能发生的错误是: ______ .
(3)如图2所示,小亮同学连接电路后,两灯泡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以下两种简单判断方法是否可行?在表中空格填写“可行”或“不可行”:
(4)指出上述表格所记录的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数值是 ______ (填A、B、C),造成错误的原因是 ______ .
(5)最后,分析A、B、C三点的数据得出结论: ______ .
21.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个测量小灯泡电流的实验,并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A.画出电路图,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
B.记录数据,整理器材
C.合上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较小
D.电流表量程选“(0~3)A”接入电路
E.电流表量程选“(0~0.6)A”接入电路
(1)请将上述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______ .
(2)据图甲可知,小灯泡中的电流为 ______ A.
(3)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中的实物连接好.
(4)在测并联电路的电流时,若先在图丙中的A处测电路中的电流是0.5A,然后在B 处测得的电流是0.3A,则在C处测得的电流应为 ______ A.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于病人按开关时铃响且对应的灯亮,则不同病房的指示灯并联连接,开关控制对应病床的指示灯,电铃连接在干路中.
A、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指示灯并联在两支路中,电铃串联在干路中,开关S1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2控制指示灯L2,当两开关都闭合时,两个指示灯都亮,无法辨别是哪个病房病人在呼叫,因此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指示灯并联在两支路中,电铃串联在干路中,每个开关控制一条支路,因此符合题意,故B正确;
C、由图示电路图可知,指示灯与电铃串联后并联,闭合任一开关,指示灯亮、电铃响,但是每个病房都需要对应的指示灯和电铃,电铃太多会混淆护士的判断,因此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电铃串联由同一开关控制,因此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2.【答案】D
【解析】A.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荷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摩擦起电并没有创造电荷,故A错误;
B.原子核带正电,故B错误;
C.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故C错误;
D.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故D正确.
3.【答案】B
【解析】房卡可以控制房间内的灯和插座,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灯和插座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干路上的开关,因此把房卡插入槽中的作用是使电路闭合,构成通路.
4.【答案】B
【解析】A、验电器只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不可以直接检验出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故A错误;
B、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工作的,故B正确;
C、塑料片是绝缘体,不能导电,因此验电器的金属箔不能用塑料片代替,故C错误;
D、阴雨天气空气比较潮湿,电荷容易导走,晴朗的天气则不会发生这种情况,故D错误.
5.【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风扇与灯泡是相互不影响的,故应当是并联关系,且各支路上有一个开关控制,干路上没有开关.
6.【答案】A
【解析】由于石墨、钢、银是导体,塑料是绝缘体,所以他用石墨圆棒、钢制刀叉、银质筷子将A、B两点连接后,按下开关,灯泡发亮;而接入塑料直尺,灯不亮.
7.【答案】D
【解析】当开关闭合后,L1与L2并联在电源的两端;当开关断开时,L1并联在电源的两端为基本电路;
因并联电路各支路互不影响,而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开关由闭合到断开时,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变小.
8.【答案】C
【解析】A、电源与水泵作用相似,电源提供电压,水泵提供水压,故A错误;
B、用电器与水轮机作用相似,用电器利用电流工作,水轮机利用水流工作,故B错误;
C、开关作用与阀门作用相似,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阀门控制水路的通断,故C正确;
D、导线与水管作用相似,导线是电流的通道,水管是水流的通道,故D错误.
9.【答案】B
【解析】A. 1A=103mA,该选项错误;
B. 1A=106μA,该选项正确;
C. 1mA=103μA,该选项错误;
D. 1μA=10-6A,该选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物体的分类方法有很多,此题明显看出物体在导电性上的差别,生活中哪些物体为导体,哪些物体为绝缘体,要有清晰的认识.
第一类物体:①铅笔芯、铜线、盐水中,其共同特点是都能导电,属于导体;而第二类物体②塑料尺、橡皮擦、玻璃杯中,其共同特点是都不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故B正确,ACD错误.
11.【答案】B
【解析】原子核带正电,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12.【答案】A
【解析】A、自然界中,凡是和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的,一定和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所以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故A正确;
B、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故B错;
C、静电现象是由于物质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而产生的现象,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故C错;
D、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当两个不同的物体互相摩擦时,束缚电子本领弱的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束缚电子本领强的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所以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使电子发生了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D错.
13.【答案】C
【解析】在原子中,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带正电是由于质子带正电,而中子不带电.
14.【答案】C
【解析】A.摩擦起电是由于电荷的转移造成的,在转移的过程中总量是保持不变的,故A说法正确;
B.玻璃棒和丝绸摩擦,玻璃棒带正电,丝绸带负电,故B说法正确;
C.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的物体,所以小通草球可能不带电,也可能带正电;故C说法错误;
D.自然界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故D说法正确.
15.【答案】C
【解析】如图所示,电流表并联在电灯L1两端,将电灯L1短路,L1不会发光;
电流表与灯L2串联接入电路,电源不会短路,灯L2发光,电流表与灯L2不会烧坏.
16.【答案】180;1.8×105;2×10-6.
【解析】0.18A=0.18×103mA=180mA=180×103μA=1.8×105μA;2μA=2×10-6A.
17.【答案】(1)(a);(2)(b);(3)(c);(4)(d).
【解析】(a)闭合开关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开关S直接回到电源的负极,发生电源短路,无论开关闭合还是断开灯泡总不发光;
(b)闭合开关后,该电路有两条电流的路径,即两灯泡并联,属于并联电路;
(c)闭合开关后,电流从电源正极出发经L1、L2、开关回到电源的负极,故为串联电路;
(d)闭合开关前和闭合开关后,电流都是从电源正极出发经左侧灯泡回到电源的负极,右侧灯泡始终不亮.
18.【答案】(1)C、F;(2)F;E.
【解析】:(1)连接A和B,将测通器的m连接在D上.当n连接E时小灯泡发光,连接F时小灯泡不发光,则ABDE构成了同一根导线,形成通路,由此可以确定CF为同一根导线的两端;
(2)由于已经确定CF是在同一根导线上,为了弄清另两根导线的两端,当连接A和C时,测通器的一端必须与F相连时,另一端只需接触一根导线就能将两根导线辨别开.当与D接触时,电灯能亮,说明AD是在同一根导线上的,若不能亮,说明A和E是在同一根导线上,B和D是在同一根导线上.
19.【答案】(1)断开;(2)没有考虑电流的变化,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不同
(3)0.5;(4)B;(5)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解析】(1)在连接电路时,必须断开开关;
(2)由图乙所示电流表可知,指针的偏转角度不同,但电流的大小是相同的,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是电流表选择的量程不同;
(3)电流表A1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示数是0.5A;
(4)测出一组实验数据后,为得出普遍结论,应更换不同规格灯泡、或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多次实验,测出多组实验数据,故B正确,故选B;
(5)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0.【答案】(1)断开;(2)正负接线柱反接;所选量程太小;(3)可行;不可行;(4)C;读数时选错量程;(5)串联电路各点电流处处相等.
【解析】(1)为了保护电路,连接电路时的开关应断开;
(2)电流表的指针向零刻线的左边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造成的;
由图1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指针偏转超过了电流表的最大值,这是由于所选电流表量程太小造成的;
(3)方法1:把其中一只灯泡从灯座中取下来,如果观察另一只灯泡熄灭,则亮灯一定是串联,该方法是可行的;
方法2: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如果观察两灯都熄灭,则是无法确定两灯的连接方式的.因为两灯无论是串联还是并联,当把任意一根导线断开时,都有可能造成两灯熄灭.串联电路的电流路径只有一条,一处断开则电路中就不会有电流,两灯都不发光;并联电路的电流路径虽然有多条,各用电器可以独立工作,但如果是并联电路干路上的导线断的话,则也会造成两灯都不发光,所以该方法是不可行的.
(4)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电路电流应该是0.3A,因此1.5A数据明显错误;这是因为在读数时,错把电流表0~0.6A量程当做0~3A量程了;
(5)由正确的数据可得结论:串联电路各点电流处处相等.
21.【答案】(1)ADCEB;(2)0.3A;(3)如下图(4)0.2.
【解析】(1)测流过灯泡的电流,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A、画出电路图,并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
D、电流表量程选“(0~3A)”接入电路;
C、合上开关试触,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较小;
E、电流表量程选“(0~0.6)A”接入电路;
B、记录数据,整理器材.
故正确顺序为:ADCEB.
(2)由图甲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电流表示数是0.3A.
(3)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图,如图所示:
(4)因为A点为干路电流,B、C点均为支路电流,故C点电流为:0.5A-0.3A=0.2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