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1 牛顿第一定律 同步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2 09:2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1 牛顿第一定律
一、单选题
1.关于惯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一汽车,速度越快,越难刹车,说明物体速度越大,惯性大
B.静止的火车起动时速度变化缓慢,是因为物体静止时惯性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的惯性小的缘故
D.已知月球上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上的1/6,故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惯性减小为1/6
2.如图所示,甲运动员在球场上得到篮球之后,甲、乙以相同的速度并排向同一方向奔跑,甲运动员要将球传给乙运动员,不计空气阻力,问他应将球向什么方向抛出( )
A.抛出方向与奔跑方向相同,如图中箭头1所指的方向
B.抛出方向指向乙的前方,如图中箭头2所指的方向
C.抛出方向指向乙,如图中箭头3所指的方向
D.抛出方向指向乙的后方,如图中箭头4所指的方向
3.月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的,同一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时与在地球表面上时相比较( )
A.惯性不变,重力减小为在地球上的
B.惯性减小为在地球上的,重力不变
C.惯性和重力都减小为在地球上的
D.惯性和重力都不变
4.某人用力推原来静止在水平面上的小车,使小车开始运动,此后改用较小的力就可以维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  )
A.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
B.力是维持物体运动速度的原因
C.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D.力是使物体惯性改变的原因
5.伽利略的实验说明 (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保持物体速度不变的原因
C.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D.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6.如图所示,桌面上有一上表面光滑的木块,木块上有一小球,快速向右推动木块,小球的位置可能落在桌面上的哪点(  )
A.A点 B.B点
C.O点 D.无法确定
7.下列对运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自然状态是静止的,只有当它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8.东汉王充在《论衡·状留篇》中记述了球的运动:“圆物投之于地,东西南北,无之不可;策杖叩动,才微辄停”.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惯性大小的原因
C.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9.打水漂是人类最古老的游戏之一(如图),仅需要一块小瓦片,在手上呈水平放置后,用力水平飞出,瓦片擦水面飞行,瓦片不断地在水面上向前弹跳,直至下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出时的初速度越大,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
B.飞行时所用时间越长,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
C.飞出去的距离越长,瓦片的惯性一定越大
D.瓦片的质量越大,惯性一定越大
1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以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
B.同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时的惯性小,在粗糙水平面上时的惯性大
C.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乒乓球惯性小
D.在“嫦娥三号”卫星中的物体不存在惯性
11.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突然启动 D.紧急刹车
12.某人乘坐列车时发现,车厢的双层玻璃窗内积水了,列车进站过程中,他发现水面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
A.
B.
C.
D.
13.最早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爱因斯坦 C.笛卡尔 D.伽利略
14.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是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伽利略的斜面实验程序如下:
(1)减小第二斜面的倾角,小球在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斜面;
(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开到释放时的高度;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为水平面,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接列,并指出它究竟属于可靠的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得到的推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数字表示上述程序号码)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
B.事实(2)→推论(1)→事实(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
D.事实(2)→事实(3)→推论(1)→推论(4)
二、填空题
15.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物体___发生变化的原因;该定律引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___.
16.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___或__________状态,直到__________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因此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如图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永远运动下去.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填写序号).
四、解答题
18.一辆公共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车上坐满了人,当一位站着的男生正掏钱买车票时,一不留神撞到了前面一位站着的女士身上,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当女士向男生抱怨时,车上的其他乘客都看着他,他应该如何为自己辩护才能脱离窘境?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惯性是物体本身的性质,只由质量来决定,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ABD错;C对;
故选C.
2.C
【解析】
以乙为参考系,甲是相对静止的,相当于并排坐在汽车里的两个人.甲要将球传给乙,只要沿3方向抛出就行了.以地面为参考系时,不但要考虑乙向前的速度v,还要考虑甲抛出球时,由于惯性,球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分量v,所以当甲向3方向抛出球时,正好可以到达乙的手中.
3.A
【解析】
【分析】
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重力与重力加速度有关。
【详解】
物体的惯性大小仅与物体的质量多少有关。因同一物体质量是恒量的,同一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在位置及运动状态和受力无关,所以这个飞行器从地球到月球,其惯性大小不变。而物体的重力随着重力加速度的变化是个变量,这个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上的重力为:G月=mg月=G地,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睛】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质量是惯性大小唯一的量度。
4.C
【详解】
ABC.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AB错误;C正确;
D.惯性的唯一量度是质量,力不会改变物体的惯性,故D错误。
故选C。
5.D
【详解】
试题分析:伽利略的斜面实验说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下照样可以运动,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选项D正确.选项C中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是由牛顿第二定律说明的,故选项C错误.
考点:物理学史.
6.C
【详解】
由于小球位于光滑的木块的上方,可知小球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当木块运动时,小球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所以小球将保持静止,在O点不动.故选C.
点睛:该题考查对惯性的理解,解答的关键是要明确小球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当木块运动时,小球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7.A
【详解】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故A错误,符合题意;
B.伽利略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总是改变物体的速度,即产生加速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伽利略根据理想实验推论出,如果没有摩擦,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一旦具有某一个速度,将保持这个速度继续运动下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放置在地上运动的圆物,用棒拨动,才能使它停下来.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A、B、C错误、D正确.
9.D
【详解】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瓦片的质量越大,惯性一定越大,与初速度、时间、飞行距离等因素无关,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C
【详解】
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与速度无关,与受力情况无关,故AB错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是质量,乒乓球可以快速抽杀,是因为质量小,惯性小,容易改变运动状态的缘故,故C正确;在“嫦娥三号”卫星中的物体也有质量,则也存在惯性,选项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牛顿第一定律,要明确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及受力情况无关,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11.D
【详解】
AB.车速太快或太慢,人相对于车处于静止状态,安全带对人没有作用,故AB错误。
C.当小汽车突然启动时,人由于座椅的作用而随车加速,安全带对人没有作用,故C错误。
D.当小汽车紧急刹车,人由于惯性,保持向前的速度,而由于安全带的作用,避免了向前撞击或摔出去的可能性,减轻了刹车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故D正确。
故选D。
12.C
【详解】
列车进站时刹车,速度减小,而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原来较大的速度,所以水向前涌,液面形状和选项C一致.
故选C。
13.D
【解析】
【详解】
最早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家是伽利略,故选D.
14.C
【详解】
根据实验事实(2):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滾上另一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释放时的高度,即推论(3),进一步假设若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即得出推论(1),继续减小角度,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匀速运动,即推论(4),故C正确,ABD错误.
15.运动状态 惯性
【解析】
【详解】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即一切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不受力时运动状态不变,所以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据此引出的概念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
16.静止 匀速直线运动 外力 惯性
【详解】
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
17.②④①③ 
【解析】
【详解】
斜面实验中,小球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可以让小球到达水平面上时保持相同的初速度;如果斜面光滑,则小球不受阻力作用,会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然后逐渐减小斜面B的倾角,发现小球仍然会达到原先释放时的高度;那么可以推断,若将斜面变为水平面,那么小球为了达到原先释放时的高度会一直运动下去,由此判断排序所以正确的顺序排列是.
【点睛】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①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的步骤;②科学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物理规律的能力;③伽利略理想实验是为了验证: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其他物体的作用,其运动会是匀速的,而且将永远运动下去。
18.(1)车突然变速,人脚因受摩擦下半身运动状态随之变化,但人的上半身因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倾倒.
(2)“我不是故意的,都是惯性惹的祸”
【分析】
由题意可知考查用惯性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分析可得.
【详解】
(1) 车突然变速,人脚因受摩擦下半身运动状态随之变化,但人的上半身受力较小,因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倾倒.
(2) 表示谦意,同时解释是由于惯性原因造成的. “我不是故意的,都是惯性惹的祸”等类似的话.
【点睛】
应用惯性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时,注意分析物体原来状态,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分析哪些物体(或同一物体的哪一部分)状态易改变,哪些物体(哪一部分)因惯性运动状态不易改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