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固体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4固体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2 09:39: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固体 精选练习5(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所有晶体都具有各向异性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2.将冰块放在烧杯中,冰块慢慢熔化成水,再逐渐蒸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几何形状不规则的冰块不是晶体
B.冰熔化成水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
C.在水的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势能增大
3.关于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晶体微观结构及其解释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晶体中沿不同的方向上微粒排列的情况不同,故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B.乙图为金刚石中碳原子形成的一种紧密结构,相互之间作用力很强,所以金刚石十分坚硬,可制造玻璃刀和钻头
C.丙图为食盐晶体的点阵结构,晶体的许多特性都与点阵结构有关
D.图丁为液晶分子的排列示意图,液晶分子的排列会因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而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液晶光学性质的改变
4.辨别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比较可靠的方法是( )
A.从外形来判断
B.从各向异性或各向同性来判断
C.从导电性能来判断
D.从是否具有确定的熔点来判断
5.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图对应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是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的示意图,认为油酸薄膜厚度等于油酸分子直径
B.乙图是研究布朗运动实验时,观察得到的花粉小颗粒的运动轨迹
C.丙图是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的实验,说明气体压强是由气体重力引起的
D.丁图是蜂蜡涂在单层云母片上融化实验,说明云母片的导热性能各向同性
6.下列固体中全是由晶体组成的是(  )
A.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雪花、铜
B.石英、玻璃、云母、铜
C.食盐、雪花、云母、硫酸铜、松香
D.云母、铜、橡胶、沥青
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晶体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点
B.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一定是非晶体
C.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一定是单晶体
D.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能相互转化的
8.下列固体中全是由晶体组成的是(  )
A.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雪花、铜
B.石英、玻璃、云母、铜
C.食盐、雪花、云母、硫酸铜、松香
D.云母、铜、橡胶、沥青
9.如图所示,是据实验绘成的温度时间图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是非晶体,其熔点为80
B.在16分钟时,物质处于凝固过程
C.在12分钟时,物质已完全是固态
D.物质只在8~18分钟时,向外放热
10.下面哪些现象能说明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
A.食盐粒透明,橡胶不透明
B.金刚石的密度大,松香的密度小
C.冰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松香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
D.石墨可导电,沥青不导电
11.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玻璃 B.橡胶 C.食盐 D.松香
12.下列固体中全是由晶体组成的是(  )
A.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雪花、铜
B.石英、玻璃、云母、铜
C.食盐、雪花、云母、硫酸铜、松香
D.云母、铜、橡胶、沥青
13.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的,而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排列是不规则的
B.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静止的,而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不停地运动着的
C.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
D.在物质内部的各个平面上,微粒数相等的是晶体,微粒数不等的是非晶体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热量,其分子平均动能可能减小
B.通常金属在各个方向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金属是非晶体
C.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越多,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D.气体的温度降低,可能有的气体分子的速率会增大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
B.晶体管、集成电路必须用单晶体制作
C.具有各项同性特征的材料一定属于非晶体
D.液晶在数字式电子表和计算机彩色显示器中有重要应用
二、解答题
16.某人为了检验一块薄片物质是否为晶体,做了一个实验。他以薄片的正中央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两个坐标轴上分别取两点和,使和到点的距离相等。在和上分别固定一个测温元件,再把一个针状热源放在点,发现点和点的温度在缓慢升高,但两点温度的高低没有差异。于是得出结论:这块薄片是非晶体。
请说明:以上结论科学吗?为什么?
17.查阅资料,了解“柔性电子材料”和其主要应用,以及国际上有哪些机构在研究该材料。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还是晶体,选项A错误;
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多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选项B错误;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例如石墨和金刚石,选项C正确;
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要增加,选项D错误。
故选C。
2.D
【详解】
A.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没有规则的天然外形,几何形状不规则的冰块具有确定的熔点,属于多晶体,故A错误;
B.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变化的标志,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B错误;
C.在水的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分子间距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分子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故C错误;
D.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距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A.图甲中晶体中沿不同的方向上微粒排列的情况不同,故晶体在不同的方向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乙为石墨的微观结构,B错误,符合题意;
C.晶体的许多特性都与点阵结构有关,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
A、单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多晶体和非晶体一样没有规则的外形,所以不能区分,故A错误.
B、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多晶体和非晶体具有各向同性,所以不能区分,故B错误.
C、单晶体中载流子遭受散射的几率小导电性好,多晶体、非晶体导电性都较差,所以不能区分,故C错误.
D、晶体不管是单晶体还是多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能区分,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常见的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单晶体和多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1)单晶体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2)晶体有固定的熔点;(3)单晶体有各向异性的特点.但是:多晶体既没有整齐规则的几何外形也没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所以区分时主要看有无固定的熔点来判断晶体与非晶体.
5.A
【详解】
A.在测量油膜分子的直径时,将油分子看成球形分子,并且把油膜看成单分子油膜,此时油酸薄膜厚度等于油酸分子直径,A正确;
B.乙图是每隔一段记录的花粉颗粒位置图,即每隔一段时间把观察到的花粉颗粒的位置记录下来,然后用直线把这些位置依次连接成折线,故每段时间内连线不是微粒的运动轨迹,B错误;
C.丙图模拟气体压强产生机理的实验,说明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频繁碰撞容器壁产生的,与重力无关,C错误;
D.图丁的形状,由于是椭圆,则说明云母晶体具有各向异性,D错误。
故选A。
6.A
【详解】
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雪花、铜都是晶体;玻璃、松香、沥青和橡胶都是非晶体;
故选A。
7.B
【详解】
A.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多晶体和非晶体都具有各向同性,一块均匀薄片,沿各个方向对它施加拉力,发现其强度一样,则此薄片可能是多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一个固体球,如果沿其各条直径方向的导电性不同,则该球一定是单晶体,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晶体和非晶体在适当的条件下是可能相互转化的,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融化后就成了非晶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A
【详解】
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雪花、铜都是晶体;玻璃、松香、沥青和橡胶都是非晶体;
故选A。
9.B
【详解】
A.根据图象中温度时间图象可以看出温度随时间的增加温度有降低的趋势,可得该物质为凝固过程,而图象中降低过程中有一段温度不变,可得该物质是晶体,故A错误;
B.在16分钟时,物质处于温度不变,故物质处于凝固过程,故B正确;
C.在12分钟时,物质处于凝固过程,此时物质状态为固态和液态共存,故C错误;
D.晶体在整个凝固过程中都向外放热,不只是在8-18分钟时向外放热,故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熔点。
故选C。
11.C
【详解】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是晶体有确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玻璃、橡胶、松香没有确定的熔点,是非晶体,食盐有确定的熔点,是晶体
故选C。
12.A
【详解】
石英、云母、明矾、食盐、雪花、铜都是晶体;玻璃、松香、沥青和橡胶都是非晶体;
故选A。
13.AC
【详解】
A.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是有规则地排列的,呈“空间点阵”结构排列,而非晶体内部物质微粒的排列是不规则的,故A正确;
B.晶体、非晶体内部的物质微粒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故B错误;
C.晶体和非晶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故C正确;
D.即使晶体各个平面上的微粒数也不一定相等,故D错误。
故选AC。
14.ACD
【详解】
A.当物体吸收热量,气体对外界做功大于吸收的热量,则物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则其分子平均动能会减小,A正确;
B.金属材料虽然显示各向同性,但并不意味着就是非晶体,可能是多晶体,B错误;
C.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越多,分子的密集程度越大,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气体的压强越大,C正确;
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但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并不是每个分子的速率都减小,这是统计规律。D正确。
故选ACD。
15.ABD
【详解】
A.单晶体内部的微粒按一定规则排列,使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故A正确;
B.晶体管、集成电路要求材料的内部分子排列必须是有序的,多晶体和非晶体内部分子排列没有次序,故只能用单晶体,故B正确;
C.单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多晶体是多个单晶体的结合体,在热传导中不具有各向异性;故C错误;
D.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液晶在数字式电子表和计算机彩色显示器中有重要应用,故D正确;
故选ABD。
16.不科学,见解析
【详解】
不科学。该物质薄片不一定是非晶体,也可能是多晶体。此外,两个特定方向上的同性,并不能说明各个方向都同性。
17.见解析
【详解】
“柔性电子材料”是将有机/无机材料电子器件制作在柔性/可延性基板上的新兴电子技术。相对于传统电子,柔性电子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满足设备的形变要求。但是相应的技术要求同样制约了柔性电子的发展。首先,柔性电子在不损坏本身电子性能的基础上的伸展性和弯曲性,对电路的制作材料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其次,柔性电子的制备条件以及组成电路的各种电子器件的性能相对于传统的电子器件来说仍然不足,也是其发展的一大难题。
主要应用:碳纳米管、氧化锌
在最近的10年间,在最近的10年间,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西北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都先后建立了柔性电子技术专门研究机构等国际著名大学都先后建立了柔性电子技术专门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