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液体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液体 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2 09:4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液体 精选练习5(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晶体和多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
B.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C.由于液体表面层分子间距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所以存在浸润现象
D.夏季天早时,给庄稼松土是为了破坏土壤中的毛细管,防止水分蒸发
2.下列关于固体与液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晶体都是各向异性
B.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C.液晶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晶体
3.肥皂水容易吹出泡泡是因为肥皂水单位长度上的表面张力较小,某同学将一个火柴棒的一端沾上一块肥皂,然后将其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火柴棒释放后将(  )
A.向右运动 B.向左运动 C.向下运动 D.向上运动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分子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B.重核的裂变是放能反应,说明生成物核子的平均质量小于反应物核子的平均质量
C.玻尔的原子模型能够解释所有原子光谱的规律
D.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作用力合力表现为斥力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越慢,人就感觉越潮湿
B.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即使伞面上有很多细小的孔,伞也能达到遮雨的效果
C.用热针尖接触涂有石蜡薄层的金属片背面,熔化的石蜡呈圆形,说明石蜡具有各向同性
D.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不被水浸润变为可以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
6.如图是水滴从空中落下在平静的水面后再弹起过程的一组镜头。观察图片,据此设想,在没有空气的地方,水滴自由下落时在竖直平面上投影的形状如(  )
A. B. C. D.
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无关
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面层内液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B.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
C.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但非晶体不可以转变为晶体
D.1g水中所含的水分子数约为个
9.以下关于热运动有关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分子力做负功
B.水银相对于铅是浸润的,在附着层内,水银分子之间的分子力体现为引力
C.忽略空气流动影响,空气中的做的是布朗运动
D.扩散现象既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也能在固体之间发生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物体缓慢举高,其机械能增加,内能增大
B.布朗运动是液体中悬浮微粒分子在运动
C.液晶就是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
D.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上,这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
11.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液面上方水蒸气处于饱和状态。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塞,上方水蒸气再次饱和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  )
A.液面上方水蒸气的饱和汽压不变
B.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不变
C.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
D.液面上方水蒸气的饱和汽压减小
12.关于下列实验及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晶光学性质与某些多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同性
B.气体失去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C.同一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小,沸点越高
D.由于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间距大于r0,从而形成表面张力
13.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煤油中的小粒灰尘的布朗运动,说明煤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处于完全失重的水滴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当空气相对湿度越小时,空气中水的实际压强越接近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人的体表水分蒸发越慢
D.在熔化的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
1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利用有无固定熔点来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
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说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分子动能增加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
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单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
E.单晶体和多晶体都表现为各向异性,非晶体则表现为各向同性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
B.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减小,分子势能也减小
C.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D.气体的体积是指该气体的分子所能达到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二、解答题
16.把一块玻璃分别浸入水和水银里再取出来,可观察到从水银中取出的玻璃上没有附着水银,从水中取出的玻璃上会沾上一层水.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现象呢?
17.在玻璃的蒸发皿中,较小的水银滴接近球形,较大的水银滴呈扁平形(图)。那么,在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会呈什么形状?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单晶体的某些物理性质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选项A错误;
B.在完全失重情况下,气体分子也在撞击容器壁,所以依然存在压强,选项B错误;
C.液体表层分子间距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时,液体表面有表面张力;而浸润现象是器壁分子对附着层分子作用力大于内层子分子对附着层分子力,导致附着层分子增多,分子间距小于r0而表现出斥力,选项C错误;
D.干旱的时候,土壤中存在毛细管,加速土壤水分蒸发;给土壤松土后破坏了毛细管,减弱了毛细现象,从而防止土壤内层的水分蒸发,选项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
A.只有单晶体才表现为各向异性,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A错误;
B.晶体有单晶体和多晶体,只有单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故B错误;
C.固体向液体转化的中间态液体具有和晶体相似的性质,这种液态晶体称为液晶,故C错误;
D.石墨和金刚石都是晶体,故D正确。
故选D。
3.B
【详解】
如图所示,在火柴棒的上下两侧,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使火柴棒受到的作用力相互平衡;右端的肥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导致火柴棒左端由于水的表面张力而受到的作用力大于右端,所以火柴棒将向左运动。
故选B。
4.B
【详解】
A.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故A错误;
B.放能反应核子的平均质量要减小,因为有质量亏损,故B正确;
C.玻尔的原子理论主要解释氢光谱规律,故C错误;
D.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是因为液体表面层分子间作用力合力表现为引力,故D错误。
故选B。
5.C
【详解】
A.空气相对湿度越大,人体水分越不容易蒸发,人们感觉越潮湿,故A正确。
B.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导致水不能透过,故B正确;
C.用热针尖接触金属表面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多晶体金属导热具有各向同性的表现,无法说明石蜡具有各向同性,故C错误;
D.脱脂棉脱脂的目的在于使它从不被水浸润变为可以被水浸润,以便吸取药液,故D正确。
本题选择说法错误的,故选C。
6.C
【详解】
水滴只在重力作用下,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水滴收缩为完美的球形。
故选C。
7.D
【详解】
A.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离有关,而分子间距离与体积有关,选项A错误;
B.只有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而多晶体和非晶体是各向同性的,选项B错误;
C.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每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都增大,选项C错误;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D正确。
故选D。
8.C
【详解】
A.液体与大气相接触,表面层里的分子比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的距离比液体内部大一些,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力,故A正确;
B.浸润与不浸润与两种接触物质的性质有关,水可以浸润玻璃,但是不能浸润石蜡,这个现象表明一种液体是否浸润某种固体与这两种物质的性质都有关系,故B正确;
C.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例如天然石英是晶体,熔融过的石英却是非晶体,把晶体硫加热熔化(温度超过300℃)再倒进冷水中,会变成柔软的非晶硫,再过一段时间又会转化为晶体硫,故C错误;
D.水的摩尔质量为,水分子的个数
故D正确。
故选C。
9.B
【详解】
A.冰融化为水的过程中,分子间的距离增大,分子力做负功,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银相对于铅是浸润的,在附着层内,水银分子之间的分子力体现为斥力,故B错误,故符合题意;
C.空气中的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运动时来自空气分子的各个方向的撞击不平衡所引起的,属于布朗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扩散现象既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也能在固体之间发生,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
A.物体缓慢举高,其机械能增加,但内能不变,故A正确;
B.布朗运动是液体中悬浮微粒的运动,不是悬浮微粒分子的运动,故B错误;
C.液晶不是指液体和晶体的混合物,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液晶像液体一样可以流动,又具有晶体各向异性的特性,故C错误;
D.把一枚针轻放在水面上,它会浮在水面,浮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一定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故D正确。
故选D。
11.A
【详解】
在一定的温度下,饱和气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活塞上提前,密闭容器中水面会有水分子飞出,水蒸气的质量增大,但其上方水蒸气与水又重新处于动态平衡,达到饱和状态,在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水蒸气密度不变,饱和汽压也保持不变,所以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2.D
【详解】
A.液晶光学性质与某些单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A错误;
B.气体失去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远大于r0,气体分子之间除了碰撞之外,没有作用力,不能使分子束缚在一起,并不是斥力的原因,故B错误;
C.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故C错误;
D.由于液体表面层内的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之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从而形成表面张力,故D正确。
故选D。
13.AB
【详解】
A.煤油中小粒灰尘的布朗运动是由于煤油分子做无规则运动时对小粒灰尘的撞击作用不平衡导致,故煤油中小粒灰尘的布朗运动,这说明煤油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B.处于完全失重的水滴呈球形,是液体表面层的分子距离较大,分子间为引力,即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故B正确;
C.当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的实际压强越接近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人的体表水分蒸发越慢,故C错误;
D.在熔化的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增大分子势能,但温度保持不变,则内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AB。
14.ACD
【详解】
A.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就是有无固定熔点,因此可以利用有无固定熔点来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故A正确;
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热,是分子势能增加,而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不变,故B错误;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故C正确;
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单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故D正确;
E.多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故E错误。
故选ACD。
15.CD
【详解】
A.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A错误;
B.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及相应分子力的变化,分子势能的变化如图所示
B错误;
C.小草上的露珠呈球形的主要原因是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正确;
D.气体的体积是指该气体的分子所能达到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所有分子体积之和,D正确。
故选CD。
16.见解析
【详解】
水银不浸润玻璃,而水浸润玻璃.
17.在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会呈球形。
【详解】
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重力的作用减弱,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会增强,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液体表面积减小,在相同的体积下,球的表面积最小,所以在处于失重状态的宇宙飞船中,一大滴水银会呈球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