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同步练习4(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同步练习4(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1-02 09:4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1功、热和内能的改变 精选练习4(解析版)
一、选择题
1.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00℃的水变为100℃的水蒸气的过程中内能增大
B.0℃的冰熔化为0℃的水的过程中内能不变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
3.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
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
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小,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
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直到两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
4.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5.下列关于内能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只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B.物体的内能只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C.物体的内能只能通过热传递的形式才能改变 D.物体的内能通过做功也能改变
6.下列四幅图的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
B.估测油酸分子直径d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
C.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
D.猛推活塞,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7.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B.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C.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气筒变热
D.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8.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
B.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C.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气筒变热
D.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9.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同物体,温度相等,内能也相等
B.要使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外界必须向气体传热
C.做功和热传递过程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但两种过程的本质不同
D.1g 0℃的水与1g 0℃的冰内能相等
10.关于物体的内能以及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其内能必定改变
B.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不一定改变;向物体传递热量,其内能也不一定改变
C.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必定改变,物体向外放出一定热量,其内能必定改变
D.若物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则物体的内能必定不改变
1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从室内冰箱里取一杯水去晒太阳,过一段时间水的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D.一块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内能减小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块熔化成铁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增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大,则物体中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大,物体的内能增大
C.A、B两物体接触时有热量从物体A传到物体B,这说明物体A的内能大于物体B的内能
D.A、B两物体的温度相同时,A、B两物体的内能可能不同,分子的平均速率也可能不同
13.下述各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属于做功方式的是(  )
A.冷物体接触热物体后变热
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C.电流通过电炉丝,电炉丝发热
D.物体在火炉旁被烤热
二、解答题
14.铅弹以速度v=200m/s 射入木块后停在木块中,木块没有移动.增加的内能的80%使铅弹的温度升高,铅弹温度升高多少?(C=1.3×102J/kg℃)
15.下列事件中,物体的内能怎样改变?(固体和液体的热膨胀很小,可不予考虑)
(1)壶里的水被加热而温度升高。
(2)一条烧红的铁棒逐渐冷却下来。
参考答案
1.C
【详解】
如图所示,在某一定时间时,甲的温度的变化量比乙的温度变化量大;利用热量的计算公式Q=cm△t分析,甲的比热容小;乙的比热容大,由于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故甲是煤油,乙是水;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A
【详解】
A.100℃的水变为100℃的水汽过程中,温度不变,所以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但分子势能增大,所以内能增大,故A正确。
B.0℃的冰融化成的0℃水的过程中,温度不变,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故B错误;
C.物体的内能由分子势能和分子动能共同决定,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加,但是分子势能可能减少,导致总体内能不一定增加,故C错误;
D.晶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内能增加,故D错误。
故选A。
3.D
【详解】
AB.物体的内能由温度、体积及物体的质量决定,不是只由温度决定,故A、B错误;
C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与物体的内能大小无关,所以完全有可能是内能大的物体内能继续增大,内能小的物体内能继续减小,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4.A
【详解】
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当气体体积变小时,则外界对气体做功,外界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A正确.
5.D
【解析】
【详解】
AB.物体的内能与温度和体积都有关,故AB错误;
CD.改变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
A.如图所示,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估测油酸分子直径d时,可把油酸分子简化为球形处理,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食盐晶体中的钠、氯离子按一定规律分布,具有空间上的周期性,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猛推活塞,密闭的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变大,外界对气体做正功,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C
【解析】
【详解】
ABD.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这三种方法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故ABD都不符合题意.
C.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气筒变热,是压缩气体通过对气体做功改变物体内能,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也就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8.C
【解析】
【详解】
ABD.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这三种方法都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过程,故ABD都不符合题意.
C.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气筒变热,是压缩气体通过对气体做功改变物体内能,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决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也就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9.C
【详解】
A.温度相等,只是说明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而不同的物体,分子数一般是不同的,因而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也就不会相同,所有分子的势能一般也不会相同,故由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决定的内能也就不会相同,选项A错误。
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的宏观标志是物体的温度升高。想要达到此目的,可以是由外界向气体传热,也可以是外界对物体做功,选项B错误。
C.做功过程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而热传递过程则是物体之间内能转移的过程,两者确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选项C正确。
D.1g 0℃的水与1g 0℃的冰,温度相同说明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是相等的,而且它们的分子数也相等,故它们的分子动能总和相等。但在冰熔化为水的过程中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这些能量将转化成分子势能。由此可知,1g 0℃的水所具有的分子总势能要大于1g 0℃的冰所具有的分子总势能。所以,1g 0℃的水所具有的内能要大于1g 0℃的冰所具有的内能,选项D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
A.一定质量的物体,其内能由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物体的温度改变时,其内能不一定改变,A错误;
BC.物体对外做功的同时如果从外界吸收热量或者同时有别的物体还对它做功,那么物体的内能就不一定改变;向物体传递热量的时候,如果物体同时放热或者有别的物体对它做功,那么物体的内能也不一定改变,C错误,B正确;
D.不发生热传递的话,也可以是对外界做功或者外界对物体做功,照样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D错误。
故选B。
11.ABC
【详解】
A.晒太阳使温度较低的水升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正确;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小,所以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
C.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所以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正确;
D.冰熔化成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故D错误。
故选ABC。
12.AD
【详解】
A.铁块熔化成铁水的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所以内能增大,故A正确;
B.机械运动速度增大与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无关,故B错误;
C.A、B两物体接触时有热量从物体A传到物体B,只能说明物体A的温度大于物体B的温度,不能说明物体A的内能大于物体B的内能,故C错误;
D.两物体的温度相同时,内能可能不同,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但由
可知,平均速率可能不同,故D正确。
故选AD。
13.BC
【详解】
A.冷物体接触热物体后变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A错误;
B.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锯条克服摩擦力做功, B正确;
C.电流做功,电炉丝发热,C正确;
D.物体在火炉旁被烤热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D错误。
故选BC。
14.铅弹温度升高了123℃
【详解】
由题意可知铅弹的动能完全转化为木块和铅弹的内能,可得:Ek=mv2=U,
又知增加的内能的80%使铅弹温度升高,可得:0.8U=Cm△t,
可得:
即铅弹温度升高了123℃.
15.(1)增加;(2)减小
【详解】
(1)增加。水被加热而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体积不变,分子势能不变,所以物体的内能增加。
(2)减小。烧红的铁棒逐渐冷却下来,温度降低,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体积不变,分子势能不变,所以物体的内能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