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光2021-2022学年沪教版(上海)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2)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平面镜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长6cm的铅笔平放在地面上且与平面镜垂直,笔尖离平面镜10cm,现铅笔以2cm/s的速度垂直平面镜向它匀速靠近。则( )
A.铅笔的像为虚像,且尖端朝右
B.笔尖的像移动速度大于笔尾的像移动速度
C.经过3s,笔尾的像与笔尾相距20cm
D.将M逆时针转动45°,铅笔的像竖直且尖端朝上
2.对于下列四个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图中烛焰通过小孔成的像,实际是烛焰的影子
B.b图中为观察到蚂蚁正立、放大的像,蚂蚁离透镜的距离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C.c图中用相机拍照时,物体只能放在相机镜头前二倍焦距之外
D.d图中人通过平面镜成像,人离平面镜越远,像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小
3.鞋店的水平地板上有一块靠墙的平面镜,该平面镜与地面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人在观察平面镜中的像时总保持竖直站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人远离平面镜像变小,面镜像变大
C.若镜子长度为身高的,当θ为 90°时,人在远离平面镜的过程中,一定能看到脚上的鞋在镜中的像
D.若镜子长度为身高的,改变θ的值,可能看得到脚上的鞋在镜中的像
4.下列关于声和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这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B.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结石,证明声波具有能量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
5.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实像 B.镜中视力表的像比视力表小
C.镜中视力表的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D.镜中视力表的像到该同学的距离5 m
6.2020年6月21日发生了21世纪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日环食,这样的日环食也被称为“金边日食”,下列与发生这种天文现象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水中望月 B.海市蜃楼 C.雨后彩虹 D.如影随形
7.通过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目镜是短焦距的凸透镜,物镜是长焦距的凸透镜)观察物体时,你注意过像的正倒吗?如果还没注意过,请你通过实际观察,然后做出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B.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C.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
D.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
8.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B.将左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时,入射角不能为0
D.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误差
9.关于凸面镜和凹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的后视镜是凹面镜
B.医生检查病人耳朵时佩戴的额镜是凸面镜
C.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光在凸面镜和凹面镜表面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B.人以1m/s的速度面镜时,像相对于人的移动速度为2m/s
C.像与物总是大小相等
D.当物体面镜时,像变大
11.下列模型能正确解释“从岸边看水中的鱼时,看到‘鱼’与实际位置”的是( )
A.B.C. D.
12.平静的池面上映出了空中飞翔的小鸟,小明说:“快来看,鸟和鱼在水中比赛呢!”他看到的“鸟”和“鱼”实际上是( )
A.“鸟”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的虚像
B.“鸟”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C.“鸟”和“鱼”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D.“鸟”和“鱼”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
13.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其中a、b是由S发出的两条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到S’的光线。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移动的情况是 ( )
A.远离透镜,沿平行主轴方向 B.靠近透镜,沿O与S'连线方向
C.远离透镜,沿F2与S'连线方向 D.靠近透镜,沿F1与S'连线方向
14.如图所示,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手机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影像传感器相当于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的二维码是光源
B.扫码时二维码要位于摄像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C.要使屏幕上二维码的像变小,只需将二维码远离凸透镜
D.影像传感器上成的是正立的实像
二、填空题
15.雨后夜晚,道路湿滑,月光照到地面上发生_______反射,月光照到水面上,发生_______反射(以上均选填“镜面”或“漫”)。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我们看到的________处是水面。
16.如图所示是人眼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人眼在由远到近的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又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但长期看近处的物体会形成近视。小芳在探究近视眼的缺陷时,把近视眼镜放在发光体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成像清晰,移去近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她应将光屏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又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了发光体清晰的像。
17.如图,扬州瘦西湖公园绿树成荫,湖面水平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看到“绿树”是因为树叶______(反射/吸收)绿光;“倒映着蓝天白云”是光的______(反射/折射)现象,成的是正立、_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______(实/虚)像。
18.某兴趣小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个小圆孔,将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塑料薄膜,制作成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如图所示,将其水平放置,在左侧固定一只与小孔等高的小灯泡,灯泡发光时,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灯丝_____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______(选填“实”或“虚”)像,其成像原理是______。若只将小圆孔改为三角形小孔,则像的形状为______(选填“圆形”、“三角形”或“灯丝形状”)。
19.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平面镜上,光的传播方向___________发生改变(选填“会”或“不会”),此时反射角为___________度。若此时镜面旋转15°,则入射角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反射角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始终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20.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现象.如图所示,渔夫在叉水中的鱼时,看到的是鱼的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看到的鱼比实际的鱼要______(选填“浅”或“深”),所以渔夫叉鱼应瞄准看到的鱼的______(选填“方向”、“上方”或“下方”)才能叉到鱼,若渔夫想要用手电筒将水中鱼照亮,他将用手电筒照向看到的鱼的______(选填“方向”、“上方”或“下方”)。
21.如图所示为水位测量仪的示意图,从A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方向不变的激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B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位置随水位变化而发生变化。
(1)A点与光屏在水中所成的像是______(虚/实)像;
(2)A点与水面相距3m,则A与它在水中的像A′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m;
(3)若光斑B向右移动了0.5m,说明水位______(上升/下降)。反射角比原来反射角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小华陪爷爷去湖里叉鱼,看到了河里游动的小鱼和自己的倒影,根据这个情景回答如下问题:(1)小华看到的“鱼”比实际位置______了(升高/降低),这是光的______现象造成的。若小华将电筒光对着看到的“鱼”射入,______(能/不能)照亮鱼。
23.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4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发现光点S'向右移动时,说明液面_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下降”或“不变”)了,此时入射角将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
24.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反射光线是OC,折射角等于38度,分界面的______侧是玻璃。(选填“上”、“下”、“左”或“右”)
25.如图所示,小汇手持的是一个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若已知该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则此时透镜离她左眼的距离______15厘米(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我们通过透镜看到小汇的“眼睛”其实是一个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若想观察到倒立的“眼睛”,应______物距。(选填“增大”或“减小”)
26.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此成像原理与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相似;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成像。
三、实验题
27.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再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完全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1)B蜡烛不点燃的原因是_______;
(2)实验时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_______;
(4)为了研究平面镜所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小明把蜡烛B拿走,将光屏放在蜡烛A的像所在的位置上,光屏上没有呈现蜡烛A的像,由此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像。
28.小伟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10cm。
(1)小伟在组装甲图中器材时,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屏的中心在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始终固定在光具座 50cm 刻度线处。当蜡烛距离凸透镜 15cm 时,移动光屏可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__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利用该成像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__________(“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
(3)接下来小伟将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烛焰清晰的像,他 应将光屏___________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4)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为了使像仍能成在光屏中央。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___________。
A.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一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下移动一些
C.将光屏向透镜靠近一些 D.以上方法都可以
29.如图1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如下: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在白纸上记下蜡烛A和蜡烛B的位置。移动点燃的蜡烛,多做几次实验。
(1)实验过程中蜡烛B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
(2)用透明玻璃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中若移开蜡烛B,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看不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选填“虚像”或“实像”)
(4)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5)如图2,玻璃板原来沿直线BC竖直放置,若实验中将玻璃板沿顺时针方向转过一定角度θ(θ<90°)后,蜡烛A成的像移动到点A1处,已知图中方格均为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则θ=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D
4.C
5.D
6.D
7.D
8.B
9.C
10.D
11.D
12.B
13.C
14.C
15.漫 镜面 暗
16.变小 靠近
17.反射 反射 等大 虚
18.倒立 实 光沿直线传播 灯丝形状
19.会 0 变大 变大 相等
20.反射 折射 虚像 浅 下方 方向
21.虚 6 下降 不变
22.升高 折射 能
23.下降 不变
24.下
25.凸 小于 虚 增大
26.放大 投影仪 不能
27.点燃后会使玻璃后面太亮,使像不清晰 不变 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虚
28.同一高度 放大 投影仪 靠近 A
29.不需要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虚像 避免实验结论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45°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