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83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13 人物描写一组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介绍作者。
3.认写生字、词语。
返 回
课文大意
《摔跤》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性格特点。
课文大意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通过对祥子的外貌的描写,刻画了一个身体结实、硬棒、与实际年龄不符的出色的人力车夫的形象。
课文大意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死时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安心闭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爱生命的守财奴形象。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徐光耀,生于1925年,河北雄县人。
文学成就:作品《昨夜西风凋碧树》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
主要作品:长篇小说《平原烈火》;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小兵张嘎》等。
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文学成就: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等。
作者简介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清代小说家,安徽全椒人。他出身于仕宦名门,小时候受到良好教育,对文学创作表现出特别的天赋。
文学成就:善诗赋,尤以小说著称。所作《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中的杰出作品。
会认字
小
gǎ
bàn
bān
wàn
嘎
子
揪
耳朵
扳
腕
手
zhù
铸
造
quán
颧
骨
住
bā
疤
痕
严监生
倒
绊
jiū
jiàn
zhí
kāi
侄
子
痰
吐
眼泪
揩
tán
揪耳朵
zhàng
biān
qī
náo
bān
wàn
tì
sāi
bā
jiàn
zhí
hóu
lóng
jiāo
侄
剃
腮
疤
监
搂
仗
跤
鞭
欺
挠
扳
腕
喉
咙
会写字
lǒu
我会识字
看图识字:手腕
脚腕
结构:
部首:
跤
书写指导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左低右高。左部第五笔在横中线下侧;“交”横从竖中线起笔,短撇穿过田字格中心,末笔点收笔横中线,捺舒展。
足
摔跤
书写指导
鞭
“广”首笔点在竖中线右侧,末两笔点、提分写在横中线上下;“巴”头部居横中线部位,“儿”的钩部超出上部。
左窄右宽。“革”瘦长,扇“口”顶部在横中线;“便”左窄右宽,第二笔竖在竖中线,撇尖与捺脚齐平。
疤
鞭炮
易读错
“铸、仗、侄”都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腮”是平舌音,不要读成翘舌音;
“扳”读bān,不读 bāi;
“颧”不要读成guàn。
易写错
“喉”的右部是“侯”,不要写成“候”;
“监”下部是“皿”,不要写成“血”;
“挠”右部上面不要多写一点。
多音字
监
jiàn
jiān
辨析:
表示“古代的官名或官府名”“姓”时,读jiàn,如,钦天监、国子监;表示“督察”“牢,狱”时,读jiān,如,监考、探监。
(监本 监生)
(监督 监护)
多音字
曾
céng
zēng
例句:
曾(zēng)祖父曾(céng)经参加过抗日战争,我们几个曾(zēng)孙、曾(zēng)孙女一有空就缠着他讲他过去的经历。
(不曾 曾经)
(曾孙 曾祖父)
词语听写
摔跤 欺负 脚腕子 侄子 喉咙
手疾眼快 挺脱 肢体 格局 威严
无疑 搂住 打仗 鞭子 阻挠
扳动 剃头 腮边 伤疤 国子监
近义词
威严—庄严 结实—强壮 吩咐—嘱咐
欺负—欺侮(欺压)
精神抖擞—精神焕发
手疾眼快—眼明手快
反义词
威严—和蔼
精神抖擞—萎靡不振
结实—单薄
手疾眼快—呆头呆脑
[小嘎子]那种活泼、可爱、淘气、调皮捣蛋,但又不让人厌恶的小男孩,北方话就叫“小嘎子”。
[手疾眼快]疾: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神采飞扬。
[破绽]衣物的裂口,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
[挺脱]强劲;结实。
[身量]人的身材;个子。
[格局]结构和格式。
理解词语
理解词语
[威严]有威力而又严肃的样子。
[监生]明清两代指在国子监读书或取得进国子监读书资格的人。也可以用捐纳的办法取得这种称号。
[诸亲六眷]泛指许多亲戚。究竟指哪些亲属说法不一,较早的一种说法是指父、母、兄、弟、妻、子。
[一声不倒一声]一声连着一声。
[登时]立刻。
返 回
第二阶:阅读理解
学习内容
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分别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返 回
摔跤
背景资料
关于《小兵张嘎》
回忆起《小兵张嘎》的创作,徐光耀感慨万千:“写文章,一口血喷在桌子上,也是死。决心既下,第一步是先找题材。给自己定个规矩:不管写啥,一定轻松愉快,能逗自己乐的,至少能使眼下的沉重暂时放松……于是我把平生所见所闻、所知所得的‘嘎人嘎事’,尽力搜寻,桌上放张纸,想起一点记一点,忆起一条记一条……我把单子从头细看,加以去粗取精、编排调整,一个嘎眉嘎眼的嘎子形象,便站在眼前了。”
课文解读
默读课文,思考:
1.小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是从课文中哪些语句看
出来的?找出相关语句。
选择摔跤方式时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
随便摔
聪明且富有心计
摔跤过程中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顽皮、机敏、富有心机、争强好胜
处于劣势时
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争强好胜
2.作者在塑造小嘎子这个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
些描写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这些方
法表达的效果。
读课文,找出描写小嘎子心理活动的词句读一读。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机灵、敏捷、富有心机
找出描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动作的词语,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嘎子:站、围、蹦、转、抓、挠、揪、
推、拉、拽、顶、扳
小胖墩儿:站、塌、合、鼓、转、抓、挠、
小胖墩儿:揪、别、推
摔跤好手
结构图示
动作
描写
突出
特点
摔跤
小嘎子
精神抖擞 蹦来蹦去 占上风
小胖墩儿
揪在一起 推拉拽顶 处下风
沉不住气 仰面朝天 失败
塌腰合裆 不露破绽 以静制动
一身牛劲儿 趁势一推 借力发力
顽皮机敏
富有心计
不愧为惯手
《摔跤》主要写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反映了小嘎子 、 、
和 的个性。
聪明
机敏
争强好胜
有心机
主题概括
他像一棵
挺脱的树
课文解读
认真读课文,思考:祥子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作者是如何塑造祥子这一人物形象的?
身材高大、结实健美、性格坚韧、吃苦耐劳、朝气蓬勃。
身材
衣着
体态
外貌
外
貌
刻
画
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
身 材
高大、健壮
作者是怎样具体刻画出祥子的健壮的?
铁扇面似的胸
直硬的背
肩,多么宽,多么威严
“出号”的大脚
结实健美,生命力旺盛
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
体 态
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
衣 着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外 貌
年轻、充满朝气、淳朴、健壮
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
比喻:挺拔而又健壮,坚韧而富有生机。
一棵树
头朝下倒立的祥子
结构图示
乐观自信
充满希望
年龄
个子很高很大
他像一棵
挺脱的树
身材
二十来岁
铁扇面似的胸
直硬的背
肩膀多么宽,多么威严
“出号”的大脚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
眉很短很粗,头上剃得发亮
腮上没有多余的肉
脖子几乎与头一边儿粗
脸上永远红扑扑的
外貌
结实、硬棒,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
模样一般,
精神可爱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描写了祥子的身材和外貌,将一个 、 的祥子展现在人们面前,也表现了他的朴实与生气勃勃。
健壮结实
相貌普通
主题概括
两茎灯草
边读边想,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死前因灯盏点了__________,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______,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
课文解读
两茎灯草
一茎
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课文解读
为的是并不重要的两茎灯草
笔法犀利,令人发笑,这样一个爱财胜过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跃然纸上。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真难受啊,真痛苦啊,可他在难受中总不得断气,在痛苦中挣扎着伸出两个指头,到底严监生有什么放心不下,有什么牵挂呢?
阅读课文,完成下列表格。
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把头摇了两三摇
着急
两笔银子不曾吩咐明白
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焦急、生气
两位舅爷不在跟前
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
气急
两茎灯草费油
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安心
奶妈
赵氏
二侄子
大侄子
人物
猜测内容
严监生的动作和神态
严监生当时的心理
两茎灯草
两个手指头
夸张式的描写,活生生地刻画出一个守财奴的形象。
临死前的严监生
守财奴
两个指头
两茎灯草
动作、神态描写,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对比阅读三个片段,说说在描写人物的方法上有哪些异同,分别描写了人物的什么特点。
相同点: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细节描写,刻画了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不同点:
《摔跤》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 《两茎灯草》
写作方法 动作描写(连续的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身材、穿着、相貌) 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典型事例
人物特点 小嘎子:顽皮、机敏 小胖墩儿:沉着、稳重 健壮结实、充满活力 爱财如命、吝啬
不同
题目
语文要素——描写人物的方法
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也可以抓住人物的外貌来体现,还可以借助典型事例来显现。
写法小结
结构图示
动作神态刻画细腻
爱财如命形象鲜明
两茎灯草
两个亲人不曾见面
大侄子
头摇了两三摇
两笔银子不曾吩咐
头狠狠摇了几摇
两位舅爷不在跟前
把眼闭着摇头
两茎灯草恐费了油
二侄子
奶妈
赵氏
不对
着急
绝望
对了
点一点头,登时没气
主题概括
《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死时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才安心闭眼的故事,刻画了一个爱财胜过爱生命的 形象。
守财奴
返 回
第三阶:方法学用
学习内容
1.选用典型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
2.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特点。
返 回
第三阶:方法学用
1.选用典型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
写人的文章离不开记事,因为人的特点总是在具体事情中表现出来的,我们要选择最能突出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来写,让人物特点在具体事例中显现出来。
第三阶:方法学用
怎样选用典型事例,具体地表现人物特点呢?
1.围绕人物特点选择典型事例。首先要明确表现人物的哪方面特点,然后回忆人物做过的事情,从中选择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例。如,写《我的小伙伴》,要表现小伙伴做事认真、心灵手巧的特点,可以选择小伙伴做手工制作、工艺品等典型事例,而帮助妈妈科理家务就不是典型事例。2.围绕文章主题选择典型事例。选择的典型事例必须能突出文章的主题。在《李时珍》一课,作者为了表现出“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优秀品质以及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精神”这个主题,在李时珍的众多事例中精选了他“立志学医”和“重新编写《本草纲目》”两个典型事例。3.描述典型事例注重细节描写。通过描写典型事例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心理活动等细节,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力求把人物描写得有血有肉,特点呼之欲出。
第三阶:方法学用
根据提示,请你选取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
爸爸是个马大哈,经常丢三落四。
一天早上,他匆匆忙忙吃完早饭,临出门发现手机不见了,找遍了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找不到,急得叫起来:“我的手机不见了,你们帮我找一找。”我拨通了爸爸的号码,“丁零零,丁零……冰箱里传来手机的铃声。原来他吃完早饭,把手机连同剩菜一起放到冰箱里了。
第三阶:方法学用
2.用多种方法表现人物特点。
写好人物,除了选用典型事例,还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等,运用多种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第三阶:方法学用
2.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呢?
1.外貌描写。通过对容貌、姿态、装束等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时,我们要注意仔细观察,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用准确的语言加以描述,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2.语言描写。通过对人物的独白、对话及其说话时的状态等的描写,以表现人物身份、思想、感情和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人物的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年龄、经历、身份、文化教养等特点,要能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及其特点。3.动作描写。通过人物富有特征性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等方面特点的描写,叫作动作描写。写好人物的动作,要注意选择好人物行动的特定场景,把人物放在特定的背景中进行刻画,往往能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同时抓住人物特有的动作进行仔细揣
第三阶:方法学用
2.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呢?
摩,用恰当的词语表现出来。这样,既能把动作描写得更生动形象,又能突出人物的特点。4.心理描写。通过剖析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5.神态描写。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可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对人物进行描写时,不妨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一种描写为主,同时把其他几种方法融进去,这样就能把人物写得富有形象感、生动感。
第三阶:方法学用
请你运用学到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写一个你身边的人,要表现出他(她)的特点。
我的妹妹调皮又可爱!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挂在一张瓜子脸上,好像水珠要滴落下来似的。她整天猴儿似的蹦来跳去,一点儿也不像个女孩儿。我总说她就像一只青蛙,她却不以为然,总会说:“会蹦会跳的又不只是青蛙,我倒觉得我像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唉,真拿她没办法。
返 回
第四阶:课后练习
学习内容
1.课后习题。
2.随堂检测。
(1)选出下列每组中加点字在词语中的读音与其他不相同的一项。
(2)看拼音,写词语。
(3)读句子,完成练习。
返 回
课后习题1
默读课文,说说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老师来指导
首先默读课文,边读边作批注,找出片段中描写人物动作和外貌的语句,细细品读,写出自己的感受,然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而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后习题1
默读课文,说说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答案供参考
小嘎子:从小嘎子选择“随便摔”可以看出他的机敏;从“猴儿似的蹦来蹦去”“下冷绊子也可以看出他很机敏;从“推拉拽顶”可以看出当处于劣势时,他会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可见他有智慧。
课后习题1
答案供参考
严监生:从“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一连串的动作、神态的刻画,可以感受到他吝嗇、爱财如命的性格特点。
默读课文,说说三个片段中的人物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体会到的。
课后习题2
老师来指导
首先对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分类,接着回忆此前学过的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尤其是描写神态、语言、心理的语句,对描写人物的方法进行补充。提炼方法之后,思考“节选的片段是在什么情况(或背景)下描写人物的动作和外貌的”,从而体会课文对小嘎子、严监生的动作和祥子的外貌进行描写的作用。
举例说说三个片段分别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
举例说说三个片段分别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供参考
《摔跤)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小嘎子“围着他猴几似的蹦来蹦去”,其意图是抓住小胖墩儿“傻大黑粗”"动转不灵”的弱点,伺机“下冷绊子”。细致的动作描写,很好地表现出小嘎子鬼机灵的特点。
课后习题2
答案供参考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来刻画人物。“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铁扇面似的胸”“直硬的背”“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等语句形象地写出了祥子身材高大、身体健壮的特点。
课后习题2
举例说说三个片段分别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
答案供参考
《两茎灯草》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选择严监生临死前始终伸着两个指头的典型事例,重点刻画严监生的动作:当他看到桌子上点着灯时,竟硬是“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直到最后把两茎灯草挑掉了一茎,他才“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把严监生极其吝嗇的特点刻画得入木三分。
课后习题2
举例说说三个片段分别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
随堂检测
1.A. 监生 B. 监视 C. 监考 D. 监狱( )
2.A. 曾经 B. 不曾 C. 曾祖 D. 曾几何时( )
一、选出下列每组中加点字在词语中的读音与其他不相同
的一项。
A
C
( )( )( )( )
( )( )( )( )
随堂检测
二、看拼音,写词语。
喉 咙
伤 疤
侄 子
手 腕
鞭 子
欺 负
剃 头
抓耳挠腮
biān zi qī fu tì tóu zhuā ěr náo sāi
hóu lóng shāng bā zhí zi shǒu wàn
群儿戏于()一儿()瓮.足(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没水中。
)皆(
)去,光
随堂检测
三、读句子,完成练习。
1.
这段话是对祥子的 描写,形象地写出了祥子脸上的“精神”。
外貌
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群儿戏于()一儿()瓮.足(
)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没水中。
)皆(
)去,光
随堂检测
三、读句子,完成练习。
2.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1)此时严监生的样子,可以用“ ”来形容。 (2)这句话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来
刻画人物。从中我能推测出严监生此时的心理:
。
(3)这句话生动地刻画出了严监生 的形象。
怒目圆睁
神态
动作
又气又急,着急两
爱财胜过爱生命
茎灯草还在燃着,生气侄子们不明白他的意思
第五阶:课外拓展
学习内容
1.“老舍”这一笔名的含义。
2.小说。
3.好书推荐。
返 回
课外拓展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这一笔名,是他在1926年发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时首次使用的。“舍予”含有“舍弃自我”,即“忘我”的意思。在“舍予”前面添“老”字,而后面去掉“予”字,便成了现今人们熟知的“老舍”。这个“老”并不表示年龄大,而是含有一贯、永远的意思,所以“老舍”就是一贯、永远“忘我”的意思。他用“老舍”这一笔名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以至不少人只知道“老舍”,而不知道舒庆春是谁。
老舍”这一笔名的含义。
课外拓展
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与诗歌、散文、戏剧并称为“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它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人物、情节、 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手段。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还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小说
好书推荐
课外拓展
书名 《骆驼祥子》 作者 老舍
内容简介 推荐理由 返 回
小说主要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期当地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了在黑暗统治下北平底层市民的生活。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整部小说语言生动,文笔刚劲有力,刻画出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现已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文坛有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