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7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18 文言文二则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2.认写字词、理解词语。
返 回
课文大意
《囊萤夜读》讲的是车胤儿时家境贫寒,没钱买灯油,就捉很多萤火虫,用白绢做的口袋装起来,照着书本来学习的故事。
《铁杵成针》讲的是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读书不顺,弃学途中偶遇一位老妇人用铁杵磨针,深受触动,于是发奋读书,最终学有大成的故事。
背景资料
车胤简介
车胤(约333~401),字武子,东晋大臣。他自幼聪颖好学,因家境贫寒,无油点灯,夏夜就捕捉萤火虫,用以照明,自此学识与日俱增,最终成了一个博学多才的人。车胤为人公正,不畏强权。
背景资料
象耳山位于四川省眉山市境内,由象鼻山、象耳山、檫耳岩等组成,松柏茂密,斑竹万竿 ,青翠欲滴。层岩峭壁,神工鬼斧,奇态万状。
象耳山
我会认
恭 勤不倦
gōng
qín
夜以继日焉
yān
易读错
“恭”是后鼻音;
“卒”是平舌音,不要读成zhú。
会写字
囊
萤
恭
勤
博
贫
焉
逢
卒
结构:
部首:
囊
书写指导
上中下结构
书写时要先考虑好横画的长短和留白距离,秃宝盖要写得宽一些,各部件要写得紧凑,还要注意笔画的穿插避让。
一
胶囊
结构:
部首:
萤
书写指导
上下结构
草字头略窄,秃宝盖宜宽;
“虫”的“口”扁些。
艹
萤火虫
书写指导
勤
左窄右宽。左部“十”横画宜短。位置靠上,竖宜长;右部“甫”窄“寸”宽,“寸”长横左右宽于上部。
左部笔画多,书写时左部略高,右部笔画少,略低。左部的最后一笔提与右部的撇要穿插避让。
博
易写错
焉
恭
“ 恭”的下部不要写成“小”。
下部是四个点,要写匀称,不要写成“与”。
词语听写
毛囊 萤火虫 恭敬 勤劳 博学 贫困 心不在焉 相逢 小卒
返 回
学习内容
第二阶:阅读理解
返 回
1.体会车胤刻苦学习的精神。
2.理解李太白对待学业态度的前后变化。
整体感知
用口袋装。
囊 萤 夜读
萤火虫。
解题:(车胤)把萤火虫装在袋子里(照明),在夜里读书。
夜晚读书。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车胤
肃敬勤勉
通晓,明白。
译文:晋朝人车胤肃敬勤勉,学习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渊博。
从总体上介绍车胤的勤奋学习,博学多才。
疲倦
恭勤
胤
倦
通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文:(车胤)曾经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通过具体的事例——囊萤夜读,讲车胤是怎样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的。
贫穷
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指日夜不停地读书
练囊
贫
以夜继日
从对车胤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他的什么品质?
珍惜时间、喜欢读书、勤奋刻苦。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铁杵成针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
铁杵 成 针
磨成,做成。
解题: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缝衣针。
内容全解
整体感知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译文: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溪水的名字
地点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译文:世间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 (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世世代代相传
没有完成好学业
放弃学习离开
未成
世传
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译文:(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婆婆正在磨铁棒。
路过
这
老妇人
遇到
是
过
逢
老媪
方
正在
问之,曰:“欲作针。”
译文:(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老妇人
说
想把它做成针
曰
之
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了,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被她的意志感动。
回去完成了学业。
还卒业
感其意
从对人物的描写中,你感受到了李白的什么品质?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有恒心、有毅力,刻苦学习的品质。
结构图示
勤奋苦读
自强不息
囊萤夜读
恭勤不倦 博学多通
夏月囊萤 以夜继日
结构图示
囊萤读
持之以恒
终有大成
磨杵成针
起因
结果
经过
读书未成,弃去
逢老媪磨铁杵
感其意,还卒业
学习内容
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第三阶:方法学用
返 回
不理解的地方看注释。
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给一些字组成词语来理解。
利用已知和生活经验来理解。
方法
示例
“恭勤、通、练囊”看注释理解 。
贫,可以组词“贫穷”来理解。
萤火。
返 回
学习内容
1.课后习题。
2.随堂检测。
(1)字词检测。
(2)课文内容检测。
第四阶:课后练习
返 回
课后习题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囊萤夜读》。
先练习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练习断句,有标点符号的地方要读出停顿,句子较长而中间没有标点符号的,要能根据意思读出停顿;最后根据对课文的理解,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课后习题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囊萤夜读》。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答案供参考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逄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课后习题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囊萤夜读》。
背诵《囊萤夜读》
先熟读课文,然后根据课文意思,抓住每句的关键词语,进行背诵。如,第一句可以抓住关键词“恭勤不倦、博学多通”来背诵,第二句可以根据因果关系来背诵,因为“家贫不常得油”所以“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课后习题2
这两篇课文都是文言文,语言简洁,有时一个简单的字代表复杂的意思。多读几遍,借助注释就可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课后习题3
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胤恭勤不倦。( )
家贫不常得油。( )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
贫穷
放弃
疲倦
随堂检测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囊(náng xiāng) 萤(yíng yīng)夜读
恭(gōng gòng) 勤(qín qíng)不倦
随堂检测
二、辨字组词。
囊( ) 萤( ) 恭( ) 贫( )
襄( ) 荧( ) 泰( ) 贪( )
博( ) 卒( )
搏( ) 翠( )
囊括
襄阳
萤火
荧光
恭敬
泰山
贫苦
贪心
博学
搏斗
兵卒
翠绿
()
随堂检测
三、查字典填空。
如果不认识“卒”字,可以用 查字法,“卒”是
结构,先查 部,再查 画。“卒”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古时指兵。②旧称差役。③完毕,终了。④死亡。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中的“卒”应选择第( )种解释。
部首
上中下
亠
6
③
随堂检测
四、文中能够直接概括车胤的精神品格的句子是______
A.以夜继日 B.博学多通 C.恭勤不倦
C
随堂检测
1.《囊萤夜读》选自《 》,主要讲的是 代 的小时候用 代替
坚持勤学苦读的故事,表现了他 、
的品质。
五、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晋书·车胤传
晋
车胤
萤火虫的荧光
油灯
勤奋学习
自强不息
随堂检测
2.《铁杵成针》讲的是 小时候打算放弃学业,后来他在溪边看到一位老妇人正在 ,深受启发,从而刻苦读书的故事。“还卒业”中,“还”的读音是 ,意思是 。由这个故事活用出成语 ,后来人们经常用 这句话来告诫后人,做事只要
,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李白
用铁杵磨针
返回
铁杵磨成针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有恒心
huán
返 回
学习内容
古人勤奋学习的典故
第五阶:课外拓展
返 回
映雪读书
孙康由于家境贫寒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
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
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
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
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消,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
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于是,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孜孜不倦地读书。正是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课外拓展
返 回
课外拓展
凿壁偷光
匡衡年轻时十分好学。但他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匡衡晚上想读书的时候,常因没有亮光而发愁。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隔壁人家的烛光透过来。就这样,他经常学到深夜,后来成了西汉著名的学者,曾做过汉元帝的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