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25 挑山工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2.认写字词、理解词语。
返 回
课文大意
“我”在登泰山时碰到一位挑山工,发现他虽然身挑重物,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并不慢,总是不声不响地从“我们”身边走过,悄悄地走到前头去。经过交谈,“我”得知他们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专心登山,脚步踏实。挑山工朴素的话语解开了“我”心中的谜团。
作者名片
个人简历:冯骥才,原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
文学成就: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和民间艺术家,作品曾多次获得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散文(集)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青年读物奖、瑞士蓝眼镜蛇奖等。短篇小说《雕花烟斗》、中篇小说《啊!》《神鞭》分别
获得全国优秀短篇、优秀中篇小说奖。
主要作品:《雕花烟斗》《啊!》《神鞭》《铺花的歧路》等。
人生格言:向人类极限挑战的精神比得到金牌意义更大。
“挑山”不是“挑起山”,而是“在山上挑”。“挑山工”,本文指往山上或山下为别人挑货物、行李的人。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大约多走一倍的路程,却比游人先到达山顶。
我会认
泰
杖
敞
拘
蕴
葵
木
丈
杖
拐杖
zhàng
我会认
易读错
“杖、敞”是翘舌音;
“蕴”读yùn,不要读成wēn。
喧闹—喧嚣 平衡—均衡 大约—大概 随便—放任 轻快—轻盈 惊异—惊奇
包蕴—包含
大吃一惊—大惊失色
腾云驾雾—风驰电掣
心悦诚服—心服口服
近义词
反义词
大约—准确 得意—失意 尽头—起点 健美—难看
朴素—华丽 平衡—失调
拘束—自然(放纵)
大吃一惊—泰然自若
腾云驾雾—慢条斯理
意味深长—兴趣盎然
词语解释
腾云驾雾
[饱览]充分地看;尽情地观赏。
[腾云驾雾]升上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行走。也形容行走速度极快或晕头转向。
[不解之谜]还没弄明白或无法理解的事物。
[意味深长]意味:意义和趣味。含意深远,耐人寻味。
学习内容
第二阶:阅读理解
返 回
1.默读课文,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2.理解挑山工朴素的话里蕴含的哲理。
挑山工的登山路线是什么样的,请你把下面挑山工的路线画出来。
折尺形的
登山的时候,他们一条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条胳膊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使身体保持平衡(héng)。他们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
挑山工的登山特点
这样走的原因是:
①避免扁担前头的东西碰到台阶;
②省些力气;
③防止膝盖受伤。
缺点:登山的路程加长,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挑山工为什么要这样走,这样走有什么缺点?
“我”和挑山工在登山过程中有几次相遇?分别都在什么地方。
三次相遇。
有一次,我同几个画友去泰山写生,就遇到过这种情况。我们在山下买登山用的青竹杖(zhàng),遇到一个挑山工,矮(ǎi)个子,脸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四十来岁,敞(chǎng)开的白土布褂(guà)子中间露出鲜红的背心。
第一次相遇
我们很快就超过了他。到了回马岭那条陡直的山道前,我们累了,舒展身子躺在一块被山风吹得干干净净的大石头上歇(xiē)歇脚。我们发现那个挑山工就坐在对面的草地上抽烟。
第二次相遇
等到爬上半山的五松亭,我们看见有个人在那株姿态奇特的古松下整理挑子,那正是他。
第三次相遇
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等你发现,你会大吃一惊,以为他们像仙人那样,是腾云驾雾赶上来的。
联想
这样写表现出了挑山工登山速度之快,突出了“我”惊讶、不理解的心情,从而引出下文:为什么会这样?
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
“我”提出了怎样的疑问?
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他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你们肩膀上没有挑子,是走得快,可是一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得停下来嘛!我们跟你们不一样,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实不行,更不能耽(dān)误工夫。我们得一个劲往前走。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挑山工解释了总跑到“我们”前边的原因。
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yùn)着意味深长的哲理。没等我细细体味,他担起挑子又起程了。
指的是什么?
看准目标,坚持不懈,就能达到目的;放松要求,做做停停,任何事情都做不好。
挑山工和游人登山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挑山工
游人
不
同
点
登山的目的
送货
游玩
登山的负担
挑重物
轻装
行走的方式
折尺型、步步踏实、一个劲儿地走
直走、随便、走走停停
相同点
登山路线相同
结构图示
挑山工的精神
山下—挑担
挑山工走的路程远,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挑山工
提出疑问
解决疑问
受到启发
回马岭—休息
五松亭—理挑
一个劲往前走
脚踏实地
勇往直前
学习内容
通过外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格
第三阶:方法学用
返 回
示例
通过外貌、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品格
“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体现了未然山工坚持不懈的攀登精神。
“矮个子,脸黑生生的,眉毛很浓,四十来岁,敞开的白土布褂子中间露出鲜红的心”“他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刻画出挑山工健壮、纯朴的形象 。
通过描写外貌,刻画人物形象。
通过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精神。
方法
学习内容
随堂检测。
1.字词检测。
2.课文内容检测。
第四阶:课后练习
返 回
随堂检测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
√
√
√
随堂检测
二、照样子,填空。
例:光(溜溜)沉(甸 甸)
黑( ) 喜( ) 静( ) 热( ) 亮( )
红( ) 白( ) 绿( ) 黄( )
黝黝
滋滋
悄悄
腾腾
晶晶
艳艳
茫茫
油油
澄澄
随堂检测
三、按要求写句子。
1.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
(改为陈述句)
2.妈妈告诉我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改为引述句)
我们没有近道,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
妈妈对我说“你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
返 回
学习内容
国学积累
五岳之首——泰山
第五阶:课外拓展
返 回
课外拓展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国学积累
赏
析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走个不停。这句话用“骐骥”和“驽马”对比,告诉人们学习或做事只有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课外拓展
五岳之首——泰山
泰山是“五岳之首”,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高耸的山势,厚重的形体,既有苍松巨石的烘托,又有云烟出岫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