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宝葫芦的秘密 课件(5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6宝葫芦的秘密 课件(5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1-02 19:36: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8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四年级下册
26 宝葫芦的秘密
第一阶:课前预习
学习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作者简介。
3.认写生字、词语。
课文大意
本文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大家介绍了主人公和宝葫芦之间的故事。主人公王葆是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长大的,宝葫芦神通广大,要什么就有什么,所以他特别想得到一个宝葫芦,能够轻松地得到一一切,好让自己从此过上“省心”的日子。
作者名片
生平简介:张天翼(1906—1985),中国作家。原名元定,
号一之,祖籍湖南湘乡。1922年开始发表短篇小说。历
任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等职。
主要成就:《罗文应的故事》于1954年获得全国儿童文艺
作品一等奖,《秃秃大王》和《大林和小林》被誉为继叶
圣陶《稻草人》之后中国童话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主要作品:童话《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小说《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
妖怪 规矩 乖巧 撵上
脚丫 拽住 冲着 瘦长
会认字
yāo

guāi
niǎn

zhuài
chòng
shòu
易读错
“矩”单字读三声,在词语“规矩”中读轻声;
“拽、冲、瘦”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冲”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chōng。
会写字






jiè
shào
yāo

guāi
niǎn
tàng


tiǎn
kuí
shòu








bàng


zhuài
书写指导
左右等宽。“矢”首笔撇短,捺变点;
“巨”上横不宜长。

左窄右宽。“辇”的左“夫”在竖中线部位,右“夫”较大,“车”的首笔横从竖中线左侧起笔,在横中线。

书写指导
左窄右宽。“曳”,“日”框上宽下窄,斜钩从竖中线上端右侧起笔至右下格钩出,撇的搬尖伸向“才"下侧。

病字头撇画向左下伸,两点宜紧。中部字框略收,横画相对,“又”字横撇紧,捺画向右下伸。

结构:
部首:

书写指导
上下结构
草字头扁平,中部撇、捺舒展,下部穿插,横画略紧,撇、点稍开。

葵花
易写错


“乖”下面不要多写撇、捺。
“舔”右半部分第一笔是横,最后两点要并排。
识字游戏
介绍
瘦小
舔食
罢休
规矩
撵走
溜走
多音字
辨析:表示“用开水等浇,水流撞击”“向上钻”“通行的大道”“快速向前闯”“互相抵消”时,读chōng,如,冲茶、冲天、冲锋;表示“对着,向”“猛烈”“凭,根据”时,读chòng,如,冲南、气味冲 。

(冲北 冲劲儿)
chōng
chòng
(冲动 冲锋)
冲锋
词语听写
介绍 妖怪 规矩 幸福 声明 劈面 乖巧 撵上 烫发 溜号 脚丫 拽住 舔食 瘦小 罢休 向日葵
近义词
规矩—规定 条件—要求
立刻—马上 普通—平凡
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可怜巴巴—可怜兮兮
反义词
幻想—现实 幸福—痛苦
普通—特别 省心—操心
平平常常—超乎寻常  可怜巴巴—趾高气扬
词语解释
[介绍]使双方相识或发生联系。
[声明]公开表示态度或说明真相。
[规矩]画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借指
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
[联系]彼此接上关系。
[省心]少操心。
[可怜巴巴]状态词。形容可怜的样子。
可怜巴巴
第二阶:阅读理解
学习内容
1.弄清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2.了解奶奶讲的故事,体会宝葫芦的奇妙和王葆的童真形象。
课文的主要人物是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王葆
奶奶
主要人物
王葆幻想自己能有一个宝葫芦
事件
王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你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说。
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一个少先队员
很爱听故事
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1.奶奶讲的传说故事中的宝葫芦特别神奇,“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
2.王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些烦恼,渴望得到宝葫芦来解决问题。
读课文15~17自然段,说说奶奶讲了哪几个宝葫芦的故事。
  奶奶讲了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等人
物神奇地得到宝葫芦的故事,他们的生活也
因此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故事充满了幻想,
让人感到特别神奇。

  在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中,主人公分别是怎样得到宝葫芦的?
人物 怎样得到宝葫芦
张三 神仙相赠
李四 从龙宫得来
王五 听奶奶的话得来
赵六 掘地掘出来的

在这几个故事中,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故事进行想象:
  主人公是谁?在什么地方得到宝葫芦?怎样得到的宝葫芦?宝葫芦是从哪里来的?宝葫芦给他带来怎样的变化?

  读了课文,你觉得王葆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可是我先得介绍介绍我自己:我姓王,叫王葆。我要讲的,正是我自己的一件事情,是我和宝葫芦的故事。
语言描写
俏皮的语言,可见王葆的顽皮。

你们也许要问:“什么?宝葫芦?就是传说故事里的那种宝葫芦么?”
不错,正是那种宝葫芦。
自问自答,活泼淘气。

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你们瞧,我是一个少先队员,我也和你们一样,很爱听故事。
看似严肃,实则淘气、可爱。
强调自己的普通、平凡,说明自己讲的故事是真实的。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和奶奶立“规矩”,着实淘气。

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这是我们的规矩。
和奶奶立“规矩”,着实淘气。
奶奶撵上了我,说洗脚水刚好不烫也不冷,非洗不可。
我只好让步。不过我有一个条件:“你爱洗就让你洗。你可得讲个故事。”就这么着,奶奶讲了个宝葫芦的故事。
王葆和奶奶立下的规矩。
语言描写
淘气
“好小葆,别动!”奶奶刚给我洗了脚,忽然又提出一个新的要求来。“让我给你剪一剪……”
什么!剪脚趾甲呀?那不行!我光着脚丫,一下地就跑。可是胳膊给奶奶拽住了。没有办法。
语言描写
淘气
不过我得提出我的条件:“那,非得讲故事。”于是奶奶又讲了一个——又是宝葫芦的故事。
每次奶奶都讲宝葫芦的故事。
语言描写
机灵
一直到我长大了,有时候还想起它来。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楞……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充满想象力
  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我就又想到了那个宝贝:“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那一天我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我又想到了它。“要是我有那么一个葫芦,那……”
  从王葆遇到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总希望得到宝葫芦帮着他解决问题的情节可以看出王葆天真、可爱、爱幻想。
不会列算式
向日葵比不过同学
和同学闹翻
淘气、机灵、充满想象力。
体会课文中王葆的形象。
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童话的奇妙。
王葆本来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队员,却与宝葫芦发生了故事,显得很奇妙。
奶奶讲的故事很奇妙,在得到宝葫芦后,人的生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想要什么就有什么,心想事成。如:张三想吃水蜜桃,立刻就有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狗,马上就冒出了一条狗……
王葆的想象很奇妙,课文后面多次写到他对宝葫芦的渴望,做算术题发愣时想到宝葫芦,比赛种向日葵输给同学时想到宝葫芦,和科学小组的同学闹翻了想到宝葫芦。
结构图示
宝葫芦的秘
密(节选)
介绍自己
奶奶讲故事
想要宝葫芦
普通小学生
无所不能
要什么有什么
期待美梦成真
宝葫芦真神奇
第三阶:方法学用
学习内容
第一人称叙述法。
第一人称叙述法 方法 作用
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由于叙述人是当事人,所以叙述的人与事,只能是“我”活动范围内的人物和事件,活动范围以外的人物和事情就不能写进去。 由于文章的内容是通过“我”传达给读者,表示文章中所写的都是叙述人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或者就是叙述者本人的亲身经历,所以,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会给读者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
第四阶:课后练习
学习内容
1.课后习题。
2.随堂检测。
(1)字词检测。
(2)课文内容检测。
课后习题1
先默读课文,思考: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关于宝葫芦的故事?故事中的宝葫芦给主人公带来了什么好处?王葆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了哪些烦恼?他想用宝葫芦做什么?然后再结合这些问题的答案,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课后习题1
一是奶奶讲的故事中的宝葫芦特别神奇,一得到了这个宝葫芦,可就幸福极了,要什么有什么”;二是王葆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些烦恼,渴望得到宝葫芦来解决这些问题。
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得到一个宝葫芦。
课后习题2
奶奶给王葆讲了很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其中有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赵六掘地掘出来一个宝葫芦。从中选取一个自已感兴趣的故事来创编。创编时要根据已有的内容展开丰富而合理的想象,按照“谁,在什么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得到了宝葫芦,得到宝葫芦遇到哪些困难,宝葫芦给他带来什么”的顺序进行讲述,要充分体现出宝葫芦的神通广大,无所不能。
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后习题2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名叫张三的孩子。他勤劳善良,经常帮助乡亲做事,大家都很喜欢他。
有一天,张三赶着一群羊来到一片山坡上。羊群悠闲地吃草,张三闭目养神。“哎哟,哎哟!”忽然,从不远处传来一阵呻吟声。张三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个头发胡须都雪白的老爷爷摔了一跤,正痛苦地捂着自己的脚直喊。张三连忙跑过去。关切地询问:“老爷爷,您怎么了?”老爷爷呻吟着,没有回答。看老爷爷痛苦的样子,张三说:“老爷爷,您别急,
奶奶给王葆讲了哪些故事?选一个,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讲给同学听。
课后习题2
我来背您下山吧。”说着,就背起了老爷爷,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走下山。到了山下,张三顾不得擦去脸上的汗水,又问老爷爷:“老爷爷,还疼得厉害吗?要不要背你到大夫那儿看看?”老人家笑着说:“好孩子,不用啦,我现在好多了。”他下地稳稳地走了几步。张三一看,放心多了,就和老爷爷道别。
这时,老爷爷从怀里拿出一根鞭子,笑着说:“你真是个乐于助人的孩子,这根鞭子就送给你,这是一根神奇的鞭子,它会帮助你放羊的。”张三抬起头刚想感谢老爷爷,只见面前的老爷爷脚底腾起一朵云,他驾着云就向山上飞去。远处传来老爷爷的声音:“好孩子,希望你保持善良,用它帮助更多的人。”
课后习题2
原来,老爷爷是一位神仙!张三再一低头,发现手里的鞭子闪闪发光,接着就变成了一个金光闪闪的宝葫芦。
这个宝葫芦真神奇,张三想让它成为皮鞭,它就是一根听话的皮鞭;张三想让它变出帮助人治病的草药,它就能救助山里的病人……真是要什么有什么。不过,张三一直记得老爷爷的话:“用它帮助更多的人!”
随堂检测
B
一、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妖怪(yāo)规矩(jù) B. 乖巧(chéng)撵走(niǎn)
C. 冲着(chòng)脚丫(yā) D. 拽住(zuài)瘦小(shòu)
C
随堂检测
B
二、看拼音,写词语。
jiè shào tàng fà kuí huā
( ) ( ) ( )
bà gōng xìng fú
( ) ( )
介 绍
烫 发
葵 花
罢 工
幸 福
随堂检测
B
三、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可那只不过是幻想罢了。(   )
2.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列式子。(   )
3.可是我要声明,我并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
4.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
空想
发呆
证明
倘若
随堂检测
B
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1.这段对话,写出奶奶对“我”的(A. 宠爱 B. 溺爱),也反映出“我”的(A. 调皮、可爱 B. 胆小、害羞),说明这样的情景(A. 经常 B. 偶尔)出现。



随堂检测
B
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乖小葆,来,奶奶给你洗个脚。”奶奶总是一面撵我,一面招手。
“我不干,我怕烫。”我总是一面溜开,一面摆手。
2.仿写句子,用上加点的词语。
“宝贝,快起床,快起床!”妈妈总是一面做早餐,一面叫我起床。“好啦,好啦!马上就来。”我总是一面答应着,一面赖床。
第五阶:课外拓展
学习内容
1.好书推荐:《宝葫芦的秘密》。
2.关于童话的名言。
课外拓展
内容简介:王葆幻想得到一个宝葫芦,可以不费力气得到一切。一天,他的愿望实现了,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和同学下棋想吃掉对方棋子,棋子马上就飞到他嘴里……他的宝贝不但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带来痛苦,他毅然把这个宝贝抛弃了,“轰” 的一声后,他发现原来这是自己做的梦,他从此改正了缺点,认真学习,成为一个好学生。
推荐理由:这部长篇童话是张天翼的代表作,也是深深影响了数代中国孩子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被誉为20世纪中国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国人的幽默和智慧。故事告诉我们:不劳而获只能带来烦恼和痛苦,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幸福的果实。
好书推荐:《宝葫芦的秘密》
课外拓展
人生就是一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著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
——安徒生
关于童话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