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
建设的探索
第6课 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目
录
CONTENTS
1 学习目标 2 新课导入
3 新课讲解 4 课堂小结
5 当堂小练 6 布置作业
学习目标
1.掌握中共八大的背景、召开时间、内容和意义。
2.了解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和局限性。
3.知道探索时期的重大失误,了解“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的发动原因、表现、影响及历史教训。
4.知道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成就,了解这一时期以王进喜、焦裕禄等为代表的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精神。
5.通过对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和严重失误的学习,总结历史教训,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新课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明确1956年完成的三大改造,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课讲解
一、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1.良好开端——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背景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
召开时间、地点 1956年、北京
内容 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
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意义 中共八大以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新课讲解
2.探索失误——“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2.国民经济的调整
总路线 社会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失误 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评价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但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后果 加上当时自然灾害严重等因素,1959年至1961年,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
目的 克服困难局面
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实施 从1961年初开始实施,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
意义 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呈现出物价稳定、市场繁荣的新面貌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失误的原因
微 拓 展
(1)党和人民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估计不足。
(2)全党缺乏领导大规模经济建设的经验;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广大人民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愿望非常迫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非常高涨。
(4)“左”的错误思想的影响。
中共八大成为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主要是因为它( )
A.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B.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C.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
例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 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此后,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因此,中共八大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端。故选择B项。
新课讲解
二、“文化大革命”
1.发生原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此,他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2.开始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起来。
3.全面内乱
(1)指挥部:陈伯达、江青、康生、张春桥等人组成的中央文革小组,成为“文化大革命”的实际指挥部。他们趁机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2)表现: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
和揪斗,民主与法制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新课讲解
4.最大冤案
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 遭受了
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
5.斗争与挽救
(1)斗争:老一辈革命家对江青等人的倒行逆施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但遭到了压制和打击。
(2)挽救: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周恩来和许多干部坚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尽量减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损失。
新课讲解
6.结束——粉碎反革命集团
(1)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6.结束——粉碎反革命集团
(2)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背景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在林彪周围形成了一个反革命集团,阴谋策动反革命政变,夺取最高权力
粉碎 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阴谋。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慌忙外逃,在蒙古人民共和国温都尔汗机毁人亡,这就是“九一三事件”。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
背景 (1)“文化大革命”中,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等人逐渐勾结起来,进行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毛泽东多次批评他们,说他们是“四人帮”
(2)1976年9月,毛泽东与世长辞,全国人民无限悲痛。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粉碎 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将“四人帮”隔离审查,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
新课讲解
7.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
影响 “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新中国成立后最严重的挫折,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原因 “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有复杂的社会历史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很短,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在探索中走了弯路
感悟 人世间没有一帆风顺的事业,世界历史总是在跌宕起伏的曲折过程中前进的
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D
例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大革命”主张“以阶级斗争为纲”,维护领袖的绝对权威,大搞个人崇拜,使国家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破坏,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故选择D项。
新课讲解
三、建设成就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年)的建设成就
(1)成就
工业 工业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大大提高,建成一大批大中型项目:
①武汉、包头两大钢铁基地
②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大港油田。到1965年,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③工业布局有了明显改善,原有的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广大内地也新建了不同规模的现代工业
④从无到有的工业: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
交通 修建了兰新、兰青、包兰等铁路
水利 水利建设也取得很大成绩
科技 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国防 国防尖端技术取得了巨大进展
新课讲解
(2)影响:我国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
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英雄模范人物
代表人物 职业 称号 精神
王进喜 大庆石油工人 “铁人” 热爱祖国,艰苦创业,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焦裕禄 河南兰考县委书记 党的好干部
雷锋 解放军战士 解放军好战士
2.“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的科技成就
科技 成就 (1)1967年6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2)1970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认识 这一切决不是“文化大革命”的成果,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会取得大得多的成就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了王进喜、雷锋、焦裕禄等许多英雄模范人物,他们身上共同体现出的精神是( )
A.大庆精神 B.红船精神
C.长征精神 D.艰苦奋斗精神
D
例
典例分析
新课讲解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
的模范人物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
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都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故选择D项。
课堂小结
当堂小练
1.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 )
A.争取国家财政状况的好转
B.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D
当堂小练
2.1959—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的原因有( )
①“大跃进”运动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自然灾害严重 ④反革命集团的破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④
A
当堂小练
3.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的历史事件是( )
A.刘少奇含冤去世
B.“九一三事件”
C.四五运动
D.五四运动
C
当堂小练
4.以“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
坚强意志,带领钻井队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口
油井,被称为“铁人”的是( )
A.王进喜
B.焦裕禄
C.袁隆平
D.邓稼先
A
当堂小练
5.下列成就,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科学工作者排除“左”的错误路线干扰,坚持科学探索而取得的是( )
①大庆油田建成
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③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④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