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瓷都中学2012—201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庇佑/辟邪 搠扎/追溯 靡途/奢靡
B.出岫/良莠 遄飞/踹水 潦水/潦草
C.熹微/缝隙 酒馔/撰稿 期年/期限
D.蟪蛄/沽酒 赍发/赏赉 数说/数见
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⑴随着秘书室的作用越来越大,三星成员认为自己受到了秘书室的监视和 。由此形成的倦怠感提高了,甚至出现了“恐惧经营”。
⑵菲尔普斯自传《水面之下》即将上市。这本自传将告诉我们,他是如何从一位因体形特殊而被同学 的孩子最终成长为游泳天才的故事。
⑶继首盘完胜之后,第二盘比赛李昌镐再次凭借赖以成名的精细的后半盘功夫 李世石,赢得了这场引人关注的“二李之争”。
A.辖制 嘲笑 降服 B.管制 嘲笑 制服
C.辖制 取笑 制服 D.管制 取笑 降服
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芬兰的“妈妈级”女射手莎图·梅凯莱·努梅拉已经是两名孩子的母亲,她并不是从小就练习射击飞碟,19岁时才开始接触。但命运也非常眷顾这位妈妈级射手,她以38岁的高龄还能获得奥运冠军,可谓老当益壮。
B.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整天朝不虑夕,一副乐呵呵的样子。
C.国内彩色显像管企业彩虹电子公告称,2007年该公司虽然累计生产、销售彩管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但销售数量的增长仍掩饰不了彩管产业日薄西山的尴尬局面,由于主要品种价格降低幅度较大,导致该公司净利润下跌严重,彩虹电子去年亏损2843万元人民币。
D.几年前,我们在清华园相识;今天,我们又在异地萍水相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并不在于别人对自己如何膜拜、崇敬、羡慕,而在于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何种贡献。
B.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
C.粮食不同于其他产品,其生产环节明显的季节性决定了它不能像工业产品流通一样可以零库存周转,因而储备粮食以备不时之需十分重要。
D.高速磁悬浮列车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运行时与轨道不完全接触,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二、本大题7小题,共30分。
阅读《逍遥游》(节选),完成5—9小题。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旬有五日而后反 B.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C.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D. 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觉今是而昨非 山原旷其盈视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汤之问棘也是已 B.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急于星火
C. 奚以知其然也 D. 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问征夫以前路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7.下列各句中与“彼且恶乎待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B. 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C.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D. 虽然,犹有未树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蜩与学鸠笑大鹏高飞远行的壮举。它们身轻翼小,抢榆枋而知足,以为得到逍遥之境。蜩的嘲笑实在是不应该的,笑大鹏鸟就是笑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作者用此说明,大鹏和蜩与学鸠皆有所待。
B.宋荣子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是因为他们有才智、有善行、有德行、有能力,但他们自鸣得意,和斥鴳一样所见甚小。
C.文中提到宋荣子、列御寇是为了衬出自己理想中的人物是至人、神人和圣人;为了说明自己理想的境界是一无所待而游于无穷。
D. “逍遥”即追求绝对自由,这也体现了庄子不与统治者合作的思想。从这点来看,庄子代表了当时先进阶级的思想主张。
9.翻译课文中的句子。(9分)
⑴众人匹之,不亦悲乎!(3分)
答:
⑵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分)
答:
⑶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分)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采桑子 欧阳修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上阙中,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
(2)上下阙中,作者分别从什么角度进行描写?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⑴ ,鸟倦飞而知还。 ,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⑵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 庄子《逍遥游》)
⑶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 。(李密《陈情表》)
⑷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 。 (王勃《腾王阁序》)
三、本大题4小题,共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多选、错选的不给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的给2分)
论中西方的英雄文化
潘天强
英雄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由来已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现象。
中国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守卫国土,维护政权;而西方的英雄史观着重于塑造人格,创造历史。但是两
从宋江的领导。
英雄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但是在西方,“恶”的标准是有限制的,一般是恶龙、巨兽或是极端残暴者和异教徒。而两位君主之间的争斗并不被当作善恶之争,人们往往把争斗双方同时当作英雄歌颂,即使一方是自己的敌人。法国大仲马的《三剑客》和波兰显克微支的《十字军骑士》都有这种倾向。西方英雄文化强者为王的观念较为明显,对西方人而言,英雄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即使是对手的英雄行为也值得歌颂。但是这种观念在长期大一统观念下植根而生的中国文化表现为胜者为王败者为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对手就是异类,对手的英雄不仅代表异己,还是敌人的象征。所以与西方领主经济下形成的文化不同,中国文化中对于对手的英雄气概一般都是贬低和挖苦,不能灭自己威风长敌人志气。《三国演义》虽然有开头的曹操煮酒论英雄,但最终还是把曹操描绘成奸雄。
英雄爱美人是英雄文化的共同点。但是在江山和美人的选择上,中西文化也有不同。为了美人舍弃江山,在西方文化中仍然是英雄行为,比如特洛伊王子和海伦的故事。而在中国却要遭到无情指责,并且将责任推到美人身上,斥之为红颜祸水。在漫长的男性为主体的古代社会,东西方的英雄绝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性只是男性的陪衬。但是,西方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们肃然起敬的女英雄如圣女贞德,而中国的女英雄必须要女扮男装才能成为英雄,如花木兰、穆桂英。可以看出,东西方英雄文化是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和进步都在发生着变化。比如中国的反封建运动和西方的女权主义兴起,使得东西方女性英雄和伟人不断增加。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
(节选自《人文杂志》2007、3)
12.下列对东西方英雄文化的共同点的说法,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东西方英雄的理念首先都是创立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树立永远的丰碑。
B.东西方的英雄虽然对待命运的具体态度不同,但东西方的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
C.东西方的英雄都是讲义气重友情,都能为朋友两肋插刀。
D.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的,但对“恶”的定义有所异同。
E.东西方都有令人肃然起敬的、女性价值得到充分肯定的女英雄。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在西方文化中,英雄往往是叛逆的,通过自身的抗争挑战宿命的;而在中国,英雄则是替天行道的。
B.特洛伊王子若在中国,他的英雄称号就会被质疑;而夸父若生在西方,也一定不会被称为英雄。
C.就“恶”而言,中国的标准要比西方宽泛,中国人认定的能称得上“恶”的对象要多于西方。
D.在中国和西方,都有英雄因爱“美人”而影响江山的事,但人们对这类事情的态度却不尽相同。
14.为什么说“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到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答:
15.纵观全文,中国人眼中,什么样的人可称为英雄?(4分)
答:
四、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将正确序号依次填入下面横线:(4分)
① 哈萨克白色的毡房错落在草地上,草地上白色羊群、棕色马群与湛蓝天空上的白云相映成趣。
② 汽车颠来荡去,让人很不舒服,放眼窗外,却赏心悦目。
③ 地势渐渐升高,白杨林荫道不见了,道路变得崎岖不平。
④ 远方天山雪峰银光闪闪,近山却郁郁葱葱,山顶针叶林,山腰阔叶林,接近山麓则是绿草如茵
⑤ 汽车驶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首府伊宁市,沿白杨夹道的公路向东飞驰,丰饶的原野一如内地。
答:
17.下面是某校几位同学在高二文理分班时和原班主任畅谈友谊之际,对“友谊”的不同表达,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两句运用比喻、结构相似、基本符合人物身份的句子。(4分)
班主任老师说,友谊是一束心灵碰撞出的火花,能照亮生命的每一站航程;
语文科代表说:
数学科代表说:友谊是一道万能的公式,能化解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化学科代表说:
六、本大题1小题,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在商场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每次让顾客投票挑选优秀店员时,有一位收银员总会名列榜首。原因当然是她彬彬有礼,热情待客,更重要的是,她有一个深受顾客欢迎的好习惯——每次找钱给顾客,她总会在抽屉里拿出最新的钞票。
注重细节,以人为本,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喜欢,其实这也是一种生财之道,为政之方呢。生活中你有这样的经历与体验吗?请以“注重细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1.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在表格里,否则不给分,12题只对1个得2分,共22分)
题号
1
2分
2
2分
3
2分
4
2分
5
2分
6
2分
7
2分
8
2分
12
4分
13
2分
答案
9.翻译课文中的句子。(9分)
⑴众人匹之,不亦悲乎!(3分)
答:
⑵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3分)
答:
⑶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分)
答: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1)上阙中,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分)
答:
(2)上下阙中,作者分别从什么角度进行描写?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答:
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按前3题计)(6分)
⑴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⑵ , (庄子《逍遥游》)
⑶ , 。(李密《陈情表》)
⑷ , (王勃《腾王阁序》)
三、本大题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14.为什么说“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到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
答:
15.纵观全文,中国人眼中,什么样的人可称为英雄?(4分)
答:
四、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6.答:
17.班主任老师说,友谊是一束心灵碰撞出的火花,能照亮生命的每一站航程;
语文科代表说:
数学科代表说:友谊是一道万能的公式,能化解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
化学科代表说:
五、本大题1小题,4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在商场工作的朋友告诉我,每次让顾客投票挑选优秀店员时,有一位收银员总会名列榜首。原因当然是她彬彬有礼,热情待客,更重要的是,她有一个深受顾客欢迎的好习惯——每次找钱给顾客,她总会在抽屉里拿出最新的钞票。
注重细节,以人为本,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喜欢,其实这也是一种生财之道,为政之方呢。生活中你有这样的经历与体验吗?请以“注重细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300
600
800
900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瓷都中学高二级期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B.【读音分别为A.bì/bì shuò/sù mǐ/mí B.xiù/yǒu chuán/chuài lǎo/liáo C.xī/xì zhuàn/zhuàn jī/qī D.gū/gū jī/lài shǔ/shuò】
2.A【辖制:管辖统治;管制:强制触犯法律的人。嘲笑:用言辞笑话对方;取笑:拿别人当笑料。制服:控制住对方不能反抗;降服:通过某种手段使人服从。】
3.C【C.比喻人到老年或事物衰微接近灭亡。A.应为“大器晚成”。本意是指大材需要长时间的磨练才能成器。用来形容成名比较晚的人。B.错。朝不虑夕形容处境窘迫,只能顾及眼前,难做长久之计。不合语境。D.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形容老朋友相遇属对象误用。】
4.C【A.“膜拜、崇敬、羡慕”这三个并列词语有词义上的轻重之分,就陈述句而言,它应该按由轻到重进行排列,此句正好相反,所以“膜拜”和“羡慕”必须互换位置。B.“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两方面,与“国家富强”一方面搭配不当。去掉“与否”。D. 句式杂糅。“靠的是……”与“利用……来实现的”两种句式杂糅,可以改为“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靠的是电磁力”或“列车的悬浮、驱动、导向和制动都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二、5.A【A都通“又”。 B.独/特地; C.动词,责难/形容词,错; D.动词,看待/名词,视野】
6. D【D副词,将要/连词,却;A.都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B.介词,在/ 介词,比; C.介词,凭/介词,把,用.】
7.B.【B与例句都是疑问代词做动词宾语,动词宾语前置的类型;A是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的类型】
8.D.【庄子拒绝做官,考虑的是自由自在地活着才能保命全年,没有与统治者对立乃至反抗的意思,反映了没落贵族的悲观绝望。】
9.【翻译】:①一般人跟他相比,不也可悲吗?【“匹,相比;悲,可悲;反问语气各1分】
②况且(宋荣子这个人,即使)全社会的人都在称赞他,(他也)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在批评他,(他也)不(因此)而更加沮丧。 【“ 加,更;劝,奋勉;非,责难,否定” 各1分】
③想暂时迁就自己的私情,向长官申诉却得不到允许。【“苟,暂时;告诉,告知、申诉;不许,不被允许,得不到允许,被动语气”各1分】
10.【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幅安谧、恬静的西湖春景:春草碧色,春水渌波,与绵长的堤影掩映着;柔和的笙箫,隐隐地在春风中吹送。 (1分)表达了作者游湖时的愉悦心情。(2分,意思对即可。)
(2)①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来写,前三句从视觉角度写了西湖美丽春景,最后一句从听觉角度写出春风中的柔和箫声,表现静谧气氛,表达愉悦之情(1分)。下阙静中有动,动中显静,动静互衬。前三句以静写动,写风平浪静时水面晶莹澄澈,如同琉璃 ,平滑似镜,游人不觉船移,只是看到船浆轻划,水上形成细小的波纹时,方感船身滑动。结句以动衬静,写涟漪微动惊动沙滩上的水鸟掠湖飞去,而西湖却愈显其幽静的景象。(2分)
11.⑴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入。⑵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⑶茕茕孑立,形影相吊。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增、漏、错一字全句不得分)
三、论述类文本【首先理清文章思路:①节引出文章论点:英雄主义成为一种能够反映东西方基本意识形态的文化形象。以下各节分别论述这一论点。②节从“天意”这个角度来论证中西方英雄文化观的不同:西方文化中,英雄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中国英雄替天行道,救百姓于水火之中。③节论述东西方英雄文化都是宿命论,但又有不同。④节英雄文化的共同特点是善恶分明,嫉恶如仇。但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东方英雄不能容忍自私行为。⑤对江山和美人的选择上,中西英雄文化也有不同。东西方在英雄标准和英雄行为的认识上有逐步接近的可能。】
12.B D【A项把原文中的“一个历史时期”换成“永远”,以偏概全;C项“都是”属于无中生有;E“都有”“女性价值得到肯定”属于无中生有。】
解析【A项“永恒的丰碑”错,依据:“两者的共同点就是英雄的理念首先是创立具有当时人们可以效仿的榜样,是某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崇拜和追随的对象”;C项“都能为朋友两肋插刀”错,依据:“西方英雄是绝对个人英雄主义”,“始终以自己的利益为最高利益”;E项“东西方都有……女性价值得到充分肯定”错,依据:“西方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们肃然起敬的女英雄如圣女贞德,而中国的女英雄必须要女扮男装才能成为英雄”】
13.B,曲解原文【“夸父若生在西方,也一定不会被称为‘英雄’”错,依据:“英雄往往站在天意的对立面”,再说夸父逐日,也是挑战天意的】
14.①东西方英雄文化本来就有诸多共同点;②东西方英雄文化在不断交流,在交流和进步中逐渐改变,缩小差异,向对方趋近。(共两点,每点2分,照抄原文相关信息每点只得1分)。【解析:文章虽然主要在强调中西方英雄文化的不同,但是文章也多次提到中西方英雄文化还有很多相同的地方,而且从⑤节最后可以看出文化的交流可以是这种文化逐步接近。】
15.①守卫国土,维护当时的政权,值得人们崇拜和追随;②替天行道,救民于水火;③敌我分明,嫉恶如仇;④是恪守道德规范的模范。【(每点1分,答出三点即得4分)解析:只要把全文中有关中国英雄的特点找出来,然后归纳概括即可。】
16 ⑤③②①④
17.语文科代表说:友谊是一首激情洋溢的诗歌,能让灰暗的心情变得亮丽;(4分)
化学科代表说:友谊是一种超强的催化剂,能让不可调和的物质融为一体。(4分)
(要有比喻1分,结构相似1分,符合人物身份1分。)
18作文【审题提示】:
1.首先审话题。关键词语是“注重”而不是“注意”,“注重”除了“注意”外,还有“重视”之意,即“注意并重视”。“注重”的对象是“细节”——细小的环节。
2.审提示语。“注重细节,以人为本……你有这样的经历与体验吗?”这段提示语透露两个信息:一是注重细节的结果——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喜欢,是一种生财之道,为政之方;二是“生活中你有这样的经历与体验吗?”在写作中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这一点未达要求者28分以下)
3.审材料。那位店员每次总会在抽屉里拿出最新的钞票找给顾客,正因这个细节,她每次都能当选为优秀店员,可见注重细节可助人成功。立意:注重细节,就会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喜欢。可写生活中自己的亲身体验,也可举历史上注重细节而功成名就或不注重细节而失败的事例,写议论文要注意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4.动宾式话题,落实动词(这一点未达要求者25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