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5张PPT)
2
0
2
2
人教部编版语文
五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汉字真有趣
汉字真有趣
活动建议
活动目标
1.感受汉字的趣味,产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了解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3.能搜集字谜,开展一次猜字谜活动;能搜集体现汉字
趣味的资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活动内容
1.搜集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
2.搜集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
故事等资料,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阅读材料
1.字谜七则
材料解读
字谜,是谜语的一个分支,是一种有趣的益智游戏。《字谜七则》编排了“文字谜”“画谜”和“故事谜”。
①~④是文字谜,谜面像儿歌,形象地描述了某一汉字的特征,我们可以从谜面所体现的形和义上猜测字的谜底。这四个文字谜的谜底分别是“日、坐、也、口”。
⑤⑥是画谜,其中⑤画的是一个人(亻)靠在树(木)旁,谜底是“休”;⑥画的是一个时钟,根据钟盘特征(钟面的时间是十二点),意思是十加二点,可以猜出谜底是“斗”。
⑦是一则故事谜,水墨画的内容是黑狗(黑犬),从字形上看“黑”和“犬”合在一起是“默”,从字义上看,年轻人笑而不答正是“默”。
猜字谜的方法
猜字谜主要有三种方法:组合法、象形法和意会法。
组合法:根据谜面的暗示,把字的笔画或部件做加减,凑成一个字。比如,字谜 ②“一块土,两人站,中间隔条线,两人看不见”。“土”中间隔着竖,左右站两“人”,就是“坐” 。
象形法:把汉字的笔画比拟成事物,猜这种字谜需要观察力和想象力。比如,“河边一蜻蜓,天上双雁飞”,猜两个字。蜻蜓是细细长长的,两个翅膀一个头,形状像个“干”字,加上“河”边的三点水,就是“汗”。双雁形状像“从”,天的上面是一横,合起来就成了“丛”。
意会法:要求猜谜的人根据谜面的意思去联想。比如,“客满”,猜一个字。“客满”就是人太多,谜底就是“侈”。
注意:猜谜时,谜面有时提示我们字形,有时提示字的意思。只有字形和字义都符合,才是正确的谜底。
与你巧拓展
磨
哭
一点一横长,一撇向西方,
并排两棵树,栽在石头上。
一个字,两张口,
下面还有一条狗。
文字迷
鲜
告
画谜
故事谜
几位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
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立在一个土堆旁;
武术运动员拿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
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
林
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杜
刘
孟
2.门内添“活”字
人物简介
杨修:(175—219),我国古代文学家。为人恭敬,学问渊博,极聪慧。史载:“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
曹操: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门内添“活”字》讲的是杨修猜谜的故事。曹操用在花园的门上写“活”字表达自己的想法,杨修心领神会,猜到了曹操的用意——嫌花园的门宽大。这个故事进一步表现了汉字在字形、字义方面的特点,反映了字谜游戏在中国的悠久历史、字谜文化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猜字谜还要结合生活实际。
材料解读
有一回,一个人给曹操送来一盒酥饼,曹操便在盒子上写了“一合酥”三字,放于台上。杨修看见后,竟拿出来与众人分着吃了。曹操问为何如此,杨修说:“一合酥” 就是“一人一口酥”。
与你巧拓展
3.有意思的谐音
谐音及歇后语
谐音就是利用汉字同音或音近的特点,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变原来的字义为谐音字义,产生风趣的表达效果。
歇后语是中国人民在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
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部分,“歇”去后半部分,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义,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材料解读
《有意思的谐音》编排了五组谐音歇后语。这类歇后语巧妙利用同音或音近的汉字(书上的五组是利用同音的汉字),变原来的字义为谐音字义,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需要注意的是,括号里面的字是与谜面对应的原字,不能用于歇后语的谜底,在具体语境中使用时可以省略,比如可以写成“外甥打灯笼——照旧”。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精装茅台——好久(酒)
四两棉花——谈(弹)不上
与你巧拓展
谐音歇后语
蝴蝶花间向日,更有风(蜂)来。
谐音对联
猫儿竹下乘凉,全无暑(鼠)气。
缺衣(一)少食(十)
六七八九
二三四五
竹枝词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情)却有晴(情)。
谐音古诗
4.“枇杷”和“琵琶”
材料解读
《“枇杷”和“琵琶”》是个谐音笑话。讲述了古时候有个人把水果“枇杷”错写成了乐器“琵琶”而闹出的笑话。这个故事
告诉我们,汉语同音字多,不能随
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笑话
笑话,意思是引人发笑的话或事情。其篇幅短小,故事情节简单而巧妙,往往出人意料,给人幽默风趣的感觉。大多揭示生活中
乖谬的现象,具有讽刺性和娱乐性。
清朝末年,有个不学无术的阔少爷赴京赶考。他自知大字不识几个,肯定考不上,便想利用关系走后门。他在考卷后写道:“我是李鸿章的亲妻(戚)!”表明自己有强硬的后台,让考官放他一马。但他把“亲戚”写成了“亲妻”。这个主考官为官清廉,秉公办事,他看了卷子后写道:“因为你是李鸿章的亲妻(戚),所以我不敢娶(取)你。”主考官将错就错,利用谐音,巧妙回绝了那位阔少爷借权势走后门的无理要求。
与你巧拓展
谐音笑话
5.有趣的形声字
材料解读
形声字,是由表示意义范畴的形符(形旁)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符(声旁)组合而成的字。教材通过典型例子,介绍了形声字的两种造字方法。第一种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第二种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如“蜀”“祭”二字,“虫”“示”都是为了使原文字表意更明确,区分度更大而加上的。材料中介绍了形声字的一些来源,阐释了形声字的文化内涵,使我们充分感受到汉字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趣味,从而产生了解、探索更多汉字的愿望。
形声字造字的两种方法
形声字中,表示意义的部分叫“形旁”或“形符”,其作用是指出字的意义类属;表示声音的部分叫“声旁”或“声符”,其作用是表明字的读音。
1.在象形字基础上增加“声符”。
2.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
凤
蜀
祭
与你巧拓展
1.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而形成的形声字:
“斧”是象形字“斤”加声符“父”组成的形声字。
“蚕”是象形字“虫”加声符“天”组成的形声字。
2.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形符”而形成的形声字:
“祥”是象形字“羊”加形符“礻”组成的形声字。
“神”是象形字“申”加形符“礻”组成的形声字。
有趣的形声字
“象形”就是用文字线条或笔画描摹实物形状或特征的一种造字法。用这种造字法造出的字叫象形字。象形字跟图画很相似,但经过逐步演变,改变了原字的形体。这种造字方法是最古老的。
象形字
指示字
“指事”就是用象征符号来表示
意义的造字法。指事字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象形字上加指事符号,如“木”
上加一横是“末” 字,表树梢,而
在下加一横是“本”字,表树根。
二是用符号来指事,如用横画“一”表示数字一、二、三。
末
mò
小篆
小篆
会意字
“会意”就是以部件的意思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字义。如用“人” 和“木”组成“休”字,表示人靠在树上休息。
活动过程
1.浏览本板块的内容,了解活动任务。
2.选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组成活动小组。
3.小组制订活动计划。
一、活动准备阶段
先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本板块活动的主要任务——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搜集资料,开展猜字谜活动或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然后细读本板块的“阅读材料”进一步思考自己想选择的活动内容。
1.浏览本板块的内容,了解活动任务。
了解活动任务之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猜字谜和趣味汉字交流会两项活动中选择一项,作为自己的活动内容,与同学自愿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合作。
2.选定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内容,组成活动小组。
组建小组后,小组结合“阅读材料”、围绕“活动建议”,分步进行活动计划的制订。
第一步:讨论确定组员的分工。
第二步:讨论确定其他事项,包括活动时间、
活动流程及展示方式等。
第三步:撰写活动计划。
3.小组制订活动计划。
“汉字真有趣”活动计划参考范例
活动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
分工安排
完成情况
4月15日
教室
制订计划
小组讨论
4月16日-4月18日
计算机房、
教室
搜集字谜、形近字的资料
王玲
4月19日
教室
整理资料
全体成员
全体成员
“有趣的汉字”展示交流会
教室
4月22日
负责和微机老师沟通:王玲 展示:李珊珊
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古诗
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对联
搜集体现汉字趣味的故事
刘新
刘波
李珊珊
1.在实践中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二、搜集、整理资料阶段
查找图书
1.在学校阅览室,图书馆或书店,可以按类别找书。
2.书名、目录、内容简介等,能帮助我们大致判断书中是否有自己需要的内容。
搜集资料
权威、系统
网络搜索
1.在网上搜集资料,关键词很重要。
2.检索后的条目很多,可以根据题目、显示的内容等,判断哪些是需要的资料。
请教别人
1.想想谁可能会有自己
需要的资料。
2.想好问题,请教合适
的人。
方便、快捷
专业指导
可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按照展示交流的需要,对资料进行筛选和梳理。
2.整理资料,为展示交流作准备。
三、展示交流阶段
整理好资料之后,进行交流展示学习成果,感受汉字的趣味。交流过程中每个人分工要明确,流程要清楚,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化。猜字谜活动展示交流的形式有很多,如制作灯谜、举行猜字谜游园会、举办字谜擂台、举行猜字谜接力赛。猜出字谜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猜的,分享思考的过程。
1.开展猜字谜活动或举办趣味汉字交流会。
字谜擂台
星期二放学后,我们第三活动小组在组长孙博家里举行了一次有趣的猜字谜活动。我们把搜集到的字谜写在小纸条上,然后由一个人出谜面,其他人来猜,最后统计看谁猜到的最多。
我出的谜面是:一点上了天,扁担两头弯,下边有人来,右腿伸得远。这个字谜让小组同学“煞费苦心”,最后被“机灵鬼”马明洋同学猜中了,谜底是“定”字……
猜字谜活动展示样例
本次活动在欢声笑语中进行着,不知不觉,我们已经猜了二十几条字谜,其中马明洋猜中了六条,是本次活动的冠军。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感受到了汉字的趣味性,也摸索到了一些猜字谜的方法。如部件组合法、字义分析法等。
下面是我们小组的活动记录:
谜面
谜底
猜中者
理由
①千人坐在太阳上。
香
孙博
千人组成“禾”,太阳是“日”,“禾”在“日”上就是“香”。
②一点上了天,扁担两头弯,下面有人来,右腿伸得远。
一点上了天,扁担两头弯,组成“宀”,“下”“人”在“宀”的下面,就组成“定”。
定
马明洋
③太阳西边下,月亮东边挂。
明
王琳琳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日”在左,“月”在右,就是“明”。
④十五天。
胖
汪洋
十五天就是“半月”,组成“胖”。
⑤独生子。
兀
林辉
独生子就是“一儿”,组成“兀”。
……
……
……
……
趣味汉字交流会活动展示样例
有意思的谐音
在语文活动课上,我们第一学习小组开展了一次以“有意思的谐音”为主题的成果展示活动。同学们以讲谐音笑话、歇后语,朗诵谐音古诗和对对联等形式展示了自己搜集到的谐音资料,整个展示活动充满了诙谐、幽默的气氛。活动结束后,我们将搜集到的材料进行了整理,并办了一期手抄报。
有意思的谐音
2021年5月4日 第一期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留),
何人不起故园情。
古时有一新上任的县令,他想让管家去买一根竹竿,由于县令是外地人,口音与当地人不同,管家将竹竿听成猪肝,于是到集市上买了猪肝,顺便敲诈了两个猪耳朵,放在自己兜里。回来后,县令一见大怒,说:“谁叫你买猪肝,你的两个耳朵哪儿去了?”管家一听,吓坏了,忙从兜里掏出两个猪耳朵献上,说:“两个耳朵在这里。”
手抄报
手抄报
名著中的歇后语
宝玉的丫鬟——喜(袭)人
周瑜摆手——嘟嘟(都督)叫
草船借箭——有误(雾)
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猪八戒的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檐下蜘蛛一腔丝(私)意,
庭前蚯蚓满腹泥(疑)心。
妙语连珠
奇诗绝唱
笑不笑
由你
通过梳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经验,为下一板块的学习活动作准备。回顾、交流自己在活动中是怎样实施计划的,是怎样与组员合作的,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有哪些收获,获取了哪些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知识和技能,为以后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积累经验。
2.对本板块活动进行小结和评价。
“汉字真有趣”小组活动评价表
项目
制定
计划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同学互评
教师评价
1.活动内容明确
2.计划安排合理
3.小组分工明确
搜集、
整理
资料
1.能选择合适的方法搜集资料
2.能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
展示
交流
1.展示形式合理
2.展示内容丰富
3.互动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