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大树的故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观察,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树根、树枝、树叶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围绕大树的特点进行充分的想象和表现。
教学难点:在认识大树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视野,表现大树的同时培养学生画面构思的完整性和组织性。
教学流程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师生共同做小游戏:小花猫,喵喵叫,左看看,右瞧瞧,伸个懒腰快坐好!快乐的美术之旅要启程了。大家准备好了吗?
设计意图:学生跟着做小游戏,调动学生的的积极性。 游戏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播放动画欣赏,教师同步板演,
设问:大树有哪些好处呢?(找3名学生说)大树的故事还真多,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树的故事。(板书课题)
学生说出大树的组成部分,并说出大树的作用,与大树交朋友。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说出大树的好处,并与大树交朋友,渗透环保教育。
(三)愤悱点拨,自主探究。
1.分析树的外形:(课件出示大树图片)谁告诉老师它的外形怎样?(奇怪、夸张......)
2.分析树的颜色:(出示大树图片猜季节)你能通过看出图片中表现的是那个季节吗?
3.欣赏画家作品:出示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的《菩提树》,你看到了什么?师总结:画面饱满、主体突出、还有美妙的故事呢!
4.师生表演小故事:教师扮大树——谁想和我成为好朋友啊?学生上台扮动物,学生扮演小猴子、毛毛虫、啄木鸟,说出为什么愿意和大树交朋友。然后给故事起名字。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树的图片,分析树的造型、色彩,欣赏画家作品了解构图知识;师生表演的故事创设生动有趣场景,渗透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来体现艺术来源于生活。(四)欣赏作品,开拓思维。
1.出示学生作品欣赏:作品用到的是哪种方法?画面中有什么?表现的是树的那个部分呢?表现了一个什么事情呢?这幅作品,怎么没有涂色呢?谁来谁说?大树被人们乱砍乱伐,小鸟都没有家了,这种做法对吗?
2.出示教师作品:运用分解式构图,让学生知道可以表现树的不同部位的故事。
3.对比欣赏:这里有两个小朋友的画,想选一张参加展览,我不知道应该选哪个,谁想帮我呀?为什么?学生深入分析每幅作品,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类型表现手法的一些作品让学生分析,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花草树木,保护大自然。第二幅作品学生想对小蚂蚁说什么?借机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大胆创作,淋漓发挥。
布置作业:同桌合作画一幅《大树的故事》,自由选取大树的一部分进行创作,要求表现出故事的情节,画面色彩鲜艳大方,构图主次分明。播放背景音乐,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快乐的情境,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得一定的创作灵感。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大树形象,利用绘画或画、贴结合的方式表现大树的故事。(小组讨论,共同构思。)
小组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感染,产生一种浓厚的艺术创作氛围,再加上音乐的烘托和教师的协助、鼓励,更增强了学生的创作信心。
展示作品,互动评价。
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带在本组的作品上台展示,讲关于大树的故事,请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讲一讲你们心中的《大树的故事》。对画的好,表现突出的同学给予鼓励。
学生根据本组表现的故事上台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展示环节先评价自己的作品,然后让学生上台表演故事,加强了学生保护动物、保护大自然、保护绿色生命的情感教育。
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出示图片,秋天到了,老师用树叶做了很多粘贴画,大家想不想看?出示图片,在这落叶的季节,老师希望大家能够运用各种树叶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用画笔去描绘更多的故事。最后让我们一起听一首歌来说再见吧!(播放儿歌《大树妈妈》)。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作品展示,让学生明白艺术来源于生活,并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加强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