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会变的小手套》
一 、教材分析:
《会变的小手套》是一节“设计.应用”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运用身边常见的材料进行有趣的创造,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本课以小手套作为艺术再创造的原材料,使学生在对手套形象感受联想的基础上,通过思维的发散性获得新的形象。这些新形象经过简单添加,装饰就会变成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植物、生动的人物或者某种物品。
教学目标:
显性内容与目标:初步感受适形造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引导学生大胆地进行创作,通过对手套简单的添加创作出某种新形象。
隐性内容与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适形造物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创作出较生动的形象。
(2)难点:培养学生得心应手的变形能力,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形象。
四、学具准备:手套、剪刀、双面胶、彩色纸、彩色笔、毛线、彩带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的美术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们听:一棵小树分五杈,上面结着小蛤蜊。 不长叶子不开花, 穿衣吃饭全靠它。(生回答)手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手是我们人类和其它动物最主要的区别之一,有了手的帮助,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谁能来说一说手能帮助我们做什么?(生)可以画画、吃饭、拿东西、洗脸......
(师)从同学们的回答中,老师可以看出,手的作用可真大呀!所以我们就应该好好的保护我们的手,今天天气这么冷,你们会用什么方法保护你的小手?(生)戴手套!板书课题《会变的小手套》
讲授新课:
初识手套
(师)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把我们课前准备的手套戴在手上,哇!我们二年级二班现在变成了手套的展览馆,手套的家族可真大呀!谁能把你的手套从颜色、材料和样式上介绍给老师和同学们听一听。(生)介绍自己的小手套。
魔术变变变
(师)手套王国的成员可真多呀!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手套不仅可以保暖,还可以变魔术呢。小魔术:请你跟我这样变!师拍手:请你跟我这样变!(手套变孔雀!)
生拍手应和:我就跟你这样做!师拍手:请你跟我这样变!(两只手合作:变老鹰)生拍手应和:我就跟你这样做!(师)哪位同学想上来当老师,学生上台当老师做动作,其他同学跟着变。
合作探究
(师)说手套、变手套,老师这里还有一些手套变的更好看,你们想看吗?魔术魔术变变变,你们看,变成了什么?——(兔子)魔术魔术变变变,你们看,变成了什么?——(金鱼)魔术魔术变变变,你们看,变成了什么?——(大象)魔术魔术变变变,你们看,变成了什么?——(公鸡)老师把这些手套玩具放到小组中,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拆一拆,看老师的玩具是怎样做的?用了什么装饰方法?小组合作交流,交流后每组拍代表上台汇报。
师总结:原来老师用的是:变形——填充——捆绑——装饰的方法,
做出来的。(板书:变形——填充——捆绑——装饰)看到这么多漂亮的作品,老师也想制作一个,你们想看吗?
教师演示
欣赏书本在我们的美术书上,还有很多漂亮的作品,请同学们仔细看图,会给你带来很好的灵感的,小组交流一下,你喜欢的作品。
学生实践
师: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动起手来一起制作一个属于你的手套玩具吧。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巡回辅导,并将学生的制作过程和作品拍照发到电脑,等待评价。
评价
师:同学们,合作的力量可真大呀!这么短的时间,我们的作品就摆满了老师的电脑,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来欣赏一下吧!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从环保、互助、装饰、美化方面进行评价。老师想把我的作品,送给同学们,谁想得到,说一说你的收获,获得
同学们的同意后就能得到老师的作品。
课后拓展
师:有一首儿歌说的好,人有两个宝,双手和大脑,双手会做工,大脑会思考,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今天的美术课,同学们暨动手,有动脑,才会有这么漂亮的作品,相信以后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