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劝学》教学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1-04 09:5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 荀子(约前313年─前238年),赵国人,名况。战国后期思想家、教育家,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出自他的门下。他曾游学于燕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认为人类天生有欲求,有欲求必有争夺,任其天性发展,必做恶事,因此他提出“性恶论”,强调发挥教育和礼法的作用,认为“今之人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认为人和物都可以改变,能改造好,能“知明而行无过”。 《荀子》大部分是荀子所著,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20卷,32篇,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治学、处世学术等。《荀子》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绵密,善用比喻。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是荀子教学思想的专论,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他对教育和学习的一系列观点和主张。本文是节选原文前四节。跟音朗读中zhòng绳:合于拉直的墨线。
輮róu:使……弯曲。
槁暴gǎopù:枯干;槁,枯;暴,晒。
参省cānxǐng:检查、反省。
跬kuǐ: 古代的半步,跨出一脚。
跂qì:踮起脚。 骐骥qíjì: 骏马。
驽nú马: 劣马。 锲qiè:刻。
镂lòu:雕刻。 螯áo:蟹钳。字词论证过程:智慧的篇章、有力的表达第一段:学不可以已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第二段:青胜于蓝木、金冰寒于水輮以为轮木直受绳发展提高改变原貌人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的
意 义提高自己
改变自己阐明了学习的意义第三段:跂而望不如登高博见登高而招,见者远学习的
作 用弥补不足阐明了学习的作用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者,致千里假舟楫者,绝江河借助外力弥补不足学习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第四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正面
设喻积累反面
设喻骐骥一跃 驽马十驾锲而舍之 锲而不舍正反
对比坚持正反对比第四段: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阐述了学习的方法与态度正反
对比专心 1.比喻说理,形象透彻。
2.正反对比论证,灵活而富于变化。
3.气势充沛,说理流畅,多用对偶、
排比句式。写作特点:课文小结  《劝学》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和方法,是古代论述学习的重要文章。作者反复论证人的知识、才能、品德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通过学习而不断完善提高的。所以,任何人都应当持不断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
虽有槁暴(又)(曝)
輮以为轮(煣)
知明而行无过(智)
君子生非异(性)通假字
金就砺则利:
爪牙之利:
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古义:金属制的刀剑 今义:金子
古义:趾甲和牙齿 今义:为坏人效力的人
古义:安身 今义:把理想、情感等放在某人或某物上 下饮黄泉
古义:地下泉水
今义:人死后所到的地
方;阴间古今异义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2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非能水也
5.非利足也
6.用心一也使‥‥弯曲(动词的使动用法)每日(名作状)向上、向下(名作状)游泳(名作动)使‥‥快(形容词的使动)专一(数词作形容词)词类活用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韦编三绝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负薪挂角
汉书下酒 孔子
孙敬 苏秦
匡衡
车胤 孙康
朱买臣 李密
苏舜钦昔仲尼,师项橐。
古圣贤,尚勤学。
……
头悬梁,锥刺股。
彼不教,自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
家虽贫,学不辍。
如负薪,如挂角。
身虽劳,犹苦卓。
苏老泉,二十七。
始发愤,读书籍。
彼既老,犹悔迟。
尔小生,宜早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