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湖北省各地区九年级期末历史试题选编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2020-2021学年上学期湖北省各地区九年级期末历史试题选编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1-03 09: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复习题——2020-2021学年上学期湖北省各地区九年级期末历史试题选编
一、选择题
1.(2021·湖北鄂州·九年级期末)詹姆士是一位极富经营头脑的英国某织布厂厂主,1785年后,他把工厂建在交通便利的内陆城市。最可能是因为
A.珍妮机的发明
B.改良蒸汽机的使用
C.火车、轮船的出现
D.内燃机的发明
2.(2021·湖北·白杨坪乡初级中学九年级期末)高铁,全称为高速铁路,是现代化铁路运输的重要标志,颠覆了传统铁路的低效局面,属于新型的交通模式。“传统铁路”时代开始的标志是
A.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 B.蒸汽机车的试车成功
C.第一台内燃机的发明 D.第一台拖拉机的出现
3.(2021·湖北崇阳·九年级期末)从1770年到1840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提高了20倍。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牟增至139.64万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
A.促进了城市发展 B.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引起了社会结构变化
4.(2021·湖北监利·九年级期末)从“和谐号”到“复兴号”展示了中国高铁的强势崛起,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你知道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的工程师是
A.珍妮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斯蒂芬森
5.(2021·湖北省直辖县级单位·九年级期末)在《世界通史资料选编近代部分》有这样的记载:“棉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这反映出
A.工厂环境恶劣 B.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C.工厂生产效率高 D.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6.(2021·湖北枣阳·九年级期末)马克思说:“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以上材料说的是工业革命的
A.直接原因 B.发展进程 C.重大影响 D.局限性
7.(2021·湖北丹江口·九年级期末)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首先利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蒸汽机首先应用在交通领域的发明是
A.蒸汽机车 B.蒸汽轮船 C.汽车 D.飞机
8.(2021·湖北枣阳·九年级期末)在19世纪中期的伦敦最有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A.飞机在天空盘旋 B.瓦特给朋友打电话 C.火车呼啸而过 D.汽车问世
9.(2021·湖北·白杨坪乡初级中学九年级期末)习近平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资本论》的出版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新文化运动的掀起
10.(2021·湖北·云梦县实验外国语学校九年级期末)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向全世界宣告:无产阶级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解放全人类。近年来美国教育部把《共产党宣言》公布为“美国中学生的必读书目”,通过阅读该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到(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②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1.(2021·湖北黄冈·九年级期末)《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指出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的掘基人,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夺取政权,才能实现完全解放。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表明《共产党宣言》
A.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强调可以自然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C.只重视暴力革命,否定和平夺权 D.揭示了革命的终极目标是消灭资本主义
二、综合题
12.(2021·湖北鄂州·九年级期末)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一场没有硝烟的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材料三:在1760年,英国乡村地区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
——《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四: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185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对外贸易占世界的21%。19世纪40年代,英国生铁产量占世界一半,煤占三分之二,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成品的主要供应国。
——《近代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生产的革命”是指什么革命?英国能够“技冠群雄”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图一的发明家是谁?图二发明标志着什么时代的开始?
(3)材料三反映这场“革命”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材料四表明它带来什么巨大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说说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回答一点即可)
13.(2021·湖北黄冈·九年级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没有不列颠殖民帝国的建立,就没有后来的英国“工业帝国”。在英国工业革命前夕和工业革命进行的过程中,从广大殖民地掠夺来的财富的数量极为庞大惊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用合法手段进行圈地,英国圈地运动持续了300多年,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自由”的劳动力和巩固的工业品国内市场。到18世纪,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工具也实现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17世纪,英国实验科学研究促使自然科学获得长足的进展。这些自然科学成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
——摘编自人教社《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九年级上册第192—193页
材料二 其实早在工业革命正式亮相前的17世纪,一场科学革命已然捷足先登。这场科学革命肇始于意大利,终结于英国,双方的杰出代表人物分别是伽利略和牛顿;而扮演欧洲经济领头羊角色的国家也随着这场科学革命主战场的转移而发生改变,英国取代意大利成为领先的经济体。
——(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
材料三 英国早在1662年就成立了以促进自然科学为宗旨的伦敦皇家学会,这使发明创造活动也非常活跃;1754年成立的“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也大大促进了一系列发明创造。14世纪英国就有了保护专利的专利权垄断的法律。
——罗松山《英国工业革命的制度基础、法制环境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为什么首先发生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的科学革命给英国带来的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科技人才发明创造如此活跃的原因。
14.(2021·湖北孝感·九年级期末)近代以来,科技革命对工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工业化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789-1900年美国专利技术增长情况表
年代 1789-1800年 1850-1860年 1890-1900年
专利增长数(项) 276 25200 200000
材料三
项目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1.9 4.6 8.1
1913年工业产值所占位次 3 4 2 1
材料四 人类科技发展经历了从“蒸汽机”到“互联网”的三次革命。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式,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吴国盛《科学的历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回答,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哪一个燃料比重在不断增加?1870年后石油消费比重不断加大,这一时期产生了哪些新的交通工具?举一例即可。
(2)请分析材料二和材料三之间有什么关系?
(3)根据材料四写一篇小论文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超过200字。
15.(2021·湖北十堰·九年级期末)创新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时代进步的标识。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新思想)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间、标志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名称是什么?
(新制度)
(2)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哪部法律文件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由此逐渐形成了哪一新的政治体制?
(新道路)
(3)毛泽东辟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是什么?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辟了一条什么道路?
(新技术)
(4)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第一台纺纱机被命名为什么?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谁?哪项发明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5)上述内容的启示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点)
16.(2021·湖北崇阳·九年级期末)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风景线,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1年5月5日,万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参加博览会开幕式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在她的日记中写到)“……那无数挥舞着的手掌,鲜花,雕像,以及挤满人群的走廊,进入大殿后嘹亮的号声,此种感觉实在毕生难忘。我感到无比激动……放眼所见……是那么的神奇——多么浩大、多么辉煌、多么震撼人心。”
——摘编自吴倩:《中日两国参与和举办世博会的历史比较》
材料二:由于破产的小手工业者源源不断地流入,形成了庞大的失业大军。于是工厂主竭力压低工资,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10年左右就爆发一次。
——《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三:“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
——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观众在博览会的英国展位上会看到什么展品(一例即可)?英国能成为这届博览会举办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为了解决材料二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什么纲领性文件?
(3)欧仁·鲍狄埃创作《国际歌》是为了纪念哪一政权的建立?该政权的性质是什么?
17.(2021·湖北枣阳·九年级期末)(信仰之光:指引前行的明灯)
材料一:列宁指出,“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完成。
材料二:“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场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列宁所说的是哪本书 作者是谁?
(2)这部著作在世界历史上有何深远影响?
(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什么?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785年后,改良蒸汽机的使用,使工厂摆脱了河流的限制,故B符合题意。珍妮机的发明促进了纺织业的发展,火车、轮船的出现改善了交通运输情况,内燃机的发明为汽车、轮船、飞机的发展准备了条件,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2.B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故B符合题意;18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得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传统铁路”时代和蒸汽机车的发明有关,A项说法不确切,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内燃机,它和汽车的发明有关,C项错误;拖拉机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项错误。故选B。
3.C
【详解】
从材料中列举的一系列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原棉消耗量,生铁和煤的产量都有了极大的增长。再结合时间,可得出是受工业革命开展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英国的社会生产力,故C符合题意;材料中未涉及城市发展,故A不符合题意;工人生活质量提高无法判断,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中仅仅涉及工业生产的变化无法看出工业结果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4.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程师斯蒂芬森利用蒸汽机发明了火车机车,从此,人类进入“铁路时代”,D项正确;18世纪60年代,工匠哈格里斯夫发明了一台新型的手摇纺纱机,以他女儿名字珍妮来命名,排除AC两项;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排除B项。故选D项。
5.A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机器占了最多的面积……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可知,材料反映 了工厂环境恶劣,故选A项;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工厂生产效率高和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排除BCD项。
6.A
【详解】
依据“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可见马克思旨在说明市场的扩大导致传统的工场手工业的生产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导致工业革命的开展,这说明材料反映的是引发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 A正确;BCD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故选A。
7.A
【详解】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首先利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是斯蒂芬森发明的蒸汽机车,故A符合题意;蒸汽轮船是美国人发明的交通工具,排除B;汽车和飞机是以内燃机为动力,排除CD。故选A。
8.C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中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即火车,宣告铁路时代的到来,C符合题意;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莱特兄弟于20世纪初发明飞机,19世纪70年代贝尔发明电话,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早期汽车,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9.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A。
10.A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巴黎公社建立发生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后,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关于《共产党宣言》,学生还要知道,其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它分析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美好理想,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1.A
【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的学说。它以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为研究对象,是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因此,题干材料表明,《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故选A项;题干“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夺取政权,才能实现完全解放”,因此,没有强调可以自然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排除B项;“必须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夺取政权”是指无产阶级必须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夺取政权,而不是只重视暴力革命,排除C项;“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因此,革命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是消灭资本主义,排除D项。
12.(1)第一次工业革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或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瓦特,铁路时代。
(3)机器化大工厂代替传统手工工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创新(意思相近即可)
【详解】
(1)“革命”,依据材料一信息“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政治前提”,依据所学知识得出: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2)“发明家”,依据材料二图片可知,该发明家是瓦特。图二是蒸汽机车,其发明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3)“特点”,依据材料三信息“在1760年,英国乡村地区棉纺织工人通常是在自己家中进行手工劳动。1830年左右,工人们基本已按工厂制度组织,在厂内进行机器生产”可知:机器化大工厂代替传统手工工场。“巨大影响”,依据材料四信息“从1760年到1860年,英国工人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0倍……英国成为全世界机械设备和各种工业成品的主要供应国”得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关系”,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社会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创新等角度分析。
13.(1)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圈地运动提供了大生产所必需的大量劳动力;技术积累和自然科学发展,使机器的发明成为可能。(从资本、自由劳动力和技术积累三个方面说明即可)
(2)17世纪科学革命主战场转移到英国;欧洲经济中心也转移到了英国;科学革命为英国培养出众多的科技人才。
(3)给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奖励发明创造;用专利法在法律上保护科技人才的发明创造;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如设立伦敦皇家学会)。
【详解】
(1)根据材料“在英国工业革命前夕和工业革命进行的过程中,从广大殖民地掠夺来的财富的数量极为庞大惊人”可见,英国的殖民掠夺和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本;根据材料“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用合法手段进行圈地,英国圈地运动持续了300多年,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批“自由”的劳动力和巩固的工业品国内市场。”,可见,英国的圈地运动提供了大生产所必需的大量劳动力;根据材料“到18世纪,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工具也实现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产成为可能。17世纪,英国实验科学研究促使自然科学获得长足的进展。这些自然科学成就为英国工业革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供了可能的条件。”可见,英国工人的技术积累和自然科学发展,使机器的发明成为可能。
(2)根据材料“其实早在工业革命正式亮相前的17世纪,一场科学革命已然捷足先登。这场科学革命肇始于意大利,终结于英国,而扮演欧洲经济领头羊角色的国家也随着这场科学革命主战场的转移而发生改变,英国取代意大利成为领先的经济体。”可见,17世纪科学革命主战场转移到英国;欧洲经济中心也转移到了英国;科学革命为英国培养出众多的科技人才。
(3)根据材料“英国早在1662年就成立了以促进自然科学为宗旨的伦敦皇家学会,1754年成立的“技艺,制造业及商业奖励会””可见,英国给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奖励发明创造;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如设立伦敦皇家学会)根据材料“14世纪英国就有了保护专利的专利权垄断的法律。”,可见,英国用专利法在法律上保护科技人才的发明创造。
14.(1)煤;汽车或飞机
(2)存在因果关系,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专利技术重视科技创新,专利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3)观点:理性看待科技的进步。论述: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人类社会步入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科技的发展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如环境问题,城市化问题等。因此我们要合理利用科技,坚持可持续发展。
【详解】
(1)从坐标图的趋势可以看出是煤,蒸汽机主要是烧煤;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明了汽车或飞机
(2)从两则材料的数据可以看出,二者存在因果关系,可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回答。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重视专利技术重视科技创新,专利技术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
(3)根据“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但是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人类文明如何发展,已成为人类迈向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可得出观点:理性看待科技的进步。论述时,主要从科技发展的积极方面和局限性的角度进行理解概括,言之有理即可。
15.(1)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
(2)《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政体。
(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珍妮机;瓦特;斯蒂芬森(史蒂芬逊)蒸汽机船。
(5)创新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动力;坚持科技创新,走科教兴国战略;理论联系实际,改革要符合国情。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名称是巴黎公社。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由此逐渐形成了君主立宪制政体。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根据国情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正确道路,邓小平带领党和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珍妮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第一台纺纱机,瓦特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斯蒂芬森(史蒂芬逊)蒸汽机船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5)综合以上材料,可知创新是国家、社会发展的动力;坚持科技创新,走科教兴国战略;理论联系实际,改革要符合国情。
16.(1)展品:蒸汽机、蒸汽机车、珍妮机等。原因:率先爆发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共产党宣言》。
(3)巴黎公社;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详解】
(1)第一问展品,根据材料一“1851年5月5日,万国工业博览会在英国伦敦举办”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因此,英国的展品是工业革命中的最新发明——蒸汽机、蒸汽机车、珍妮机等。第二问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率先爆发并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2)根据材料二“工厂主竭力压低工资,无产阶级所受的剥削不断加强。……1825年在英国爆发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大约每隔10年左右就爆发一次”可知,出现的问题是无产阶级处境艰难,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解决这些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
(3)第一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的领导人之一欧仁·鲍狄埃为了纪念巴黎公社的建立,创作了《国际歌》的歌词;第二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17.(1)《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3)巴黎公社
【详解】
(1)根据材料“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完成。”,结合所学可知,这指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编写的《共产党宣言》。
(2)结合所学可知,《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3)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成立,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因此说巴黎公社的成立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