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一 面阿 累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鲁迅(1881.9.25—1936.10.19),我国的一位鼎鼎有名的大文豪,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亭,后又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鲁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8部。作者简介 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1909年1月生,江苏涟水人。他毕业于上海艺术大学。1932年参加“左翼剧联”,同年8月考进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当售票员,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因参加工人罢工被捕判刑,1935年经人保释出狱,后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共产党活动,被官方侦悉,迫令出境。1936年返回上海,从事写作和翻译。1937年抗战开始,他参加了新四军。此后一直在部队和地方做文教和行政工作。《一面》是作者1936为纪念鲁迅逝世而作。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踱 地窖赫然 窘境 捻摩挲 颓唐 抖擞憎恶揩油 恣情 不能自已 (duó ) ( jiào )( hè )(ji?ng )( suō )(d?u s?u )( wù ) ( kāi )
( zì )( y? ) (ni?n )( tuí )地窖:保藏薯类、蔬菜等的地洞或地下室。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应该这样。莽撞:鲁莽,指言行、动作粗率而不审慎。摩挲:用手抚摩。憎恶:憎恨、厌恶。陡然:突然。恭敬:尊敬、爱戴。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作者与鲁迅见面的全过程。
第二部分:写这“一面”对作者的巨大鼓舞和影响。复述课文,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1932年秋天的一天地点:内山书店人物:我,鲁迅,内山完造起因:因接班还要等半个钟头,到内山书店躲雨、歇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的鼓舞和影响。经过:合作探究:1、先在文中找出三次描写鲁迅先生外貌的句子,并标上序号,然后朗读一遍。
2、试填写下表,比较每次外貌描写的异同。 远 景特征描写写法 远景描写特征写法瘦瘦的,五十上下,穿牙黄长衫,咬着烟嘴瘦粗线条整体勾勒描写特征写法中景咬着烟嘴,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精神很好;头发约莫一寸长,直竖着;胡须很打眼,隶体“一”字;正直而慈祥的眼光;竹枝似的手指瘦但精神好,头发直竖,胡须打眼局部细微描写描写特征写法近景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精神很好;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黄色烟嘴,熏黑了;微笑;点头。瘦,头发直竖,胡须“一”字,长期抽烟特写镜头远景中景近景描写特征写法瘦瘦的,五十上下,穿牙黄长衫,咬着烟嘴。咬着烟嘴,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精神很好;头发约莫一寸长,直竖着;胡须很打眼,隶体“一”字;正直而慈祥的眼光;竹枝似的手指。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精神很好;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黄色烟嘴,熏黑了;微笑;点头。瘦瘦但精神好,头发直竖,胡须打眼。瘦,头发直竖,胡须“一”字,长期抽烟。粗线条整体勾勒局部细微描写特写镜头 这三处外貌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
都突出了一个字:“瘦”不同点:第一次是在远处,在暗中,从整体上勾勒出人物的身材、年龄,因而人物形象比较“模糊” 。
第二次是在近处观察,刻画得比较具体、细致,形神兼备地写出了人物的气质。
第三次更近了,观察更细致,鲁迅的形象也更加完整清晰。合作探究 阅读对鲁迅先生的三次肖像描写的段落,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段都是描写鲁迅先生的外貌,但由于距离、光线明暗,状貌也就不一样。第一次作者是站在__处,光线 _ ,而人物形象模糊,作者只作了__ 的描写,这是鲁迅先生外貌的__景。第二次作者站在__处,光线__,因而人物形象刻画得__、细致,这是鲁迅先生外貌的__ 景。 2.这三次描写都抓住了鲁迅先生外貌的最突出的特点:__________ 。 3.第二次有两处突出的细节描写:一是____;一是__
。这些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的__性格和___的精神。暗远轮廓远近亮清晰近(中)瘦但是精神很好刚毅顽强头发直竖 胡须
打眼 对鲁迅先生的外貌描写突出了他的几个明显特征可用三个字来概括——一是全身的“瘦”,二是头发的“竖”,三是胡须的“一”;说说看这三个字突出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性格? 突出鲁迅的精神,突出他那种斗志,表现了他把自己的整个生命都献给革命事业的那种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这些外貌描写有什么作用?填表:内容 镜头 外貌描写
一写鲁迅 远景(在远处
无意地看)
二写鲁迅 三写鲁迅( )在近处( )地看( )在( ) 仔细地看体现出鲁迅( )的精神中景有意识近景眼前瘦瘦的,五十上下,穿牙黄长衫,咬着烟嘴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但是精神很好。头发约莫一寸长,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象隶体的“一”字。一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捏着一枝黄色烟嘴,一头已熏黑了为革命忘我工作仔细品味语言,体会蓝色词语的感彩。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赫然”是很鲜明、很明显的意思,表明了作者对鲁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情。因为书是鲁迅译的,而鲁迅是当时有名的作家,又是光明的象征,所以说“像得到了保证似的”。 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摩挲”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舍不得”,写出作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随着我和鲁迅先生对话的深入,
我的感情是怎样步步发展的? 对 话 心 情 我的感受立刻感到受了父亲的抚摩“你要买这本书?”感到严肃和慈爱“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一本好。”对 话 心 情 我的感受“疑惑”“不平常的人”疑惑敬佩“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惊异地望”惊异、震动“哦!您,您就是——”“结结巴”
“欢喜得快
要跳起来”激动狂喜“我那一本,是送给你的。”“鼻子里陡然一阵酸”“恭敬地鞠了一躬”感谢、崇敬 总结:本文详细地叙述了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一次会面经过,并从不同的角度对鲁迅先生的外貌进行了描写,突出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顽强斗志和革命精神。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 表示亲密无间;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指导革命。不同的称谓,表达出作者不同的感情。战士则是热烈地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4、 ……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的心情,也表达出对鲁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3、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予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自嘲鲁迅拓读: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练笔:
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的外貌,
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出人物的个性。课后书面作业:
练笔:从不同角度描写一个人物的外貌,以体现他(她)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要求1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