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第七章 南方地区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第1课时) 江海交汇之地
这里以平原为主,是我
国重要是的稻米产区。
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新课导入】
这里是哪里呢?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1.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区域认知)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能力。 (地理实践力)
3.初步使学生树立区域内协作、共同发展和区际公平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人地协调观)
【学习目标】
1.从图中找出:长江、黄海、东海。描述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
长 江
(一)江海交汇之地
【新知探究】
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探究一:位置与范围
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2.从图中找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南京、杭州、上海。
描述长江三角洲包括的范围。
1.读图观察本地区地形以什么为主?本区属于什么气候?
探究二: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
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是国我传统的粮食产区。
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又是我国的淡水鱼产区。
2.思考:长江三角洲为何被称为“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自然条件
主要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地势低平、平原广阔、土地肥沃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主要河流及湖泊 长江、太湖、巢湖等 发达的内河航运、
水产养殖、旅游观光
知识梳理
探究三: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位于江海交汇之地,“江”和“海”分别指什么?
江:长江
海:黄海和东海
地理位置优越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1)对内联系:位于长江下游,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合作探究】2.读下列图文资料,说一说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里?
(2)对外联系: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如果把长江比作“箭”,把东部沿海地区比作“弓”,那么长江三角洲就位于箭头的位置。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塑造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丰富的工业用水,有利于工业的发展。
利
探究四:江海交汇之地
淡水鱼
生产、生活用水
旅游景观
建筑用地
利
弊
河流在丰水期容易泛滥成灾,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破坏。
河流的污染严重影响着河流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
2.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结合右图,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利:提供便利的水源
弊:丰水期易造成洪涝灾害,淹没大片农田
都江堰有效地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既能够提供发展农业的灌溉水源,还可以减轻洪涝灾害的威胁。
3.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结合下图,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都江堰工程
都江堰灌区
成都平原
长 江
岷 江
提供灌溉水源
提供便利水运
提供城市用水
……
提供灌溉水源
提供水能发电
提供城市用水
…
长江三角洲
4. 议一议:长江下游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3)地理位置优越
江海交汇之地
(2)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课堂小结】
1.长江三角洲地区濒江临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下列表示其位置的图示正确
的是( )
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A.地表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B.地面平坦广阔,沃野千里
C.地形以丘陵为主,平均海拔在50米以下
D.地势平坦,湖泊、河网密集
B
D
【训练评价】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读图,回答问题:
3.图中“弦”①主要是指( )
A.京沪铁路 B.京广铁路
C.陇海铁路 D.沪杭—浙赣—湘黔—贵昆铁路
4.有关丙丁之间的经贸往来,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丁提供资金、技术
B.丁为丙提供能源
C.“黄金水道”促进两地商贸流通
D.丁为丙提供大量的劳动力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