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世界的聚居地—聚落》
人教版·第四章·第三节
【学习目标】
1.能够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
2.能够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聚落与环境
聚落
乡村
城市
1.聚落的定义
聚落的形成顺序:一般来说,在聚落的形成过程中,先有 聚落,后有 聚落。
聚落的定义:我们把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
乡村
城市
2.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差异
观察比较
任务:比较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完成表格。
聚落 建筑 密度 高度 交通 道路 车辆 人口 密度 农田 鱼塘 自然景观改变大小
乡村
城市
少
多
小
大
有
无
小
大
稀疏
矮
密集
高
乡村与城市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差异?
3.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劳动生产方式差异
居住在乡村的人主要从事哪些工作?
耕 作
农 村
放 牧
牧 村
捕 鱼
渔 村
伐 木
林 场
农业
居住在城市的人主要从事哪些工作?
工业
服务业
请选择聚居地的地形条件,并说出选择理由。
荒漠
河流
湖泊
请选择土壤条件
荒漠土
黑土地
盐碱地
请选择气候条件
终年高温多雨
终年严寒
全年温和而湿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少雨
终年炎热干燥
水源充足
土壤肥沃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
其他
4.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1)聚落形成与环境的关系
京广线和浙赣线在株洲交汇,因此株洲也被称为“火车拉出来的城市”
湖北省地形图
湖北省交通图
长
江
汉江
看图说话一:
图中A、B、C三城市可能优先发展成大城市的是?
京广线
318国道
国道
铁路
B
C
A
B
C
A
A
建始
恩施
武汉
(2) 聚落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比较密集。如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
在高山、荒漠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
(3)聚落形态与环境的关系
观察思考
下图中的聚落分别呈什么形态?
团状
带状
环状
带状或点状
分布 形态 自然环境因素 原因
河流沿岸
沙漠地区
平原地区
山麓、谷地
湖泊
总结:聚落的分布、形态和自然环境的关系。
条带状
点状或带状
团块状
条带状
环状
水源
水源
地形
地形、水源
水源
水源充足,水运便利
沙漠中色绿洲水源充足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水源充足
(4)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读图分析
根据资料,分析下面两处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西亚沙漠地区
原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民居特点:墙 :
窗 :
白天隔热,夜晚保温
厚
小
防热风
屋顶 :
平顶
降水少
竹楼
双层木楼
热带雨林地区
原因:气候湿热
民居特点:底层 :
屋顶 :
架空
防潮、防野生动物袭扰、通风散热
坡度大
便于排水
你还知道哪些有特色的民居?它们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水 乡
江 南
窑 洞
黄土高原
蒙古包
内蒙古
冰 屋
北极地区
粉墙黛瓦马头墙
南方气候的炎热潮湿,居室墙壁高,开间大;前后门贯通,便于通风换气;为便于防潮,建二层楼房多,底层是砖结构,上层是木结构。
窑洞
黄土高原特有的民居形式,就地取材。这里气候干燥,土质十分坚固牢靠,深达一、二百米,极难渗水。直立性很强的黄土,可随意挖凿而不会坍塌。 窑洞有厚厚的屋顶和墙壁,使得窑洞能保温也能隔热,冬暖夏凉。
蒙古包
内蒙古地区气候干旱,以畜牧业为主。
蒙古包适应内蒙古冬季寒冷气候,隔风保暖,在夏季有以其方便拆装,便宜运输的特点,可以随草场的荣枯变化,而随时迁移,适应牧民游牧生活
冰屋
寒带地区终年严寒,就地取材搭建冰屋,冰房子,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可以抵挡极地寒风,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
1.特色鲜明的聚落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东南亚热带地区,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对此解释不合理的是( )
A. 当地木材多,就地取材
B.当地降水较多,较陡的屋顶便于雨水流走
C.当地气候湿热,双层结构利于散热防潮
D.当地经济落后,居民喜欢住双层木楼
聚落与文化遗产
1.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聚落
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长河里,世界各地的人们利用自然环境和他们的勤劳智慧,创造了不同的聚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聚落文化,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遗产。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挽救这些人类的无价之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目前,世界上有许多聚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标志
遗产动态
遗产动态>相关内容
威尼斯是浪漫的水城,河多,桥也多,一百多条运河纵横全市。运河两侧多棕红色屋顶的矮楼。
意大利水城威尼斯
遗产动态
遗产动态>相关内容
法国巴黎塞纳河沿岸
遗产动态
遗产动态>相关内容
澳门历史城区
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古老、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也见证了向西方传播中国民间宗教的历史渊源。
遗产动态
遗产动态>相关内容
云南丽江古城
丽江是我国云南西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城市,1997年丽江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动态
遗产动态>相关内容
安徽皖南古村落
我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和宏村保持了中国传统的古村落面貌,村庄背依青山,清流穿村而过,白墙黑瓦的古民居与秀美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的乡村”。
资料一:丽江是我国云南西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城市,1997年丽江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为丽江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建筑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色而声名远扬。”
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你怎样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丽江的评语?
阅读资料,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1)丽江古城具有保存完好的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别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完整的水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
资料二:近年来,丽江旅游业发展很快,在给当地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古城原有的宁静与古朴被打破,当地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生活习俗受到冲击,自然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1.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如果你去丽江旅游,作为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呢?
(2)过度开发,过度商业化,水源遭到污染,原有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惯受到影响和破坏。
(3)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不乱扔垃圾,不污染水源,不大声喧哗,不攀折花木,不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等。
克林顿对城市文化属性的评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北京如果变成纽约,100年就可以,但想要把纽约变成北京,1000年也做不到。”
我国“建筑学之父”梁思成说:“一个东方老国的城市,在建筑上,如果完全失掉自己的艺术特性,在文化表现及观瞻方面都是大可痛心的。”
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
2.传统聚落的现状和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护甚至任意破坏,将导致无法换回的损失。
聚落发展的现状(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1)在乡村,昔日特色鲜明的民居正逐步消失。
(2)在城市,有文化特色的传统民族民居越来越少。
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保护传统民居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确定保护的标准。即确定哪些是值得我们保护的传统聚落,不能把所有的旧建筑看成是传统民居。
2. 要在保护中注重开发,否则就失去了对传统聚落保护的意义。
3. 要加强保护传统聚落的教育,使保护传统聚落的观念深入人心。
3.传统聚落的保护措施
下图是某游客旅游时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回答1~2题:
1.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影响该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流 ④交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该游客发现聚落里有好多古建筑,且有保护标志。你认为当地保护这些古建筑的主要原因是( )
A.它能适应当地的环境 B.它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发展
C.它比现代建筑好看 D.它记录的信息有研究价值
D
D
C
D
3.新疆阿尔泰山的喀纳斯是我国多雪地区,当地民居多为人字型屋顶、窗户较小的木屋,该民居结构的主要功能是( )
A.防御风沙 B.防御台风
C.防御风雪 D.防御地震
4.骑楼”是岭南(南岭以南)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它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长廊的突出作用是( )
A.体现当地民族特色
B.体现房屋的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课堂总结
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