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卷—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01-03 16:22: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2021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杜甫的绝句《沙暖睡鸳鸯》中写到“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诗中描写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很小,但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很小,但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2.(2分)将6000L的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变大了 B.分子的间隔变小了
C.分子的数目变少了 D.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3.(2分)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
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NaCl由NaCl分子构成
D.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5.(2分)下列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水分子 B.氧分子
C.氧原子和氢原子 D.氢分子
6.(2分)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H2 B.H2O2 C.H2CO3 D.H2O
7.(2分)已知“〇”、“●”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8.(2分)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中子
9.(2分)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
A.101 B.157 C.258 D.359
10.(2分)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  )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11.(2分)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12.(2分)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微粒是阴离子 B.该微粒有3个电子层
C.该微粒的质子数为13 D.该微粒符号为Al
13.(2分)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③化学性质相似
B.②为阴离子
C.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
D.③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
14.(2分)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x=17,则该粒子符号为Cl﹣
B.若x=18,则该粒子是原子
C.若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
D.若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
15.(2分)超市中有“高锌高钙”奶粉出售,其中“锌、钙”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16.(2分)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7.(2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钙元素 B.硅元素 C.铝元素 D.铁元素
18.(2分)关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
D.一个H2O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19.(2分)元素“Al”的名称是(  )
A.氯 B.铝 C.硅 D.氦
20.(2分)硒元素有防癌和抗癌作用。如图,甲是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
B.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e,是一种金属元素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52分)
21.(4分)分子具有以下性质:①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分子在不断运动③分子间有间隔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分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请选择符合题意的性质用序号填空:
(1)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   。
(2)25000L的液化石油气可以装入24L的钢瓶中,因为   。
(3)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分子,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10﹣26kg,说明   。
(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2.(3分)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和“〇”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   ,属于纯净物的是   ,纯净物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
23.(3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②表示的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水由氢、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24.(6分)请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填空。
(1)铁是由   构成;
(2)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
(3)氯化钠是由   构成;
(4)水是由氢、氧两种   组成;
(5)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   ;
(6)氧化汞受热分解的过程中   不发生改变。
25.(15分)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中可知,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碘元素属于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碘元素的符号为    。
(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阳离子的离子是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
(3)在B~E四种粒子中,共有    (填数字)种元素;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原因是    。
(4)B~E中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填字母序号),原因是    。
(5)E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    。
(6)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周期。
26.(13分)某些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   ;
(3)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个,核内质子数为   ;
(4)根据上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与    (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5)11﹣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第   周期,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   相同;
(6)2号、10号、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   (填“周期”或“族”)。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   ,所以它们的   相似;
(7)同一周期中,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
27.(8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D代表四种不同的元素。
(1)分别写出A、B、C、D代表的元素的符号:A    B    C    D   。
(2)A原子的质子数为   ,D的离子符号为   。
(3)A、B、C、D中处于同一族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处于同一周期的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8分)
28.(8分)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图实验:
(1)图甲、乙、丙中玻璃仪器的名称分别为   、   、   。
(2)教材实验(如图甲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是   。
(3)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   ;混合均匀后,分子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4)如果继续完成图丙实验操作,对比实验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2021年单元测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杜甫的绝句《沙暖睡鸳鸯》中写到“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诗中描写的情景用化学原理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很小,但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B.分子很小,但分子之间有间隙
C.分子很小,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
D.分子很小,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解答】解: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能闻到花草的香味,是因为花草中含有的分子很小,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草的香味。
故选:C。
2.(2分)将6000L的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的质量变大了 B.分子的间隔变小了
C.分子的数目变少了 D.分子的体积变小了
【解答】解:将6000L的氧气加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故选:B。
3.(2分)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很小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答】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故选项解释正确。
D、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复原,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B。
4.(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C.NaCl由NaCl分子构成
D.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
【解答】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的微粒,错误;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错误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
D、水蒸发的过程中水分子的间隔变大,正确;
故选:D。
5.(2分)下列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
A.水分子 B.氧分子
C.氧原子和氢原子 D.氢分子
【解答】解: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故选:A。
6.(2分)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H2 B.H2O2 C.H2CO3 D.H2O
【解答】解:A、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
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
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
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A。
7.(2分)已知“〇”、“●”分别表示不同种元素的原子,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图示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图示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B错;
C、图示由一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故C错;
D、图示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8.(2分)下列粒子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离子 D.中子
【解答】解: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B、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C、离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中子是构成原子的一种粒子,中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9.(2分)联合国把今年定为“元素周期表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表的编制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将101号元素命名为“钔”来纪念他。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相对原子质量为258,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  )
A.101 B.157 C.258 D.359
【解答】解: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钔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01,则钔原子的质子数为101;
故选:A。
10.(2分)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C1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共含有18个(  )
A.原子 B.质子 C.中子 D.电子
【解答】解: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环状碳分子C18中含有18个碳原子。
故选:A。
11.(2分)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A.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故错误;
B.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故错误;
C.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故错误;
D.该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故正确。
故选:D。
12.(2分)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微粒是阴离子 B.该微粒有3个电子层
C.该微粒的质子数为13 D.该微粒符号为Al
【解答】解:A、该粒子的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粒子是原子失去了最外层3个电子得到的,该微粒有2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错误。
C、该粒子的质子数=13,故选项说法正确。
D、该粒子是原子失去最外层的3个电子得到的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符号为:Al3+,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3.(2分)如图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①③化学性质相似
B.②为阴离子
C.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
D.③为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
【解答】解: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①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③④的核内质子数相同,③④属于同一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③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该元素位于第3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4.(2分)某粒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x=17,则该粒子符号为Cl﹣
B.若x=18,则该粒子是原子
C.若x=19,则该粒子是阳离子
D.若x=20,则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得到两个电子而形成
【解答】解:A、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其离子符号为Cl﹣,故选项说法正确。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质子数=19,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质子数=20,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粒子是由一个原子失去两个电子而形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15.(2分)超市中有“高锌高钙”奶粉出售,其中“锌、钙”指的是(  )
A.单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
【解答】解: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锌、钙”等不是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由题意,高锌高钙奶粉中的“锌”“钙”指的是元素,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物质中。
故选:B。
16.(2分)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解答】解: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
A、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质子数不同,故选项正确。
B、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质子数不同,不是核外电子数不同,故选项错误。
C、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质子数不同,不是中子数不同,故选项错误。
D、决定元素的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质子数不同,不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7.(2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钙元素 B.硅元素 C.铝元素 D.铁元素
【解答】解: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前五种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钙等,其中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故选:C。
18.(2分)关于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B.原子得到电子形成阳离子
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
D.一个H2O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
【解答】解: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故A错误;
B.原子得到电子后显负电性,是阴离子,故B错误;
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组成的混合物,故C正确;
D.一个H2O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19.(2分)元素“Al”的名称是(  )
A.氯 B.铝 C.硅 D.氦
【解答】解:A、元素“Al”的名称是铝,不是氯,故选项错误
B、元素“Al”的名称是铝,故选项正确。
C、元素“Al”的名称是铝,不是硅,故选项错误。
D、元素“Al”的名称是铝,不是氦,故选项错误。
故选:B。
20.(2分)硒元素有防癌和抗癌作用。如图,甲是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硒原子核内中子数为34
B.硒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e,是一种金属元素
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g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硒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4,硒原子核内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79﹣34=45;故选项说法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硒元素的元素符号为Se,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52分)
21.(4分)分子具有以下性质:①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②分子在不断运动③分子间有间隔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所以分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请选择符合题意的性质用序号填空:
(1)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 ② 。
(2)25000L的液化石油气可以装入24L的钢瓶中,因为 ③ 。
(3)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分子,每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10﹣26kg,说明 ① 。
(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④ 。
【解答】解:(1)墙内开花墙外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2)25000L的液化石油气可以装入24L的钢瓶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在加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3)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分子,说明分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4)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它们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答案为:(1)②;(2)③;(3)①;(4)④。
22.(3分)如图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和“〇”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 ③⑥ ,属于纯净物的是 ①②④⑤ ,纯净物中直接由原子构成的是 ⑤ 。
【解答】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①②④都是由一种分子(即一种物质)构成的纯净物,⑤是由一种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③是由两种分子(即两种物质)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⑥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两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故答案为:③⑥;  ①②④⑤;  ⑤。
23.(3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所示,图中①表示的是 原子 ,②表示的是 分子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填字母)
A.水由氢、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的
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氢原子构成的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解答】解:(1)根据汞是由汞原子构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所以图中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分子;故填:原子;分子;
(2)A.由水的化学式为H2O可知,水由氢、氢两种元素组成的,故A正确;
B.由水的化学式为H2O可知,水由氢、氢两种元素组成的,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的,故B错误;
C.由水的化学式为H2O可知,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C错误;
D.由水的化学式为H2O可知,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元素不能讲个数,故D错误。
故选:A。
24.(6分)请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填空。
(1)铁是由 原子 构成;
(2)二氧化碳是由 分子 构成;
(3)氯化钠是由 离子 构成;
(4)水是由氢、氧两种 元素 组成;
(5)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 分子 ;
(6)氧化汞受热分解的过程中 原子 不发生改变。
【解答】解:(1)铁是由原子构成的;
(2)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3)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4)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5)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
(6)氧化汞受热分解的过程中原子不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
(1)原子;
(2)分子;
(3)离子;
(4)元素;
(5)分子;
(6)原子。
25.(15分)学习化学要建立元素观、粒子观和分类观。请用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A中可知,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53 ,碘元素属于  非金属 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26.9 ,碘元素的符号为  I 。
(2)B~E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其中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BDE (填字母序号,下同),表示阳离子的离子是  C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C 。
(3)在B~E四种粒子中,共有  3 (填数字)种元素;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CD (填字母序号),原因是  它们质子数相同都为11 。
(4)B~E中化学性质相似的粒子是  BE (填字母序号),原因是  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7 。
(5)E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  Cl﹣ 。
(6)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  三 周期。
【解答】解:(1)依据A中信息可知原子序数为53,因为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则碘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3,碘是“石”字旁,则为非金属元素,依据A中信息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碘元素的符号为I,故填:53;非金属元素;126.9;I;
(2)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阳离子的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分析BCDE示意图可知,属于原子的是BDE,属于阳离子的是C,最外层电子数为8(最外层是第一层为2)的微粒为稳定结构,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C,故填:BDE;C;C;
(3)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分析BCDE示意图可知,共有3种元素,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CD,理由是它们质子数相同都为11,故填:CD;它们质子数相同都为11;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关系最密切,B和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所以它们化学性质相似,故填:BE;它们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为7;
(5)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容易得电子,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E为氯元素,元素符号为Cl,得到1个电子形成了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所以离子符号是Cl﹣,故填:得到;Cl﹣;
(6)原子的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C原子有三个电子层,所以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故填:三。
26.(13分)某些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2 周期,它属于 非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失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 Na+ ;
(3)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 个,核内质子数为 17 ;
(4)根据上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与 S  (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5)11﹣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第 3 周期,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 电子层数 相同;
(6)2号、10号、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 族 (填“周期”或“族”)。原因是它们原子结构中的 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 ,所以它们的 化学性质 相似;
(7)同一周期中,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 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依次递增 。
【解答】解:在原子中,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核内的质子数;
(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是氮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它最外层电子数5,大于4,属于非金属元素,故填:2;非金属;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其原子容易失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符号是Na+,故填:失;Na+;
(3)根据表格信息,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个,核内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为17,故填:7;17;
(4)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根据上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与S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S;
(5)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元素所在的周期数,11﹣18号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为3,在表中处于3周期,是因为它们原子结构中的电子层数相同,故填:3;电子层数;
(6)2号、10号、18号元素在表中处于同一族,是因为它们原子结构中的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故填:族;最外层电子数达到稳定结构;化学性质;
(7)同一周期中,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变化规律是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依次递增,故填:最外层电子数从1到8依次递增。
27.(8分)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B、C、D代表四种不同的元素。
(1)分别写出A、B、C、D代表的元素的符号:A N  B O  C S  D Cl 。
(2)A原子的质子数为 7 ,D的离子符号为 Cl﹣ 。
(3)A、B、C、D中处于同一族的是 B、C (填字母序号,下同),处于同一周期的是 A、B或C、D 。
【解答】解:最右上角是He,故下面的一层是第二周期,且下面的元素是Ne元素,往前推,故A是7号元素,为N,B是8号元素,为O,B下面的C是16号元素,为是,D是17号元素,为Cl;
(1)A是N,B是O,C是S,D是Cl,故填:N;O;S;Cl;
(2)A是氮元素,其原子的质子数为7,D是氯元素,其离子是氯离子,符号为Cl﹣,故填:7;Cl﹣;
(3)同一横行的为一周期,同一纵行的为一族,故处于同一族的是B、C,处于同一周期的是A、B或C、D,故填:B、C;A、B或C、D。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8分)
28.(8分)小明学习了分子的性质后做了如图实验:
(1)图甲、乙、丙中玻璃仪器的名称分别为 烧杯 、 试管 、 烧杯、试管 。
(2)教材实验(如图甲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B中液体变红色 ;实验结论是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3)改进实验: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乙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还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 分子之间有间隔 ;混合均匀后,分子 继续 (填“继续”或“停止”)运动。
(4)如果继续完成图丙实验操作,对比实验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
(5)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 节约药品、更环保 。
【解答】解:(1)图甲、乙、丙中玻璃仪器的名称分别为烧杯、试管、烧杯、试管。
故填:烧杯;试管;烧杯、试管。
(2)教材实验(如图甲所示):该实验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中液体变红色,实验结论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故填:B中液体变红色;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小明做的实验中,最终液体能够混合均匀,还可以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混合均匀后,分子继续运动。
故填:分子之间有间隔;继续。
(4)对比实验乙,丙中混合均匀需要时间比乙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快。
(5)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小明的实验改进最主要的优点有节约药品、更环保。
故填:节约药品、更环保。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1/12/26 18:13:21;用户:2548256485;邮箱:2548256485@;学号:19601098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