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第8课 小二黑结婚 (节选)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任务一:文学常识储备
一、作者档案
【简历】赵树理(1906-1970),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人。1925年考入山西省立长治第四师范,开始写新诗和小说。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于1970年9月23日去世。他的小说多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开创的文学流派“山药蛋派”,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作品】长篇小说《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锻炼锻炼》《登记》,长篇评书《灵泉洞》(上集)等
二、背景链接
作者的创作灵感源自一起真实的案件。1943年4月,作者赵树理在与同驻地房东的一个亲戚拉家常时得知,那位亲戚的侄儿叫岳冬至,是村里的民兵小队长,因为与一个叫智英祥的俊女子自由恋爱,被几个把持村政权的坏人以“搞腐化”的“罪名”迫害致死。赵树理到其村子做调查时发现,受害者两家都不同情岳冬至和智英祥的“自由恋爱”,反而认为打死岳冬至固然不该,但教训教训他则是理所当然的,而村里其他人竟然也持同样的论调。当时根据地刚刚颁布了《妨碍婚姻治罪法》,赵树理认为青年自由恋爱结婚应当得到支持和保护。为了解决这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他决心以岳冬至、智英祥为原型进行创作,来刺激人们被传统习惯愚弄得麻木不仁、是非不分的神经,把他们从封建旧势力的束缚中拯救出来。赵树理经过精心构思,于5月份写出了《小二黑结婚》。
节选前的主要情节:
第一节介绍主要人物。引出了本文两个落后典型二诸葛和三仙姑,通过“不宜栽种”和“米烂了”两个故事,初步点明他们的愚昧落后。第二节“三仙姑的来历”,突出她好逸恶劳和轻浮浪荡,由此引出小芹。第三节“小芹”,讲述了小芹的故事,并通过她严厉呵斥金旺流氓行为的故事,引出金旺兄弟,并为以后的故事高潮的到来做铺垫。第四节介绍了金旺兄弟投机取巧、横行霸道,同时引出好看、惹人喜爱的小二黑。第五节“小二黑”中,正面介绍小二黑的概况以及他与小芹的亲密关系。
如果说前面部分主要是介绍背景引出人物,那么从第六节开始,小二黑和小芹的自由恋爱关系就开始遇到了种种阻碍,他们与落后势力、村中恶势力的冲突也由此展开。首先,他们的关系遭到了小二黑父亲二诸葛的反对。接着,垂涎于小芹的金旺兄弟在碰壁之后,“每日怀恨,总想设法报一报仇”“幸而村长脑筋清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小芹和小二黑两人来到一个大窑里商量对付三仙姑的法子,结果被贼心不死的金旺逮着了机会,他以捉奸为借口,把小二黑和小芹捆住,送到区武委会要按军法处置。节选部分就从这里开始。
三、相关知识
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形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其创作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十分注重作品的社会功效,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民间色彩和浓厚的民族风格,他们的作品既具有“问题小说”的特点,也具有大众化、民间化的特点。代表作家有赵树理、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任务二:语言自主梳理
一、读准字音
1.单音字
(1)罗睺星(hóu) (2)跺脚(duò)
(3)八卦(ɡuà) (4)首帕(pà)
(5)逞能(chěnɡ) (6)奸淫(yín)
(7)胆怯(qiè) (8)唧唧(jī)
(9)镶边(xiānɡ)
2.多音字
(1)冲 (2)称
二、写对字形
1. 2.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姻缘·因缘
姻缘:指婚姻的缘分。因缘:佛教指产生结果的直接原因和辅助促成结果的条件或力量,也指缘分。
[情境选词] ①他们俩两小无猜,是一对好姻缘。
②谁知道是什么因缘,叫不相干的人都碰在一起。
2.明确词义
(1)拍手称快:
(2)莫名其妙:
(3)装神弄鬼:
(4)唧唧哝哝:
(5)顺水推舟:
[答案] (1)拍着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2)没有人能说出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难以理解(名:说出)。也作莫明其妙。(3)①装扮成鬼神(骗人)。②比喻故弄玄虚。(4)小声说话。(5)比喻顺应趋势办事。
[情境呈现]
1.作恶多端的歹徒被司法机关逮捕了,群众莫不拍手称快。
2.他这人真是莫名其妙,一会儿挑剔这个,一会儿挑剔那个。
3.你一天到晚装神弄鬼的,到底想干什么?
4.唐僧转回身不睬,口里唧唧哝哝的道:“我是个好和尚,不受你歹人的礼!”
5.大家都不满意他顺水推舟、送人情的做法。
精讲点拨 归纳提升
任务一:整体把握
【任务设计】
1.请梳理文章的情节内容,说说《小二黑结婚(节选)》是怎样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表现和歌颂民主改革、人民政权这一主题的。
答:
[明确] 小说通过小二黑和小芹为争取婚姻自由而进行斗争的过程,表现和歌颂了民主改革、人民政权:①小二黑和小芹在与封建家长二诸葛、三仙姑和恶霸金旺、兴旺的斗争中,把人民政权作为坚强后盾,非常勇敢,无所畏惧,终于在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取得了胜利;②二诸葛、三仙姑在人民政府的教育下,终于转变了思想,开始了新的生活;③恶霸分子金旺、兴旺弟兄受到了人民政府的惩办,以彻底失败告终,显示了人民政权的巨大威力。
2.任务小结
3.文章主旨
小说描写的是根据地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在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中,得到民主政权的支持,斗败了封建势力,获得了胜利的故事。小说不仅热情讴歌了自由恋爱的胜利,更歌颂了农民进步的新思想战胜了愚昧、落后、迷信的封建旧思想,歌颂了农民反对封建势力的胜利,从而对解放区新建立的民主政权进行了热情的赞颂。
任务二:重点突破
微任务一: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任务导引】
小说把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融为一体。赵树理的小说在人物塑造上继承了我国古典小说的传统写法,不太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反而更多的是把人物放置在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中,试图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和行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此外,小说中常用起绰号的方法,概括出人物的典型特征,漫画式地勾勒人物形象。这些都是中国古典小说中常常采用的手法。
【任务设计】
1.当二诸葛还要啰里啰唆时,邻居们为什么有些厌烦?
答:
[明确] 此时的农村,迷信、落后的思想已经渐渐失去了人心,新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2.为什么三仙姑“第二天早上”“起得很迟”?
答:
[明确] 一是昨天和二诸葛的老婆吵架吵累了,二是本来对女儿就不够关心,充分体现了她的自私和对女儿冷酷的本质。
3.“她趴下就磕头,连声叫道:‘区长老爷,你可要给我做主!’”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答:
[明确] 磕头的举动表现了三仙姑试图引起区长的同情,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称解放区的区长为“老爷”,表明她的封建思想意识根深蒂固。这些都表现了三仙姑的狡猾和落后。
4.当区长问话时,能说会道的三仙姑回答问题往往很简单,像“四十五”“找下了!”“三千五!”,该如何理解?
答:
[明确] 本来能说会道的三仙姑,却像不会说话的人一样了,这些话语暗示了她内心的窘迫和底气不足。
5.《小二黑结婚》的情节结构有什么特色?
答:
[明确] 这篇小说的故事性特别强。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而又连贯完整。节选部分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和结局部分。恶霸受到镇压,旧思想受到批评,两位“神仙”有了转变,年轻人追求的自由婚姻获得成功。作者善于组织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按时间顺序作叙述,一环扣一环,前后衔接得紧凑严密,读来清晰自然。作品以叙述故事为主,在叙述中突出人物形象,其他描绘(如景物和心理描写)从简,并融入故事叙述之中。
6.《小二黑结婚(节选)》主要塑造了哪几类人物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答:
[明确] 小说主要塑造了三类人物形象:
①以二诸葛和三仙姑为代表的老一代农民形象。二诸葛封建愚昧,但性格厚道,软弱胆小。三仙姑却自私心很重、阴私刻毒、欺软怕硬。
②以小二黑和小芹为代表的新人形象。他们是农村中新一代农民的典型。他们接受新思想、新事物快。他们敢于斗争,对包办婚姻敢于反抗,充满自信。
③以金旺和兴旺兄弟为代表的农村封建残余势力的形象。他们身为村干部,横行霸道、祸害乡里。
7.试结合所选文本分析二诸葛、三仙姑同中有异的性格。
答:
[明确] (相同点)两人都具有封建思想,都反对儿女自由恋爱,想以家长身份主宰儿女婚姻;两人都迷信阴阳八卦、黄道黑道,规矩颇多。
(不同点)①二诸葛是虔诚的迷信者,迷信成了他认识生活、对待生活的唯一标尺;三仙姑则是虚假的迷信者,迷信成了她欺骗别人、害人利己的手段。②二诸葛既是一个封建家长制的维护者,同时又是一个善良、厚道的父亲;三仙姑则是一个无情的母亲,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牺牲女儿的幸福。
8.本文是怎样在情节发展中刻画三仙姑这个人物形象的?
答:
[明确] “看看仙姑”这部分是刻画三仙姑最为成功的地方,作者没有客观地评价她是如何懒,而是在女儿被抓,一夜未归,丈夫非常着急的情况下,照样起得很迟,甚至丈夫于福“把饭菜做成了放在炉边等,直等到她梳妆罢了才开饭”。
作者没有定义她是如何老来俏,而是写在区上的交通员传她的情况下,她仍不紧不慢换上一身新衣,以至于区长误认为她是年轻媳妇,周围的人也议论纷纷,连她半辈没红过的脸也撑不住了,“恨不得一头碰死”。作者就是这样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的矛盾冲突中,通过自身的行动和语言来展示其性格,很少有静止的神态与心理描写。
微任务二:赏析小说的语言
【任务导引】
赵树理作为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其作品善用生动活泼的群众语言。
【任务设计】
9.这篇小说的节选部分,在语言方面有什么特点?
答:
[明确] 就人物语言来说,作品总是尽量用普通的、平常的话语,要求每一句话都适合每一个人物的特殊身份、状态和心理。人物的对话短小、简洁、明快,到了每个人物的嘴上都活了。
赵树理向来写人物的对话忠实于人物的身份,注意个性化、口语化。本文中叙述和描写运用的都是群众语言,充满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任务三:合作探究
【任务设计】
赵树理的作品多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色,请结合《小二黑结婚(节选)》具体分析这一特色。
答:
[明确] 主题和题材的选择上:赵树理的小说总是选取那些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主题,但在选材上却并不追求轰轰烈烈,而是从普通的日常生活现象入手,以小见大。如本文以当时仍然存在的包办婚姻的现象为突破口,通过展现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揭示出反封建思想斗争的重要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赵树理小说的突出特色就是成功地描写了各类不同思想、性格的农民形象。他热情地讴歌以小二黑和小芹为代表的新型农民,赞美他们的新思想、新品质,同时又着力刻画了像二诸葛、三仙姑这样一些暂时还愚昧落后但已经开始走向转变的农民代表。深入挖掘农民内在的美好品德是赵树理小说的出发点,所以,他的小说往往将善意的讽刺与热情的歌颂结合在一起,寓批评于诙谐幽默之中。
具体的艺术表现手法上:艺术结构,赵树理借鉴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结构特点,采用单线条发展的手法,适合我们民族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欣赏习惯。人物刻画,运用白描手法,注重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并常用给人物起绰号的方式来增强其性格的鲜明性,如二诸葛、三仙姑等。赵树理的作品语言朴实生动、幽默风趣,大量使用经过提炼的地方农民的方言、口语,表现力强,真正做到了语言的大众化。
定时训练 反馈补偿
白 描
【课内挖掘】
《小二黑结婚(节选)》中,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虽不对人物作细致分析,人物形象却栩栩如生。比如:写三仙姑过分讲究打扮,“她吃完了饭,换上新衣服、新首帕、绣花鞋、镶边裤,又擦了一次粉,加了几件首饰……”运用白描手法,刻画了三仙姑讲究老来俏、又爱出风头的形象。
【技巧指导】
白描本是一种中国画技法,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后来成为文学表现手法之一,是一种简略的正面描写,主要指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辞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用好白描手法,需注意以下三点:
1.使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峻青的《黎明的河边》,对年轻战士小陈的肖像作了如下的描写:“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作者将战士小陈的体态特征与战斗中留下的伤痕联结起来描写,以突出表现他的勇敢精神。
2.使用白描手法勾勒事物时,要求作者用简练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如杜宣的《井冈山散记》中,有段文字叙写井冈山茅坪的“八角楼”,作者用朴素的语言,不作任何形容,简明地写房间内简陋的陈设,重点介绍了“八角楼”名称的由来:“房间内的光线不够,所以在房间正中顶上,开了一个八角形的光斗。因此大家就把这个楼叫作‘八角楼’。”
3.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如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作者善于抓住夏日急雨的特点,以朴素的语言进行白描,一句一景,形象地再现了西湖夏季风云骤变的奇景。
【学以致用】
运用白描手法写一个人物,要求突出特点,100字左右。
答:
[参考示例] (示例一)我赶紧吃过饭,碗都没刷,便骑车下地了。当我到地里时,父亲已割了七八垄了。他脸上很多汗珠,衣服湿透了。他说:“你来了,吃过了吗?我割光这一垄,再吃……”大概四五分钟吧,他割光了。他从篮子里拿出饭盆、馒头,边吃边说:“孩子,你爸没本事,明天到县城后好好休息!后天好好考,别紧张……”——《怀想天空》
(示例二)父亲爱好吹笛,也很疼我这个唯一的儿子。每天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吃草,然后让我靠在他的腿上,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呵呵地笑。又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使劲地吹起来。——《路是月的痕》
(示例三)摊主是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他黧黑的面孔,两道浓眉,一对大眼睛凹进眼眶,一口结实的牙齿,好像能把嘴里的鞋钉咬断。他身上老是穿着一件很旧的中山装,一双又黑又粗的手上长满了老茧。——《修鞋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