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志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标志的作用、特征及分类。2、理解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及设计原则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分析,学习不同类型的标志设计,让学生感受、体验设计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观察和关注身边的标志,并按标志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树立公德意识。
重点 1、让学生认识和了解标志的作用、特征及分类。2、理解标志设计的表现形式及设计原则与方法。
难点 标志设计的创意,在理解标志特征的基础上设计一个简明、传递信息的标志。
教学流程安排
教学流程图 教学内容和目的
一、情境导入(5分钟)二、标志的概念与分类(5分钟)三、标志的表现形式(9分钟)四、标志的特点与作用(3分钟)五、标志的设计原则与方法(3分钟)六、课堂活动与小结(20分钟) 1、直观感受“贵州”形象标志的视频,激发学生爱家乡的热情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并与学习活动形成关联。激起学生对标志设计的探索兴趣。2、观察、分析图片,总结出标志的概念和分类。3、观察、分析图片和观看“北京2022冬奥会与冬残奥会会徽发布会”视频了解标志的表现形式。4、回顾、总结本节课所展示的所有标志图片具有的特点,并出示图片分析标志的作用。5、教师分析和学生共同总结标志设计的原则与方法。6、通过小组活动完成课堂作业并进行评价总结,最后以一首《交通安全歌谣》结束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一]情境导入(5分钟)直观感受“贵州”形象标志的视频1、你见过这个视频吗?2、你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1、教师播放“贵州”形象标志的视频“走遍大地神州 最美多彩贵州”2、学生观察发表见解,教师作解析和补充说明。3、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1)激起学生对标志设计的兴趣。(2)学生对标志设计的设计内涵和意图的了解程度。 1、激发学生爱家乡的热情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并与学习活动形成关联,激起学生对标志设计的探索兴趣,与此展开本节课的学习。2、让学生认识到标志设计中形与理念的关系,用简洁的形式表达丰富的内涵。 3、了解“贵州”形象标志“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释义,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使学生更加热爱我们的家乡——贵州。
[活动二]标志的概念与分类(5分钟)这样有意义的标志图片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观察图片。1、通过观察和分析,你能概括出标志的概念吗?2、标志又有哪些分类呢? 1、教师展示图片并提出问题。2、学生观察图片,分组交流讨论。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标志是以特殊的图形或文字组成并表达一定含义的视觉语言。4、标志大致可以分为:公共标识类、商标类、徽标类。5、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6、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给学生留出充分的时间思考和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 1、问题是思维的起点,通过问题激发学生好奇、探究和主动学习的欲望。2、选择了同学们日常所熟悉且经典的标志作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标志的概念与分类。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三] 标志的表现形式(9分钟)刚才我们所展示的图片是怎样构成的,它们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教师出示图片和播放视频并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发表见解。教师讲解分析标志的表现形式(1)图形——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图片展示)(2)文字——中文字、英文字母、数字;(图片展示)(3)图形、文字相结合(播放“北京2022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发布会”视频与图片展示)2、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学生对图片和视频是否感兴趣;(2)学生能否进行合理分析和理解。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给予分析、帮助;(3)学生能否用语言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1、图形和文字的表现形式标志设计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发展形象思维,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2、视频的播放展示并解析了“冬梦”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其设计理念与意图,增加了学生对国家的民族的自豪感。
[活动四] 标志的特点与作用(3分钟)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这些图片都比较简洁,造型优美,你还发现它们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呢? 1、教师出示图片并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2、标志的特点简洁明了;形象简洁概括,色彩单纯;直观性,易识易记,具有美感。3、标志的作用禁止警示提示 出示图片,通过教师的分析,使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学习理解。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五] 标志的设计原则与方法(3分钟)今天我们学习了那么多造型优美和经典的标志图片,同学们也想设计出这样的标志作品吗?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和理解这个环节的内容,待会儿把这些知识运用到同学们的标志设计作品中。 标志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教师分析总结)1、标志的设计原则(1)形象简洁明了,易识易记;(2)定位准确,内涵深刻;(3)新颖独特,造型优美;(4)具有较长的时效性与较广的适用范围。2、标志设计的方法(教师分析总结)选题、构思、构图、定稿、着色(用色单纯,色彩响亮,涂色平整、均匀) 了解标志设计的原则和学会标志设计的绘制方法。
[活动六] 课堂作业与总结(20分钟)1、课堂作业:请同学们为我们学校的公共空间设计一个具有一定功能性的个性化公共标志。2、课堂总结3、师生共同吟诵《交通安全歌谣》 1、课堂作业(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巡回作指导)(1)动动手(小组合作绘制标志设计作品)(2)猜猜看(其他小组猜展出作品的设计主题和意图)(3)评一评(自评、师生互评)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并请学生课后继续完善作品。2、课堂总结总结,师生共同诵读《交通安全歌谣》结束课程3、在此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1)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2)学生能否从不同方面谈感受;(3)倾听他人的意见,体会合作学习的必要性。(4)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在评价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质疑,从中获益。 1、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从多种想法找到最能表现自己设计意图的设计思路,迅速定位并通过一定的手法表现出来。2、进行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体现评价的公平,也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对自己的作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以便课后能更好进行完善。3、课堂最后通过《交通安全歌谣》的诵读再一次强调了标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引导了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和关注身边的标志,并按标志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树立公德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设计说明
《标志设计》这一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系统的、科学合理的设计,在知识内容上完整丰富,结构清晰,层次性强。整节课以“视频、图片展示——问题情境——分析探究——实践活动——总结升华”为主线,使学生亲身体验标志设计的探索和设计实践,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层面确定了相应的教学目标,把学生的探索和实践活动放在首位,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探究过程中用到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领悟和认识,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通过课堂活动与小结为学生创造交流的空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既引导学生从知识方面学习标志设计,又从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关注学生对课堂整体感受,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收获的喜悦。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欲望,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讨论、交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本节课运用的教学方法是启发探索式和互动式,采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师生互动讨论交流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探索、发现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为七年级的内容。考虑到标志设计反映了一定的时代性,因此资料的更新就尤为重要。所以我选择了与我们贵州学生息息相关的,在中央电视台和贵州电视台经常可见的“贵州”形象标志设计的视频导入(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激发学生爱家乡的热情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并与学习活动形成关联,激起学生对标志设计的探索兴趣,与此展开本节课的学习。
通过视频了解“贵州”形象标志“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的释义,使学生从中体会到贵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同时,我还选择了同学们日常所熟悉且经典的标志作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标志的概念与分类。
在学习标志的表现形式时也精心挑选了相应的图片和视频,特别是“北京2022冬季奥运会会徽和会徽发布会视频”,展示并解析了“冬梦”图形与文字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体现了其设计理念与意图,增加了学生对国家的民族的自豪感;标志的特点与作用和设计原则与方法,都是出示图片,通过教师的分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教学。
课堂作业与小结,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多种想法找到最能表现自己设计意图的设计思路,迅速定位并通过一定的手法表现出来。通过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体现评价的公平性,通过这种师生间的互动对自己的作品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课后能更好的进行完善。课堂最后通过《交通安全歌谣》再一次强调了标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加强化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和关注身边的标志,并按标志的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树立公德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本课的教学亮点自认为还是很多的,特别是“贵州”形象标志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和视频的选择。每一个视频,甚至是每一张图片都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才做出选择,以突出标志设计的时代性,与时代接轨。全课堂都以启发探索式、互助合作式、激励式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在这一堂课中,总的来说,课堂活跃,学习兴趣浓厚,我的讲解生动,通过运用任务驱动法,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很令人满意。但同时,我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发现不认真的学生,而且,在课堂教学上的时间把握不是很到位,导致前部分的内容有些紧;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预设效果没有很好的达到。
希望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各位老师能给我更多的指点和帮助,教学中加强政治理论及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性合作学习,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