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
专练03 《骆驼祥子》
【易失分点解读】
一、作者简介 人民艺术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1899年生于北京。正红旗人,满族。“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作品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二、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三、主要情节概括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他马上用其中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4.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祥子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5.被敲钱空: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为躲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而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6.被迫结婚:祥子认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给刘家父女了。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婿。于是刘四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后,把女儿也一同赶出家门。虎妞靠着自己的私房钱与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完婚。
7.再次买车: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虎妞终于拗不过祥子,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
8.妻死卖车: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同时因为生活的压力,又拒绝了心爱的小福子再次和祥子组建家庭的请求。
9.彻底堕落: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特别是在小福子吊死以后,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拉车不勤快,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人命,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由“人”变成了“兽”。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易失分点“避雷”】
【注意事项】
艺术手法
小说的语言简洁有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
1. 结构紧密、线索分明。小说以祥子买车三起三落,“希望→奋斗→幻灭”为主线,以祥子与各种人物的关系为副线,采用纵向结构和多侧面立体式机构相结合的方法,自然地把市民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画面和社会的黑暗腐败图景错落有致地交织起来。
(从车厂到大宅院;从军阀混战到车夫受苦;上自绅士阔佬,下至市井无赖,都在描写范围内。)
2. 展现人物内心活动时,描写、叙述、议论融为一体。祥子是乡下人,再加上他天生不愿多说话,所以在每次打击和不幸突然降临时,祥子的内心虽然充满愤怒和不平,但他说不出。这时候,作者往往在细腻描绘祥子激烈内心活动的同时,便情不自禁地加进一些叙述和议论,或直接为祥子抒发不平,或帮助祥子进行控诉、辩解,或对祥子进行谴责。
3. 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4. 作品的语言极富特色。“京嘴子”语言最能反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北京口语的原汁原味,如:“打盹、爽性、水往上漾、腻烦、攥、响晴”等。
个性化的语言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品主题
小说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主要人物
祥子
十八岁,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洋车夫。为全书灵魂人物。祥子是个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但他也不讲理,满嘴谎话,好占便宜,还出卖人命。平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但祥子被旧社会摧残压迫,他的愿望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打破。祥子的悲惨生活深深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反映了当时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祥子性格: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虎妞
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三十七八岁,虎妞是一个流氓资本家的性格鲜明的女儿,她长得虎头虎脑,外表丑陋,小说中说她像一个大黑塔,不讲仁义,粗俗凶悍。她在书中是一个有些矛盾的人物,一方面她是一个财主的女儿,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车夫的妻子,待人泼辣,用祥子的话来说,她做哥们儿好,但难把她当作一个女人看待,对外人她不讲理,但是对祥子,她的确是真心爱他的。她想在祥子身上找回被自私父亲剥夺的青春。
刘四爷
六十九岁。人和车行的老板,为人苛刻,祥子的雇主。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场,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因为愧于女儿虎妞,凡事都让她几分,可他实在不愿辛苦成果被祥子继承去,就跟女儿闹翻了,后来变卖了一些车享福去了。直到祥子偶然拉他才知道女儿死了,真正感到了孤独。
曹先生
祥子的雇主,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由于当局说他教书时的思想过激而被认为是革命党,逃到上海去避了避风头又回到了北平。后来又愿意帮助祥子重新生活。
高妈
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于助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她保留了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善良、质朴,生活教会了她在社会上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细有心眼,是适应了旧社会的为数不多的劳动人民。
老马
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无法拯救自己小孙子的车夫。他是将来的祥子的缩影,性格要强,身强力壮,但是没有保住小孙子,眼睁睁看着小孙子死在了自己的怀里。随后,他把这辈子的所有财产——一辆破车给卖了,最后只能靠卖点东西维持自己的生活。他和祥子一样无法摆脱命运,最后悲惨地死在街头。
小福子
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到了娘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又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等不到祥子接她,不堪非人的待遇,自己上吊自杀了。
二强子
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把自己女儿卖了买了车,又风光了一阵,等钱用完了就喝了酒在家发脾气,结果将自己的妻子打死了,卖了车办完事,又开始拉车,天天喝得烂醉,家里的两个孩子也不管。女儿回来后,还逼着女儿卖身养活一家人,时常回家找女儿要钱,要了钱又去喝得烂醉。
孙侦探(孙排长)
在祥子第一次买上车后,因一次冒险拉活,被大兵们逮捕,不但丢了车,还得天天伺候这些当兵的,这些个兵的头头就是孙排长,这时孙排长还并未露面。祥子第二次遇到孙排长的时候是在曹先生被搜查的时候,此时孙排长已经成为了孙侦探,可成为侦探的他依然摆了祥子一道,从祥子这把他所有的积蓄全都搜刮走了。祥子最后的堕落是因为梦想的破灭,原因有很多,可这个姓孙的就直接地两次使祥子的梦想破灭。
【对点过关训练】
1.《骆驼祥子》中祥子的表现随着情节发展而由“精进向上”变为“________”,最后变成了“____________”。
【答案】不甘失败 自甘堕落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积累。《骆驼祥子》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一生。祥子的一生经历了三起三落:(1)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这时的他自信、对生活充满希望。但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第一次感到不公,不过对生活仍充分满希望。(2)祥子把骆驼卖了,在曹先生家拉包月,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不甘失败,对未来仍抱有希望。但在一次搜捕中,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敲诈去,第二次希望破灭。(3)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为能有自己的车而高兴,但虎妞难产而死,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后又知道小福子死去的消息,于是祥子混混度日、彻底堕落、失去任何希望。因此他一生命运的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2.《骆驼祥子》中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是我们最为熟知的。请结合相关情节,回答下面问题。
(1)简述祥子前两次买车失败的原因。
(2)这两次失败对祥子的心理变化有怎样的影响?
【答案】(1)第一次是连人带车被宪兵拉去充军,用几年血汗钱买的车没了;第二次是攒的买车钱被孙侦探敲诈走了。
(2)第一次失败祥子仍目标明确,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拼命赚钱。第二次失败使得祥子买车的希望又一次破灭,开始对生活产生失望心理。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根据题干中的“三起三落”以及问题中的“前两次”“买车”“失败”等关键词,可知回答此题要熟悉祥子的三起三落。“一起”是祥子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了三年后凑足了一百块大洋买了新车;接下来理想第一次破灭的“一落”是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二起”是他坚强地将理想的蜡烛重新点亮,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准备再买一辆新车;此时祥子的理想又破灭了,因为干包月时,他辛苦攒的钱被孙侦探骗去,这是“二落”;“三起”是虎妞以低价为祥子买了一辆旧车;“三落”是祥子为置办虎妞的丧事,自己把车卖了,从此祥子一蹶不振。据此即可概括回答出祥子前两次买车失败的原因以及祥子的心理变化。
3.阅读《骆驼祥子》有关情节,回答问题。
在小马儿身上,祥子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
发生在此情节前后决定祥子命运的情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每个情节的概括不超过10个字)
【答案】(1)虎妞逼婚 (2)孙侦探抢钱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本题可依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填写作答。具体的故事情节大致如下:
(1)祥子与虎妞
祥子回到了人和车行,刘四爷和虎妞都十分喜欢祥子。虎妞请祥子喝酒。酒后,在迷迷糊糊中祥子被虎妞骗上了床。事后,祥子心里万分矛盾,对虎妞既愤恨又想念,同时还夹杂着害怕。后为躲避虎妞去了曹先生家做包月车夫。
(2)祥子的失落
一天,天气寒冷,祥子拉曹先生看夜场电影,祥子以及一些拉包月的车夫在一家茶馆喝茶聊天。碰见了饿晕倒地的车夫老马。祥子为老车夫买了10个羊肉包子,老车夫只拿了两个,其它全给了自己的孙子小马。老车夫和他的孙儿小马儿拥有自己的车,命运却这样悲惨,祥子异常悲观,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3)曹家遇险(孙侦探的敲诈)
祭灶那天晚上,祥子拉曹先生回家,路上被侦缉队盯上了。原来曹先生经常宣传社会主义言论,他被一个叫阮明的学生告发了。曹先生赶忙远走避难,他让祥子回家送信。一到家,祥子就被孙侦探抓住了。孙侦探敲榨去了他的全部积蓄。买车的计划又一次肥皂泡似地破灭了。
4.名著导读
(1)《骆驼祥子》中,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 )
A.因为祥子长得帅 B.祥子是刘四爷的干儿子
C.祥子很能干,可以免费帮刘四爷干活 D.刘四爷知道女儿虎妞喜欢祥子
(2)小浣熊水浒英雄卡是很多“八零”“九零”的童年回忆,请你将下面英雄卡背面的人物小传补全。
【答案】(1) C
(2) A豹子头B林冲C风雪山神庙,误入白虎节堂,刺配沧州道,棒打洪教头等
【解析】
(1)本题考查名著《骆驼祥子》主要情节的掌握。《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厂的原因是祥子很勤劳,常帮刘四爷干活。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水浒传》重要人物的了解。结合“天雄星”可知是:林冲。然后写出绰号,相关情节即可。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棒打洪教头、雪夜上梁山等。
5.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_________,等等。
(2)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
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答案】(1)小福子 (2)D
【解析】
(1)此题考查了学生对名著的阅读。《骆驼祥子》中塑造了以祥子为主的各色人物,其中与祥子命运关系密切或者说对祥子人生产生过较大影响的主要包括: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以及大学教授曹先生等。
(2)《骆驼祥子》中虎妞是车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也是主人公祥子的妻子, 她使用各种心机促使自己和祥子成婚, 首先假装自己怀孕逼祥子,为此和父亲闹翻,之后嫁给祥子,婚后虎妞一直掌管家里的钱财,为了控制祥子才给他买车。本题排列顺序为②④③①。故选D。
6.名著阅读。
(1)读名著有很多种方法,如泛读法、精读法、写读书笔记等方法,由于读书方法的不同,你的阅读收获也会不同。请结合你读过的名著《西游记》,具体说说你读书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有哪些不同的收获。
(2)相对于中心人物而言,文学作品中还活跃着许许多多个性鲜明、颇具特色的次要人物,他们或衬托主要人物,或推动情节的发展。请你从《骆驼祥子》这本名著中选择一个这样的人物,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100字左右)
【答案】(1)答案示例:我读(西游记》,先采用泛读法了解了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后来采用精读法读了“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充分了解了孙悟空爱憎分明的特点。
(2)答案示例:《骆驼祥于》中,孙侦探欺负弱小、阴险狡诈的特征十分典型。他谎称祥子串通乱党,需要花钱疏通以免除罪罚,将祥子辛苦积攒的买车钱骗走。孙侦探的欺我,使祥子买车的希望再次破灭,导致样子再次回到车厂,因此孙侦探的出现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著的知识积累。
(1)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写出你读书的方法,最好是独特的,但必须是有用的,比较好操作的。然后结合《西游记》,具体阐述这种方法对读书的意义即可。示例:《西游记》这样的古典小说,就适合“精读”与“跳读”并用。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例如《三打白骨精》我们可以从语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赏析,分析人物形象。跳读则是主动的舍弃、有意的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名著中有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内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过多的外貌环境描写以及无关紧要的诗词,这些都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以提高阅读效率。
(2)解答时首先要对名著中的次要人物有一个准确地把握,然后结合其性格分析其存在意义。示例:虎妞,她老,她丑,她贪婪,她懒惰,她有心眼,壮得象头牛的祥子被他相中,就不择手段地得到。她借酒勾引祥子,骗祥子说有了孩子,逼迫祥子和她结婚。她不爱劳动好吃懒做,坐吃山空,最后她的难产使祥子第三次失去了车,使他的愿望再次落空,从而失去希望走向堕落。她在故事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7.名著阅读
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拉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读上面文字,完成下面两小题。
(1)这段文字选自《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_,从这段文字可看出文中的“他”一生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主人公祥子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老舍 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开始时“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个人的,健壮的”,而后来变成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或者,祥子开始是“勤劳、善良、忠厚、朴实,注重信用和讲义气,积极进取,有人生理想的。可是后来他丧失了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最终成为一堆行尸走肉。)这是由封建社会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造成的。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骆驼祥子》,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1)《骆驼祥子》作者老舍,祥子一生最大的梦想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2)开始时,发愤图强,力求上进,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力图通过个人奋斗摆脱悲惨生活命运。后来走向堕落,变成了无耻,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原因:在黑暗的旧社会,统治阶级对穷苦劳动人民剥削压迫。社会制度的黑暗腐朽是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8. (1)根据下面语段填空。
A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了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A放了心。
语段中的“A”指的是________,“三十块钱”是祥子________(情节)得来的。
(2)下图是《骆驼祥子》中的典型人物,请你写出她的姓名及特点,并写出两个与她相关的故事。
【答案】(1)刘四爷 卖骆驼
(2)示例:姓名:虎妞;人物特点:大胆泼辣,能干而有心计、好吃懒做、敢爱敢恨。相关故事:大胆追求祥子、为跟祥子结婚和父亲断绝关系。
【解析】
(1)本题涉及到名著《骆驼祥子》,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解答即可。由文段中对人物的描写“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了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可知此人是老奸巨猾的刘四爷。“三十块钱”是祥子卖了从军营顺手牵来的骆驼卖掉后得到的。
(2)本题考查阅读积累。观察图片中人物的外貌,瘦弱,大眼睛,苗条的身材,乌黑发亮的头发,一口大龅牙。这是虎妞的典型外貌。原著中写虎妞“长得虎头虎脑”,“象个大黑塔”,“两颗虎牙”,粗壮、结实、凶狠,一副男人相貌。虎妞是一个说话刻薄,大胆泼辣,敢于追求幸福,真诚地对待祥子,贪吃懒惰、好逸恶劳,总想控制祥子的人。她是个办事的好手,有类似男人的爽快和利落。在和祥子的爱情纠葛中,一直处于主动地位,是个敢于追求个人自由爱情的人。虎妞在车场长大,是她爹的得力助手,管人、收账、喝酒、赌钱样样行。虎妞对于祥子,她是百分之一百的爱护,并运用各种机会来促成自己和祥子的婚姻,为了爱情在父亲的生日宴上和父亲(刘四)闹翻了脸。怀孕的时候因为不爱活动、好吃懒做,结果导致胎儿过大,在某天夜里十二点难产致死。
9.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骆驼祥子》)
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他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
【答案】示例:祥子逃离军营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后来将三匹骆驼以三十五元钱卖给了一个老者。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情节的把握,答题时要交代清楚三匹骆驼的来历,原著中,祥子买了第一辆车,有一天在拉车时被大兵连人带车抓去军营,后来他趁乱逃跑,并顺手牵走了三匹骆驼,在返城途中将骆驼卖给一个老者,得到三十五元钱。
【点睛】
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
10.请阅读文段,按要求答题。
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jiǎn。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他并不想马上就续娶,他顾不得想任何的事。可是她jì然愿意,而且是因为生活的压迫不能不马上提出来,他没有法子拒绝。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长了疮(_______) 勤jiǎn(_______) jì(_______)然
②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段选自《骆驼祥子》,文中的“她”是________,最终命运是________,其结局对祥子产生了__________的影响。
【答案】①chuānɡ 俭 既 ②他难道有法子拒绝么? )③小福子; 最终命运是上吊自杀; 使祥子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彻底毁灭,祥子从上进好强变得自甘堕落。
【解析】
①本题考查字音字形。疮:皮肤或黏膜发生溃疡的病;读作chuāng;勤俭:勤劳而节俭,注意不能写成“捡”;既然:本来如此,不能写成“即”。
②本题考查句式转换能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方法是:将肯定句中的肯定词(是、能、会等)改为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将否定句中的否定词(不是、不能、不会等)改为肯定词(是、能、会等);在肯定词或否定词前面加上“怎、怎么、难道、岂”等反问语气词;句末加上疑问助词“呢、吗”等,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本题画线句:他没有法子拒绝,将否定词“没有”改为“有”,在“有”前面加上“难道”,句末加“吗”,即“他难道有法子拒绝吗?”。
③本题考查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从“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俭”可知,通过祥子的角度看该人物:貌美、心灵美、年轻、勤劳,对应的人物是小福子,其结局因为不堪娼妓的压迫生活,而选择上吊自杀了。她的死是继虎妞难产而死后给祥子的又一次打击,推动了祥子由一位淳朴、正直、善良、能吃苦的青年变为懒惰、麻木的行尸走肉。
11.按要求作答。
初中三年,同学们在阅读名著时,定会对作品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过探究。请按照提示,补全下面阅读探究卡片。
阅读探究卡片
作品 探究问题 探究结果 读书体会
《骆驼祥子》 祥子命运的三部曲? ① 造成祥子悲剧原因,一部分是旧社会的“病态”,还有祥子自身固有的缺陷,同情祥子的同时也看到了他梦想破灭,一步步被生活吃掉的结局实属必然。
《昆虫记》 作者是怎样研究昆虫的? ② ③
【答案】①精神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或“三起三落”)②常年累月;细致入微、全神贯注;谨慎实验、反复研究(写到其中2点即可)③作者不仅浸溢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精神。
【解析】
(1)结合“祥子命运的三部曲?”可知,这里的关键词是“三部曲”,祥子人生中和“三”关系紧密的是三次买车、卖车的经历。这三次买车、卖车也是祥子人生的三起三落,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充满希望。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不甘失败。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在小福子死后,完全绝望,自甘堕落。故探究结果:精神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或“三起三落”)(2)《昆虫记》分十卷,每一卷分17—25不等的章节,每章节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同时收入一些讲述经历、回忆往事的传记性文章。这样详尽的、丰富的记录,这是作者耗费一生的研究成果,所以作者的研究一定是非常细致的、认真的、反复试验的,故探究结果是:常年累月;细致入微、全神贯注;谨慎实验、反复研究。(3)《昆虫记》一书,其艺术特色概括起来可以说是: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亦诗情画意的散文笔调,同时兼具人文精神,人性与虫性交融,知识、趣味、美感、思想相得益彰,其准确无误地记录了观察得到的事实,没有任何增添,也没有什么忽略。在表达读书体会时,要根据探究的问题和探究结果来思考。示范:作者能够用一生的时间来细致入微的、全神贯注的、反复的研究小小的昆虫,一定源于他对这些可爱生命的热爱和敬畏,源于他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他才又进到屋中。大家又说笑起来,他觉得发乱,会了茶钱,又走了出来,把车拉到电影园门外去等候曹先生。
他要静静的独自想一想。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老者的车是自己的呀!自从他头一天拉车,他就决定买上自己的车,现在还是为这个志愿整天的苦奔;有了自己的车,他以为,就有了一切。哼,看看那个老头子!
12.选文出自______的《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老舍 《骆驼祥子》 老车夫的遭遇让他发现即使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到老来也是很可怕的。
B.鲁迅 《朝花夕拾》 他给老车夫和小马儿买了包子
C.老舍 《骆驼祥子》 他在等候曹先生的时候,开始想自己的希望
D.鲁迅 《朝花夕拾》 他想通过有自己的车而改变命运
13.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B.文中的“他”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时进城来拉车。经过不懈的艰苦努力,他买到了自己的一辆新车,成了北平城一流的洋车夫。
C.文章最后,“他”因为虎妞的去世而万分痛苦、绝望,于是他彻底崩溃,也彻底堕落了。
D.这部小说是作者的代表作,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答案】
12.A
13.C
【解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A文段出自老舍的《骆驼祥子》。
13.C错,应是:“他”因为小福子的上吊自杀而万分痛苦、绝望,于是他彻底崩溃,也彻底堕落了。故选C。
1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越不背努力便越自怜。以前他什么也不怕,现在他会找安闲自在;刮风下雨,他都不出车;身上有点酸痛,也一歇就是两三天。自怜便自私,他那点钱不肯借给别人一块,专为留着风天雨天自己垫着用。烟酒可以让人,钱不能错出去,自己比一切人都娇贵可怜。越闲越懒,无事可做又闷得慌,所以时时需要些娱乐,或吃口好东西。及至想到不该这样浪费光阴与金钱,他心里永远有句现成的话,由多少经验给他铸成的一句话:“当初咱倒是要强过呢,有一丁点好处没有?”这句话没人能驳例,没人能把它解释开;那么,谁能拦着祥子不往低处去呢?
(1)选文出自《骆驼祥子》,作者是________(人名)。
(2)结合选文,概括此时的祥子变成了怎样的一个人?
(3)画线句子采用了心理描写,表现了祥子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答案】(1)老舍
(2)自怜、自私、闲散、懒惰
(3)表现了祥子从要强、奋斗到绝望、堕落的心灵历程。
【解析】
(1)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语言、行为、精神状态等方面入手。解答本题还需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祥子变得自怜、自私、闲散、懒惰最根本的原因是当时的社会环境太残酷,祥子的个人命运经过三起三落及心上人小福子自杀,使他从一个正常的青年走向堕落。
(3)本题考查对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把握。人物的内心思想情感是受外界的直接影响的, “当初咱倒是要强过”,说明了祥子一开始是积极、正常的,但他遭遇的却是一连串的打击,才造成了后来祥子的一蹶不振。说明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完全因为当时的社会打击而绝望的。
【点睛】
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15.阅读下面《骆驼祥子》的选段,回答问题。
不知不觉的,他来到了中海。他在桥上立了许久,世界像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机会,慌乱的,轻快的,一劲儿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把世界埋上。在这种静寂中,祥子听见自己的良心的微语。先不要管自己吧,还是得先回去看看曹家的人。只剩下曹太太与高妈,没一个男人!难道那最后的五块钱不是曹先生给的么?不敢再思索,他拔起腿就往回走,非常的快。
……
“说话呀!愣着算得了事吗?到底是怎回事?”
“你走吧!”祥子好容易找到了一句话:“走吧!”
“你看家?”高妈的气消了点。
“见了先生,你就说,侦探逮住了我,可又,可又,没逮住我!”
“这像什么话呀?”高妈气得几乎要笑。
①上文结尾处祥子说“侦探逮住了我,可又,可又,没逮住我!”这句话指的是原著中的哪个情节?
②上文中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
【答案】①孙侦探以曹先生是乱党的罪名敲诈样子的全部积蓄。
②描写了死一般寂静的环境;渲染了作品的悲剧气氛;暗示了祥子走投无路的境况;预示了样子的悲剧命运,突出作品的主题。(写出两点即可)
【解析】
(1)曹先生遭到特务的跟踪,不敢回家,他让祥子去接他的老婆孩子。祥子刚到曹家,就被孙侦探抓住。孙侦探骗祥子说他与乱党曹先生串通,需要花很多钱疏通才能免罪,这样就把祥子攒下来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全部骗走了。
(2)“灰白的雪花”写出了当时是冬天,正在下雪的环境,“灰白”二字从颜色上渲染了一种悲凉的氛围;暗示了人物的心情,结合前后文可知,祥子失去了所有的积蓄,暗示了祥子走投无路的境况;“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把世界埋上”这句则预示了样子的悲剧命运,突出作品的主题;同时也写出了环境的死一般的寂静,没有生机。
1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落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
(1)这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文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
(2)选段中祥子的三十块钱是怎么来的?
【答案】(1)刘四(或刘四爷)
(2)卖骆驼的钱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的阅读与识记能力。解答文学名著题,必须建立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之上,不仅要“博闻强记”,还要对内容进行归纳整理。要熟记其名称、作者、主要人物形象、精彩的故事情节、艺术特色等内容。《骆驼祥子》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20年代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的辛酸故事。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文本叙写的是祥子想向车行老板刘四爷借钱买车的事。文章提到的三十块钱是祥子从军营顺走三匹骆驼卖掉得到的钱。七下
专练03 《骆驼祥子》
【易失分点解读】
一、作者简介 人民艺术家——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名作家。1899年生于北京。正红旗人,满族。“五四”时期开始新文学创作。作品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日》《二马》《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二、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是北洋军阀统治的时代。
《骆驼祥子》中的背景世界是黑暗的、畸形的、失衡的中国旧社会,人民过着贫苦的生活,祥子只是广大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自由,但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贫穷又剥夺了他们手头仅有的可怜的自由。
老舍因出身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这一切都为老舍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三、主要情节概括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1.一流车夫:祥子十八岁带着乡下的足壮与诚实来到北平,成了当时一流的人力车夫。他立志要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2.祥子买车:经过三年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100块钱。他马上用其中的96块钱买上了自己的新车。
3.丢车与卖骆驼:不到半年,军阀乱兵就抢走了祥子的车并让他做苦力。后来祥子逃出来并顺手牵走了部队丢下的三匹骆驼,用它们换了三十五块钱回到了北平。由于在梦话中透露了自己的经历,从此人们开始叫他“骆驼祥子”。
4.二次奋斗:祥子回到了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家三十七八岁的闺女虎妞十分喜欢祥子。祥子租了他家的一辆车,又开始为自己第二次买车而没命的赚钱。后来在杨宅拉车,整天紧得发昏,受不了折磨后又回到了人和车厂。
5.被敲钱空:回来受到虎妞的诱惑,为躲避虎妞,祥子到曹先生家拉包月。而曹先生因为学生阮明陷害,被迫离开北平。也是因为这件事,祥子被孙侦探勒索,积蓄一空。在虎妞的威逼利诱下,他只好再一次回到了人和车厂。
6.被迫结婚:祥子认了命,只好把自己交给刘家父女了。可刘四爷并不肯“便宜了这个臭拉车的”招他做女婿。于是刘四爷在与虎妞激烈争吵后,把女儿也一同赶出家门。虎妞靠着自己的私房钱与祥子在一个大杂院里租房完婚。
7.再次买车:和虎妞结婚,进而忍受家庭生活的牵系与精神上的痛苦。虎妞终于拗不过祥子,为祥子买了一辆二手车,可是祥子想做一流车夫的信心已被不愉快的婚姻生活所磨灭。
8.妻死卖车:虎妞因为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丧事,无奈又卖了洋车。同时因为生活的压力,又拒绝了心爱的小福子再次和祥子组建家庭的请求。
9.彻底堕落:虎妞去世后,祥子对拥有一辆自己的车已经失去信心。特别是在小福子吊死以后,祥子对生活的最后一线希望也破灭了。从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恶习,吃喝嫖赌。拉车不勤快,干脆不拉车。他开始骗钱,借钱不还,甚至为钱出卖人命,彻底堕落成一具行尸走肉,由“人”变成了“兽”。
祥子的命运三部曲是“精进向上——不甘失败——自甘堕落”。
【易失分点“避雷”】
【注意事项】
艺术手法
小说的语言简洁有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地方色彩,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
1. 结构紧密、线索分明。小说以祥子买车三起三落,“希望→奋斗→幻灭”为主线,以祥子与各种人物的关系为副线,采用纵向结构和多侧面立体式机构相结合的方法,自然地把市民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画面和社会的黑暗腐败图景错落有致地交织起来。
(从车厂到大宅院;从军阀混战到车夫受苦;上自绅士阔佬,下至市井无赖,都在描写范围内。)
2. 展现人物内心活动时,描写、叙述、议论融为一体。祥子是乡下人,再加上他天生不愿多说话,所以在每次打击和不幸突然降临时,祥子的内心虽然充满愤怒和不平,但他说不出。这时候,作者往往在细腻描绘祥子激烈内心活动的同时,便情不自禁地加进一些叙述和议论,或直接为祥子抒发不平,或帮助祥子进行控诉、辩解,或对祥子进行谴责。
3. 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
4. 作品的语言极富特色。“京嘴子”语言最能反映北京人的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北京口语的原汁原味,如:“打盹、爽性、水往上漾、腻烦、攥、响晴”等。
个性化的语言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作品主题
小说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主要人物
祥子
十八岁,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洋车夫。为全书灵魂人物。祥子是个个性格鲜明的普通车夫,在他身上具有劳动人民许多优良的品质。他善良纯朴,热爱劳动,对生活具有骆驼一般的积极性和坚韧的精神,但他也不讲理,满嘴谎话,好占便宜,还出卖人命。平常好像能忍受一切委屈,但在他的性格中也蕴藏有反抗的要求。他一贯要强和奋斗,不安于卑贱的社会地位。但祥子被旧社会摧残压迫,他的愿望一次又一次地被这个黑暗的社会所打破。祥子的悲惨生活深深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反映了当时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京底层贫苦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祥子性格: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
虎妞
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三十七八岁,虎妞是一个流氓资本家的性格鲜明的女儿,她长得虎头虎脑,外表丑陋,小说中说她像一个大黑塔,不讲仁义,粗俗凶悍。她在书中是一个有些矛盾的人物,一方面她是一个财主的女儿,可是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车夫的妻子,待人泼辣,用祥子的话来说,她做哥们儿好,但难把她当作一个女人看待,对外人她不讲理,但是对祥子,她的确是真心爱他的。她想在祥子身上找回被自私父亲剥夺的青春。
刘四爷
六十九岁。人和车行的老板,为人苛刻,祥子的雇主。旧社会的袍哥人物,改良办起了车场,为人耿直,性格刚强,从不肯在外场失面子。因为愧于女儿虎妞,凡事都让她几分,可他实在不愿辛苦成果被祥子继承去,就跟女儿闹翻了,后来变卖了一些车享福去了。直到祥子偶然拉他才知道女儿死了,真正感到了孤独。
曹先生
祥子的雇主,爱好传统美术,因为信奉社会主义,所以待人宽和,被祥子认为是“圣人”。由于当局说他教书时的思想过激而被认为是革命党,逃到上海去避了避风头又回到了北平。后来又愿意帮助祥子重新生活。
高妈
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乐于助人,经历了不幸,学会了在旧社会最底层生活的方法。有自己的想法,常常开导祥子,是一个祥子很佩服的人。她保留了大多数劳动人民的善良、质朴,生活教会了她在社会上为自己找到生路,做事也仔细有心眼,是适应了旧社会的为数不多的劳动人民。
老马
一个一辈子要强,最后无法拯救自己小孙子的车夫。他是将来的祥子的缩影,性格要强,身强力壮,但是没有保住小孙子,眼睁睁看着小孙子死在了自己的怀里。随后,他把这辈子的所有财产——一辆破车给卖了,最后只能靠卖点东西维持自己的生活。他和祥子一样无法摆脱命运,最后悲惨地死在街头。
小福子
一个善良的、可悲的人物,先是被父亲卖给了一个军官,军官被调走后她又回到了娘家,母亲已被父亲打死,父亲又酗酒成性,家里没有经济来源,看着两个弟弟挨饿被迫走上了卖身的道路。最后被父亲卖到了窑子里,等不到祥子接她,不堪非人的待遇,自己上吊自杀了。
二强子
一个自暴自弃的车夫,把自己女儿卖了买了车,又风光了一阵,等钱用完了就喝了酒在家发脾气,结果将自己的妻子打死了,卖了车办完事,又开始拉车,天天喝得烂醉,家里的两个孩子也不管。女儿回来后,还逼着女儿卖身养活一家人,时常回家找女儿要钱,要了钱又去喝得烂醉。
孙侦探(孙排长)
在祥子第一次买上车后,因一次冒险拉活,被大兵们逮捕,不但丢了车,还得天天伺候这些当兵的,这些个兵的头头就是孙排长,这时孙排长还并未露面。祥子第二次遇到孙排长的时候是在曹先生被搜查的时候,此时孙排长已经成为了孙侦探,可成为侦探的他依然摆了祥子一道,从祥子这把他所有的积蓄全都搜刮走了。祥子最后的堕落是因为梦想的破灭,原因有很多,可这个姓孙的就直接地两次使祥子的梦想破灭。
【对点过关训练】
1.《骆驼祥子》中祥子的表现随着情节发展而由“精进向上”变为“________”,最后变成了“____________”。
2.《骆驼祥子》中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是我们最为熟知的。请结合相关情节,回答下面问题。
(1)简述祥子前两次买车失败的原因。
(2)这两次失败对祥子的心理变化有怎样的影响?
3.阅读《骆驼祥子》有关情节,回答问题。
在小马儿身上,祥子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
发生在此情节前后决定祥子命运的情节分别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每个情节的概括不超过10个字)
4.名著导读
(1)《骆驼祥子》中,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 )
A.因为祥子长得帅 B.祥子是刘四爷的干儿子
C.祥子很能干,可以免费帮刘四爷干活 D.刘四爷知道女儿虎妞喜欢祥子
(2)小浣熊水浒英雄卡是很多“八零”“九零”的童年回忆,请你将下面英雄卡背面的人物小传补全。
5.结合小说《骆驼祥子》的阅读,完成后面小题。
(1)小说中除主人公祥子外,还写了其他各色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一步步走向毁灭的贫苦女孩_________,等等。
(2)下列有关“虎妞’的情节,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____)
①虎妞掏钱买车②虎妞假装怀孕③虎妞“下嫁”祥子④虎妞和父亲彻底吵翻
A.③④②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④③①
6.名著阅读。
(1)读名著有很多种方法,如泛读法、精读法、写读书笔记等方法,由于读书方法的不同,你的阅读收获也会不同。请结合你读过的名著《西游记》,具体说说你读书采用了哪些不同的方法,有哪些不同的收获。
(2)相对于中心人物而言,文学作品中还活跃着许许多多个性鲜明、颇具特色的次要人物,他们或衬托主要人物,或推动情节的发展。请你从《骆驼祥子》这本名著中选择一个这样的人物,结合相关内容,加以分析。(100字左右)
7.名著阅读
他想不到做官,发财,置买产业;他的能力只能拉车,他的最可靠的希望就是拉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他一天到晚思索这件事……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读上面文字,完成下面两小题。
(1)这段文字选自《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_,从这段文字可看出文中的“他”一生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主人公祥子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根据下面语段填空。
A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了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A放了心。
语段中的“A”指的是________,“三十块钱”是祥子________(情节)得来的。
(2)下图是《骆驼祥子》中的典型人物,请你写出她的姓名及特点,并写出两个与她相关的故事。
9.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骆驼祥子》)
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他手中三十五元钱的来历。
10.请阅读文段,按要求答题。
在他的眼里,她是个最美的女子,美在骨头里,就是她满身都长了疮,把皮肉都烂掉,在他心中她依然很美。她美,她年轻,她要强,她勤jiǎn。假若祥子想再娶,她是个理想的人。他并不想马上就续娶,他顾不得想任何的事。可是她jì然愿意,而且是因为生活的压迫不能不马上提出来,他没有法子拒绝。
①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长了疮(_______) 勤jiǎn(_______) jì(_______)然
②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段选自《骆驼祥子》,文中的“她”是________,最终命运是________,其结局对祥子产生了__________的影响。
11.按要求作答。
初中三年,同学们在阅读名著时,定会对作品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方面进行过探究。请按照提示,补全下面阅读探究卡片。
阅读探究卡片
作品 探究问题 探究结果 读书体会
《骆驼祥子》 祥子命运的三部曲? ① 造成祥子悲剧原因,一部分是旧社会的“病态”,还有祥子自身固有的缺陷,同情祥子的同时也看到了他梦想破灭,一步步被生活吃掉的结局实属必然。
《昆虫记》 作者是怎样研究昆虫的? ② ③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他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现在他觉得很痛快,为这一老一少买了十个包子。直到已看不见了他们,他才又进到屋中。大家又说笑起来,他觉得发乱,会了茶钱,又走了出来,把车拉到电影园门外去等候曹先生。
他要静静的独自想一想。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老者的车是自己的呀!自从他头一天拉车,他就决定买上自己的车,现在还是为这个志愿整天的苦奔;有了自己的车,他以为,就有了一切。哼,看看那个老头子!
12.选文出自______的《 》,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A.老舍 《骆驼祥子》 老车夫的遭遇让他发现即使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到老来也是很可怕的。
B.鲁迅 《朝花夕拾》 他给老车夫和小马儿买了包子
C.老舍 《骆驼祥子》 他在等候曹先生的时候,开始想自己的希望
D.鲁迅 《朝花夕拾》 他想通过有自己的车而改变命运
13.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老舍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B.文中的“他”生长在乡间,失去了父母和几亩薄田,十八岁时进城来拉车。经过不懈的艰苦努力,他买到了自己的一辆新车,成了北平城一流的洋车夫。
C.文章最后,“他”因为虎妞的去世而万分痛苦、绝望,于是他彻底崩溃,也彻底堕落了。
D.这部小说是作者的代表作,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14.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越不背努力便越自怜。以前他什么也不怕,现在他会找安闲自在;刮风下雨,他都不出车;身上有点酸痛,也一歇就是两三天。自怜便自私,他那点钱不肯借给别人一块,专为留着风天雨天自己垫着用。烟酒可以让人,钱不能错出去,自己比一切人都娇贵可怜。越闲越懒,无事可做又闷得慌,所以时时需要些娱乐,或吃口好东西。及至想到不该这样浪费光阴与金钱,他心里永远有句现成的话,由多少经验给他铸成的一句话:“当初咱倒是要强过呢,有一丁点好处没有?”这句话没人能驳例,没人能把它解释开;那么,谁能拦着祥子不往低处去呢?
(1)选文出自《骆驼祥子》,作者是________(人名)。
(2)结合选文,概括此时的祥子变成了怎样的一个人?
(3)画线句子采用了心理描写,表现了祥子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15.阅读下面《骆驼祥子》的选段,回答问题。
不知不觉的,他来到了中海。他在桥上立了许久,世界像是已经死去,没一点声音,没一点动静,灰白的雪花似乎得了机会,慌乱的,轻快的,一劲儿往下落,要人不知鬼不觉的把世界埋上。在这种静寂中,祥子听见自己的良心的微语。先不要管自己吧,还是得先回去看看曹家的人。只剩下曹太太与高妈,没一个男人!难道那最后的五块钱不是曹先生给的么?不敢再思索,他拔起腿就往回走,非常的快。
……
“说话呀!愣着算得了事吗?到底是怎回事?”
“你走吧!”祥子好容易找到了一句话:“走吧!”
“你看家?”高妈的气消了点。
“见了先生,你就说,侦探逮住了我,可又,可又,没逮住我!”
“这像什么话呀?”高妈气得几乎要笑。
①上文结尾处祥子说“侦探逮住了我,可又,可又,没逮住我!”这句话指的是原著中的哪个情节?
②上文中划线部分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
16.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两题。
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的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怎么办呢?”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听你的!”“再买辆车?”老头子又落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不够!买就得买新的!”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借给你?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祥子摇了摇头。
(1)这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骆驼祥子》,文段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
(2)选段中祥子的三十块钱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