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艳丽的大公鸡》(教案) 美术四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 《艳丽的大公鸡》(教案) 美术四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01-04 19:4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艳丽的大公鸡
教学目标
1、了解暖色与冷色的色彩知识,体会冷暖色彩对比带给人们艳丽、热烈的美感,感受到它们使画面产生的特别艺术效果。
2、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运用表现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知识的兴趣,丰富学生对色彩的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冷暖色,认识和感知冷暖色对比带给人们特有的美感。
难点:冷暖色在创作中的运用。
学具准备
教师范画、课件、图片、油画棒、图画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好,又到了大家最喜欢的美术活动时间了,今天的美术梦幻城又会有哪些新奇的内容呢?还等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美术梦幻城吧!
老师给同学们请来了一位神秘的嘉宾,他是谁?请看大屏幕(课件展示:我是一只大公鸡,人们听到我的声音就会开始一天的工作。瞧,我多像一位绅士,我实在太英俊潇洒了。)
生:大公鸡。
师:还是一只颜色艳丽的大公鸡(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师:大公鸡的颜色为什么这么艳丽呢?
生:颜色鲜艳,运用了大量的红色和蓝色。
师:红色和蓝色又分别属于暖色、冷色。颜色为什么会有冷暖?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请教我们的嘉宾——大公鸡。
(课件展示:冷暖色是人们把对温度的感受同颜色的感受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感觉)
师:了解了这些之后,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看看这几张图片分别带给你什么感受?
(课件展示冷暖色图片)
生:通过图片感受到温暖
生:通过图片感受到冷,凉爽……
师:同学们,通过以上的图片相信你对冷暖色有了自己的体会,下面咱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在加深一下印象,好么?
师:游戏的名字叫做“比比谁最快”,(课件展示)美丽的草原上有两所房子,一所暖房子,一所冷房子,待会会有很多颜色宝宝要回家,看看那些同学能又快有准的将颜色宝宝送回家。
(红色宝宝、蓝色宝宝、绿色宝宝……)
师:我看到很多同学还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还想玩儿游戏呢!刚才老师让同学们合作玩儿游戏,现在我们来分小组比赛,看到每个小组桌子上的色卡了么?这些色卡可以拼成一个几何图形,拼的最快最好的小组将可以获得我们今天的“最佳巧手奖”,开始。
学生活动,小组动手。
师:(评出最佳小组),清最佳小组先讲讲自己小组的新发现。
生:小组拼成的图形是三角形(圆形、三角形……),色卡都是暖色(冷色)组成的。
师:都有哪些颜色? 生叙述
(可根据情况找一个相对的小组再来说一说)
师:通过刚才的比赛,相信同学们对于冷暖色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那如果让你用冷暖色结合的方法也来创作一幅“艳丽的大公鸡”,有什么问题么?
生:怎样构图?冷暖色怎样搭配?
师: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请教一下今天的嘉宾——大公鸡。
(课件展示:构图时要突出主题大公鸡,冷暖色搭配要有对比)
师:请一个小组来讨论一下大公鸡的特点
生:想皇冠一样的鸡冠、尖尖的嘴和小肉锤、圆溜溜的眼睛、高高昂起的脖子、雄壮的身体,美丽蓬松的羽毛尾巴、粗壮的大腿……
(师板演)
师:同学们观察的都很认真,结合着大家的总结,我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创作出这只艳丽的大公鸡,可是不管怎样变形夸张,始终突出大公鸡的特点:鸡冠、尖嘴巴、雄壮的身体、美丽的大尾巴……
师:结合着本课我们的学习要求,我用了冷暖色结合的方法,在不同的部位进行对比染色。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创作中可以借鉴老师的手法,但老师更希望看到大家合作,运用想象、幻想、装饰等多种方法创作出与众不同、想法独特的作品。
师:让我们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开始今天的创作之旅吧!
三,学生创作,教师辅导
学生进行小组创作,教师适时的指导、点播。
四、交流展示
师:请同学们将自己小组的作品放到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农家小院里吧。(找出两名学生,一名担任“小博士”,一名担任“放大镜”,分别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优点和缺点的评析。师总结引导。)
五、结语
师:在这节课上,同学们都能运用冷暖色结合的方法创作,并且都能准确把握大公鸡的特点,老师很高兴,你们呢?今天的美术梦幻之旅就到这儿,期待下次相会,下课。

《艳丽的大公鸡》这一课,面对学生的作业,我发现这次学生创作的作品个个优秀,每一只大公鸡不仅神气,而且充满了自己的个性特征。与以往的作业相比,这次的学生作业真是太生动了,我细细回想,觉得有以下三点值得反思:
  1、课堂是学生在学校里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学活动的主人是学生自己。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瞬息万变的特征,像教练把球抛向学员一样,及时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脑筋解决。作为走进新课程的美术教师,我们必须对以往的美术课堂常规经验和活动方式重新审视,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自觉适应美术新课程的变化。
  2、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创作都是作者源于生活的理解上表达个人主观艺术理念的活动。学生的审美经验形成是建立在学生的生活层面上的。在学生的作品中,展现了学生心灵深处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3、新课改下的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视觉经验紧密相连,较好地找到美术创作与日常学习生活的结合点,柔化美术知识及基本技能,将这些枯燥的知识点融入简单轻松的游戏与观察中,让学生在无限美好的生活中体验、感悟——“生活的,才是艺术的;自然的,才是永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