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4.2 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单选题
1.构建元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点可能是CH4
B. B点对应的物质充分燃烧可得到D点对应的物质
C.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CO3 , 它对应的点是F
D. C点对应的物质与水反应可得到E点对应的物质
2.在“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场室常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但如果将洁厕灵和“84消毒液”同时使用,则会发生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的有2种
C. 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2 D. 生成的有毒气体是ClO
3.下列选项是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图中“●”和“〇”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的物质可能是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4.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氧气、水、铜 B. 氦气、高锰酸钾、食盐水
C. 硅、石灰水、二氧化碳 D. 氮气、稀盐酸、空气
5.在通常境况下,通过测定一瓶气体中只含有硫、氧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
A. 一种化合物 B. 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C. 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D. 两种单质的混合物
6.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钢、氧化镁、空气 B. 氮气、氧气、牛奶
C. 焊锡、水、果汁 D. 金刚石、冰水、矿泉水
7.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代表化合物 B. 乙代表含氧化合物
C. 丙代表单质 D. 丁代表氧化物
8.下图表示构成物质的模型,“ ”和“O”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可以表示单质的是( )
A. B. C. D.
9.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几百种有毒物质。下列四种成分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丙烯醛(C3H4O) B. 尼古丁(C10H14N2)
C. 苯比芘(C20H12) D. 一氧化碳(CO)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混合物,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
A. 石灰水和氯化钠 B. 硫酸和氧气
C. 铁粉和氢氧化钠 D. 红磷和干冰
11.在进行物质分类时,下列各组物质中,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的一组是( )。
A. 混合物和化合物 B. 含氧酸和酸
C. 化合物和盐 D. 可溶性碱和碱
12.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是常用的消毒用品,下列关于该酒精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是一种混合物 B. 100克的该溶液中有酒精75克
C. 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D. 不密封保存,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
13.2014年3月2日起发布的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连续8小时最大值)六项污染物,其中PM2.5属于( )
A. 氧化物 B. 混合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14.分类是科学的重要思想和方法,如图可表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中属于 Z 范围的是( )
A. 臭氧 B. 小苏打 C. 氧化钙 D. 酒精
15.表示气体微粒的示意图中,若“○”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6.从古代到现代,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用途也越来越广泛。请回答:
(1)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有湿法炼铜的记载,将铁置于硫酸铜溶液中得到铜单质,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现代社会,玻璃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材料,SiO2是生产玻璃的原料之一。SiO2属于 (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17.如图是小明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型是 ;
(2)小明将硫酸、碳酸归为酸,其分类标准是: ;
(3)小明的分类整理中有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
18.现有锌、氧化铜、硫酸钡和石灰石四种固体,为了区分它们,小煦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
1a 只含一种物质………2 1b 含有多种物质………甲 2a 只含一种元素………乙 2b 含有多种元素………3 3a ________……………丙 3b 白色固体……………丁
(1)甲是 。
(2)表中3a可填写 。
19.下列物质中:①空气 ②氯化钠溶液 ③食醋 ④汞 ⑤生铁 ⑥冰水混合物 ⑦稀硫酸
⑧氢气 ⑨二氧化碳。属于混合物的是 , 属于单质的是 。 (填序号)
20.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非金属单展的是 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请用序号填空)
①大理石②液氧③洁净的空气④铜丝⑤冰水混合物⑥二氧化碳⑦氖气⑧澄清石灰水⑨氯化亚铁⑩硫酸铜晶体
21.下列物质:①石墨;②食盐;③甲烷;④千冰;⑤空气;⑥熟石灰;⑦高锰酸钾;⑧水银,指出其类别,并将物质的序号填写在各类别的横线上。
混合物: ;单质: ;非金属氧化物: ;盐: ;有机物: ;碱: 。
22.分类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根据相关概念的含义及关系判断下列物质所属类将相应物质序号填在横线上:①冰水混合物:②液氧:⑨二氧化碳:④硫酸铜溶液;⑤铁丝;⑥氖气;⑦氧化铜;⑧空气。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
23.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有 ;表示混合物的有 ;表示化合物的有 。
24.下列物质① 氮气、② 铜丝、③ 二氧化锰、④ 液氧、⑤ 空气、⑥ 氯酸钾、⑦ 冰水混合物、⑧ 自来水中,用序号填写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
(1)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
(2)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__ 。
(3)其中一个金属氧化物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5.用序号填空: 在① 水银②纯净的海水 ③冰水混合物 ④液态氧 ⑤硅 ⑥碘酒 ⑦二氧化碳 ⑧氯酸钾 ⑨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其中混合物有 化合物有 .
三、实验探究题
26.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小红同学用图1装置对学校附近某河水的水质进行净化,经过此装置后,所得水为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溶液的温度/℃ 75 65 50 35 20
析出固体质量M 的质量/g 0 0 2.0 4.5 8.4
(2)烧杯中盛有一定质量、温度为80℃、溶质为M的溶液,将其置于温室环境中,测定不同温度时析出固体M的质量。测定结果记录如上表:
若不考虑水蒸发对实验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65℃时, (填“能”或“不能”)判断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②40℃时接近饱和的M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中能达到目的的有 。
A. 升温 B.降温 C.加固体M D.恒温蒸发水
(3)如图2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则X固体可能为 , 由此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
27.小阳同学做了一个兴趣实验,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形成两个比较明虽的区域(如下图所示)。试根据上述现象回答问题:
(1)蓝墨水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测是 (填序号)。
①用滤纸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酒精的实验现象
②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运动速度相同
(3)我们可以利用上述的原理分离混合物,而且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还有很多,请写出下列各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填序号)。
①去除自来水中混有的泥沙 ;②用自来水制纯水 ;③夏天晒盐 。
A.沉淀法B.过滤法C.蒸发溶剂D.冷却热饱和溶液E. 蒸馏法
四、解答题
28.煤酚皂是酚类消毒剂中常用的一种,对病毒有抑制杀灭作用。据了解,煤酚皂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酚(C6H4CH3OH)。
(1)甲基苯酚属于 (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2)甲基苯酚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 g甲基苯酚中含6g氢元素。
29.小强因感冒到医院看病,医生给他输液时,要用到生理盐水,如图所示是医生给他用的一瓶生理盐水标签,请根据标签给出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设生理盐水的密度为1.0x103千克/米)
(1)生理盐水属于_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若以每分钟100滴(20滴约为1毫升)的速率给小李静脉输液,则输完这瓶生理盐水约需要________分钟。
(3)输液过程中,小李想到了如下的几个问题,请通过计算帮助解决:这瓶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如果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这样一瓶生理盐水,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多少克
30.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铁及其矿石。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学习研究。
(1)图中矿石的主要成分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下列所给选项)。
A.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
B.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
C.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
D.菱铁矿(主要成分FeCO3)
(2)用如图乙装置来探究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已知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A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3)从环保角度考虑,请写出一种尾气处理方法:________。
(4)称取10g赤铁矿粉末(杂质不与酸反应),置于硬质玻璃管中并充分加热一段时间,熄灭酒精喷灯后继续通入CO至硬质玻璃管冷却,把反应后的固体进行酸洗、干燥,称量剩余固体杂质的质量为12g。计算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冶炼得到铁的质量。
31.去年5月,我国运用“蓝鲸一号”钻探平台,在南海神狐海域首次实现可燃冰试采成功。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其化学式为CH4 8H2O,它是天然气的固体状态。
(1)从化学式看,可燃冰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可燃冰中C、H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
(3)可燃冰中的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32.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消毒液被广泛用于公共设施的消毒,现有一种消毒液,其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说明如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分析,这瓶消毒液属于________。(选填“化合物”或“混合物”)
(2)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3)求这瓶消毒液中碳元素的质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根据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判断;
(2)根据碳完全燃烧的产物判断;
(3)根据碳元素的化合价和碳酸钙的物质种类判断;
(4)根据化合价和物质种类确定物质名称,然后判断是否存在转化关系。
解答:A.在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且为有机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
B.B点为碳元素的单质,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氧化物,且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碳酸钙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为盐,且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C正确不合题意;
D.C点为氧化物,且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即C为CO,C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E点的碳酸,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 C
考点: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的物质的反应叫分解反应。简称一分为二,表示为AB=A+B。只有化合物才能发生分解反应。
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氧化物:是指氧元素与另外一种化学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氧化物中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元素必须是氧元素,另一种可为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解答:A.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不属于分解反应,错误;
B. 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属于氧化物 只有H2O,1种。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氢原子的个数为2,氯原子的个数为3,钠原子的个数为1,氧原子的个数为1,反应后氢原子的个数为2,氯原子的个数为1,钠原子的个数为1,氧原子的个数为1,所以有毒气体是Cl2 , 正确;
D.有毒气体是Cl2 , 错误。
故选C。
3.答案: A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则氧化物的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原子的分子,氧化物是纯净物,所以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A.图中表示的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且一个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是水分子,因此表示氧化物,符合题意;
B.图中表示物质是由3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图中物质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但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D.图中表示的是由3种分子构成的,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 B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氧气、水、铜,分别为单质、化合物和单质,故A不合题意;
B.氦气、高锰酸钾、食盐水,分别为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故B符合题意;
C.硅、石灰水、二氧化碳,分别为单质、混合物和化合物,故C不合题意;
D.氮气、稀盐酸、空气,分别为单质、混合物和混合物,故D不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 D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不同元素的存在状态分析判断。
解答:A.可能是一种化合物,如二氧化硫,故A正确不合题意;
B.可能是单质和化合物,如氧气和二氧化硫,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可能是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如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故C正确不合题意;
D.硫单质为固体,因此不可能是两种单质的混合物,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 D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物质的分类方法,知道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A.钢属于混合物,氧化镁属于氧化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故A错;
B.氮气是单质,氧气是单质,牛奶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焊锡属于混合物,水是氧化物,果汁属于混合物,故C错;
D.金刚石属于单质,冰水属于氧化物,矿泉水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 D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各个物质种类的定义,分析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即可。
解答: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单质,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可以将化合物分为含氧化合物和不含氧化合物。而含氧化合物根据元素的种数分为,只有两种元素的氧化物和多种元素的非氧化物。
则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丙为含氧化合物,丁为氧化物,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8.答案: D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单质、化合物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A、该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该物质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C、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但该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该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符合题意;
故选D。
9.答案: D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氧化物为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解答:A、丙烯醛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B、尼古丁中不含氧元素,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苯比芘不含氧元素,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 A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根据单质、化合物定义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解答:A、 石灰水为混合物,氯化钠为化合物,符合题意;
B、硫酸为纯净物,氧气为单质,不符合题意;
C、铁粉为纯净物,氢氧化钠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红磷为纯净物,干冰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 C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酸、碱、盐,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碱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分析。
解答:A、混合物和化合物为并列关系 ,不符合题意;
B、酸包含着含氧酸属 ,不符合题意;
C、化合物包含盐类,符合题意;
D、碱包含可溶性碱,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答案: C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根据溶液的定义和组成判断;
(2)根据体积分数的含义解答;
(3)根据酒精的元素组成判断;
(4)溶质质量分数=。
解答:A.75%的酒精溶液由水和酒精组成,为混合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
B.100克75%的酒精溶液中,含有酒精75克,故B正确不合题意;
C.根据化学式C2H5OH可知,酒精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比密封保存,酒精很溶液挥发,从而使溶质质量减小,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 B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是多种物质颗粒组成的混合物,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4.答案: C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四种物质的定义分析解答。
解答: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而化合物包括氧化物,因此X为单质,Y为化合物,Z为氧化物。
臭氧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为单质,故A不合题意;
小苏打的化学式为NaHCO3 , 由三种元素组成,肯定不是氧化物,故B不合题意;
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为氧化物,故C符合题意;
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由三种元素组成,肯定不是氧化物,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15.答案: D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一种分子代表一种物质,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
解答:A、B、C中都只含有一种分子,即只有一种物质,它们为纯净物,故A、B、C不合题意;
D中含有和两种分子,即含有两种物质,为混合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6.答案: (1)置换反应
(2)氧化物
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种数确定反应的基本类型;
(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解答:(1)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由单质和化合物组成,为置换反应。
(2)根据化学式 SiO2 可知,二氧化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因此它属于氧化物。
17.答案: (1)氧化物
(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
(3)Cu2(OH)2CO3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2)根据酸的共性分析解答;
(4)根据酸、碱和盐的区别分析解答。
解答:(1)甲中的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镁,都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则它们的类型为氧化物。
(2)小明将硫酸、碳酸归为酸,其分类标准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
(3)根据化学式 Cu2(OH)2CO3 可知,它由金属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应该属于盐,不属于碱。
18.答案: (1)石灰石
(2)黑色固体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根据检索表描述的甲的特点判断;
(2)比较3a和3b,分析丙和丁的分类标准即可。
解答:(1)甲中含有多种物质,说明其是混合物,四种固体中石灰石属于混合物,则甲表示的是石灰石。
(2)丙和丁中含有多种元素,丁是白色固体,而氧化铜是黑色固体,则表中3a应该填写:黑色固体。
19.答案: ①②③⑤⑦;④⑧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空气由氧气、氮气等气体组成,为混合物;
②氯化钠溶液由氯化钠和水组成,为混合物;
③食醋,由醋酸和水组成,为混合物;
④汞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为纯净物;
⑤生铁,由铁和碳等元素组成,为混合物;
⑥冰水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但由两种元素组成,为化合物;
⑦稀硫酸由硫酸和水组成,为混合物;
⑧氢气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为单质;
⑨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
则属于混合物的是: ①②③⑤⑦ ,属于单质的是:④⑧。
20.答案: ④;②⑦;①③⑧;⑤⑥⑨⑩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①一般情况下,元素名字中含有金字旁的为金属元素,形成金属单质;元素名字中不含金字旁的为非金属元素,形成非金属单质。
②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①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还有其它杂质,因此为混合物;
②液氧为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且不含金字旁,因此为非金属单质;
③洁净的空气,其中含有氧气、氮气和其它其它,为混合物;
④铜丝,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且名字含金字旁,为金属单质;
⑤冰水混合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为化合物;
⑥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即化合物;
⑦氖气,为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即单质;名字中没有金字旁,则为非金属单质;
⑧澄清石灰水,由氢氧化钙和水组成,为混合物;
⑨氯化亚铁,为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即化合物;
⑩硫酸铜晶体,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即化合物。
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④ ;
属于非金属单展的是②⑦;
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③⑧;
属于化合物的是⑤⑥⑨⑩。
21.答案: ②⑤;①⑧;④;②⑦;③;⑥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混合物为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单质为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非金属氧化物为非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有机物为含碳元素化合物、碱为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形成化合物分析。
解答: ①石墨属于单质;②食盐属于氯化钠,属于盐;③甲烷属于有机物;④千冰为非金属氧化物;⑤空气为混合物;⑥熟石灰属于碱;⑦高锰酸钾属于盐;⑧水银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②⑤;①⑧;④;②⑦;③;⑥。
22.答案: ④⑧;①③⑦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纯净物叫氧化物。
解答:①冰水混合物,其中只有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肯定不是混合物;由于只含有氢和氧两种元素,所以为氧化物;
②液氧,只由一种物质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③二氧化碳,只有一种物质,为纯净物;只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则为氧化物;
④硫酸铜溶液,由硫酸铜和水组成,为混合物;
⑤铁丝,只有一种物质,为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为单质;
⑥氖气,只有一种物质,为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为单质;
⑦氧化铜,只有一种物质,为纯净物;只含有铜元素和氧元素,则为氧化物;
⑧空气,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为混合物。
则属于混合物的是:④⑧;属于氧化物的是:①③⑦。
23.答案: AB;CD;B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解答:A.只有一种分子,即只有一种物质,为纯净物;只由一种元素组成,为单质;
B.只有一种分子,即只有一种物质,为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为化合物;
C.有两种分子,即由两种物质组成,为混合物;
D.有两种分子,即由两种物质组成,为混合物。
则表示纯净物的是AB,表示混合物的是CD,表示化合物的是B。
24.答案: (1)③⑥⑦
(2)①②④
(3)+4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2)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3)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即可。
解答:① 氮气,是只由一种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② 铜丝,是只由一种铜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③ 二氧化锰,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为氧化物;
④ 液氧,是只由一种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
⑤ 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组成的混合物;
⑥ 氯酸钾,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
⑦ 冰水混合物,只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元素,也是氧化物;
⑧ 自来水中,存在大量的矿物质,为混合物。
(1)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⑥⑦。
(2)属于单质的是①②④ 。
(3)金属氧化物为二氧化锰MnO2 , 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x+(-2)×2=0,解得:x=+4价。
25.答案: ②⑥;③⑦⑧⑨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① 水银只由一种元素汞组成,为单质;
②纯净的海水,其中存在大量的矿物质,为混合物;
③冰水混合物,其中只有一种物质H2O, 为纯净物;由于由两种元素组成,则为化合物;
④液态氧,只有一种元素组成,为单质;
⑤硅,只有一种元素组成,为单质;
⑥碘酒,由酒精和碘组成,为混合物;
⑦二氧化碳,只由一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由于由两种元素组成,则为化合物;
⑧氯酸钾,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为纯净物;由于由两种元素组成,则为化合物;
⑨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白色固体为NaCl,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为化合物。
其中混合物有②⑥;化合物有③⑦⑧⑨。
三、实验探究题
26.答案: (1)混合物
(2)不能;BCD
(3)氢氧化钠(或生石灰);固体遇水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2)①如果溶液中出现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肯定饱和;如果没有未溶的固体,那么溶液可能饱和。
②将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①减小溶解度;②增加溶质;③减小溶剂;
(3)根据U形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分析加入物质溶解后是放热还是吸热即可,并据此得到结论。
解答:(1)如图1的过滤操作,只能除去水中的大颗粒泥沙等杂质,净化后的水中还存在大量的可溶性杂质和微生物,因此属于混合物。
(2)①65℃时,仍然没有析出固体,则此时不能判断该溶液是否饱和;
②根据表格可知,该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可以通过降低温度达到饱和;也可以增加溶质,即加固体M;还可以减小溶剂,即恒温蒸发水,故选BCD。
(3)如图2实验,将水加入到试管中,观察到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则装置内的气压增大,即固体遇水放热;根据饱和石灰水变浑浊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减小,则X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钠,且得到结论:固体遇水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
27.答案: (1)混合物
(2)①
(3)AB;E;C
考点:结晶的概念与方法,过滤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蒸馏的原理、方法、操作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混合物;
(2)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各种分离方法的特点判断。
解答:(1)蓝墨水是有颜料和水组成,即溶质和溶剂,因此蓝墨水是混合物;
(2)实验前蓝墨水在一个位置,实验后变成两个位置(蓝色位置和紫色位置),说明蓝色物质和紫色物质在酒精中运动速度不同,故选①。
(3)①去除自来水中混有的泥沙可以用沉淀或过滤,故选AB;
②用自来水制纯水可以用蒸馏,故选E;
③氯化钠和纯碱的溶解度不同,含少量氯化钠的纯碱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故选D;
④夏天晒盐可以用蒸发溶剂,故选C。
四、解答题
28.答案: (1)化合物
(2)7:8:1
(3)81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区别于单质)。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根据物质的原子个数比解答。
(3)利用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列等式来解答。
解答:(1)甲基苯酚是由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因此属于化合物。
(2)甲基苯酚中有1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因此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7:8:1。
(3)设甲基苯酚的质量为X,
解得X=81g。
故答案为:(1)化合物(2)7:8:1(3)81
29.答案: (1)混合物
(2)100
(3)这瓶生理盐水的质量为:m=ρV=1g/cm3×500cm3=500g;
那么它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4.5g÷10%=45g。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
(2)首先计算出每分钟输入的药液的体积,再用总体积除以每分钟输入的体积得到输完需要的时间;
(3)首先根据m=ρV计算出这瓶生理盐水的质量,再根据计算出溶质的质量分数。
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据此根据溶液质量=计算出即可。
解答:(1)生理盐水由水和氯化钠组成,为混合物。
(2)每分钟输入的药液体积:=5mL;
那么输完整瓶药液的时间:。
(3)这瓶生理盐水的质量为:m=ρV=1g/cm3×500cm3=500g;
那么它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质量为:4.5g÷10%=45g。
30.答案: (1)A,C
(2)除去CO中混有的杂质CO2和H2O
(3)在装置C的短导管处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燃烧没有完全反应的CO(合理即可)
(4)把反应后的固体(铁和杂质的混合物)进行酸洗(铁完全反应)、干燥,称量剩余固体杂质的质量为1.2g,所以10g赤铁矿粉末中含有氧化铁的质量为:10g-1.2g=8.8g 设8.8g氧化铁被完全还原生成铁的质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还原反应与金属的冶炼
解析:(1)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
(2)根据碱石灰可除去水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尾气中CO的处理方法分析;
(4)根据氧化铁的质量代入方程式计算出生成铁的质量分析。
解答:(1)氧化物为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由此可知,A和C主要成分为氧化物;
(2) 由一氧化碳发生装置得到的CO中混有杂质CO2和H2O,所以反应前要先除去原有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A装置的作用是除去CO中混有的杂质CO2和H2O ;
(3)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为防止污染空气,可在装置C的短导管处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燃烧没有完全反应的CO ;
(4) 把反应后的固体(铁和杂质的混合物)进行酸洗(铁完全反应)、干燥,称量剩余固体杂质的质量为1.2g,所以10g赤铁矿粉末中含有氧化铁的质量为:10g-1.2g=8.8g 设8.8g氧化铁被完全还原生成铁的质量为 x
3CO+Fe2O3=2Fe+3CO2
160 112
8.8g x
160:112=8.8g:x
x=6.16g
故答案为:(1)AC;(2) 除去CO中混有的杂质CO2和H2O ;(3) 在装置C的短导管处放一盏点燃的酒精灯,燃烧没有完全反应的CO ;(4)6.16g.
31.答案: (1)纯净物
(2)3:5
(3)7.5%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根据纯净物、混合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3)根据元素质量分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分析。
解答:(1)可燃冰有固定组成,属于纯净物;
(2) 可燃冰中C、H元素的质量比是12:20=3:5;
(3) 可燃冰中的C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故答案为:(1)纯净物;(2)3:5;(3)7.5%。
32.答案: (1)混合物
(2)2:4:3
(3)这瓶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m=500g×40%=200g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C%=2C/C2H4O3=24/76(=31.6%)
这瓶消毒液中碳元素的质量mC=200g×24/76=63.2g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混合物;
(2)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原子的个数;
(3)首先用消毒液的质量×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得到过氧乙酸的质量,再用过氧乙酸的质量×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碳元素的质量。
解答:(1)根据铭牌客栈,消毒液由过氧乙酸、水和双氧水组成,属于混合物;
(2)根据化学式 C2H4O3 可知,过氧乙酸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之比为:2:4:3;
(3) 这瓶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m=500g×40%=200g;
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这瓶消毒液中碳元素的质量:mC=200g×31.6%=63.2g。(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4.1 常见物质的分类
一、单选题
1.构建元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碳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A点可能是CH4
B. B点对应的物质充分燃烧可得到D点对应的物质
C. 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CO3 , 它对应的点是F
D. C点对应的物质与水反应可得到E点对应的物质
2.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为( )
A. 化学反应分类 B. 物质分类
C. 地壳中元素含量型 D. 金属的化学性质
3.类推是学习化学时常用的思维方式。以下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B. 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则氢氧化铜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C. 有机物都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有机物
D. 碳酸盐遇酸有气体产生,则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属于碳酸盐
4.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整个大圆代表纯净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代表化合物 B. 乙代表含氧化合物
C. 丙代表单质 D. 丁代表氧化物
5.推理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阳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粒子,则带正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阳离子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酸和碱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和碱发生反应
D. 碱中都有氢、氧元素,所以含氢、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碱
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 因为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都是酸与碱的反应
B. 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
C. 因为酸电离时能够产生氢离子,所以电离时能够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都是酸
D. 因为金属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置换出铜,所以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7.小阳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①物质的分类 ②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a.合成橡胶、合金都属于合成材料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 c.混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 a.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 b.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 c.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
③“低碳经济”的措施 ④用“化学”眼光分析
a.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c.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 a.利用碱石灰中和酸性土壤是利用酸和碳酸盐发生反应 b.湿衣服晾干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 c.明矾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是( )
A. 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 CH4、CO2 都是有机物
B. 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H+ , 所以电离时能产生 H+的化合物是酸
C. 金属 Fe、Zn 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D.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9.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例错误的是( )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分类法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B 实验法 用Mg和Zn的盐溶液实验,得出Mg的金属活动性比Zn更强
C 归纳法 根据稀盐酸、稀硫酸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归纳出酸的通性
D 类比法 根据NaOH可以与ZnSO4反应可以推测出碱均可与盐反应
A. A B. B C. C D. D
10.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
B. 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 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
D.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11.下列概念符合如图所示a、b、c之间的关系是( )
A. 茎、树皮、韧皮部
B.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质的变化
C. 金刚石、金属、单质
D. 氧化物、含氧化合物、化合物
12.在进行物质分类时,下列各组物质中,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的一组是( )。
A. 混合物和化合物 B. 含氧酸和酸
C. 化合物和盐 D. 可溶性碱和碱
13.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
A. 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则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B. 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 对物体做功,要对物体施加力,所以,物体受到了力,该力一定对物体做功
D. 植物光合作用的同时进行呼吸作用,则呼吸作用的同时也一定进行光合作用
14.如果用右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下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 甲 乙 丙
A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B 地球 银河系 太阳系
C 饱和溶液 溶液 稀溶液
D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A. A B. B C. C D. D
15.“分类”是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理解不合理的是( )
A. HCl、H2SO4、CH4等三种物质中都含氢元素,所以都属于酸
B. 氧气(O2)、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属于不同的单质
C. CuSO4、CaCO3、KNO3等三种物质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D. P2O5、CuO、H2O三种物质都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氧元素属于氧化物
二、填空题
16.如图是铁、盐酸、氢氧化钙、硫酸铜和氯化镁五种物质的反应与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在一定条件下的物质转化。
(1)A物质是 (填化学式)。
(2)从物质反应规律分析,在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中,能与B反应生成D的物质有 (填序号)。
①2类 ②3类 ③4类 ④5类
17.如图是小明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型是 ;
(2)小明将硫酸、碳酸归为酸,其分类标准是: ;
(3)小明的分类整理中有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 。
18.思维导图可用于归纳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9.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并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3)带正电荷的是 。
(4)不显电性的是 。
(5)质量最小的是 。
20.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有关知识的总结,请你填写空格:
(1)逻辑关系:物质类属间存在着如下关系,其中酸和碱属于 关系。
(2)转化关系:右图表示几种化合物能通过一步反应转化为含锌化合物R.。图中物质R属于 (选填“氧化物”、“酸”、“碱”或“盐”);其中转化②涉及的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
21.目前许多学校安装了直饮水机,其主要工作流程如图:
(1)①的作用是___;
A.杀菌消毒 B.吸附杂质 C.蒸馏 D.过滤
(2)直饮水机使用方便:只要 将它与自来水管网对接,截 留清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 细菌等),便得到直饮水。 直饮水属于________(选填 “混合物”或“纯净物”)。
22.如图是小明对常见化合物的分类整理。
(1)甲处应填写的物质类型是________;
(2)小明将硫酸、碳酸归为酸,其分类标准是:________;
(3)小明的分类整理中有种物质归类错误,这种物质是________。
23.分类是研究物质的常用方法。如图所示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关系的形象表示,整个大圈表示纯净物。下列镁条、干冰、高锰酸钾、食盐水物质中,属于Z范围的是 , 属于X范围的是 。
24.厨房内6只碗中分别装有红辣椒粉、白面粉、味精粉、菜油、白醋、白酒,现在要求对它们进行区分和分类。
(1)甲同学采用了如下实验方案对它们进行区分,请在方框中填入相应的物质名称。
(2)乙同学将上述6种物质分为A、B两类,请写出其分类依据。
A:红辣椒粉、味精粉、白面粉
B:菜油、白醋、白酒
分类依据:________
25.分类是学习科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树形图中,虚线方框中的物质是对应类别物质的具体实例。
(1)按此分类,树形图中①为________,;②为________;③为________。
(2)请用树形图中的物质,写出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6.右图是小庆同学归纳的几种含钙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
请根据该图回答:
(1)属于碱的是________ 。
(2)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________。
(3)写出图中涉及的任意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四、解答题
27.将少量硫粉与铁粉混合后堆放在石棉网上,小心地加热,一旦反应发生就停止加热。若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亚铁。实验结束后,小科同学用磁体吸引该黑色固体,发现它不能被磁铁吸引。请回答: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请将①磁铁、②硫粉、③硫化亚铁三种物质的编号写在合适的方框内。
(3)通过该实验,小科同学对磁铁有了新的认识:磁铁能够吸引是含有________(选填“铁单质”或“铁元素”)的物质。
28.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化学的有效方法,请补全下列有关物质分类的括号图,并按题目要求举例.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根据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判断;
(2)根据碳完全燃烧的产物判断;
(3)根据碳元素的化合价和碳酸钙的物质种类判断;
(4)根据化合价和物质种类确定物质名称,然后判断是否存在转化关系。
解答:A.在CH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且为有机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
B.B点为碳元素的单质,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氧化物,且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B正确不合题意;
C.碳酸钙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为盐,且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故C正确不合题意;
D.C点为氧化物,且碳元素化合价为+2价,即C为CO,CO不能与水反应生成E点的碳酸,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 A
考点:元素的种类与分布,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2) 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
(3)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
(4)金属单质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物。
解答:A.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选项A正确;
B.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即化合物包含于纯净物中,该选项B不正确;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分别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选项C不正确;
D.金属单质和氧气反应不能生成盐,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3.答案: A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A、根据化合物定义分析;
B、根据可溶性碱能使酚酞变红分析;
C、根据碳酸钠、碳酸等含碳化合物为无机物分析;
D、根据碳酸盐和活泼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分析。
解答:A、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不符合题意;
C、含有碳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有机物 ,如碳酸钠、碳酸等,不符合题意;
D、 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属于碳酸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 D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各个物质种类的定义,分析它们之间的包含关系即可。
解答: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单质,含有多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根据是否含有氧元素,可以将化合物分为含氧化合物和不含氧化合物。而含氧化合物根据元素的种数分为,只有两种元素的氧化物和多种元素的非氧化物。
则甲为单质,乙为化合物,丙为含氧化合物,丁为氧化物,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5.答案: B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1)原子核带正电荷;
(2)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3)注意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产物;
(4)注意分析水是否为碱。
解答:A.原子核就是带有正电荷的粒子,但是它不是阳离子,故A错误;
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故B正确;
C.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错误;
D.水中含有氢氧元素,但它不是碱,故D错误。
故选B。
6.答案: D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的反应判断;
(2)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3)根据酸的特点判断;
(4)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置越靠前,说明活动性越强;只有前面的金属,才能将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而这不是酸和碱的反应,故A错误;
B.氯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它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故B错误;
C.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才是酸,故C错误;
D.因为金属镍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置换出铜,所以镍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 C
考点:水资源的保护,酸与碱的反应及用途,常见物质的分类,材料的利用与发展
解析:A、根据合金和纯金属属于金属材料分析;
B、根据保护金属资源的方法分析;
C、根据低碳经济的特点分析;
D、根据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解答: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混合物中可能是同种元素组成,可能是不同种元素组成,不符合题意;
B、保护金属资源除防止金属腐蚀外还包括合理开采金属矿物、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等,不符合题意;
C、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都符合低碳经济 不符合题意;
D、 利用碱石灰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湿衣服变干是分子的不断运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 D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判断;
(2)根据电离时能够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酸判断;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氢在前面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4)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判断。
解答:A.含碳的化合物叫做有机物,但是如碳、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带碳酸根的一些化合物的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它们属于无机物,故A错误;
B.电离时能够产生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酸,例如碳酸氢钠是盐,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故B错误;
C.金属与酸反应放出的是氢气,而且不是所有金属都能与某种酸反应,例如铜,故C错误;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所以水一定是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 D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A、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元素种类不同分析;
B、根据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可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分析;
C、根据酸的溶液中都含氢离子分析;
D、根据复分解反应条件分析。
解答:A、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B、镁能将锌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有镁的活动性大于锌,不符合题意;
C、因酸中都含有氢离子,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盐酸和硫酸的化学性质,可归纳出酸的通性,不符合题意;
D、碱与盐需满足复分解反应条件才可发生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硫酸钾就不能发生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10.答案: C
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与单质的转化为化学变化,且有化合价变化分析。
解答:由物质的分类可知,乙为单质;
A、转化b有新物质生成,一定是化学变化 ,不符合题意;
B、转化b是由化合物转化为单质,一定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不符合题意;
C、转化a可以是混合物的分离,可能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 D
考点: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别,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图片可知,c包含b,b包含a,根据各个定义的关系判断。
解答:A.树皮、韧皮部不属于韧皮部,故A错误;
B.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不是包含关系,故B错误;
C.金刚石不属于金属,不满足a和b的关系,故C错误;
D.氧化物属于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属于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 C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酸、碱、盐,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碱分为可溶性碱和难溶性碱分析。
解答:A、混合物和化合物为并列关系 ,不符合题意;
B、酸包含着含氧酸属 ,不符合题意;
C、化合物包含盐类,符合题意;
D、碱包含可溶性碱,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 B
考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力是否做功的判断,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根据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2)根据溶液的概念与特征来分析;
(3)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解答;
(4)根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需的条件解答。
解答:A、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但是混合物中不一定含有多种元素,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A不符合题意;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则碘酒属于溶液,B符合题意;
C、对物体做功,要对物体施加力,物体还要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D不符合题意。
D、晚上大棚中的植物,由于没有阳光照射,因此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14.答案: D
考点: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常见物质的分类,银河系和宇宙
解析:(1)动能:物体由于作机械运动而具有的能。 势能是指物体(或系统)由于位置或位形而具有的能。
(2)宇宙是有层次的天体系统,它的层次结构是:行星-太阳系-银河系-星系团-超星系团-总星系。
(3)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中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浓稀溶液则是指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4)根据氧化物、化合物和纯净物的定义进行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
解答:A、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A不符合题意;
B、银河系在宇宙里,太阳系在银河系里,地球在太阳系里,地球是行星之一,按大小排序是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球,B不符合题意;
C、溶液包括饱和溶液和稀溶液,C不符合题意;
D、氧化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氧化物是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答案: A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酸、单质、盐、氧化物的定义分析。
解答:A、CH4 为有机物,不是酸,符合题意;
B、氧气(O2)、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但因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的单质 ,不符合题意;
C、CuSO4、CaCO3、KNO3等三种物质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属于盐类物质 ,不符合题意;
D、P2O5、CuO、H2O三种物质都是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6.答案: (1)Fe
(2)③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鉴别、推断,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在五种物质中,只有铁能够和两种物质(盐酸和硫酸铜)反应,则A为铁。在剩余的四种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钙能够与其它三种物质反应,则E为氢氧化钙。在盐酸、硫酸铜和氯化镁中,只有盐酸能够转化为氯化镁,则B为盐酸,D为氯化镁,而C为硫酸铜,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1)A物质为铁,化学式为Fe;
(2)B为稀盐酸,
①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单质可以;
②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氧化物可以;
③酸不能与稀盐酸反应;
④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碱可以;
⑤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盐可以。
则能与B反应的有4种。
故选③。
17.答案: (1)氧化物
(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
(3)Cu2(OH)2CO3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2)根据酸的共性分析解答;
(4)根据酸、碱和盐的区别分析解答。
解答:(1)甲中的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镁,都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则它们的类型为氧化物。
(2)小明将硫酸、碳酸归为酸,其分类标准是: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
(3)根据化学式 Cu2(OH)2CO3 可知,它由金属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应该属于盐,不属于碱。
18.答案: ①空气(合理均可) ②纯净物 ③O2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物质按物质组成是否单一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及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为单质分析。
解答:物质按物质组成是否单一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空气、蔗糖水等都属于混合物,氧气、氮气等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故答案为: ①空气(合理均可) ②纯净物 ③O2 。
19.答案: (1)分子、原子
(2)分子
(3)质子
(4)分子、原子、中子
(5)电子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不带电;
(4)当正电荷数和负电荷数相等时,物质对外不显电性;
(5)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解答:(1)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而同种物质可能由分子构成,也可能由原子构成;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
(3)带正电荷的是质子。
(4)不显电性的是分子、原子、中子。
(5)质量最小的是电子。
20.答案: (1)并列
(2)盐;置换反应
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根据酸和碱属于并列关系分析;
(2)根据盐的定义及置换反应定义分析。
解答:(1)酸和碱属于并列关系;
(2)硫酸铜加锌可生成硫酸锌,氧化锌与硫酸反应可生成硫酸锌,硫酸与锌能反应生成硫酸锌,所以R可以是硫酸锌,属于盐, 转化② 为硫酸铜与锌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1)并列;(2)盐;置换反应。
21.答案: (1)B
(2)混合物
考点:水的净化,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①碳罐的里面为活性炭,活性炭疏松多孔,对杂质和色素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因此可以除去杂质;
(2)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
解答:(1)①中碳罐的作用是吸附杂质,故选B;
(2)直饮水中仍然存在大量的可溶性的矿物质,因此直饮水为混合物。
22.答案: (1)氧化物
(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
(3)Cu2(OH)2CO3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2)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叫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的是碱。
(3)盐由酸根离子和金属离子构成。
解答:(1)甲处的五氧化二磷和氧化镁,都只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因此属于氧化物;
(2)小明将硫酸、碳酸归为酸,其分类标准是: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
(3)Cu2(OH)2CO3由碳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属于盐,而不是碱。
23.答案: 干冰;镁条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类分析。
解答:由所给关系图可知,X为单质,Y为化合物,Z为氧化物,则属于Z的有干冰,属于X的有镁条。
故答案为:干冰;镁条。
24.答案: (1)(从上往下依次为)红辣椒粉 味精粉 白面粉 菜油 白醋 白酒
(2)常温下的状态(A类为固态,B类为液态)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1)根据所给物质的状态及颜色、气味等分析;
(2)根据所给两类物质的状态分析。
解答:(1) 红辣椒粉属于红色固体,白面粉、味精粉、为白色固体,加水时,味精粉可溶于水形成溶液,白面粉形成浊液;菜油、白醋、白酒为液体,呈黄色的为菜油,有酸味的为白醋,有酒味的为白酒;
(2)由乙同学的分类可知,其分类依据是常温下的状态,A为固体,B为液体;
故答案为:(1) 红辣椒粉;味精粉;白面粉;菜油;白醋;白酒 ;(2) 常温下的状态(A类为固态,B类为液态) 。
25.答案: (1)化合物;碱;盐
(2)BaCl2+H2SO4=BaSO4↓+2HCl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根据纯净物分为化合物和单质,化合物分为氧化物和酸、碱、盐分析;
(2)根据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且属于复分解反应分析。
解答:(1)由物质的分类标准可知, ①为化合物, ②为碱, ③为 盐;
(2)氯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且属于复分解反应,方程式为 BaCl2+H2SO4=BaSO4↓+2HCl ;
故答案为:(1)化合物;碱;盐;(2)BaCl2+H2SO4=BaSO4↓+2HCl 。
三、实验探究题
26.答案: (1)Ca(OH)2
(2)CaO
(3)CaO+H2O=Ca(OH)2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解析:
碱指的是在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氧化钙遇水能生成氢氧化钙,且氧化钙可做干燥剂。
解答:(1)图中属于碱的是Ca(OH)2;
(2)氧化钙与水生成氢氧化钙,氧化钙是一种碱性干燥剂,所以可作食品干燥剂的是CaO。
(3)在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三种物质中碳酸钙高温可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可以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可生成碳酸钙,所以我们可以写出它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CaO+H2O═Ca(OH)2
故答案为:
(1)Ca(OH)2
(2)CaO
(3)CaO+H2O═Ca(OH)2
四、解答题
27.答案: (1)S+Fe FeS;放热
(2)混合物—①,非金属单质—②,化合物—③
(3)铁单质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硫粉和铁粉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化亚铁,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根据反应过程的现象判断是否放热。
(2)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叫纯净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叫混合物。单质可以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3)铁粉和硫化亚铁中都含有铁元素,但是磁铁只能吸引铁粉,不能吸引硫化亚铁,因此得到结论:磁铁只能吸引铁单质。
解答:(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S+Fe FeS 。反应开始后就不需要加热,且反应过程中发光发热,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2)磁铁的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还包括其它复杂的金属盐,因此它是混合物,故选①;
硫粉不是金属,因此是非金属单质,故选②;
硫化亚铁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选③。
(3)过该实验,小科同学对磁铁有了新的认识:磁铁能够吸引是含有铁单质的物质。
28.答案: 解:物质
考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根据物质的分类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