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同步练习(2课时,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节 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同步练习(2课时,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1-04 19:24:47

文档简介

(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3.2 有机合成材料
一、单选题
1.下列实验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 玻璃烧杯 B. 铁架台
C. 橡胶塞 D. 蒸发皿
2.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 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B. 铜螺丝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锈
C. 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升高
D. 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
3.下列家用物品中,都用到的材料是( )
A. 合成材料 B. 天然纤维 C. 金属 D. 玻璃
4.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B. 碳酸钙、甲烷、乙醇均属于有机物
C. 氧化铜、生石灰、二氧化硫均属于氧化物
D. 合金、塑料、合成纤维均属于合成材料
5.材料在人类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 日常生活中纯金属使用比合金更广泛
C.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涤纶、腈纶、蚕丝等都属于合成纤维
D. 塑料是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6.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
B. 铝表面致密氧化膜防止铝制品被酸腐蚀
C. 指甲、羊毛里含有蛋白质
D. 塑料、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7.做好垃圾分类,为绿色发展做贡献。下列可回收垃圾主要成分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旧报纸 B. 塑料瓶 C. 铝制易拉罐 D. 玻璃瓶
8.下列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易被分解的是( )
①玻璃杯 ②塑料矿泉水瓶 ③汽车轮胎 ④残肢落叶 ⑤瓜果蔬菜
A. ②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④⑤
9.如图是一款变色眼镜,它的镜片内含有溴化银和氧化铜。在强光照射下,溴化银分解成单质溴和银,镜片颜色变深;当光线变暗时,溴和银在氧化铜催化作用下,又立即化合成溴化银,镜片颜色变浅。有关该眼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 B. 钛合金属于化合物
C. 溴化银分解后,银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D. 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
10.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纯棉线 B. 保鲜膜 C. 塑胶跑道 D. 橡皮擦
11.人造心脏瓣膜与人体的结合部是由某种特殊材料制成的,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对人体组织的伤害。这一材料是( ) 。
A. 合成塑料 B. 合成纤维 C. 合成橡胶 D. 合金
12.有机合成材料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A. 棉花 B. 羊毛 C. 蚕丝 D. 涤纶
13.《焦点访谈》曾就玩具对儿童造成意外伤害进行了报道。为儿童安全考虑,某洋娃娃的外材为纯羊毛线,内充物为聚酯纤维,下列对羊毛线和聚纤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用聚酯纤维有毒
B. 可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线和聚酯纤维
C. 聚酯纤维为无机化合物
D. 羊毛线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14.下列物质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易被分解的是( )
①合成纤维 ②塑料
③合成橡胶 ④残枝落叶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5.下列用品使用的材料不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 塑料袋 B. 汽车轮胎 C. 不锈钢餐具 D. 尼龙绳
16.棉花和麻类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 )
A. 蛋白质 B. 脂肪 C. 糖类 D. 维生素
二、填空题
17.羊毛主要由 (选填“蛋白质”或“脂肪”)组成,我们可用 方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18.周末,小科去超市采购了大米、猪肉、鲫鱼、牛奶,准备做一顿午餐。
(1)牛奶的外包装是一种塑料制品,塑料属于________(填“天然有机高分子”或“有机合成”)材料。
(2)从均衡营养的角度考虑,你会建议小科再采购食材 (填字母)。
A.鸡蛋
B.豆腐
C.青菜
(3)宁波禁止在超市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该举措的意义是 (填字母)。
A.增加超市的利润
B.减少“白色污染”
19.日常生活、社会发展都与化学密切相关。
(1)3D打印机根据不同需求,使用不同材料,如铝合金、聚乙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其中属于无机材料的是________,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属于复合材料的是________。
(2)《本草纲目》记载,杨桃具有去风热、生津止渴等功效。杨桃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糖类和蛋白质等。葡萄糖和蛋白质中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________。
20.我国自行研发的大型客机C919于今年5月成功试飞,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铁比铝的强度大,但制造大飞机却用铝合金而不用铁合金,主要原因是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和________的特点。
(2)飞机所用的下列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填序号)
A.塑料扶手
B.纯羊毛毯
C.真皮座套
D.铜制扣件
(3)若要验证飞机材料中的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只需一种试剂直接与上述三种金属反应就能达到目的,该试剂是 (填序号)
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
21.有机合成材料的主要成分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得的 , 通常有 、 和 。
22.社会发展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汽车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在如图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
(2)在汽车的电路中主要使用的是铜线,这是利用了铜的________性。
(3)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________的作用。
(4)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枯竭等问题。德州市自2018年开始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到2019年实现全市全覆盖。乙醇(C2H5OH)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推广使用乙醇汽油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即可)。
23.纺织纤维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_纤维,来源于自然界,如________、________等。另一类是用化学方法制造的________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________纤维。
24.高分子化合物按其来源可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属于________,塑料、合成纤维等属于________。
25.201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在黄海举行。在仪式上,我国研制的新型核潜艇浮出水面接受检阅。
(1)新型核潜艇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核燃料在反应堆内是通过核 (选填“裂变或“聚变”)的方式,把核能转化为电能。
(2)新型核潜艇艇体采用钛合金材料,钛合金属于 (选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26.现有下列物质:①大理石,②尿素,③聚氯乙稀,④食盐.选择相应物质的序号填空:
(1)可用作塑料薄膜的是________.
(2)可用作调味品的是________;
(3)可用作化学肥料的是________;
(4)可用于制备二氧化碳的是__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
27.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 (填化学式)气体生成。B装置的作用是 ;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 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⑴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 。
⑵连接实验仪器时, (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 。
28.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 。
【解释】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 。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 , 防止食物腐败。
【提出新问题】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呢(物质在加热时能发生流动变形,冷却后可以保持一定形状的性质叫热塑性)
【实验】在一支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到碎片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反思】⑴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 , 所以要控制使用。
⑵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请你再举一例说明 。
四、解答题
29.某同学买来一件羊毛衫和一件棉背心,为检验衣料真假,请你帮她想个简单的方法。
30.某品牌男士休闲西服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请根据标签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等 级 一等品 成 分 面料 羊毛80% 涤纶20% 里料 涤纶100% 熨烫标准 中温熨烫、底板不超过150℃
(1)该西服的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________。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任答一条):________。
(3)从熨烫标准推测,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缺点是________。
31.港珠澳大桥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大桥的建设及通行涉及到许多的科学知识。
(1)制造大桥护栏和斜拉索等重要器件要用到钢、玻璃钢和橡胶等多种材料,其中玻璃钢属于________ (选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
(2)工人给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________发生反应而生锈。
(3)大桥施工过程中用乙炔(C2H2)燃烧的火焰来焊接金属,乙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32.如图为家庭和工厂中常用的钳子,观察它的构造,它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分别利用了这些材料的什么物理属性?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C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根据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解答:A、 玻璃烧杯所用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铁架台所用材料为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橡胶塞所用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D、蒸发皿所用材料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 C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1)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主要包括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2)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即铜锈;
(3)根据有关化合价的知识判断;
(4)根据催化剂的作用判断。
解答: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铜螺丝久置在潮湿的空气中会产生铜锈,故B正确不合题意;
C.在溴化银中国,银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分解后,在银单质中,银元素的化合价为0,即化合价降低了,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溴和银化合成溴化银前后,氧化铜作为催化剂,它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 A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主要包括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和合成纤维,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油瓶、电话、电视机和溜冰鞋中,都使用了塑料,即都用到合成材料,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4.答案: C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1)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碱由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2)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3)只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4)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主要有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解答:A.纯碱不是碱,而是盐,故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虽然含碳元素,但它是无机物,故不符合题意;
C.氧化铜是氧化物、生石灰是氧化钙也是氧化物、二氧化硫也是氧化物,故符合题意;
D.合金是金属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 D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A、根据棉花为天然纤维分析;
B、根据合金使用广泛分析;
C、根据蚕丝为蛋白质成分分析;
D、根据塑料的特点分析。
解答:A、棉花主要成分为天然纤维,不是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B、日常生活中所用合金比纯金属广泛,不符合题意;
C、蚕丝成分为蛋白质,不是合成纤维,不符合题意;
D、 塑料是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具有密度小、耐腐蚀、易加工等优点 ,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 B
考点:食物与营养,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酸的化学性质
解析:(1)合成塑料在自然界很难降解;
(2)金属氧化物都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细胞和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4)根据有机合成材料的分类判断。
解答:A.废弃塑料在自然界很难分解,因此会带来“白色污染”,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铝表面致密氧化膜和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然后里面的铝会继续与酸反应,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指甲、羊毛里含有蛋白,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7.答案: B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品种很多,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塑料瓶的主要成分为合成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B符合题意,而A、C、D不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 C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解答:玻璃杯、塑料水瓶和汽车的橡胶轮胎,在自然界很难分解;而残肢落叶和瓜果蔬菜,在自然界容易分解,故C符合题意,而A、B、D不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 B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常见物质的分类
解析:(1)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主要包括合成橡胶、合成塑料和合成纤维;
(2)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
(3)单质的化合价为零,据此进行比较;
(4)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和质量保持不变。
解答:A.塑料是有机合成材料,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钛合金属于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更不是化合物,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在溴化银中,银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溴化银分解生成溴和银单质,银的化合价变为0,因此银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了,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氧化铜为催化剂,所以它的性质保持不变,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10.答案: A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根据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分析。
解答:A、纯棉线属于天然纤维,不属于合成材料,符合题意;
B、保鲜膜所用材料为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C、 塑胶跑道所用材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D、橡皮擦所用材料为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 B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根据合成纤维的特点分析。
解答: 合成纤维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对人体组织的伤害 ,可用于人造心脏瓣膜与人体的结合部件;
故选B。
12.答案: D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根据棉花、羊毛、蚕丝为天然纤维,涤纶为合成纤维分析。
解答:A、棉花属于天然纤维,不符合题意;
B、羊毛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天然纤维,不符合题意;
C、蚕丝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天然纤维,不符合题意;
D、涤纶属于合成纤维,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 B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根据羊毛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线和聚酯纤维分析。
解答:A、福娃的内充物无毒,不符合题意;
B、羊毛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用灼烧法区分羊毛线和聚酯纤维,符合题意;
C、聚酯纤维是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D、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 C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根据有机合成材料,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易被分解分析。
解答:①合成纤维、 ②塑料、③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不易被分解;
故选C。
15.答案: C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解答:塑料袋的材料塑料、汽车轮胎的材料橡胶、尼龙绳的材料合成纤维,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A、B、D不合题意;
不锈钢餐具的材料是不锈钢,属于合金,不是合成材料,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16.答案: C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根据棉花和麻类纤维的注意成分解答。
解答:棉花和麻类纤维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纤维素水解后生成糖,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
17.答案: 蛋白质;燃烧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1)根据羊毛的成分解答;
(2)用燃烧法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基本是无味的。
解答:羊毛主要由蛋白质组成,我们可用燃烧方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18.答案: (1)有机合成
(2)C
(3)B
考点:食物与营养,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1)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包括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2)碳水化合物(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矿物质)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据此分析判断;
(3)如果塑料袋不可降解,那么在自然界种会长期存在,造成“白色污染”,据此分析。
解答:(1)奶的外包装是一种塑料制品,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2)大米富含碳水化合物,猪肉和鲫鱼富含油脂,而牛奶富含蛋白质,现在就缺少维生素,因此需要采购食材为青菜,故选C。
(3)宁波禁止在超市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该举措的意义是减少“白色污染”。
19.答案: (1)铝合金;聚乙烯;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2)蛋白质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2)(1)根据物质的分类、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
(2)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十万、甚至高达百万或更高,这样的有机物称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解答:(1)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2)糖类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而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因此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0.答案: (1)密度小
(2)D
(3)B
考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1)根据铝的抗腐蚀性和密度小的性质分析;
(2)根据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分析;
(3)根据金属与盐溶液是否反应可判断金属活动性分析。
解答:(1) 铝具有密度小的特点;
(2)塑料属于合成材料,A错误;纯羊毛属于天然纤维,B错误;真皮属于天然纤维,C错误;铜属于金属材料,D正确;
(3) 要验证Fe、Cu和Al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可利用铝能与铁盐反应,而铜不能与铁盐反应来完成,故选B。
故答案为:(1)密度小;(2)D;(3)B。
21.答案: 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根据有机合成材料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分析。
解答: 有机合成材料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故答案为:高分子化合物;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22.答案: (1)轮胎、塑料保险杠
(2)导电
(3)防锈
(4)C2H5OH+3O2 2CO2+3H2O;节约化石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1)有机合成材料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合成将小分子有机物如烯烃等合成大分子聚合物,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大合成材料。
(2)性质决定用途,根据用途推断金属的性质;
(3)汽车表面的油漆,可以将车身的钢板与空气和水分隔开,防止车身钢板生锈;
(4)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乙醇燃烧的产物不会污染空气,因此乙醇汽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空气污染物的排放。
解答:(1)塑料保险杠的材料是塑料,轮胎的材料是合成橡胶,因此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轮胎、塑料保险杠。
(2)在汽车的电路中主要使用的是铜线,这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3)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防锈的作用。
(4)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 C2H5OH+3O2 2CO2+3H2O ;推广乙醇汽油的好处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3.答案: 天然;棉;毛;化学;合成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根据纺织纤维的分类的知识解答。
解答:纺织纤维根据其来源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纤维,来源于自然界,如棉、毛等。另一类是用化学方法制造的化学纤维,包括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24.答案: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考点:生物体中的有机物,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根据高分子化合物分类的知识解答。
解答:高分子化合物按其来源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和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两大类。棉花、羊毛、天然橡胶等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纤维等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25.答案: (1)裂变
(2)金属
考点:核裂变与核聚变,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1)核裂变的应用:①利用可控核裂变发电;②利用不可靠核裂变制造原子弹;核聚变的应用就是氢弹;
(2)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解答:(1)新型核潜艇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设计的潜艇。核燃料在反应堆内是通过核裂变的方式,把核能转化为电能。
(2)新型核潜艇艇体采用钛合金材料,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6.答案: (1)③
(2)④
(3)②
(4)①
考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盐与化肥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化学物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解答:(1)塑料薄膜是用聚氧乙烯制成的;
(2)食盐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
(3)尿素可以用作化学肥料;
(4)大理石可以用来制备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 ③ ;(2) ④ ;(3) ② ;(4) ① 。
三、实验探究题
27.答案: HCl;验证是否有水生成;Ca(OH)2+CO2=CaCO3↓+H2O;①;白色污染;不能;如果将B、C位置进行交换,气体从C中出来再检验到有水分,就不能充分说明水是燃烧时生成的,还是从C装置中带出来的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根据水和二氧化碳的验证方法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解答:【实验探究】B是检验是否有水生成,C是检验是否有氯化氢生成,D是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氯化氢气体生成。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实验结论】因塑料燃烧后没有氯化氢生成,说明不含氯元素,所以通过实验证明,猜想①是正确的;【交流反思】⑴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白色污染;⑵因气体从溶液中通过时会带一部分水,所以BC交换,则无法确定水是否是燃烧生成的。
28.答案: 水量减少比A杯多,比C杯少;C杯中的水分子运动到空气中去了;氧气(或空气);热塑性;白色污染;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但也能产生温室效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白色污染与防治
解析:根据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性质分析;根据塑料的热塑性分析;根据塑料可造成白色污染分析。
解答: 【实验现象】由实验可知,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水量减少比A杯多,比C杯少;【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水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空气中去了;【结论】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使食物变质,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氧气,防止食物腐败;【实验】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塑性塑料;【反思】⑴塑料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白色污染,所以要控制使用。⑵化学物质可以造福人类,但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如二氧化碳可以用来灭火,但也能产生温室效应或一氧化碳可用于燃料但有毒等。
四、解答题
29.答案: 分别从衣服上取少量线头,放在火焰上灼烧。若是闻到有烧焦羽毛的臭味,则为羊毛衫;若是闻到有纸烧焦的焦煳味,则为棉背心。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根据羊毛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分析。
30.答案: (1)涤纶
(2)抗皱保形,平整顺畅,易清洗
(3)易燃,受热易变形
考点: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1)合成纤维包括涤纶、维纶、丙、纶氨纶、腈纶;
(2)根据涤纶的特点解答;
(3)根据熨烫标准可知,羊毛和涤纶熨烫时的温度不宜太高,如果温度太高,那么可能引起燃烧或衣物变形。
解答:(1)该西服的成分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涤纶。
(2)在面料中加入涤纶的作用是:抗皱保形,平整顺畅,易清洗。
(3)从熨烫标准推测,羊毛、涤纶这些纤维材料具有的缺点是易燃,受热易变形。
31.答案: (1)复合材料
(2)氧气、水
(3)2C2H2+5O2 4CO2+2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1)根据含有多种材料的为复合材料分析;
(2)根据铁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的反应分析;
(3)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注意反应条件及配平。
解答:(1)玻璃钢属于复合材料;
(2) 大桥钢铁器件喷上油漆,目的是为了防止铁与氧气和水接触而生锈;
(3) 乙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C2H2+5O2 4CO2+2H2O ;
故答案为:(1)复合材料;(2)氧气、水;(3) 2C2H2+5O2 4CO2+2H2O 。
32.答案: 高碳钢,耐磨性,硬度高.橡胶,绝缘,不良导热。
考点:常见金属与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塑料、橡胶、纤维等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
解析:解答:钳子主要由俩部分组成,一部分高碳钢,主要用到了它的耐磨性,硬度高.另外一部分抓收的地方主要用到了橡胶,涉及到的物理属性主要有利用到绝缘,不良导热。
考查关于物质属性的理解(
…………○…………外…………○…………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内…………○…………装…………○…………订…………○…………线…………○…………
)
2.3.1 简单的有机物
一、单选题
1.头孢类消炎药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类抗菌药物,注射或口服头孢类药物后一段时间内不能饮酒,否则会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严重者会出现心力衰竭导致死亡,下列关于头孢氨苄(化学式: C16H17N3O4S)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有机化合物 B. 由C,H,N,O,S五种元素组成
C.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 完全燃烧时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捡拾垃圾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一种简单方法。以下是小敏在江边捡拾的垃圾,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塑料瓶 B. 泡沫饭盒 C. 易拉罐 D. 垃圾袋
3.近年来,垃圾分类正在我市各地有序推进。下列是小科从家里整理出来的几件垃圾,其中主要材料不是有机物的是( )
A. 玻璃瓶
B. 塑料袋
C. 报纸
D. 旧衣服
4.如图是一瓶刚开启的可乐饮料,其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只有② B. 只有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5.下列常见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CO2 B. H2O C. C4H10 D. NaCl
6.诺贝尔化学奖研究理论有助于化学家合成开发出更多更复杂的有机物。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是( )
A. 醋酸(CH3COOH) B. 、食盐(NaCl)
C. 酒精(C2H5OH) D. 甲烷(CH4)
7.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米、油、盐、醋,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A. 米(淀粉) B. 油(脂肪) C. 盐(氯化钠) D. 醋(醋酸)
8.下列有关甲烷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 甲烷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
C. 甲烷燃烧可产生3000℃的高温,可进行金属的焊接和切割
D. 甲烷的燃烧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乙炔 B. 丁烷 C. 酒精 D. 碳酸
10.“柴、米、油、盐、醋”是厨房常备用品,其主要成分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 醋(醋酸) B. 米(淀粉) C. 油(脂肪) D. 盐(氯化钠)
11.某纯净的有机化合物,在8克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该物质组成中( )
A. 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
B. 该有机物可能是C2H2
C.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
D. 燃烧过程中消耗了有机物1.6克
12.下列物质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
①CO2 ②H2CO3 ③Na2CO3
④CH4 ⑤C2H5OH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⑤ D. ④⑤
13.下列物质是某食品配料中的主要成分, 其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 )
A. 淀粉 B. 食盐 C. 食用油 D. 白砂糖
14.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各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酸锌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B. 葡萄糖酸锌的式量是455g
C. 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含有48个原子
D. 葡萄糖酸锌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15.高温堆肥法处理生活垃圾是指凭借微生物的生化作用,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分解、腐熟、转换成稳定的类似腐殖质土的方法。请问厨房中“袋、米、油、盐”四种物质主要成分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袋(聚氯乙烯) B. 米(淀粉) C. 油(脂肪) D. 盐(氯化钠)
二、填空题
16.有机物是自然界物质中的一个大家族。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①尿素[CO(NH2)2];②纯碱(Na2CO3);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6H12O6);⑤碳酸(H2CO3);⑥甲烷(CH4),属于有机物的是 。(填序号)
(2)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X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
17.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植物的残体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甲烷;而乙醇主要靠人类利用高粱、玉米和薯类发酵等方法制造。据报道,科学家已经找到利用甲烷与其他物质反应制造乙醇的新途径。
(1)甲烷和乙醇都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炭黑(C)常用作颜料、油墨、以及橡胶的添加剂。工业上常通过利用甲烷(CH4)隔绝空气加强热的方法来大量获得炭黑,同时生成氢气。
(1)生活中常见气体中主要成分为甲烷的是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请写出加强热分解甲烷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19.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知识。
(1)下列哪些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________。(填序号)
①木炭 ②白酒 ③小苏打 ④醋酸 ⑤生石灰
(2)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由于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痛,可服用含有Mg(OH)2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0.我国在神木即将建成规模较大的甲醇(化学式为CH3OH)生产基地,请回答:
(1)甲醇属于___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1.含有 的化合物(除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以外)称为有机物。大多数有机物中都含有 、 、 、 等元素,易 、易 , 保存时一定要远离明火,防止 。
22.有机物是生物体各组织的主要成分。人体最基本的有机物有 、 、 等。其中 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 是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 起到贮存能量的作用。
23.我国研发的“化铋(Bi2Te3)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利用人体热量为手表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1)纤维素的化学式为(C6H10O5)n , 这种物质属于________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2)Bi2Te3中确(T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Bi2Te3中铋(Bi)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24.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知识。
(1)下列哪些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________。(填序号)
①木炭 ②白酒 ③头发 ④醋酸 ⑤小苏打 ⑥蛋清 ⑦生石灰
(2)胃液中含有适量的盐酸。由于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痛,可服用含有 Mg(OH)2 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生活中科学之美、科学之趣随处可见.如图是某厂商设计的T恤,T恤上有趣的图案是邻二溴苯(C6H4Br2)分子的结构简式.
(1)邻二溴苯属于 1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1 .
(3)236g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 1 g.
三、实验探究题
26.近来微信上传播所谓“塑料大米”,实际是用塑料造粒机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是塑料行业的常见工艺和制品,不是什么假大米,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某研究小组欲对某种“塑料大米”的组成进行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有C、H两种元素,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
(1)大米主要成分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为了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那么该小组成员应该在装置A与B之间正确连接:A→②→③→①→________→B(提示:发生装置A导出的气体中混有CO2和水蒸气,装置①②③可重复使用;
(3)B装置中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最后连接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27.绿豆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鞣质和黄酮类化合物,研成粉后用水制成生豆浆,内服可保护胃肠粘膜,它可与农药(有机磷、汞、砷、铜等化合物)结合形成沉淀物,使其减少或失去毒性,并能阻止胃肠的吸收。
绿豆中的物质真的有减毒的作用吗?小科用小白鼠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假设】绿豆中的物质可能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小白鼠具有减毒作用。
【实验步骤】
①分组:将质量相近的同龄幼年雄性小白鼠9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养殖在相同适宜环境中。
②每天定时给各组小白鼠喂养等量适量的饲料,并在早上8点同时进行处理:A组小白鼠先灌胃10ml蒸馏水,马上再灌胃2ml农药DDT;B组小白鼠先灌胃10ml生绿豆浆,马上再灌胃2ml的农药DDT;C组小白鼠先灌胃10ml蒸馏水,马上再灌胃2ml蒸馏水。
【统计和分析】24小时后,统计三组中小白鼠的死亡率,并进行比较。
(1)【预测结果】如果绿豆中的物质有减毒作用,预测A、B两组实验的结果应是________。
(2)【交流讨论】C组实验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
(3)每组小白鼠是30只而不是1只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28.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m)的分子构成。取W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首先通入一段时间的氧气,其理由是 。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仪器有A和D两处,操作时应先点燃 处的酒精灯。
(3)实验测得B、C装置分别增重4.5克和8.8克,则该物质化学式中x、y之比为 。
(4)将B和C装置互换,则测得的氢元素的含量会 (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四、解答题
29.蛋白质是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它是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其化学式为C3H7O2N)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成年人每天需摄取60~70g,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需要量更大。
(1)丙氨酸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丙氨酸由4种元素组成,其中C、N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17.8g丙氨酸中所含氮元素的质量为多少g?
30.垃圾分类及利用垃圾发电和产生沼气等是目前世界各国处理垃圾的常用办法。当垃圾中的生物体在缺乏空气的条件下腐烂时,会放出一种气体,我们把它称为沼气。沼气通常含有60%的甲烷(CH4),其余的大部分是CO2。沼气是很好的燃料,可用于家庭烹调、取暖和照明。目前我国农村中建造了大量的沼气池产生沼气,据测算,平均每立方米大小的沼气池一天产生沼气量是0.2立方米。而每立方米的沼气可以供6口之家三餐的烹调所用,可以使 3 吨的卡车运行3千米,可以点亮60瓦电灯工作6小时。请问:
(1)甲烷是一种 (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每立方米的沼气最多可转化为 焦的电能。
(3)沼气燃烧的主要化学方程式是 。
(4)垃圾中的糖类物质若用(CH2O)n 表示,该类物质进行无氧分解可产生甲烷和另一种化合物二氧化碳。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垃圾发电已经在世界各国兴起,富阳富春江热电厂靠垃圾当燃科,利用焚烧炉的火焰加热锅炉,所产生的蒸汽可以带动发电机组。据计算,每燃烧1吨垃圾,可以得到7.2×108J的电能,这些电能相当于约 kg 烟煤燃烧放出的热量。(烟煤的热值约2.9×107J/kg,假设其燃烧转化效率为 80%)(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1.2020年8月科学期刊《自然-通讯》报道科学家在制作一种储能红砖时需要用到EDOT(即3,4-乙烯二氧噻吩,化学式为C6H6O2S)。
(1)乙烯二氧噻吩在物质分类上属于________。(选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2)乙烯二氧噻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___。
32.如图为河豚鱼,河豚鱼体内含有一种剧毒物质河豚毒素,人即使摄入极少量,也容易短时间内危及生命,但河豚鱼味道鲜美,因此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河豚毒素主要分布于河豚内脏中,肌肉中不含毒素,但河豚鱼死后内脏中的河豚毒素会渗入肌肉中。因此食用河豚鱼需非常谨慎,以免中毒。河豚毒素的化学式为C11H17O8N3。请回答:
(1)河豚毒素属于________(填“无机物”或 “有机物”)
(2)河豚毒素的式量是________。
(3)自然死亡的河豚鱼能不能食用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3.有4.6g某有机物,在充足的O2中完全燃烧,只能生成CO2和H2O,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H2SO4 , 浓H2SO4的质量增加了5.4g,再通过碱石灰,碱石灰质量增加8.8g。若该有机物的式量为46,试确定该有机物的化学式。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少数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2)根据化学式分析元素组成;
(3)根据元素质量分数=可知,在同一分子中,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越大,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
解答:A.根据化学式 C16H17N3O4S 可知,头孢氨苄含有碳元素,为有机化合物,故A正确不合题意;
B.根据化学式 C16H17N3O4S 可知,头孢氨苄由C,H,N,O,S五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不合题意;
C.C,H,N,O,S的质量之比:(12×16):(1×17):(14×3):(16×4):(32×1)=192:17:42:64:32,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C正确不合题意;
D.根据化学式C16H17N3O4S可知,头孢氨苄含有氮元素和硫元素,因此产物中也应该含有这两种元素,不可能只是二氧化碳和水,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 C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根据有机物的定义分析判断
解答: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塑料瓶、泡沫饭盒和垃圾袋中都含有碳元素,都是有机物,而易拉罐的主要成分为金属,不含有碳元素,即不是有机物,故C符合题意,而A、B、C不合题意。
故选C。
3.答案: A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解答: A.玻璃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硅等,属于无机物,故A符合题意;
B.塑料袋中含有聚乙烯等,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B不合题意;
C.纸张中主要含有纤维素,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C不合题意;
D.旧衣服中主要含有合成纤维或天然纤维,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 C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如水、氧合无机盐等简单的物质,这类物质一般不含碳,统称为无机物;另一类分子较大,如糖类、脂质、蛋白质等物质,一般含有碳,统称为有机物。
解答:蔗糖、柠檬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二氧化碳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水中不含有碳元素,不属于无机物,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5.答案: C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根据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解答: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水、氯化钠不含碳元素,不是有机物,CO含碳元素,因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 C4H10 是有机物;
故选C。

6.答案: B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解答:根据化学式可知,醋酸、酒精和甲烷,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而氯化钠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7.答案: C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解答:淀粉、脂肪和醋酸中都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而氯化钠不含碳元素,为无机物,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8.答案: C
考点: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根据甲烷成分、可燃性及燃烧的产物分析。
解答:A、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不符合题意;
B、 甲烷具有可燃性,可用做燃料 ,不符合题意;
C、 甲烷燃烧温度低于3000℃,金属的焊接和切割一般不用甲烷燃烧,符合题意;
D、 甲烷的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答案: D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根据有机物定义分析,解答时注意含碳元素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
解答:乙炔、丁烷、酒精都是含碳元素的有机物,碳酸虽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
故选D。
10.答案: D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是指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部分简单含碳化合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醋酸、淀粉、脂肪中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化合物,而氯化钠属于无机物,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11.答案: B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用二氧化碳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其中氧元素的质量,用水的质量×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再将二者相加,与氧气的质量相比即可。
解答: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8.8g×=6.4g;
水中氧元素的质量:1.8g×=1.6g;
那么氧元素的总质量为:6.4g+1.6g=8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化合物中没有氧元素,只含有碳和氢元素;
那么可能是C2H2。
故选B。
12.答案: D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根据有机物定义分析,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象碳酸、碳酸钠等含碳元素化合物属于无机物。
解答:①CO2 、②H2CO3 、③Na2CO3虽含有碳元素,但属于无机物;④CH4 和⑤C2H5OH属于有机物;
故选D。
13.答案: B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无机物即无机化合物,一般指碳元素以外各元素的化合物,如水、食盐、硫酸、石灰等。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和碳化物等,由于它们的组成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因此也作为无机物来研究。
解答:淀粉、食用油和白砂糖中都含有碳元素,都属于有机化合物;而食盐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化合物,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4.答案: A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1)在化学式中,一种符号代表一种元素;
(2)化学式的式量是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和,没有单位;
(3)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就是该种原子的个数;
(4)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由千百个原子彼此以共价键结合形成相对分子质量特别大、具有重复结构单元的有机化合物。
解答:A.根据化学式C12H22O14Zn可知,葡萄糖酸锌由C、H、O和Zn四种元素组成,故A正确;
B.葡萄糖酸锌的式量是455,而没有单位g,故B错误;
C.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的原子数为:12+22+14+1=49,故C错误;
D.根据化学式可知,葡萄糖酸锌分子只由49个原子构成,质量不够大,结构不够复杂,因此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
故选A。
15.答案: D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根据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析,注意碳酸钠等含碳元素化合物属于无机物。
解答: A、 袋(聚氯乙烯)属于有机物 ,不符合题意;
B、 米(淀粉)属于有机物 ,不符合题意;
C、 油(脂肪) 属于有机物,不符合题意;
D、 盐(氯化钠) 属于无机物,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
16.答案: (1)①③④⑥
(2)m(C)∶m(H)=12∶1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根据有机物是含碳元素化合物,但碳酸钠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属于有机物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结合化学式中元素质量为物质质量×元素质量分数分析。
解答:(1) ①尿素[CO(NH2)2]、③酒精(C2H5OH)、④葡萄糖(C6H12O6)、⑥甲烷(CH4) 都属于有机物,②纯碱(Na2CO3)、⑤碳酸(H2CO3)属于无机物;
(2) 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X与8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1.8克水 ,则X的质量为8.8+1.8-8=2.6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质量即为X中碳元素,为 , 水中氢元素质量即为X中氢元素,质量为=0.2g,则X中不含氧元素,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m(C)∶m(H)=12∶1 ;
故答案为:(1) ①③④⑥ ;(2)12∶1 。

17.答案: (1)有机物
(2)CH4+2O2CO2+2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根据有机物为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2)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解答:(1)甲烷和乙醇都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2)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故答案为:(1)有机物;(2)CH4+2O2CO2+2H2O。
18.答案: (1)天然气或沼气等
(2)CH4 C+2H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1)根据天然气、沼气等主要成分都是甲烷分析;
(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再结合方程式书写方法写出方程式分析。
解答:(1)天然气、沼气等主要成分都是甲烷;
(2)甲烷加强热分解生成炭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 CH4 C+2H2↑ ;
故答案为:(1)天然气或沼气等;(2) CH4 C+2H2↑ 。
19.答案: (1)②④
(2)Mg(OH)2+2HCl=MgCl2+2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根据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化合物分析;
(2)根据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产生氯化镁和水分析。
解答:(1)白酒、醋酸属于有机物;
(2)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产生氯化镁和水,反应方程式为Mg(OH)2+2HCl=MgCl2+2H2O;
故答案为:(1) ②④ ;(2)Mg(OH)2+2HCl=MgCl2+2H2O。
20.答案: (1)有机物
(2)2CH3OH+3O22CO2 +4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根据有机物定义分析;
(2)根据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解答:(1)甲醇属于有机物;
(2)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H3OH+3O22CO2 +4H2O;
故答案为:(1)有机物;(2)2CH3OH+3O22CO2 +4H2O。
21.答案: 碳元素;碳;氢;氧;氮;挥发;燃烧;着火或爆炸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根据有机物定义、组成元素、性质分析。
解答: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大多数有机物都含有碳、氢、氧、氮等元素,易挥发、易燃烧,易燃性物质为防止着火或爆炸要远离明火;
故答案为:碳元素;碳;氢;氧;氮;挥发;燃烧;着火或爆炸。
22.答案: 糖类;蛋白质;脂肪;蛋白质;糖类;脂肪
考点: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根据六大营养素种类及作用分析。
解答: 人体最基本的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脂肪、蛋白质等,其中蛋白质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物质,糖类是生命活动能量的主要来源,脂肪起到贮存能量的作用。
故答案为:糖类;蛋白质;脂肪; 蛋白质;糖类;脂肪。
23.答案: (1)有机物;36:5
(2)+3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则与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有机物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元素的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个数的乘积之比;
(2)在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6H10O5)n可知,纤维素含有碳元素,属于有机物。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12×6):(1×10)=36:5;
(2) Bi2Te3中确(Te)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得到:2x+(-2)×3=0,解得:x=+3价。
24.答案: (1)②③④⑥
(2)2HCl+Mg(OH)2=MgCl2+2H2O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1)有机物一般指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化合物(碳氧化物、碳硫化物、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碳硼烷、烷基金属、羰基金属、金属的有机配体配合物等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常见衍生物的总称。
(2)稀盐酸与氢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解答:(1)属于有机物的是:白酒、头发、醋酸、蛋清,即 ②③④⑥ ;
(2) 由于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痛,可服用含有 Mg(OH)2 的药物来中和过多的胃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Cl+Mg(OH)2=MgCl2+2H2O 。
25.答案: (1)有机物
(2)3:2:1
(3)160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根据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1个邻二溴苯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混合物中某物质的质量=混合物的质量×该物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解:(1)邻二溴苯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1个邻二溴苯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溴原子构成的,则邻二溴苯分子中碳、氢、溴三种原子个数比为6:4:2=3:2:1.(3)236g邻二溴苯中含溴元素的质量为236g× ×100%=160g.
故答案为:(1)有机物;(2)3:2:1;(3)160.
三、实验探究题
26.答案: (1)有机物
(2)③→②
(3)吸收空气中的CO2 ,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考点:浓硫酸的稀释,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碱的化学性质
解析:
有机物即为有机化合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含碳的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部分简单含碳化合物(如SiC)等物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氧化钙会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解答: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属于有机物;为了测量“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在氧气进入①装置前,要把发生装置A导出的氧气中混有CO2和水蒸气除去,“塑料大米”燃烧会生成H2O和CO2 , 应先用浓硫酸吸收生成的水蒸气,通过测量生成的水蒸气的质量求出“塑料大米”中的氢元素的含量,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通过测量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求出“塑料大米”中的碳元素的含量;为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进入右侧装置,造成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测量结果不准确,而B装置中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和水蒸气,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故答案为:(1)有机物;(2)③→②;(3)吸收空气中的CO2 , 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7.答案: (1)A组小白鼠死亡率高于B组小白鼠的死亡率
(2)对照作用
(3)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考点:控制变量法,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解析:1、根据结果写现象,现象要能得出结果;
2、对照组一般是不做任何处理的实验组;
3、实验时需要多选样品,以避免因样本太少而出现偶然性。
解答:(1)如果绿豆有减毒作用,没有灌绿豆浆的A组的小白鼠将因为毒性强而死亡率更高,而灌了绿豆浆的B组小白鼠因减毒而死亡率较低,所以预测A、B两组实验的结果应是:A组小白鼠死亡率高于B组小白鼠的死亡率;
(2)C组实验灌了10mL蒸馏水和2mL蒸馏水,既没灌绿豆浆也没灌农药,所以C组应该是对照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3) 每组小白鼠是30只而不是1只的实验目的是: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故答案为:(1)A组小白鼠死亡率高于B组小白鼠的死亡率 (2)对照作用 (3)避免偶然性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28.答案: (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对实验的干扰
(2)D
(3)2:5
(4)偏大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简单的有机物
解析:(1)结合实验目的,分析其对应操作的目的即可;
(2)考虑不同装置开始加热带来的影响及后续装置需要测量的量即可得出;
(3)化学式中原子个数比等于元素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商的比值;
(4)分析不同装置的作用,及交换后可能产生的额外影响,即可知道交换后产生的误差;

解答:(1)该实验是通过测定生成的水、二氧化碳的量得出化学式的,而空气中含有这些成分,所以需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氧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对实验的干扰;
(2)装置内充满了氧气,开始实验后装置的氧气受热膨胀会进入E中,影响实验,所以先加热D,利用受热的铜来吸收氧气;
(3)浓硫酸可以吸收水,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产生的水是4.5g,二氧化碳是8.8g;;;;
(4)当BC互换后,气体通过NaOH溶液后,会带出一部分额外的水,导致水的质量偏大,则测量的氢元素质量也会偏大;
故答案为:(1)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避免对实验的干扰;(2)D;(3)2:5;(4)偏大。

四、解答题
29.答案: (1)有机物
(2)18:7
(3)m(N)=17.8g÷×100%=17.8g÷×100%=2.8g。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有机物的定义为,除去碳酸盐,碳酸,碳氧化物以外,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质量比=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原子质量;质量分数=×100%。

解答: (1) 由于丙氨酸化学式为C3H7O2N 中含有碳元素,故属于有机物;
(2)m(C):m(N)=12×3:14×1=18:7;
(3)m(N)=17.8g÷×100%=17.8g÷×100%=2.8g。
故答案为: (1) 有机物; (2) 18:7 ; (3) 2.8g 。

30.答案: (1)有机物
(2)1296000
(3)CH4+2O2 CO2+2H2O
(4)2(CH2O)n=nCO2+nH2O
(5)31
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根据有机物定义分析;
(2)根据电能、功率、功的关系分析;
(3)根据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析;
(4)根据方程式书写原则分析;
(5)根据能量、热值的计算公式分析。
解答:(1)甲烷属于有机物;
(2) 每立方米的沼气可以点亮60瓦电灯工作6小时,60瓦电灯工作一小时耗电0.06度, 则每立方米的沼气最多可转化的电能为0.06×1000×3600s×6=1296000焦的电能;
(3)沼气成分为甲烷,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
(4) (CH2O)n 进行无氧分解可产生甲烷和另一种化合物二氧化碳 ,方程式为 2(CH2O)n=nCO2+nH2O ;
(5) 7.2×108J的电能相当于燃烧烟煤的质量约为。
故答案为:(1)有机物;(2)1296000;(3) CH4+2O2 CO2+2H2O ;(4) 2(CH2O)n=nCO2+nH2O ;(5)31。
31.答案: (1)有机化合物
(2)9∶4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

解答:(1) 乙烯二氧噻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在物质分类上属于有机化合物;
(2) 乙烯二氧噻吩中碳元素与氧元素质量比为(12×6):(16×2) =9:4;
故答案为:(1)有机化合物;(2)9:4.
32.答案: (1)有机物
(2)319
(3)不能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有机物是含碳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硫氰化物等氧化物除外)或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总称。
(2)化学式的式量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之和;
(3)根据“河豚鱼死后内脏中的河豚毒素会渗入肌肉中。因此食用河豚鱼需非常谨慎,以免中毒”分析判断。

解答:(1)根据化学式 C11H17O8N3 可知,河豚毒素含有碳元素,为有机物。
(2)根据化学式 C11H17O8N3 可知,河豚毒素的式量为:12×11+1×17+16×8+14×3=319;
(3)自然死亡的河豚的毒素会渗入肌肉中,因此不能食用。
33.答案: 设该有机物中碳的质量为x,氢的质量为y,氧的质量为z,由题意可知:
C~CO2 H~ H2O
= ,x=2.4g; = ,y=0.6g。
所以z=4.6g-2.4g-0.6g=1.6g。
所以该有机物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 ∶ ∶ =2∶6∶1,当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2H6O时,其式量为46,所以该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2H6O。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1)浓硫酸质量的增加量就是吸收的水的质量,碱石灰质量的增加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2)在化学式中,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式的式量与该种物质的实际质量之比,据此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水中氢元素的质量,再用有机物的质量减去氢和碳元素的质量得到氧元素的质量。根据原子的个数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计算出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最简比,最后用有机物的式量与推算出的式量之比,从而最终确定该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得到化学式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