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 五年级 下册 第7课
电影的始祖——皮影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了解皮影、欣赏皮影和表演皮影为一体。皮影是中国古人的伟大创造,它是巧妙地利用光与影发明和创造的一种融绘画、 雕刻、文学、戏曲、音乐、表演于“体的古老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充满神奇与梦幻,被誉为世界上最早供人欣赏的“幕影”艺术,称为“电影的始祖”。它用牛皮、驴皮等材料通过雕刻创作出各种形象,钉上活动关节,装上操作杆,由操作者在灯光透射下,贴着银幕演出。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听说过皮影,但是大部分学生并不了解它,跟皮影艺术有距离。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探索皮影的相关知识,自主探究皮影会“动”的原因,体现学本课堂的理念,并将遵义的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皮影相结合,树立学生传承民间文化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皮影,了解皮影制作工序。
2.通过玩皮影、观察皮影,自主探究皮影会“动”的原因,尝试制作简易的皮影人物,并尝试表演。
3.将遵义红色文化与皮影相结合,培养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兴趣,树立传承民间艺术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自助探究皮影会“动”的原因。
难点:将皮影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并尝试表演。
五、教学课时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1.教具:皮影表演幕布、皮影、皮影制作相关材料。
2.学具:笔、马克笔或油画棒。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导入:
出示猪八戒皮影,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熟悉又陌生的朋友。
师操纵猪八戒皮影:“我是你们的朋友猪八戒......”2.今天我们一起探寻皮影的奥秘,出示课题:电影的始祖----皮影。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猪八皮影实物的出示,及光影下的动态,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到皮影艺术,以此立刻抓住学生的心,点燃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探究皮影
1.初步认识皮影,了解皮影的历史。
对于皮影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疑惑,请小组讨论并写下你们组最想了解的一个问题。师有针对性的收集问题并贴在黑板上。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进行评价鼓励。
2.了解皮影的制作工艺
(1)请同学根据预习回答。
(2)视频巩固,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皮影制作是极为复杂的过程,感受其中的魅力
3. 对比皮影和剪纸,探索皮影会“动”的原因。
(1)出示皮影、剪纸观察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小组拿出皮影实物讨论探索会“动”的原因。
身体和四肢的弯曲和伸缩原因是关节的运动。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提出想了解的问题,通过讨论、实物对比解决问题,以此达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收集、捕捉资料的能力,为制作皮影做好铺垫。
(三)文化交融——制作皮影
1.探索制作简易皮影人物的步骤。
(1)出示简易皮影人物,学生自助探究制作步骤。
(2)播放微课,巩固制作方法。
2.皮影人物制作
(1)主题:红色文化。
(2)小组合作,注意人员分工。
(3)创编红色小故事。
【设计意图】在了解民间皮影制作工艺的基础上探索简易皮影的制作方法,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次整理消化,结合当地特色展示皮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多元化运用。
(四)操纵皮影——体验快乐
1.分小组展示皮影,分角色在幕布后表演。
2.请操纵的同学谈感受,师生做评价。
【设计意图】皮影在很多同学心理都是虚拟的,因此必须要让他们体验才能体会到皮影的魅力,以此埋下传承的种子。评价的过程是学生成长的过程,鼓励学生勇往直前。
(五)拓展小结——保护传承
1.介绍皮影传承人,有“皮影之王”称号的秦礼刚。
2.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提倡
学生对弘扬民间艺术。
板书设计:
电影的始祖
皮影
皮影的历史文化
皮影的制作工艺
为什么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