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七 期末复习《4.加、减法实际问题复习》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七 期末复习《4.加、减法实际问题复习》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03 17:55: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期末复习——加、减法实际问题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看条件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条件和问题的联系,能说明对不同问题算法的理解,能正确列出算式解答。
2.使学生在提问题和比较、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实际问题里条件和问题的联系,体会数量关系,能大致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或能解释自己的算法,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方法与现实问题间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发展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互相交流、倾听过程中,发展交流、质疑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分析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分析用加法和用减法计算的题型。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前几节课我们已经复习了认数、认识图形和人民币、还复习了100以内的数的口算与笔算。本学期我们还学习了什么内容?
2.这节课我们就要复习这学期学过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板书课题),通过复习,小朋友要更加清楚这学期学过哪些实际问题,可以怎样想,怎样列式解决,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并正确列式算出结果。
二、基本题练习
1.图画表示的实际问题练习。
(1)同桌互相看图说出条件和问题。
(2)指名试着说说每题的数量关系,再列式计算。
(3)师生共同小结:如果问题要把两个数量合起来,就要用加法;如果问题要从总数里去掉其中一部分,就用减法算。
出示:停车场开走17辆车,还剩10辆。
(1)指名读一读,说一说有哪些条件。
(2)根据已知的条件,你会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问,师相机板书:①停车场开走17辆车,还剩10辆,停车场原来有多少辆车?
谁能说出这题的数量关系?(生回答师板书) 指名列式计算,师板书算式。
(3)你能将这题改编成用减法计算的题目吗?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组织交流,结合学生的交流出示:
②停车场原来有27辆车,开走17辆,还剩多少辆?
③停车场原来有27辆车,开走一些后还剩10辆,开走多少辆车? 指名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及算式,师对应题目板书。
(4)比较:这三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不同?(联系3个数量关系式,引导学生比较)追问:第①题为什么用加法?第②题和第③题为什么用减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师板书:求两个数量一共是多少用加法;求从总数里去掉一部分用减法。 出示条件:妈妈买了30个苹果,买了20个梨。
(1)指名读一读,让学生说说知道什么条件。
(2)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提问并口答算式,师追问:为什么用加法?)
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板书。(用“多多少“或“少多少”都一样,只板书1个问题) 提问:这个问题为什么用减法算 怎样列算式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指出:求苹果比梨多的个数(或说:梨比苹果少的个数),就是从36个苹果里去掉24个,所以用减法算。
追问:这个求相差数的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指出:这些问题实际都是求苹果比梨多多少个(或梨比苹果少多少个),也就是求苹果和梨的相差数,都要用减法算。(相机板书: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用减法)
三、综合性练习 1.做期末复习第14题。
学生读题,独立列式解答,同时指名两人板演。
交流:黑板上列式对不对 第( 1)小题为什么用“50个”和“28个”这两个条件 第(2)小题你选条件时是怎样想的
提问:为什么都用减法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指名口答列式,同时追问: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
说明:如果已知两个数量,可以求一共多少,也可以求相差多少。
集体口答结果。
2.做期末复习第16题。
(1)要求学生说说解决前三个问题各要用哪两个条件,可以怎样想。(先讨论,再交流)
让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数量关系及算式,教师适当板书。 口答结果。
(2) 让学生看条件提问题,教师按类型适当选择一些问题呈现。
3.做期末复习第15题。
引导学生明确条件,知道每一名次的得分和每个小动物的成绩名次,知道问题求什么。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练习。
交流算法和想法,解释对题里数量关系和相应算法的理解。
四、总结练习
你今天进一步认识了哪些加、减法实际问题 你对怎样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新的认识 指出:不管是什么样的问题,都要先弄清条件和问题是什么,分析条件和问题的联系,再确定用什么方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