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2.练习一》教学设计(含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20以内的退位减法《2.练习一》教学设计(含反思)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03 20:50: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练习一
教学内容:练习一 (教科书第3-4页)
课 时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找到十几减九的速算方法,学会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深化探究十几减九的奥秘,探究减法算式中被减数、减数以及差三者之间变化联系,深入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深刻探究思考的习惯。
3、为继续学习十几减8、7打好基础。
4、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深切感受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算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熟练十几减9法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复习旧知。
1、揭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练习和巩固十几减9。
师生谈话:果园里的苹果成熟了,这红彤彤的苹果诱人吗?想要吗?但是想要苹果还要完成任务,请回答苹果上的题目,如果回答正确,这红彤彤的大苹果就摘下来送给你们。
白板出示题目:11-9,指名学生回答并说出想法。依次出示剩余题目,指名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老师提问:这么多的算式能否找到规律重新进行排列?引导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将算式在黑板重新排列: 10-9=1
11-9=2
12-9=3
13-9=4
14-9=5
15-9=6
16-9=7
17-9=8
18-9=9
学生反馈讨论结果:都是减9,减号前面的数依次大1,得到的结果也依次大1。继续引导发现:“还可以发现什么奥秘?”分小组讨论,得到:十几减9得到的结果比减号前面的两位数的个位大1。针对刚才的发现老师在班级组织速问速答。
2、完成练习一第1题。指名学生根据图示说4道算式。
老师提出问题:一共有12只小老鼠,有9只小老鼠在玩转圈游戏,还有几只小老鼠在跳绳?指名学生说出算式,同时说出思考过程,白板出示9+(3)=12,12-9=3。
3、完成练习一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质疑: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在讨论中巩固对十几减9方法的运用。
4、完成练习一的第三题
指名学生回答结果,组织讨论左边一组算式的变化规律以及右边一组的变化规律,在探究算是的变化规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5、完成练习一第5题。
组织学生进行游戏,请两位学生搭一座桥,桥上有卡片:-9,其余参加游戏的孩子从老师手里抽取卡片,用卡片上的数减9 结果正确才能顺利过桥。
老师:刚才我们复习了十几减9,同学们表现得非常出色,接下来我们将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完成练习一第5题
白板出题,指名学生说出图意和问题,独立完成。
7、完成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老师指名回答。
8、师:今天是一位小朋友的生日,是谁呢?白板出示,带领学生读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指名回答。
9、完成练习一第9题。
带领学生读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指名回答。
10、拓展提升 完成练习一思考题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指名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算法。
三:回顾总结
老师:谈一谈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的开心吗?
老师:在今天的数学课上,同学们表现的非常出色,不仅练习巩固了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还发现了其中的规律。同时还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学们,像今天这样懂得学以致用,将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我们学习的目的所在。
板书设计:
练习一
10-9=1
11-9=2
12-9=3 12-9=3 12+1=13
13-9=4 3+1=4 13-9=4
14-9=5
15-9=6
16-9=7
17-9=8
18-9=9
教学反思:
《练习一》是对学生学习十几减9的练习巩固和提升,在这里,我觉得巩固的同时提升尤为重要。这节课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巩固练习十几减9,第二部分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部分,在练习的开始,我设计了“在果园里摘苹果”,每个苹果上都有一道十几减9的题目,学生不仅要说出答案还要说出算法,最后对出示的9道题目按照规律重新排列,除了基本的被减数依次大1,减数不变,差依次大1外,孩子还发现了十几减9的结果总是比被减数的个位大1。我想,这就是练习课的目的所在,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提升。
在处理练习一的1、2题时,重点让学生发现上下两题之间的联系,同时复习巩固想加算减的方法运用。
在填写第3题的表格后,我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相互讨论,这次的结果让老师感到惊讶。左右两组题目,孩子不仅说出了减数不变,被减数依次增加(减少)2,差就依次增加(减少)2,还说出了单数减单数结果是双数,双数减单数结果还是单数,这充分说明对数字的良好感知在他们幼小的心中已经萌芽了。
由于是一年级的孩子,所以课本的第四题我是以游戏的方式呈现的,所以孩子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涨。
第二部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是对图示的理解,会正确表达条件和问题,在处理练习一的5、8、9题时,老师请了多名学生回答,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读懂图意从而表达。
回顾整节课,虽然所授对象是一年级的孩子,但是他们对于数字的敏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对于题目的理解以及解题思路一次次的折服了我,让我不由的想起“老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拥有一桶水”,在为师的道路上我还要不断积累提升自我,直到用我的“一碗源头活水”引来学生的源源不断的“汩汩清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