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小结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小结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01-04 19:34: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解直角三角形复习课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巩固本章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2)通过中考试题的探究,掌握解决有关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的方法,提高运算能力。
(3)学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难点:运用三角函数解决有关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衔接中考:(教师展示近几年来中考19或20题的类型)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2014 河南)在中俄“海上联合﹣2014”反潜演习中,我军舰A测得潜艇C的俯角为30°,位于军舰A正上方1000米的反潜直升机B测得潜艇C的俯角为68°,试根据以上数据求出潜艇C离开海平面的下潜深度.(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68°≈0.9,cos68°≈0.4,tan68°≈2.5
(2015 河南)如图所示,某学校活动小组选定测量小河对岸大树BC的高度,他们在斜坡上D处测得大树顶端B处的仰角是30 °,朝大树方向下坡走6米到达坡底A处,在A处测得大树顶端B处的仰角是48°,若坡角∠FAE=30 °,求大树的高。(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48o≈0.74,con48o≈0.67,tan48o≈1.11, ≈1.73)
19.(2016河南)(9分)如图,小东在教学楼距地面9米高的窗口C处,测得正前方旗杆顶部A点的仰角为37°,旗杆底部B点的俯角为45°.升旗时,国旗上端悬挂在距地面2.25米处. 若国旗随国歌声冉冉升起,并在国歌播放45秒结束时到达旗杆顶端,则国旗应以多少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 (参考数据:sin37°=0.60,cos37°=0.80,tan37°=0.75
(河南2017)19.如图所示,我国两艘海监船 , 在南海海域巡航,某一时刻,两船同时收到指令,立即前往救援遇险抛锚的渔船C .此时, B船在A 船的正南方向5海里处,A 船测得C渔船 在其南偏东45度 方向,B 船测得C渔船 在其南偏东 53度方向.已知 A船的航速为30海里/小时,B 船的航速为25海里/小时,问 船C至少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得到救援?(参考数据:
导入新课:解直角三角形
——专项复习课
二: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本章的知识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提问:1、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
定义:在直角三角形中,由 求 的过程叫解直角三角形.
2、解直角三角形依据
(1)三边之间的关系:
(2)锐角之间的关系: 
(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
3、基础知识练习
(1). 在Rt△ABC中,∠C=90°,AB=5,AC=4,则sinA的值为_______.
(2). 如图1,在△ABC中,∠C =90°,BC=5,AC=12,则cosA等于( )
(4)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学生口答)
30° 45° 60°
sina
cosa
tana
(5)概念反馈
在解直角三角形及应用时经常接触到的一些概念
仰角和俯角(2)坡度(3)方位角
练习:
如图 某拦水大坝的横断面为梯形ABCD,AE,DF为梯形的高,其中迎水坡AB的坡角α=45°,坡长AB=2 米,背水坡CD的坡度i=1∶ ,则背水坡CD的坡长为  米,∠C=  .
三:典例解析
(河南2017)19.如图所示,我国两艘海监船 , 在南海海域巡航,某一时刻,两船同时收到指令,立即前往救援遇险抛锚的渔船C .此时, B船在A 船的正南方向5海里处,A 船测得C渔船 在其南偏东45度 方向,B 船测得C渔船 在其南偏东 53度方向.已知 A船的航速为30海里/小时,B 船的航速为25海里/小时,问 C船至少要等待多长时间才能得到救援?(参考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由学生独立完成,并有学生到黑板上讲解,
教师补充。
四、课堂练习:
举一反三(2014 河南)在中俄“海上联合﹣2014”反潜演习中,我军舰A测得潜艇C的俯角为30°,位于军舰A正上方1000米的反潜直升机B测得潜艇C的俯角为68°,试根据以上数据求出潜艇C离开海平面的下潜深度.(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sin68°≈0.9,cos68°≈0.4,tan68°≈2.5,1.7)
师生归纳:解决有关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此类问题
1、当问题以一个生活中问题的形式给出时,要善于读懂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加以解决.善于将生活中问题转化在数学中。
2、当图形中没有直角三角形时,要通过作高或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3、找到与已知和未知相关联的直角三角形,了解角与边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三角函数,直接解直角三角形或根据等量关系构建方程,即可解答。
五、课堂小结:
六、课堂作业:2015河南中考1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