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题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第二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题 原子的结构导学案(第二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1-05 08:22: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樊城区 (学校) 年级 学科导学案
授课时间: 编号: 备课组长签字: 班级: 小组: 姓名: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课题:原子的结构
课型:
课时: 第2 课时
主备: 朱爱华
复备: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学习目标: 1.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
【导学】复习上节重要内容:1.什么叫相对稳定结构?
2.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有何规律?
3.原子的化学性质由 决定。
【独学】(学法指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3——56页,完成独学部分的问题,注意合理使用双色笔,用黑色笔标注掌握内容,用红色笔标注有疑问的问题)
1.离子是指带电的 (原子团),是由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而形成的,其中带正电的原子叫 ,带负电的原子叫 。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
3.相对原子质量(Ar)是指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 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 所得到的 。
4.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互学】
1.对学:(学法指导:请对子之间交换导学案,相互批改导学案,学科组长检查。)
2. 结合书本上的图3-13,教师讲解“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建议教师在此使用课件) 请学生完成以下内容:
(1)在上述过程中,钠原子 1个电子而带上1个单位的 电荷,形成钠离子(Na+),氯原子 一个电子而带上1个单位的 电荷,形成氯离子(Cl-)。Na+和Cl-由于带异种电荷而相互吸引,而结合成氯化钠。
(2)怎样区分阳离子和阴离子?离子符号如何表示?(把你们的想法写在下面空白部分)
3.教师讲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使用,指导学生查找第53表3-1中的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找出规律:相对原子质量= +
分析表3-2,为什么说“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群学:(学法指导:请学科组长带领组员依次进行组内小展示,解决对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疑问的地方组长做好记载。同时安排班级大展示的内容及形式。)
【评学】
大展示:(学法指导:请各组按顺序依次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即时评价)
2.当堂巩固:完成教材第57至58页第1题的(1)、(2)、第2、4、5、6题,组长批阅,错的多的地方报告老师,由教师集中点评。
整理导学案:(理知识链,搭成长桥!)
我的收获:
我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