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测试
AB合卷150分
A卷(100分)
第Ⅰ卷(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妥当(tuǒ) 头衔(xián) 勋章(xūn) 掺和(chān)
B、称职(chèn) 女娲(wā) 抟土(tuán) 星宿(xiù)
C、庇护(bì) 澄澈(chéng) 爵士(jué) 陛下(bì)
D、聘请(pín) 呈报(chén) 赏赐(cì) 缥缈(piāo)
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空的织布机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
B.世间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C.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D.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象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项是( )
A.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身不由己地把衣袖越捋越高,下课时常说“稍安勿躁”。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这并不是预期的结果,因为这与前期的研究大相径庭。
D.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孤苦伶仃孑然一身了。而现在,我既无乐趣,又无伴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B.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C.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D.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5、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及其家穿井。(及:到了……的时候)
B.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道:在路上)
C.因往晓之(晓:开导,告知)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
6、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国人道之。 B . 闻之于宋君。
C .问之于丁氏。 D .得一人之使。
7、下面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丁氏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非常了得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B.求闻之若此,不若不闻也。
译文:找寻消息像这样,还不如不知道。
C.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译文:你四肢一弯一伸,嘴巴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D.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文: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8、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告诉我们:面对道听途说的信息,我们不能盲目轻信,更不能随便传播,一定要多方查证,辨别信息的真伪,实事求是,弄清真相。
B.【甲】 文末“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告诉人们:道听途说的事情不可轻信。
C. 【乙】本文借“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庸人自扰,为毫无根据的事情瞎担心。当然,也应该看到,对一种事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
D. 【乙】文结尾处,前一个“喜”表现了开导者的热心与善良的品质;后一个“喜”则表现了杞人内心的担心解除后的放心、喜悦心情。开导者的关心他人的精神和耐心诱导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
第Ⅱ卷(76分)
三.诗文默写(6分)
9、填上句或下句(3选2,全写只看前2句,2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10、默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或《峨眉山月歌》。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①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②“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 ”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满意!”
④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 ( http: / / baike. / doc / 606273-641895.html" \t "_blank )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 ( http: / / baike. / doc / 3761720-3951727.html" \t "_blank ),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1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3分)
12、第②段中,为什么不由骗子来发问,却由两位诚实的官员来发问 (4分)
13、第③段中用的什么描写方法 写出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3分)
作文(60分)
14、春天在朱自清笔下归来,冬天在老舍笔下归来,母爱在史铁生的怀念中归来,阳光会在风雨后归来,成功会在努力后归来……请以《 归来》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550字左右的作文。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B卷(50分)
一.诗歌赏析(4分)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这有什么好处?
2、“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 ” 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③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③丞相府归马。
【注释】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 ③幸:希望
3、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马主别得亡马(亡:丢失) B顾而谓曰(顾:回头)
C. .将去(去:离开) D.乃诣丞相府( 诣:造诣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心知非是,解以与之。
(2)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5、文中表现了卓茂的什么品质,表现了“马主”的什么品质?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___,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 山。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奔跑的鱼头豆腐
薛长登
我骑着电瓶车拐进一条巷子,在一个锈迹斑斑的铁门前停了下来。
“郝大爷在家吗?”我冲屋里喊。
“门没锁。”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我推开门,拎着包进了屋。屋里光线昏暗,在靠右墙的旧沙发上窝着一个老人。
“您饿了吧?”我歉意地说,“来时半路上车子轮胎破了。”
“没关系。肉吗?我闻到了,还有什么?”老人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我从包里拿出一个打包盒,老人装了一碗米饭,像往常一样念叨起来:“要是有一碗鱼头豆腐就好了。”
我提出一个保温桶,放到他面前,他说:“我没叫这么多菜啊,我每天只要10元的菜啊。”
“这道菜是免费的,店里对老客户的赠送。”我说。
他打开保温桶的盖子,惊呼:“鱼头豆腐。”他眼睛闪着光,一瘸一拐跳向厨房,拿来一个大碗,颤抖着手把鱼头豆腐连汤带水倒进大碗里。
我转身要走,他示意我坐下。他第一次邀请我坐下。
“多大了?”他喝了一口汤后问。
“17岁。”我说。
“你没上学?”“没。”我局促不安起来。
“怎么不上学呢?”他目光如炬地望着我,我避开他的目光,沉默不语。
“你瞧,我这屋子要拆迁,几年前都要拆了,我不等那钱用,我有钱。”他岔开话题,“儿子在上海工作,两口子一年七八十万,催促我多回了,我不去,那地方没有我的玩友,还有她,你看,放哪啊?”
他指着墙上的一个相框,一个老太太慈眉善目。“我最喜欢吃她做的菜,特别是鱼头豆腐。这饭店的鱼头豆腐可以,但没有她做的那味道。”他眯着眼品着汤。“她走后,我就没那口福了,腿脚又不灵便,自己还不会做菜,就这么将就过着。你家里还有谁?”
“我还有……我爸一人。”我嗫嚅着说。我不愿告诉他我是弃婴,被父亲收养,我更不愿告诉他父亲今年66岁,每天还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挣钱。我赶忙起身,说:“我得走了,我还得回店里做杂活。”
以后,每逢节日或月底,我都会带着装着鲜美鱼头豆腐的保温桶,总以店里搞活动为由,带给郝大爷一份惊喜。
这天,看到他低头品味着鱼汤时,那半头白发在我眼前晃,我想起父亲,忍不住对他说:“我能用一下你家的电话吗?”
他先是一愣,然后指着摆在大桌子上的电话机,笑呵呵地说:“怎么不能,你想用随时用。”
我拨打了一个电话,低声说:“爸,昨天我从邮局给你汇了1200元钱,注意查收。还有你不要太省了,中午也买点肉菜……”我看到时间有近3分钟了,连忙说再见,挂了电话。
“打给你爸的电话?”郝大爷看我走过来,关切地问。我点头。
“吃了鱼头豆腐,别的人都说我显年轻了,下午我得去把头发染黑了,哈哈,再年轻一回。”郝大爷满面红光地说。
看到郝大爷开心的样子,我头脑不断闪现父亲经常只吃着干饭,喝着白开水的情形。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我另外买了一个大的保温桶,里面装满了鱼头豆腐。我在每个周日送外卖时,顺便送十几份鱼头豆腐出去。扫路工人、大学生、鞋匠、出租车司机和路人,我都给他们提供过热热的鱼头豆腐,当他们疑惑时,我会说:“店里搞爱心活动的。”
这天,我回到店里,店里的老板对我说:“来一下我的办公室。”我红着脸,局促不安地跟着老板进了他的办公室,他从抽屉里取出一沓钱,说:“这里是3000元。”
“老板,我没做对不起店里的事情,您不能解雇我。”我着急地说。
“这不是你的工资,郝大爷来过了,你这孩子,工资不高,做了好事,还不让后厨师傅说。这钱奖给你的,你为店里带来了生意,郝大爷为咱店介绍了不少客户,许多人家中午不做菜,就订我店里的菜。从今天开始,咱们店每个周日免费提供鱼头豆腐50份,打包盒没法用,就用定制的保温桶,这50份鱼头豆腐就由你送出去。”
我鼻子一酸没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连声说“谢谢”。
老板递给我一个手机,说:“这是郝大爷送你的,他说让你多给家里打电话。”
九月份第一天,我要离开饭店,到饭店几里外的一个技校念书,郝大爷为我找的学校,我的吃住费用都由郝大爷承担,他只有一个条件,让我周末带一份鱼头豆腐给他。
“你周日还得来啊,50份鱼头豆腐还得由你送。”临别时,老板叮嘱我。
我对老板深深鞠了一躬。
“这孩子挺懂事的。”他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得感谢你啊,你为我店带来了好运。”
“是您做了善事。昨天我爸来电话了,说每周村里老人都能吃到一份肉菜,有鱼头豆腐或鱼香肉丝,每周都换花样,别人送的。他们几个老人聚到一起,商讨这个星期日送点什么出去。”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老板感叹道。
(原载《天池》2017年第7期,有删改)
8.根据小说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4分)
情节 事件
开端 (1)
发展 念及郝大爷和父亲,每周日“我”都给陌生人送免费的鱼头豆腐。
高潮 (2)
结局 “我”在郝大爷的资助下到技校读书,爱心继续在传递。
9.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章结尾老板觉得“了不起”指的是什么?(4分)
10.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他打开保温桶的盖子,惊呼:“鱼头豆腐。”他眼睛闪着光,一瘸一拐跳向厨房,拿来一个大碗,颤抖着手把鱼头豆腐连汤带水倒进大碗里。
(2)我红着脸,局促不安地跟着老板进了他的办公室,他从抽屉里取出一沓钱,说:“这里是3000元。”
11.题目“奔跑的鱼头豆腐”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
四.语言运用(12分)
12、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
()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的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的学生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4分)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以“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各4分,共8分)
①活动: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秀美,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
②仿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测试
AB合卷150分
A卷(100分)
第Ⅰ卷(24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妥当(tuǒ) 头衔(xián) 勋章(xūn) 掺和(chān)
B、称职(chèn) 女娲(wā) 抟土(tuán) 星宿(xiù)
C、庇护(bì) 澄澈(chéng) 爵士(jué) 陛下(bì)
D、聘请(pín) 呈报(chén) 赏赐(cì) 缥缈(piāo)
【答案】D
【解析】“聘请”的“聘”应读作“pìn”,“呈报”的“呈”应读作“chéng”
2、下面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他们把这些东西都装进自己的腰包,只在那两架空空的织布机上忙忙碌碌,直到深夜。
B.世间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C.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D.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象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
【答案】D
【解析】“象貌”的“象”应写作“相”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项是( )
A.语文老师每每讲到精彩处,会身不由己地把衣袖越捋越高,下课时常说“稍安勿躁”。
B.他知道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大家保持一致,然而他不肯做一个随声附和的人。
C.这并不是预期的结果,因为这与前期的研究大相径庭。
D.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孤苦伶仃孑然一身了。而现在,我既无乐趣,又无伴侣。
【答案】A
【解析】“身不由己”的意思是自己的身体不听从自己的支配。形容自身的行动不能由自己作主。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应用“情不自禁”。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B.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C.有没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是评价一个优秀学生的标准之一。
D.巴金老人的一生,是坚定不移地追求光明、追求真理的一生。
【答案】D
【解析】A介词误用,缺主语;B成分残缺;C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2分)
【甲】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5、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及其家穿井。(及:到了……的时候)
B.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道:在路上)
C.因往晓之(晓:开导,告知)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舍:同“释”解除、消除)
【答案】B
【解析】此处是谈论的意思。
6、下面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个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国人道之。 B . 闻之于宋君。
C .问之于丁氏。 D .得一人之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之”的用法,A代“穿井得一人”这件事;B,C同,D,助词“的”
7、下面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译文:丁氏回答说:“得到一个人的劳力,非常了得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B.求闻之若此,不若不闻也。
译文:找寻消息像这样,还不如不知道。
C.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译文:你四肢一弯一伸,嘴巴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D.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译文:日月星辰也是空气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伤害什么。
【答案】A
【解析】正确翻译应为“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8、下面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告诉我们:面对道听途说的信息,我们不能盲目轻信,更不能随便传播,一定要多方查证,辨别信息的真伪,实事求是,弄清真相。
B.【甲】 文末“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的作用是总结全文,提示了文章的中心,告诉人们:道听途说的事情不可轻信。
C. 【乙】本文借“杞人忧天”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庸人自扰,为毫无根据的事情瞎担心。当然,也应该看到,对一种事物认识不足、了解不够,难免会产生畏惧心理。
D. 【乙】文结尾处,前一个“喜”表现了开导者的热心与善良的品质;后一个“喜”则表现了杞人内心的担心解除后的放心、喜悦心情。开导者的关心他人的精神和耐心诱导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
【答案】D
【解析】正确的应是“前一个“喜”表现了杞人内心的担心解除后的放心、喜悦心情;后一个“喜”则表现了开导者的热心与善良的品质,他的关心他人的精神和耐心诱导的做法,是值得称赞的。
第Ⅱ卷(76分)
三.诗文默写(6分)
9、填上句或下句(3选2,全写只看前2句,2分)
(1)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3)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10、默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或《峨眉山月歌》。
【答案】9、落花时节又逢君 何当共剪西窗烛 非宁静无以致远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山下,思君不见下渝州。
四.现代文阅读(10分)
①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那里。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②“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 ”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③“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 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二分满意!”
④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 ( http: / / baike. / doc / 606273-641895.html" \t "_blank )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 ( http: / / baike. / doc / 3761720-3951727.html" \t "_blank ),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11、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部分的内容。(3分)
【答案】皇帝亲自去看新装,所有的随行人员都说布很美丽,什么也没有看见的皇帝相信了他们的话。
12、第②段中,为什么不由骗子来发问,却由两位诚实的官员来发问 (4分)
【答案】一方面,更增强了喜剧讽刺效果;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两位诚实的官员心中仍存有疑虑,急于了解自己是否真的愚蠢,别人能否看清这精美的布料的急切心情。
13、第③段中用的什么描写方法 写出了皇帝怎样的性格特点 (3分)
【答案】心理描写。写出了皇帝骄横、虚伪、自欺欺人的性格特点。
作文(60分)
14、春天在朱自清笔下归来,冬天在老舍笔下归来,母爱在史铁生的怀念中归来,阳光会在风雨后归来,成功会在努力后归来……请以《 归来》为题,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550字左右的作文。作文中不得出现涉嫌泄密的人名、校名、地名,不得抄袭。
B卷(50分)
一.诗歌赏析(4分)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一杯一杯复一杯”中连用三个“一杯”,这有什么好处?
【答案】用反复的修辞,“极写饮酒之多”或“极写饮酒之痛快”。
2、“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热爱之情”或“朋友之间的深情”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2分)
卓茂①尝出门,有人认其马。 ( http: / / www.21cnjy.com )茂问之曰:“子亡马几何时矣 ” 对曰:“月余日矣。”茂有马数年,心知非是,解以与之,而自挽车去。将去,顾而谓曰:“若非公②马,幸③至丞相府归我。”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③丞相府归马。
【注释】①卓茂:人名。 ②公:对人的尊称。 ③幸:希望
3、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马主别得亡马(亡:丢失) B顾而谓曰(顾:回头)
C. .将去(去:离开) D.乃诣丞相府( 诣:造诣 )
【答案】D
【解析】应解释为“往,到...去”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心知非是,解以与之。
(2)他日,马主别得亡马,乃诣丞相府归马。
【答案】(1)(卓茂)心里知道这马不是那人的,但还是解下马给他。
(2)过了几日,那人在别处寻得自己丢的马,于是到丞相府还了卓茂的马。
5、文中表现了卓茂的什么品质,表现了“马主”的什么品质?
【答案】卓茂: 仁厚(宽厚、宽容) 马主:诚实。
【附译文】卓茂曾有一次(坐马车)出门。有人说那马是他丢失的。于是卓茂问他:“你丢马多长时间了?”那人说:“一个多月了。”卓茂这匹马已经养了好几,心里知道不是这人丢的马,但还是卸下马来给了他,自己拉了车要离开。将要离开时,回头对那人说:“如果不是你的马,请牵来丞相府还我。”过了几日那人在别处寻得自己丢的马,于是到丞相府还了卓茂的马。
三.课外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____________,又唤如意金箍棒,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 山。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孙行者。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____________。
【答案】菩提祖师 定海神针 五行 斗战胜佛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奔跑的鱼头豆腐
薛长登
我骑着电瓶车拐进一条巷子,在一个锈迹斑斑的铁门前停了下来。
“郝大爷在家吗?”我冲屋里喊。
“门没锁。”一个沙哑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我推开门,拎着包进了屋。屋里光线昏暗,在靠右墙的旧沙发上窝着一个老人。
“您饿了吧?”我歉意地说,“来时半路上车子轮胎破了。”
“没关系。肉吗?我闻到了,还有什么?”老人从沙发上站了起来。
我从包里拿出一个打包盒,老人装了一碗米饭,像往常一样念叨起来:“要是有一碗鱼头豆腐就好了。”
我提出一个保温桶,放到他面前,他说:“我没叫这么多菜啊,我每天只要10元的菜啊。”
“这道菜是免费的,店里对老客户的赠送。”我说。
他打开保温桶的盖子,惊呼:“鱼头豆腐。”他眼睛闪着光,一瘸一拐跳向厨房,拿来一个大碗,颤抖着手把鱼头豆腐连汤带水倒进大碗里。
我转身要走,他示意我坐下。他第一次邀请我坐下。
“多大了?”他喝了一口汤后问。
“17岁。”我说。
“你没上学?”“没。”我局促不安起来。
“怎么不上学呢?”他目光如炬地望着我,我避开他的目光,沉默不语。
“你瞧,我这屋子要拆迁,几年前都要拆了,我不等那钱用,我有钱。”他岔开话题,“儿子在上海工作,两口子一年七八十万,催促我多回了,我不去,那地方没有我的玩友,还有她,你看,放哪啊?”
他指着墙上的一个相框,一个老太太慈眉善目。“我最喜欢吃她做的菜,特别是鱼头豆腐。这饭店的鱼头豆腐可以,但没有她做的那味道。”他眯着眼品着汤。“她走后,我就没那口福了,腿脚又不灵便,自己还不会做菜,就这么将就过着。你家里还有谁?”
“我还有……我爸一人。”我嗫嚅着说。我不愿告诉他我是弃婴,被父亲收养,我更不愿告诉他父亲今年66岁,每天还在建筑工地做小工挣钱。我赶忙起身,说:“我得走了,我还得回店里做杂活。”
以后,每逢节日或月底,我都会带着装着鲜美鱼头豆腐的保温桶,总以店里搞活动为由,带给郝大爷一份惊喜。
这天,看到他低头品味着鱼汤时,那半头白发在我眼前晃,我想起父亲,忍不住对他说:“我能用一下你家的电话吗?”
他先是一愣,然后指着摆在大桌子上的电话机,笑呵呵地说:“怎么不能,你想用随时用。”
我拨打了一个电话,低声说:“爸,昨天我从邮局给你汇了1200元钱,注意查收。还有你不要太省了,中午也买点肉菜……”我看到时间有近3分钟了,连忙说再见,挂了电话。
“打给你爸的电话?”郝大爷看我走过来,关切地问。我点头。
“吃了鱼头豆腐,别的人都说我显年轻了,下午我得去把头发染黑了,哈哈,再年轻一回。”郝大爷满面红光地说。
看到郝大爷开心的样子,我头脑不断闪现父亲经常只吃着干饭,喝着白开水的情形。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我另外买了一个大的保温桶,里面装满了鱼头豆腐。我在每个周日送外卖时,顺便送十几份鱼头豆腐出去。扫路工人、大学生、鞋匠、出租车司机和路人,我都给他们提供过热热的鱼头豆腐,当他们疑惑时,我会说:“店里搞爱心活动的。”
这天,我回到店里,店里的老板对我说:“来一下我的办公室。”我红着脸,局促不安地跟着老板进了他的办公室,他从抽屉里取出一沓钱,说:“这里是3000元。”
“老板,我没做对不起店里的事情,您不能解雇我。”我着急地说。
“这不是你的工资,郝大爷来过了,你这孩子,工资不高,做了好事,还不让后厨师傅说。这钱奖给你的,你为店里带来了生意,郝大爷为咱店介绍了不少客户,许多人家中午不做菜,就订我店里的菜。从今天开始,咱们店每个周日免费提供鱼头豆腐50份,打包盒没法用,就用定制的保温桶,这50份鱼头豆腐就由你送出去。”
我鼻子一酸没忍住,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连声说“谢谢”。
老板递给我一个手机,说:“这是郝大爷送你的,他说让你多给家里打电话。”
九月份第一天,我要离开饭店,到饭店几里外的一个技校念书,郝大爷为我找的学校,我的吃住费用都由郝大爷承担,他只有一个条件,让我周末带一份鱼头豆腐给他。
“你周日还得来啊,50份鱼头豆腐还得由你送。”临别时,老板叮嘱我。
我对老板深深鞠了一躬。
“这孩子挺懂事的。”他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得感谢你啊,你为我店带来了好运。”
“是您做了善事。昨天我爸来电话了,说每周村里老人都能吃到一份肉菜,有鱼头豆腐或鱼香肉丝,每周都换花样,别人送的。他们几个老人聚到一起,商讨这个星期日送点什么出去。”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老板感叹道。
(原载《天池》2017年第7期,有删改)
8.根据小说的内容,完成下列表格。(4分)
情节 事件
开端 (1)
发展 念及郝大爷和父亲,每周日“我”都给陌生人送免费的鱼头豆腐。
高潮 (2)
结局 “我”在郝大爷的资助下到技校读书,爱心继续在传递。
【答案】(1)“我”给郝大爷送去免费的鱼头豆腐,大爷知道“我”因家境贫困而失学。
(2)老板奖励“我”3000元,并安排“我”每周日送50份免费的鱼头豆腐出去。
9.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文章结尾老板觉得“了不起”指的是什么?(4分)
【答案】(1)“我”送外卖时,主动免费为老人送鱼头豆腐,了不起;
(2)因为“我”送鱼头豆腐带火了店里的生意,了不起;
(3)老板因“我”的行为萌生公益之心,每周免费送鱼头豆腐汤,了不起;
(4)在老板每周的公益善举之下,越来越多的人想要去帮助别人,了不起;
(5)郝大爷送“我”手机并资助我到技校读书,了不起;
(6)一个善念引起的一连串的公益活动(一个善念引起的爱心传递),了不起。
答四个即可。
10.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他打开保温桶的盖子,惊呼:“鱼头豆腐。”他眼睛闪着光,一瘸一拐跳向厨房,拿来一个大碗,颤抖着手把鱼头豆腐连汤带水倒进大碗里。
(2)我红着脸,局促不安地跟着老板进了他的办公室,他从抽屉里取出一沓钱,说:“这里是3000元。”
【答案】(1)运用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郝大爷发现鱼头豆腐时的惊喜之情,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老人对鱼头豆腐的喜爱。
(2)通过对“我”的神态、心理描写,写出了“我”被老板发现私自去送鱼头豆腐时的尴尬情景,表现出“我”的担心与不安的心情。
11.题目“奔跑的鱼头豆腐”有什么含义和作用。(4分)
【答案】含义:表层含义是“我”每周忙于为需要的顾客送鱼头豆腐;深层含义是这是一份忙碌的、热气腾腾的爱心的传送。
作用:其一,“鱼头豆腐”贯串全文,成为小说的线索;其二,“奔跑的鱼头豆腐”,语言新颖,组合奇特,吸引读者兴趣;其三,点明中心,暗含着这种勤奋不倦的爱心举动在奔跑中不断拓展延伸。
四.语言运用(12分)
12、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
()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的学生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的学生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4分)
【答案】示例:当前绝大多数初中学生对读书缺乏浓厚兴趣和整体性计划,缺少正确的读书目的和读书方法,因此导致了部分学生尤其是语文学困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的低下状态。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以“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各4分,共8分)
①活动: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秀美,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
②仿写:
【答案】①活动:开展“成长离不开阅读”主题演讲活动。举办“名人与书”故事会.开展“被一本书感动”好书推介活动。举办“学会阅读”读书经验与方法交流会。
②仿写:读书犹如探宝,高山之灵芝,深海之珍珠,地下之金石,尽归囊中。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