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七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文档属性

名称 川教版七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川教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1-05 08:4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0张PPT。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班固《白虎通》书影司马迁《史记》书影  历史讲究真实可靠,传说难免夸张虚构。但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极有价值的内容。让我们从流传已久的神秘传说中,提取有关我国远古历史的有用信息吧。《史记》《白虎通》等古书记载了不少我国古代的传说炎帝与黄帝的传说  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在东方,蚩(chī)尤领导的部落力量很大。历史传说时期地域示意图炎帝(神农氏)像      炎帝,华夏始祖之一,与黄帝并称为中华始祖。 又称烈山氏,距今约五千多年前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炎帝制耒耜,种五谷。立市廛,首辟市场。治麻为布,民着衣裳。作五弦琴,以乐百姓。削木为弓,以威天下。制作陶器,改善生活。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黄帝黄帝(前2717-前2599年)。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有争议),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黄帝泉(阪泉)  黄帝泉位于河北省涿(Zhuō)鹿县矾山镇黄帝城,古称之为阪(Bǎn)泉,即为黄帝族饮水之处。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阪泉之战,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黄炎联盟。阪泉之战黄炎联盟涿鹿之战征战蚩尤  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为联盟后,实力更加强大。后来,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不断向西发展,造成对黄炎联盟威胁。公元前26世纪,黄帝率领各部落的人,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的原野上,蚩尤战败被杀。黄炎联盟得到更大发展,黄帝的地位更加提高。  黄炎联盟在黄河流域繁衍发展,不断融合临近的部落,构成华夏族的骨干,而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尊奉炎帝和黄帝为祖先。黄帝黄炎联盟华夏族汉族炎帝蚩尤其他部落华夏族形成和发展阪泉之战涿鹿之战  先是代表庙底沟文化(仰韶文化中承袭半坡类型的一种文化类型,因首先发现于河南陕县庙底沟而得名。其分布中心在陕西、河南、山西,范围较半坡类型为大)的黄帝打败了代表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
韶文化,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的炎帝,然后炎黄合在一起,擒杀了代表良渚文化的蚩尤。蚩尤的东夷部族投降后,好多人思念旧主,不守纪律。黄帝于是请画像师画了蚩尤的像,高悬在旗子上。蚩尤旧部看到画像,心生畏惧,自感羞耻,于是不再闹事。后世以蚩尤为刑罚之神,源自于此。湖南株洲市炎陵县鹿原坡陕西宝鸡市南郊七公里处常羊山顶炎帝之争:湖南酃县,陕西宝鸡,山西高平  1994年,陕西宝鸡炎帝陵刚建成一年,国务院又批准湖南酃县更名为“炎陵县”申请。炎帝到底在哪儿?最后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光岳提出了“炎帝八世”说,认为历史上有8代炎帝,其中第一、二世炎帝生活在宝鸡境内,此后炎帝部落东迁到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到了湖南已为第8世炎帝榆罔。他同时提出,前7代炎帝是火葬,没有陵墓。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的轩辕庙  轩辕庙俗称黄帝庙,座落于桥山东麓,始建于汉代,原址在西麓,宋太祖开宝年间移建于今址。总占地26亩,主要建筑沿南北轴线顺次排列为庙门、诚心亭、碑亭和人文初祖大殿,东侧为碑廊,西侧为接待室和文物展室。庙内共存放古今石碑五十余通。三皇五帝
“三皇”指天皇、地皇、人皇。“五帝”指木帝、火帝、土帝、金帝和水帝。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伏羲、祝融、神农
伏羲、神农、共工
伏羲、神农、黄帝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太昊、炎帝、黄帝、少昊、颛顼
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少昊、颛顼、喾、尧 禅让的传说  黄帝以后很久,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当尧年纪大了的时候,部落首领们推举舜作尧的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了长期考察,舜的表现十分优异。尧逝后,舜接替了首领的位置。部落联盟首领的继任需要经过部落首领们民主推选,这样的制度被称为“禅让”。舜帝陵  舜帝陵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城南九嶷(yí)山。是中国五大古帝陵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舜帝陵墓,乃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而葬于九嶷山。陵庙祭碑廓内保存的历代祭碑36方,它们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治水的传说大禹治水
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石  舜……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jí 杀死)鲧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禹乃……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史记·夏本纪》大禹陵
浙江省绍兴市东南会稽(kuài jī)山麓(lù)1.炎帝、黄帝及蚩尤部落
2.传说炎帝、黄帝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3.华夏族的祖先炎帝和黄帝
的传说1.尧、舜、禹的“禅让”
2.“禅让”的实质禅让的传说1.大禹治水方法
2.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水的传说